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品味四讲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30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品味四讲的读后感10篇

  《品味四讲》是一本由蒋勋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品味四讲》读后感(一):从“格调”到“品味”,大约一个蒋勋的距离

  保罗·福塞尔的《格调:社会等级生活品味》是本好书,这个大概是不会有什么争议的,不管是读过或没听说过它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同意书中的两个重要观点

  1.经济能力决定品味

  2.每个人都不想扮演自己

  也正因为此,在品味方面,我们总能看到底层试图装扮为中层,中层试图装扮为上层,上层则试图装扮成平民阶层奇怪现象。可事实上,正如中国那句老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终归最习惯打洞,“品味”也好,“格调”也罢,伪装不仅行不通,甚至很多时候病态好笑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让自己不再迷恋这一滩镜花水月?有没有一种可能,让自己懂得珍惜自己的所有就是美好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只不过,像其它的“可能”一样,这一种“可能”,亦需要人去创造,比如,从阅读&悟道开始

  和其它正襟危坐谈品味的书不同,蒋勋先生的《品味四讲》与其说是深刻学术著作,不如说是让人感觉亲切的炉边谈话(事实上,这本书也的确是蒋勋先生电台节目中谈生活美学部分的合集)。

  在《品味四讲》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关于品味的大道理,亦不会有用证明这些大道理公式或图表,有的,只是蒋勋先生用文字给我们营造的一个空间——一个每每阅读起这本书,就可以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品味”不再是匆忙去观赏或拍照的艺术集会,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眼睛耳朵,甚至是通过自己做的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的美妙滋味

  在这个空间里,那个过去一板一眼讲《红楼梦》,讲唐诗宋词的蒋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希望通过此书,鼓励大家从生活细微面出发,将美拉近到食、衣、住、行的层次,从而能过一个有质感、有品味的生活。又或者,在小吃发现信仰;感受服装体温;在家的温馨中将急躁焦虑心情转化成缓慢的生活节奏;从生活细节中找到快乐享受悠闲文化

  在这个空间里,蒋勋始终认为,离开“食、衣、住、行”这些平凡琐碎的细节,生活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重心中心。美,或许不在剧院,不在音乐厅,不在画廊;美,就在我们生活中

  这空间里的真理,像极了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

  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得道以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纳闷了:“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回答说:“得到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大道至简,却总不易被人察觉,哪怕读罢蒋勋先生的观点有醍醐灌顶之感,却仍难发现其实真理早在许久以前已被人说过。好在,“难发现”也并不是什么丢人事情,至少在它背后,仍有察觉的“可能”存在

  愿你我读罢此书,能像蒋勋先生或老和尚一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生活,也能读出美的味道

  有此感悟注定艰难?请无需怕!毕竟,从“格调”到“品味”,也大约只有一个蒋勋的距离。

  《品味四讲》读后感(二):无处不在的生活美学

  上周末临近傍晚的时候忽然下起一场大雨,伴着雷声、风声,似乎有着想要将天地撕裂开来的气势。大雨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时间,然后乌云还来不及全都散开,就已经在空中架起一道彩虹。虽然短暂,可那在夜晚降临之前,一场短暂的惊心动魄似乎可以洗净一整天的烦躁。那道彩虹、甚至是那场大雨,于我而言,都是一场与美的邂逅

  蒋勋老师在《品味四讲》中告诉我们,美不等于艺术,而是可以回到生活本身,甚至可以是最平常的食衣住行,只要你用心观察认真感受,你所认知到的和感受到的就是美。我认同这样的观点,可口食物除了饱腹感,还会带来的愉悦的心情;舒适衣物可能并不华丽,但与肌肤的契合远远胜过所有的华服;用心装饰过家可能并不宽敞,爱与温暖是多大的房间都不能够换取的;交通工具可以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提速,但有些风景慢下来才能看到。这所有的一切或许并不高贵,它们也永远不会像艺术品那样展示在那些艺术场馆里,但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最经常接触和感受到的东西,在这里发现美,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学,在我看来更为重要。因为那需要我们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能够感受美的心,有一双能够创造美的手。成长成为这样的自己,不是更好的事吗。

  “住”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蒋勋老师在这里谈到日本京都、法国巴黎,他说京都把一百多年前复制的唐朝延伸到了现在,他说见证历史的巴黎圣母院依旧保持着雨果写下那本名著时的样子。这些个段落使我充满向往,或许在我们的世界早已经变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有些地方可以穿越时间的限制,站在现在的土地上回望过去。蒋勋老师说那是台湾所欠缺的,欠缺了对过去的保护。这种说法,放在高速发展着的整个中国,都何其贴切。过去的岁月中,有的被故意破坏损毁,有的为现代化建设让路,很多的古建筑都早已经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而伴随着建筑一同消失的,不仅仅是建筑物的实体,还有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些,可还有什么能够补救的呢?留下来的,大概也只有反思和回顾。

  蒋勋老师的书读起来并不觉得高深,但读过之后的思考会是文字中获得的力量。至少在看过这本书后,我会认真体会食衣住行中的美好。

  《品味四讲》读后感(三):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怎样生活

  上一篇文章我写了关于同一个作者《生活十讲》,今天再来看这本《品味四讲》,深感蒋勋对于生活的体会之深。《生活》是讲人们无需追随生活的范式,应该跟随自己的脚步去生活;而这本《品味》更是将这一理念进行深化,教你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从而学会如何生活。

美在哪里?

  这个话题看起来很大,似乎也让人无法回答,又可以让人延伸很多方面。而深究起来,其实这个话题很难一句两句话说清楚

  我曾经看沈从文,也看汪曾祺,沈老总是能够在湘西的乡村田坎上发现美的样子,并且通过他的作品将他认为的那种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比如《边城》,比如《湘行散记》;而汪曾祺更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斗蛐蛐也好,品美食也罢,他更加倾向于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美的细节。在我看来, 其实这就是生活的品味。

  在这本书里,作者对品味的理解更加具象化。品味即是对生活之美的探索以及发现。所以美即是生活本身。作者在书里是这样说的:

我们希望在生活美学里,“美”不再虚无缥缈,不再只是学者专家口中的一些理论,我们希望“美”能够踏踏实实在我们生活里体现出来。

  这也就是蒋勋所说的“生活美学”。

  我是做房地产策划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试图以我的理解来给开发商一定的建议,让其产品更具生活的美感。比如我们会在中式园林小区中加入亭台楼阁,让业主在闲下来的时候看到的并不是那种规整毫无美感的绿化。比如我们会建议最大采光面朝向南面的景观,这样业主会在阳光充足时刻看见窗外最美的景色

  美在哪里?美在生活的诸多细微之处。

美,即是慢下来的生活

  木心有一首《从前慢》的诗歌,里面描写了很多生活化的场景。清早的火车站、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这些场景都是慢下来的生活,只有当你的生活慢下来,才能从中发现这些细节。否则的话,你只能看见朋友圈或者微博里面别人的美的生活。而自己却错过了应该经历的美。

  越南导演英雄就很会把握生活中的美。在著名的越南三部曲中的《青木瓜之味》中,那种西贡风情小院,以及院落中的青树,任何人看了都会有一种遇见精神故乡熟悉感。小女孩小梅趴在窗台看木瓜浆滴到叶子上的表情,真是让人沉醉。

  电影中这种慢下来的生活是现在不能为我们所拥有的。在快节奏的今天,拥有慢下来的生活,才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这个观点,作者是这样说的:

我们的一生,从生到死,可以走得很快,也可以走得很慢。如果匆匆忙忙,好像从来没有好好看过自己走过的这条路两边到底有些什么风景,其实是非遗憾的。我觉得这条路可以慢慢走得曲折一些,迂回一点,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品味四讲》读后感(四):你与品味之间只差一颗慢下来的心

  读过《生活十讲》,再看《品味四讲》方知作者用心良苦。《生活十讲》里讲了有关生活的十个方面话题,话题比较泛,可能也不够深入。但《品味四讲》则够细致,够专一,只说生活的“衣食住行”四大方面,只说如何观察体验生活衣食住行。这里,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启发,也许我们怎么生活怎么在繁忙工作中左突右奔,但是回归生活,重新审视生活,却有惭愧在心:忙,是我们生活缺少品味的借口。生活是人存在的根本,我们只是捡了西瓜芝麻

  衣食住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蒋勋有话说,“所有生活的美学,只在抵抗一个字----忙;如果失去对生活美学的尊重,人活得再富有,也会对所拥有的东西没有安全感。”换句话说,就是心灵空虚,穷得只剩钱。当然,很多人会开玩笑说,让我穷到只剩钱吧。人们会说,等有钱了,我会如何如何,很多计划的事都可以做了,大多是那些看起来很美的事。但是,这些美好的事一定得等到我们完成了“有钱了”这个状态后才能达到吗?再说,有钱,有多少钱算是有钱呢?所以,对于生活之美,还在于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否处于从容心境,是否找得到优闲的状态,是否有一颗豁达灵魂。亭子的存在,就是让人走累时,可以停下来,歇一歇,能抬头四望欣赏一下风景。所以,美的起点,便是观察和发现。

  生活之美的第二重含义是对人自我本身的尊重----做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好。这也是衣食住行落于实处且最为踏实的地方。鼎本是三足两耳的食器,只是因只有帝王诸候才能使用,于是有了特殊含义。鼎食之家,形容奢侈豪华贵族生活。一言九鼎,形容言语有份量,且重要性上升到比拟国器上。民以食为天,以食器比作国器,并将“食”作为四品之首,非常有必要。衣食住行之中,衣在过去是有着装上的尊卑讲究,故“衣”为首,如今,无此讲究,故从生活上讲,还是食为首。在食方面,作者谈了许多如何吃,如何吃好,怎样拥有食之美等。很有些天南海北,畅所欲食的趣味

  “房子是用来住的”,习总这句大实话,放到蒋勋这里,则变成住的美学。“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家之所以为家,是因为有记忆温度,有亲人的温暖,如果没有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只是财富象征,不再是记忆的传承。

  “行”方面,作者提出要有“合乎美学”的移动。----合乎美学颇值得商榷。每年春节的南北大迁移,合乎美学吗?当然,从航拍上看,或者从更远视角上看,这种流动曲线是美的,但是目光落于个体上,则是不那么“美”,甚至有些无奈悲壮

  所以,衣食住行上谈品味,无论说什么最后落脚处还是在于心境,特别是心境上的悠闲-----这是物质的和现实的无法取代的东西,也是钱多钱少无法解决问题,只能靠个人的领悟

  Less is more.快即是慢,慢则有美。慢下来,慢生活,慢慢体验与人、与事、与物接触的感觉----这里才会慢慢被发现有美。最后,你会发现,你与品味之间的距离只差一颗慢下来的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品味四讲》读后感(五):品味没你想得那么高大上

  没读过蒋勋的书,这是第一本,看介绍说生于古都西安,立刻有了一种亲近感,用陕西方言说就是“乡党”,不过可惜的是并没有更详细的介绍。从书中来看,作者说的更多的地方是巴黎和台北,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不管是谁,都是印象深刻的地方。

  说到“品味”二字,通常会觉得高大上,很遥远不好理解,很难把握。作者用衣食住行四大部分,把品味一下子拉近,让你觉得品味就在你身边,每天的生活琐事也都有品味可谈。

  作者的观点是,“忙”是一切的罪魁祸首,先看这个字,心和亡,心都死了,还拿什么感受感知这个世界呢?所以,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地说到古代的“亭”,在路上看到一个亭子,就是告诉你要停下来歇脚了,在古代都知道要走走停停,何况在现代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更需要我们慢下来,停下来。

  我曾在另外一篇书评中谈到过“科技慢点走”的内容,放在生活中也同样适用,就拿最正常不过的吃饭来说,快餐,盒饭,便当,都是快速社会的产物,“快点吃,吃完就可以收拾了”,很少有人用心去品味感受桌上的食物了,作者提到了新竹城隍庙的贡丸和米粉,大家都喜欢逛的菜市场,就是提倡大家放慢脚步,去留意身边的美好。我自己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也深有感触。我喜欢做饭,喜欢去菜市场买菜,享受那个仔细挑选的过程,置身于菜市场,就像身处另一个世界,最后满载而归,就像拥有了一个小世界。去超市纯粹就是为了快,速战速决,丝毫没有生活气息。

  看到作者在“行之美”这部分,说到自己上世纪七〇年代后期在巴黎当导游时的介绍,不禁笑出声,里面说游客去卢浮宫,由于时间有限,只看三件藏品——蒙娜丽莎,维纳斯,胜利女神像。我前年去的时候,导游还是这样说的,其他藏品匆匆略过,都过去四十年了,居然还是这样。可见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没改变多少。

  作者不仅仅是讲述,还提了不少建议,我能看出他的忧虑,是对当下社会的忧虑——狼吞虎咽忘了食物之美味,胡穿乱搭坏了衣物之美好,不懂保护毁了住房之美感,步履匆匆落了行走之美妙。作者娓娓道来地叙事方法也使读者可以静下心来,静静思考,慢下来注意到身边的细微末节。

  衣食住行,每天都在发生,我希望大家通过这本书,先提升自己在衣食住行的品味,然后学会慢下来,沉淀下来,用心感受作者说得境界吧。

  《品味四讲》读后感(六):年轻人是否听得进蒋勋的品味

  老实说,看这本书除了作者是蒋勋之外,的确是被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所吸引。封面设计简单,素净,蓝天白云,很有蒋勋的调调。只是读进去之后便发现这本书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理念:品味是急不来的,它是需要花时间细细咀嚼生活的味道。尤其在吃的方面,蒋先生对快餐文化嗤之以鼻,在书中他写道,他更喜欢去鹿港去找世代传承的老店,寻找记忆中的味道。

  然而看到这点,我其实是有点疑问的:你所提到的品味,也许跟我的标准并不一样。或许,我就是喜欢快餐文化,或者是快餐食品。年轻人可以努力让生活过得更加精致,然而生活并不会对年轻人那么仁慈,多少人因为忙而猝死,多少人因为工作压力、经济压力而选择将吃饭一事略过。所以,年轻人的忙,是为了换来年龄变大之后的从容,等自己升职加薪、经济压力变小之后,才会多一份生活的从容,到那个时候也许再来谈生活的品味,才不算太可笑。

  《品味四讲》读后感(七):【大美不言,品味存于生活】

  我就喜欢!这是麦当劳众多精彩广告语中的一条,这句话非常适合《品味四讲》这本书。

  先说外在, 一张封皮,清新舒适,跟书名无缝匹配;封面封底,硬质不失优雅的材质,只有品味四讲四个字,简简单单;打开内页,四个板块依次清晰均匀,每一部分都有几张插图提纲挈领,定调定品,看起来起来一点也不耗费脑细胞;整体上看,尤其喜欢这一套配色,白色与微度蓝,加上中间穿插的中度蓝色,大自然的画面扑面而来,这种感觉其实也就是整本书所确立的基调,当我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产生了一个下意识的反应:我们,是一条路上的小伙伴。不得说,这是一种妙不可言初体验,这是一种不可方物的初体验。外在,也许是小美,但是好东西要分享,所以就说了上面这些,也希望能够传递开来。

  再说内容,蒋勋在美学领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对于有发现美东西、传递美观念的能力的人,我一直都是欣赏的,所以蒋勋的书在我看来就一定是好书。这一次的《品味四讲》的内容由衣、食、住、行四部分构成,这和我对于美的理解不谋而合,美存在于我们身边,来源我们的生活,发端于我们的日常,滋润于我们的身心。

  衣食住行,美于其间,毫不虚无。美,就实实在在的体现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每一天每一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甚至于每一寸肌肤,都可以听到、看到、闻到、触到美的东西,东某种角度来说,美学其实可以称作生活美学,关乎每一个人。

  蒋勋祖籍福建,生于西安,成长与台湾,这三个地域是中国文化历史的代表,也是不同美学的发源地或发扬地,能与三地有此渊源真是一件幸事。许多人对他的作品有争议,有的说逻辑差,有的说信息有误,有的说观点不苟同,有的说某某角度有问题……我想说,美是发现出来的,不是辩论出来的,更不是计算出来的。美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好好去体会美吧,那样会美、会更美、会最美。

  用书末尾的一句话结束:忙就是心灵死亡,不要再忙了,你就开始有生活美学。

  《品味四讲》读后感(八):衣食住行,人间品味

  蒋勋老师在内地被很多人知道大概是他的《蒋勋细说红楼梦》,我是曾在网上听过他的《孤独六讲》系列,我当时觉得一个人能把孤独说得这么透彻这么有美感还蛮不容易的。蒋勋老师很擅长讲美学,从艺术中看美学,他也出过一个艺术美学系列。

  《品味四讲》这个书名是简版再版时改的名字,原来的名字是《天地有大美》,也是集结了蒋勋老师在“美的沉思”这个节目中谈生活美学的部分。我倒觉得再版的这个新名字更直接了当地概括了这本书,它就是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谈论美学。

  食之美,我们渐渐丢失的美。

  民以食为天,吃饭永远都是头等大事。中国作为一个美食大国,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的美食实在太多太多,烹饪方法的不同也能将同一种食材作出不同的味道来。可现在大家越来越忙,已经很少有人会每天认认真真地去准备一日三餐了。快餐的流行,外卖的风靡,我们想要吃到食物真的越来越便捷,可吃的内容却越来越贫乏。

  年初的时候我看BBC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其中介绍年夜饭的时候居然说传统年夜饭是火锅,当时就怒了。火锅这几年很流行,也确实好吃,征服了不少外国人。可用火锅来代表中国的美食那就真的太简单粗暴了,火锅是胜在方便快捷,口感会相对单一。类似的还有几年来流行的麻辣烫、麻辣香锅之类,这些食物偶尔吃一两次解解馋可以,而要说讲究吃就真的不应该吃这些。可偏偏它们是生意最好的。

  在我看来,填饱肚子和品味美食是不一样的,而快捷的大多只求果腹,对于口感没有要求。

  衣之美,我们遗失的美。

  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给外国人的感觉是不注重打扮,土。这个看法也是最近十几年才开始渐渐得到改变。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似乎就是不要花时间在打扮自己上,要把时间精力放到学习上才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这也造成了很多人并不在意穿衣打扮这件事。

  而中国古代并不是这样的,古人们对于什么身份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还是相当讲究的。我们可能是在上个世纪的那段动荡时期遗失了我们对于服饰的讲究和追求。我们迅速丢弃了汉服和旗袍,穿上了西装和礼服。

  一个人的穿着最直观地反映出了他的特征,没有形成自己的穿衣风格可能是对自我认识的混乱。花点时间思考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衣服,希望给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找到合适自己的穿搭,绝对是最值得的事情。

  住之美,我们无力阻挡流失的美。

  我曾经在扬州生活过几年,我很喜欢它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以前的建筑。后来离开扬州来到上海,我似乎再也看不到中国元素的建筑了,更多的是隔一两个礼拜就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

  似乎每一个被冠上“金融中心”的城市长得都差不多,高楼大厦成群,晚上灯火通明。这种用霓虹灯打造出的现代感象征的是经济的发达,而背后却有点冷冰冰地缺少温度。

  中国古代的建筑很有特色,更注重因地制宜、与自然融合。而我们却察觉不到它的美,反而一味追求西方的先进,铲平了旧式建筑盖起现代化高楼。就像罗大佑的那首《鹿港小镇》,我们弄丢了传统,就再难找回了。

  行之美,我们鲜少关注的美。

  出行这件事上我们向来关注的重点在于速度和便捷上,似乎很少联想到美学。我们心中只有目的地,赶路时不太关注两旁的风景。

  就连出门旅行我们都沾上了这个坏习惯,一头冲到景点,到了之后只顾拍照留恋,然后上车走人。我们连景点都只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更不可能懂得欣赏来回路上的景物了。

  大城市的出行常常遇到堵车,这点让人心烦。好在现在有了地铁,不用担心堵车,时间上比较好控制。只是还是会有地铁到不了的地方,这个时候共享单车出行了。共享单车的原意大概是鼓励大家绿色出行,可现在工作日地铁门口被共享单车堵得水泄不通,每天的出行还是很搓火的。

  蒋勋老师说,所有的生活美学都在抵抗一个字——忙。忙就是心亡,心灵死亡了,你就再难看见生活中的美了。

  《品味四讲》读后感(九):品味四讲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第一反应是不适合我的,因为在凡尘俗世之中自认为绝不是个爱美之人,虽喜爱花草,却让它们恣意生长从不修剪,虽喜爱美食,却更流连于吃一口就再也放不下的街边小摊,而巨蟹座恋旧这点在我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我无法放弃用了8年的水杯,也不能放弃一手带大的小花,除非他们先我而去,我的生活中充满了陪伴多年的老物件,他们密密麻麻的填满生命的每一个缝隙,这一切都与时尚精致格格不入。 正巧遇到生活中混乱之时,每天思想斗争千变万化,无法得到根本的统一,生活也就随着这一件并不致命的事情掀起波澜,像我这般将工作与生活分的很清的人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无法安心的工作,无法快乐的生活,甚至于原本备考的专业书籍也无法再推进一页,午后西晒的办公室拉上窗帘,看着封皮很久,只是因为毫无睡意却无心看那些脑洞大开的奇葩剧,不如就看看这本不适合我的书。 平淡如水的文字娓娓道来,竟让人觉得内心逐渐的平和温暖,就似儿时午后躺在床上,姥姥轻摇蒲扇哄我午睡,兴奋亦或者是落寞各种不安的情绪都随着一下一下的蒲扇归于沉寂。 看似衣食住行四大不可或缺之事,也在一扇不安铁框的窗户,一颗水田边的空心菜,一双不名贵却跟脚的鞋子,一个真正是家的房子,一个有梦想的城市之中为我们阐释什么是美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快与慢平衡的生命。对于忙便是心灵的死亡这点上我高契合的认同,忙乱的心如何去感受生命中的美?我们在繁忙的工作折磨之下总是会期待旅游,去不一样的城市转一转看一看,似乎心情就会格外的好。难道是因为我们的城市不美吗?其实你所去的目的地大部分也是其他人正想逃离的地方,而我们日日居住的地方却不曾仔细的欣赏过,不妨让自己当一个游客,好好地欣赏一下所在的这座城市。 美是舒适和自然,也是豁达和包容。

  《品味四讲》读后感(十):找到自己的“美的蓝图”,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作者对美的探索和思考后,开始思考“美”,初步得出了自己关于美的认识:

  1.美,同爱一样,是人类的一种共通感受。

  2.“什么是美的?”,这个问题的答案由我们自己的“美的蓝图”决定。蓝图由基因造成的生理感受和符合文化、价值观的认知共同决定。

  3.“美的蓝图”是可以不断拓展的。万维钢说过:“有些乐趣必须经过学习、训练、挣扎才能体会到。一旦体会到了,就再也不想回去了。” 这里乐趣也可以替换成美,这里的学习、训练、挣扎,其实就是不断拓展自己“美的蓝图”的过程。

  我去年开始看艺术展,开始感受到艺术品中的美。我现在只能欣赏一部分作品——我能看懂是什么,很漂亮或者别有风味,且自己很难完成的作品。 知道是什么,很漂亮或者别有风味的作品,我会本能地觉得美。很难,意味着时间的积累,艺术家花了大量时间提高技术,打磨自己的微观体感,用心创作,我对付出时间和努力创造美的人心怀敬意,所以我觉得那些作品特别美。本能和判断两部分加起来,就是我现阶段对于艺术品的美的感知。

  这本《品味四讲》是作者对于自己的美的蓝图的描述,关键词是:慢,用心,和谐,平衡感,风格。读的时候能让自己慢下来,重新去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

  特别打动我的句子:

  1.庄子讲美学,最动人的一段是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游刃有余”是生命有了挥洒的自由,“游刃有余”正是美的最纯粹经验。

  2.“忙”:如果太忙,心灵一定会死亡。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忙,是心情上的一种感觉,可以练习在任何速度加快的状态里,不让自己觉得忙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品味四讲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