《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是一本由[日]渡边千夏 / わたなべ ちなつ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读后感(一):小黑,现在还不能吃呢
标题的话在书中有,但并不是原文,你小时候有没有这种经历,看到貌似很好吃的东西,理智又告诉你还不能吃,你会不会迁怒于身边的弟妹或者小猫小狗,大声教训他们:别看了,还不可以吃呢。
后浪本次引进的3D镜面绘本有两本,分别是《今天吃什么》和《不可思议的彩虹》,3D的妙处各位一试便知。而两本书相较之下,一本是抽象的彩虹,一本是形象的烹饪,看孩子的反应你就可以判断他(她)将来会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大师,还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厨子,当然,更可能是吃货。
鸡蛋,面粉,砂糖,还有牛奶,身边的事物很能激发孩子的好奇
《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读后感(二):你看过这样的漫画吗?
我喜欢看漫画,看过几米温暖风格的漫画,朱德庸幽默诙谐带有讽刺意味的漫画,可是3D漫画,我还是第一次看。
这本萌萌的漫画叫《今天吃什么?》。
这本书描绘了一个简单又温暖的故事:一顿有猫咪陪伴的早餐。
1.打鸡蛋
《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读后感(三):镜中的冒险
介绍后浪的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和《不可思议的彩虹》。作者是日本的渡边千夏。适合0-99岁的全年龄欣赏。小宝宝可以做亲子游戏,大孩子可以做科学实验,成年人可以看着镜面做冥想,给心灵一次SPA。
这是一本神奇的童书,这是一本需要“使用说明”的童书,看书时将书页翻成90度角,就可以欣赏到神奇的镜面反射。这套书装帧非常精美,即使没有镜面的页,也光滑如镜,色彩鲜艳,像涂了钢琴漆。摸起来看起来,都非常有质感。
这两本就属于“一看就是好东西”的图书,不管是趣味性还是艺术性都很足,可以买来走亲访友送小孩,会成为非常受孩子欢迎的长辈。孩子会毫不掩饰地表达对镜面绘本的喜爱。也许他/她已经有了立体书、折页书、翻翻书、机关书、透明插页书、灯光书,不管他/她拥有多少,这将是他/她第一本镜面书!老实说,我觉得只有“神秘日志”系列童书的丰富性和延伸性可以相比,但“神秘日志”系列有年龄和知识储备的要求,小宝宝玩不了。而这本书,哈哈,即使宝宝咬了一口,也可以对着镜子看看,会不会变成一对牙印!那个大大的镜面,不仅可以照出彩虹、映出煎蛋,也可以照出宝宝的脸,妈妈的笑。就像婴儿玩具中的安全镜,能陪伴宝宝度过小月龄的启蒙时光。
作者渡边千夏,毕业于筑波大学艺术专业,后在爱知县立艺术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其间,曾作为平面设计师任职于家居用品公司。目前作为自由设计师、绘本作家,进行着一系列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主题的创作。
《不可思议的彩虹》获得2015年日本亚马逊童书年度第七名,童书新书年度第二名。书中有一面镜子,一道彩虹,彩虹从直线到曲线,镜子从一面,到好多好多面,焕发出神奇的视觉效果。整本书几乎没有文字,除了彩虹和镜面之外,都是黑色的。这样不仅更有艺术性,对比强烈的颜色也能刺激婴儿视觉发育。
《今天吃什么》更进一步有了情节,这是一个过家家的故事。靠着镜面,半个盘子变成了一个圆圆的盘子,一个鸡蛋变成了双份的煎饼,半张桌子变成了双人早餐,半个茶杯变成了一杯热腾腾的红茶,就连一缕糖浆,也浇在了热腾腾涂着奶油的圆圆煎饼上!
《今天吃什么》不再用线条炫技,而是用镜面绘本的方式,讲了一个好故事。所有的锅碗瓢盆都不失真,画面颜色明快。隐约还有点“独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的中式美学。
宝宝从出生开始,所有感官就在不同程度地工作着,实际上,感官在宝宝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很多婴儿玩具、婴儿布书上,都附带安全镜。当宝宝第一次从镜中看到自己的时候,是喜悦,是惊奇,是找到朋友的快乐。而学龄前的儿童,通过镜面反射逐渐学习左右的变化,体会镜中世界的左右是颠倒的。镜子,是小朋友的好玩具。
这套镜面绘本拿到手,我就趁小羊羊不在家,把书轻轻插到书架上。她回家很快找到书,开心地摆弄了好久,觉得镜子很神奇。我又分别买了几套送人,是很好的礼物。
-------------------------------------------------
《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读后感(四):嘿,80后,还记得小时候的《恐龙》杂志吗?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发现大厅门口围了厚厚的一圈人,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在促销儿童科普杂志。母亲从来不会在买书方面限制我,那次却对我的央求视而不见——因为那本杂志实在是太贵了!没错,我说的就是当时风靡一时的《恐龙》杂志,还记得吗,每本书不仅都会赠送一个3D红绿眼镜,还有几块夜光的恐龙骨骼,如果集齐一套就能拼出一个完整的恐龙模型。可是15块钱一本的价格在90年代简直就是天价,别说集齐全套了,哪怕能拥有一本就算得上是土豪。要是听说谁带了《恐龙》去学校,所有同学都得可怜巴巴地跟在他屁股后面转悠,就为了能早一步借到3D眼镜,体验一把书中神奇的立体恐龙。
居然真的有不少土豪集齐了全套
《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读后感(五):一本可以带进厨房讲故事的3D绘本
首先说一下这本书的特色概念是什么呢?便是3D绘本。我们知道有3D立体电影,那所谓的3D新奇绘本是什么意思?同理可证,便是3D立体的绘本画面,让整体画面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对于小宝贝来说,是一种很新奇的阅读体验。
那3D立体图画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呢?那便是通过全部的镜面硬质纸张来实现,所有的页面全部采用的镜面纸张,纸张的纸张的确很赞,清晰度不亚于一面真实的镜子,最近新学会了“亲亲”, 总是会对着书上映出的自己的小脸蛋亲亲。
《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读后感(六):2岁的儿子照着绘本把故事里的食物做了一遍,还真做出来了......
作为一本镜面书,非常惊艳,绝不是普通的绘本,每个角度放置都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但对于男孩子,讲了很多遍,不如亲手做一遍。
儿子两岁,只能照着做,但对用量把握不好,因此面粉放多了。奶奶协助了放入电饼铛的过程,色拉油换成黄油会更香浓些。泡红茶的茶壶放姥姥家了,改成果汁
虽然儿子做完没啥感觉又玩别的去了,但对这个过程激动到不行。而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孩子对不同事物的处理办法,跟大人完全不同。
比如儿子不会打鸡蛋,他的方法是把鸡蛋在地上磕一下,其实并没有碎,然后一把扔进碗里,就碎了,鸡蛋流出来了,他把鸡蛋皮挑出来。
比如他会不停的放面粉,觉得好玩,不停的倒牛奶。我跟他说:“你看书里的小猫就放了一点,我们放一点就可以了。” 儿子果然就不放了,改干别的了。
奶奶协助放在电饼铛里的时候,儿子要求把他抱起来要看到。孩子对一切新鲜的东西感兴趣。所以,不要怕他会弄乱很多东西,如果不让他看着,跟大人做没什么区别。
我说红茶没有了,用果汁吧,儿子搬来打汁机,还让我抱起来一起抓住机器打汁。
这种细节,是一种全新的发现,作为家长,没想到他会这样处理,也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反应。
《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读后感(七):不是孩子不爱读书 而是你选对了书没
前段时间,我一直很惆怅,为什么孩子最近一点都不爱看书,每次拿给他一本书,他都推开,说:“不看。”直到把这本3D绘本《今天吃什么》拿给他时,他立刻认真地看了起来。不夸张地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孩子已经看了这本书不下50遍,而且现在还是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可见,不是孩子不爱读书,而是在于我们是否为他们选对了书。
1.选择形式新颖的书籍
3D镜面的形式,不要说孩子,我都是第一次见过,不禁得感慨一句:“原来童书还可以这样做!”尽管之前各大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各类3D立体童书,不过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次浪花朵朵童书引进的《今天吃什么》和《不可思议的彩虹》是国内首次引进3D镜面的形式。
刚开始给孩子读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他的眼神不对,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是我把书拿得太低,孩子无法看见镜面里的画面,于是,我立即调整了姿势,把书打开到90度,并让书的视角与孩子的视角相对称。
由于孩子还小,对于镜面里面的画面会显得异常新奇,常常会到书的背面去寻找镜面里的事物,我并没有太多的去跟孩子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而是让他自己去探索。渐渐地,他也习惯了镜面中的画面,不再去书的背后寻找,而是调皮地把书摊平,说一句:“这样就没有了。”再把书垂直成90度,说:“这样就有了。”
3D镜面的形式可以不仅让孩子感受立体感,更能感受空间感。
2.选食物的绘本总没错
对于小朋友来说,吃和睡是他们目前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吃,随着他们可以吃到越来越多的美味的时候,他们的嘴巴完全停不下来。
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我给他看了一本《第一次做面包》,那时候他还不能吃面包,但是对这本绘本却充满了兴趣,可见食物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而这本《今天吃什么》也是一本有关食物的绘本,讲得是做早餐的故事。孩子在看得时候,会把书中做得早餐当做是做给自己吃的,每次翻到最后会说书面上的是自己吃的,镜子里的是小猫吃的。
作为3D绘本,孩子在看书的时候还可以自己动手,例如把电磁炉打开等等。
有时候不得不说,绘本是拓展知识面的有力渠道,书中有一个画面是用搅拌器把鸡蛋、面粉和牛奶搅拌均匀。有一天,孩子在厨房间里看到跟书中一模一样的搅拌器,很开心地说:“我们家也有搅拌均匀的搅拌器的!”我们并不会像小孩一样去在意自己看到的书中的新事物,而对于孩子来说,书本中的认知能在现实中寻找到相匹配的事物是一件奇妙的体验。
《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读后感(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难忘时光
8岁那年,父亲从外头给我带了一个,至今还记忆犹新的玩具,万花筒。外观上类似手电筒,但色彩比手电筒来的鲜艳,五颜六色,而且有一端的小孔可看到内部,透过小孔可看到色彩缤纷的不同图案,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太神奇了,爱不释手。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知道了其中的原理,原来我看到那些美丽的图案都是靠玻璃镜子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镜子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玻璃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我至今还保留着这份玩具,一直舍不得扔,不仅因当时它带给我的那份神奇、震撼的感觉难以忘怀,同时它俨然已成为我对那个时代,那个年龄段的怀念。
所以当我看到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的时候,似乎有找到了儿时看到万花筒时的心情,震撼而又神奇。
此绘本和以往我看到的任何绘本都不同。把书翻开成90°,立刻可以看到一个3D立体的世界,而且绘本的配色真实感很强,画面简单干净,故事情节上加入了小猫观看主人制作早餐的过程,猫的形象立体生动,顿时给简单的故事情节添加了有趣感,让人欲罢不能。
《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读后感(九):绘本推荐 | 绘本启蒙,千万不要错过这本!
毫不掩饰的说,我超级喜欢这本绘本,拿到书的第一瞬间,我就开始打开看,然后每打开看一页,我就哇一声,哇声不断,这种感觉跟坐在香港迪斯尼睡美人城堡前看每一次烟花嗖的一声在夜空绽放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
这就是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全书精致排版,每一页的内容都在镜面上,把绘本打开90度,两侧呈现的倒影具有的好玩的立体效果,每一面又能见到自己的模样。
渡边千夏讲的这个故事是小猫看着妈妈做早餐,打鸡蛋,加入面粉、砂糖、和牛奶……再加上通过这个镜子里看到的样子,有一种无与伦比的临场感。怪不得这本书获得2015年MOE绘本书店大赏第四名,并以此作品获得SICF设计大奖,上市就在日本绘本推广网站上成为话题。
儿子才5个月,每一次给他讲这个绘本时,他都朝着镜子里面看着我孬孬的咧嘴笑,这种亲密通过无以言表的感觉瞬间传达,我猜他心里应该和我一样充盈着暖暖的安全感。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仅仅觉得好玩,而是要透过表面看到本质,这本书究竟带给我们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读后感(十):一本兼具绘本和玩具功能的创意好书
后浪出版的《今天吃什么?》是一本3D镜面绘本,和女儿之前读过的绘本完全不同,它兼具了绘本和玩具的功能,还让女儿学会了“角度”这个词:换个角度看世界,你将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刚到手,一看封面,女儿就很喜欢,大喊:“鸡蛋,小猫咪”。成功将其带入内页,因为有的绘本女儿看看封面就嫌弃地扔到一边了。
然后我们就开始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阅读过程:
第一遍,和平常一样读。
女儿还是像看其他的绘本一样,平铺着看,我把每页的文字都给读出来,女儿会跟着读,这样看故事也是连续和完整的,读完之后女儿知道了是做的小煎饼。
第二遍,找到开窍点。
我给演示如何看到立体的画面,一开始女儿好像get不到其中的奥秘,直到翻到倒糖浆这一页,女儿突然说“小星星,小星星”,我还纳闷呢,哪有小星星?我反应了一会,终于找到了!请原谅我这个反应迟钝的老妈吧。孩子的看问题的视角真是敏锐、灵活加独特呢,我服。
自从看到了这个糖浆形成的小星星图案,女儿好像一下子开窍了,自己把这页开开合合了好几次,就为了看到星星的图案,于是我开始指导读第三遍。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