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轻食,因食而愈》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28 21: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轻食,因食而愈》读后感10篇

  《轻食,因食而愈》是一本由任芸丽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1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轻食,因食而愈》读后感(一):新时代的食谱究竟该长什么样

  美食学问很大。人人都爱吃美食,却未必爱做美食,爱做美食的人又未必会做美食,会做美食的人也未必懂美食。选食材,切制,烹制,调味,上色,保存……每一个步骤都是一门学问,有些人哪怕浸淫厨房几十年,水平不过尔尔,可也有些人初上手,仅仅数周就能做出人人称羡的食物,其中区别,难道仅仅是食材或手法之差?非也非也。

  同理也可以推论,要制作美食,不仅仅是买一本食谱就可以实现的,而随着时代发展,食谱也不是仅仅用文字记录操作步骤这么简单

  首先,生活节奏快,意味着我们需要节省备菜这个步骤花费的时间。其次,我们没有太多精力研究繁复的烧制步骤,所以食谱上的步骤不能太多,也不应该繁琐。第三,如今交通发达,食物种类越发多样化,食谱有必要少见或新出现的食材进行有必要的讲解说明。第四,与以前只追寻果腹相比,我们更看重营养摄入与健康的维持,因此食谱有必要对相应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及对人的有益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以便人们阅读食谱时针对食物进行选择

  如今市场上很多食谱并未做到以上四点,大多都只是遵循传统的制作方式,先是说明要用那些食材,再说明如何制作。不但不能使人在阅读时赏心悦目,而且还很容易令人忘却制作方法,更甚至会使阅读者一头雾水:里面那个某某食材是什么东西?这道菜是甜的还是咸的,热量高不高?有些食谱更是令人无语,看似菜肴众多,实际上就是一种食材的各种烧法,既令人阅读时单调乏味,又不能在生活中起到太多实用价值

  食盐系列堪称良心食谱的代表,它代表了当今社会饮食发展的一种方向,也代表了现代都市中大多数人的饮食文化倾向精美的插图能充分勾起人的食用欲望和制作欲望,简要的步骤方便对照制作,简短的文字便于查看和阅读,别致的分类便于人搜索与查找,对食材到位的讲解连不爱做菜的人都可以获取丰富的美食知识,这些优点使它不仅仅是一本食谱,也是一本关于美食的科普读物,更可以作为平时休闲时的读物。

  食物仅仅是用来裹覆的吗?这本食谱充分给了否定的答案美好的食物能使人心旷神怡。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需要美好食物的陪伴,并以此疗愈自己忧伤抑郁,或烦躁不安,或空虚寂寥的心。

  《轻食,因食而愈》读后感(二):没有什么是一餐轻食解决不了的,有的话就两餐——评《轻食,因食而愈》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尤其让外国人不解的是,国外常常发生动物泛滥的情况,为什么中国就不会?小龙虾、野猪、野兔、生蚝、鲤鱼等,外国人面对这些动物的泛滥往往束手无策,这事要放到国内,肯定会有很多人站出来振臂一呼:说吧,想把它们吃成几级保护动物?当然,每天大鱼大肉地吃也是不提倡的,随着人们养生意识提高,轻食的概念不断被重提,也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由作者任芸丽主编的这本书《轻食,因食而愈》,为我们讲解了轻食的概念和淡盐之味的思想,是一本有品位、高颜值、有情调文艺轻食菜谱典籍。

  《轻食,因食而愈》读后感(三):因食而愈

  我们现在的生活都在追求快节奏,都在与时间赛跑,这种现象随处可见:有大人,每天朝九晚五,不眠不休,有小孩,各种补习班,忘了快乐是什么,他们的脸上已经有了大人的神情,那么凝重,那么沉重,甚至有还没出生的,所以有了胎教这种东西,大人美名其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太快的生活,人们马不停蹄的,快的人们都得了病,就像是长时间运转的机器一样,终于有一天驾驭不住这样辛苦的劳作而坏掉。人们也是一样,人们焦虑惶恐,抑郁,失眠……所以现在大多数人都有了病,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机器长久运作都会罢工,人长久处于焦虑不安,快马加鞭中也会生病。 应时出世的就是提倡慢生活。我们需要停一停,过得优雅轻快。做菜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我来带大家看几幅图片

  《轻食,因食而愈》读后感(四):如果吃得不健康或是不好吃,那就不要吃了。

  人为什么要吃东西呢?

  因为可以刺激味蕾,带来愉悦感觉

  因为可以补充能量,继续维持身体正常运转。

  然而你有多久没有吃过好吃又健康的东西了?

  M小姐曾经是一个十分贪吃的人。炸鸡,小龙虾,烧烤,那些甜的咸的辣的东西,通通都要塞到嘴里才算满意。对于一个吃货来讲,爱情就是食物。脆骨就像是滑动的喉结,裹了小麦粉的生里脊就像是时不时显露出轮廓来的肌肉,还有雪糕残留的木棍就像是修长纤细手指,大块的菲力牛排就像是身上壮实的腹肌……

  但是,日复一日无节制的饮食使她的体重持续攀升,好好的一个姑娘,生生吃成了一个大胖子。这使M小姐十分恐慌。于是她开始控制饮食,终日与不加任何调味品的白水煮菜白水煮鸡胸肉作伴。这使她感到十分崩溃。想起之前吃下的那些美味,她又会忍不住跑出去大吃一顿,吃饱喝足之后又开始懊悔自己的冲动……这样的情况周而复始,M小姐的体重也像股票的K线一样起起落落。

  最终,崩溃的M小姐说,难道世上就没有又健康又好吃的东西吗?如果吃得不健康或是不好吃,那就真的不要吃东西好了!

  谁说没有?最近国内外都正流行的“轻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好吃好看又健康的好典范啊!

  对于“轻食”,资深美食媒体人任芸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身体力行的把它们转化成一本全新的生活美食MOOK——《食盐》。

  《轻食,因食而愈》读后感(五):外卖不过是暂时的体谅,厨房才是和解的地方

  做一个现代人好难。

  就连做一餐饭,都要考虑时间的消磨还能不能给加班留下富余,要考虑空空如也冰箱这次需要添购什么食材,要对着超市长长的结账单对物价感慨,要思考营养的搭配还有卡路里的叠加,最后还得煞费苦心的做个摆盘,再煞有介事的拍张好看的照片作为社交工具

  也许是被装模作样仪式感牢牢抱住。

  也许是习惯简单事件复杂化从而完美化。

  但总之,太累了。

  “太累了”成为了最近的口头禅,延伸而来的抱怨还有“本来就是个随便的人,我何必”“求你让我一个人呆着,我不想说话”“这一切都没有意义”……每一句都能简短有力的丧出新的高度,成为一个昂首奔跑着的却同时埋头抱着膝的年轻人

  但等头顶丧气的云朵吹走了,突然发现除了工作和丧,竟然没留下什么。

  太生气了。

  于是生气的系上围裙,翻一本菜谱,咔嚓咔嚓用力剁一些蔬菜,气哼哼地拌一盆沙拉,哐当哐当榨一杯Smoothie。不想讨好爱人挑剔的胃,也不想取悦朋友圈的观众,只是做好后简简单单的盛在喜欢盘子里,一个人精神放空的咀嚼。

  好像,好一些了。

  这是现代人可笑同时有效抗争方式。

  所以厨房还是留了一个角落堆积各式各样的菜谱。

  简直是无神论者的波罗蜜心经。

  当然躲起来只是暂时,最后还是得回去,工作还是要做,爱人还是要哄,在朋友圈认真树立好自己满满能量大大笑容的好形象

  但是,偶尔躲起来,也不是不可以。

  “逃避可耻,但有用。”

  当然,甚至拍些美丽的照片也是一种治愈。

  给你们看我拍的,炫耀脸,嘿嘿嘿。

  《轻食,因食而愈》读后感(六):这才是我要熬制的鸡汤

  当我拿到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不是里面的文字而是里面的图片。这本长得很像杂志的书,真的很令人很有食欲,这本书适合放在书台,当你累的时候,随手翻翻;适合放在床边,当你无聊的时候,瞥瞥几眼。它不需要你耗费太多的脑力,却能获得极大满足。就像这本书贯穿的理念一样,轻食,因食而悦,因食而愈。 这本书你可以当做杂志来阅读,也可以当做菜谱来研究。它就像一个人,不仅有一个美丽的外表,还有拥有一颗富有内涵心灵。 这本以“轻食”理念贯穿全文的书籍,所打的菜品以“轻”和“快”为特点,食材轻便,不需要你千里寻它纵百度,它只需要你只要在菜市场悄悄逛上一周,想要的应有尽有。 因为像韭菜、春笋、豌豆…这些主打的蔬菜,真的常见得不能再常见,它或许就长在门前的菜地上、或许就摆在菜市场的地摊上,但是这本书有一点很神奇的地方,它能将这些简单的食材做得秀色可餐,但又不复杂。 在第一板块的轻快小菜系列中,对于一个厨房小白来说,我真的不感觉到哪里是很复杂,很难理解。 它每一种主打蔬菜,都有两到三个菜样,每一个菜样的做法一般就只有两三步,每一步的说明都十分简明易懂,食材的先后顺序烹饪的时长、火候的掌握…不管你有没有下厨经验,我保证你在做的时候一定不会兵荒马乱。这一点是很多厨房app做不到的,但这本书可以给你很好的指引。 如果你不是一位厨房小白,这些简单的小菜已经不在话下,想挑战难度的,那么我告诉你这本书也很适合你,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 你可以尝试做春卷,感受春天气息。它首先会详细的告诉你怎么和面,不要忽略这个步骤哦,这真的很考验技术、很重要。当你可以手刃有余的和面团时,就可以尝试做合你喜好的春卷了。这里面有简单的白菜肉丝春卷、好看的紫薯山药春卷、还有独特的薄荷鲜虾越南春卷......总有一款会挑逗你的味蕾。 品尝了春卷的香脆,不妨尝一尝中式甜点的柔软。在我看来,制作中式甜点的过程会比春卷更加有趣。因为手中软绵绵的面团就像童年时和的泥巴一样,你可以天马行空随意的揉捏、裁剪做出形状有点奇怪但自己又对它欣赏有加的“艺术品”。你也可以做书上罗列的甜点,有好看的荷花包、海棠酥、仙鹤包、水仙包......真是既好玩又好吃。 其实,不管你到底会不会做菜、做得好不好、这并不重要,它想告诉你的是怎么从食物开始把平淡无奇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想向你传达的是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星期一的早餐,我们做一份菠菜虾仁炒乌冬面配枸杞红枣蜂蜜水吧。 星期二的早餐,我们来份三文鱼黄瓜鳄梨三明治和双果思慕雪吧。 星期三的早餐,我们来份蒜香油泼面配豆苗蘑菇汤吧。 ........... 周末了,我们用简单的方法来烹制轻巧的美味:冰淇凌三明治、西兰花松子全麦比萨、木瓜沙拉......和朋友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明媚的午后吧。 讲到这里你也许想告诉我:我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啊,但是我很忙,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我知道,我们很都忙。我们每一个人生阶段似乎都有一个忙的主题。读书的时候忙着升学、出了社会忙着工作、结婚了忙着家庭琐事......看起来,我们没有空闲下来享受生活的时候啊,这真的是太累太可怕了。 但是,回到这个问题初衷,我们这么忙,不是为了能让自己过得更好吗?就像书中说的:“如果,连饭都没法好好吃,那赚很多钱是为了买药要吃吗?”说到底,我们哪有怎么忙,只是没有学会怎么把生活过得充实,怎么让自己的心灵丰盈起来。 你为什么不能脱下制服换上便装到菜市场逛一逛呢?你为什么不能利用空闲的时间到超市把空荡荡的冰箱填满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呢?你为什么不能暂时拒绝快餐外卖和厨房和解呢? 我看过一些食谱,但是我没有见过一本教人如何生活的食谱。我看过一些励志书,但是我觉得这才是我要熬制的鸡汤。

  《轻食,因食而愈》读后感(七):到底是买给味蕾还是买给眼睛

  其实买美食书的人未必都喜欢下厨房,想吃好味道的东西可以去饭店上网店。但这并不耽误我们买饮食方面的书。首先得知道有什么美味,才能心生向往,才能去找来品尝。也只有看过很多关于食物的“优质大片”才能提高对食物的审美,从单纯的味道享受提升到真正的色香味俱全。

  这本书的封面完全有种性冷淡的感觉(至少我认为),但看着却也有另一种清爽的美。里面有款中式面点荷花包,看着真是漂亮异常,虽说是中式面点,但在其他地方从没见过。等看做法才知道,是莲蓉包塑形,用小剪刀竟然能把简单的小包子剪得这么美,真想哪天买两个馒头试一下。

  我一直不太理解所谓MOOK究竟指什么。但看过之后又确实会觉得有种似书非书,似杂志非杂志的感觉,也许还得多看几本才能体会出其中的味道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轻食,因食而愈》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