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卧亭杀人事件(下)》是一本由(日)島田莊司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龙卧亭杀人事件(下)》读后感(一):因为你是凶手所以你就是凶手
下部真的有点崩坏啊。。
中间一大片都是黄暴的陈年旧案的陈述。可以说岛田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写的无非是那个曾经的恶魔还有站前性泛滥的日本,还有彻底的军国主义教育。他想探讨的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历史,就让这本已经是巨著的作品都有些力不从心,连案件的解决也是有点烂尾的感觉。这样一来,就显得书中的场景和人物还有事件不过是为了这些而在做铺陈。密室的解释也让人很失望。。
有很多疑问:
1、菊子这个瞎奶奶为什么时隔这么多年,突然就联合一个通灵师开始谋划犯罪呢?如果那条龙是建宅子就开始建造的,为什么那时候不开始杀人呢?
眼睛看不见,就是每天钟响的时候拉猎枪的扳机,她难道不怕射中家人吗?毕竟无辜的人更多吧。而且屋子里的人只要稍微变换坐的地方,固定的弹道怎能射中想要杀的人呢?这么看来,这种杀人方法岂不是很扯淡。
不过关于菊子奶奶有一点不错,她很抗拒人们接近她,她总觉的自己有结核病,上部里读到的这个细节到下部才解开原因,菊子认为自己被传染了,可见她对于当年与那个“恶魔”发生的关系印象很深。当时的人们惧怕疾病比惧怕淫风的传言更甚。
2、二世宮佳一定要带石冈来的理由又是什么?如果想要阻止,为什么不在第一起案件发生的时候就说明,她也不会牵涉其中了。如果是想要通子死,为何不暗中协助菊子。这个突然蹦出来的凶手,难道只是想要吓一吓读者的么?
3、想要杀人的那个奸夫厨子,就是单纯地为了杀姘头的丈夫,才不惜搞出这么多事么?
4、那个造琴的师父,有必要搞得那么玄乎么,为什么到最后才蹦出来。
总之,这三个凶手个个很bug啊。。。
.
《龙卧亭杀人事件(下)》读后感(二):让子弹飞+青年睦雄之烦恼
看到《龙卧亭杀人事件》的分量时就有些发怵,清楚又是岛田大叔的灌水作无疑了。就我对大叔作品的拙劣理解,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诡计的设计方面极尽奇特与不可能,虽然难免“至于搞这么复杂吗”“不如到暗处捅一刀子算了”之类的吐槽。
岛田大叔更加惯用的两把刷子是血腥与性,他的作品里经常可见对尸体的肢解,奠基作《占星术杀人魔法》已经成了类型诡计的范本,《出云传说》里更是将尸块“托运”上8趟列车;肢解得不是很彻底的,如《螺丝人》里对头部(喉部)做文章;还有凌虐尸体的,像是《魔神的游戏》里血腥的陈尸状态。当然因为知道岛田大叔在核心诡计安排方面是靠谱的,即可解释性,又即凶手有这么做的充分理由,所以这种夸张的血腥反而刺激人对谜底的渴望,越夸张越有吸引力;相对地,岛田大叔获得了发挥他汪洋恣肆式灌水大法的机会,为血腥的事件配上各种形式的文本,再标配上巨细靡遗的描述——反正看书的人为了“真相”是会看下去的,哪怕这些文本和整个事件本身真的真的没啥联系。而婚外情、对肉欲的变态追求、恋爱与背叛、桃色事件之类与性挂钩的内容,常常与血腥的部分相穿插,制造出更混沌的氛围与更刺激人五感的噱头。同时,岛田大叔还要发挥他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文人情怀,对某些社会事件进行分析与剖析——其实和噱头们混在一起,总是很不伦不类,剖析得也不见得有什么深度(《字谜杀人事件》什么的最坑爹了),整个一事儿叔。
回来说《龙卧亭》,此书有几个版本,大概浏览了下它们的书腰,宣传点聚焦在密室、死亡留言(数字7)、诡异气氛(号称超越横沟正史的八墓村……)、御石联手(这个最不靠谱虽然是大萌点!吸引耽美向群体吧XD)。在读过后呢会发现这些都是浮云啦——全书就是上面讲到的“血腥+性+对社会问题剖析”模式,核心诡计是“子弹怎么飞出来的”,背景故事是讲一个青年性苦闷的社会根源(呃青年睦雄之烦恼吧)。岛田大叔灌水灌水再灌水,让子弹飞了近八百页。
开头,石冈和一个满是疑点的女生来到龙卧亭,很快发生了命案,现场是密室。托命案的福,石冈住了下来。一直到这里,故事都很顺畅,叙述也很流利,没什么打结的地方。
岛田大叔想,该让子弹飞会了。
于是,石冈所做的每件琐碎的事情都被记录下来,龙卧亭的建筑本身、一砖一瓦、周边景色等等等等都要记述一下,涉案之人对什么都三缄其口,打着没啥必要的烟幕弹,又增添了一些新人物(增添这些人是因为后来人死得差不多了,需要加点角色)。
后来又有命案发生,形成一个微妙的密室,也是因为找不到子弹的发射点而显得扑朔迷离。到这里,整文的脉络还比较清楚。
同时,岛田大叔开始让子弹自由地飞了。
于是,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人不断地口头复述相同的案情,警察不断地打酱油,石冈同志一遍一遍地毫无建树地脑内案件,以及——频繁地表示对女高中生之美的欣赏(女高中生主动献吻啥的算是福利吧)。
在不断的流水账中,又发生了多起命案与血淋淋的尸体损毁事件(因为流水账太过流水了,这些事件反而显得像点缀orz),并侧面地介绍了N年前一个叫睦雄的人的恶行(当然,因为是从不同的人口中说的,所以同样内容又被重复了N次)。岛田大叔借机表达了他对零式战斗机的爱,引了大段大段琴相关的杂学。
中间比较萌的段子是御手洗寄给石冈的鼓励信,起初当表白信看来着……后来想想,大概是御手洗懒得看石冈寄过去的流水账,就写了个万事皆可用的鼓励信吧(不知道是不是拷贝了很多份随时可以用……)。“破坏龙”这个看起来很酷的提示也像是随便说说的,和真相的联系很牵强。纯真的石冈真的去思考破坏哪条龙了……哎说什么好呢。
子弹飞啊飞,飞到了N年前。于是就看到睦雄的故事被“野蛮”地嵌了进去,同样细水长流,同样絮絮叨叨。而这样大的篇幅只有两个意思:1、穷、乡村淫风、军国主义三座大山扭曲了一个青年滴思想,于是他一个晚上杀了30个人(村人藏藏掖掖的事实仅仅是睦雄没那么坏);2、他的确留了份杀人计划书(这一点石冈已经推理出了)。
睦雄的案件和龙卧亭案件的联系更牵强——有个人拿着计划书模仿了里面变态的细节,而这个人和睦雄没有关系,他只是单纯地变态;两个睦雄案件的受害者想杀睦雄的后人,但这两人的行动力委实弱得可怜,思维也很奇葩:一个费尽心机设计出“让子弹飞”的空穴来风式杀人法,反复地用荷枪实弹来试验还误杀了一堆人,想杀的人总杀不成就自杀了;另一个找来话唠的推理小说作家来当旁观者,最后动手还被抓现行,搭上一条命。
这三个人已经够不着调了,但岛田大叔为了给他们创造不着调的舞台,让子弹能多飞会儿,安排了另两个更不着调的人物:一个觉得睦雄没那么坏,于是暗暗用枪来保护睦雄后人(怎么都想不出他为啥不能光明正大地保护,还让石冈等一群用肉身去保护的人显得很傻逼),最后差点搭上一条命;另一个就是加纳通子,虽然结尾才表明真实姓名,但鉴于种种超越常人、史无前例的脑残以及给人添麻烦的体质,除了这个女人还能有谁呢!她就是个到处晃来晃去的活靶子——吉敷竹史快来把你家老婆收回去吧,别放在外面祸祸人了!如果说二阶堂兰子是史上最惹人厌女侦探,这个加纳通子无疑就是最惹人厌女配角,没有并列。
五朵奇葩,一出闹剧,都是为了搬出睦雄的故事。回头看,全书的亮点真的只有开头的密室,最后石冈用几句话顺带着把它解决了——真是久违的简练。
最后吐槽:浩浩两本书,和推理挂钩的部分却廖廖不堪数。就如龙卧亭这一建筑本身,整体宏大、细节雕琢,但对于案件,不过空壳一具。
《龙卧亭杀人事件(下)》读后感(三):我所感动的是案件里的案件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厕所君系列的,却没有他正式出场的小说。因为之前看了几部,厕所君都是在后半段才华丽出场,所以看这本时一直在期待着那一幕,结果等石冈君破了案了,我才领悟,这其实是石冈君的系列。
没有了厕所君的故事,解谜部分总是不会那么戏剧化和华丽的,像斜屋犯罪里那样如作秀般的解谜似乎大神笔下只有厕所君可以。所以即使吉敷系列也有噱头很足,氛围很诡异的故事,可是因为设定了他是个警察,所以破解总是循序渐进的,要跑很多地方做很多调查,然后读者也是一步步地跟着他一起接近真相。而这样的解谜,我总嫌不够过瘾。
因此,当发现了这部小说没有厕所君后,内心还是涌起不小的失望。但是,当看完里面都井睦雄的故事后,整个故事的重心在我看来已经完全转移到对日本某些社会问题的深思与反省。
以前,身边的人大凡知道如阿部定这类案件的,得出结论基本是小日本真变态一类。然而,当我看到这部书中揭示了包括阿部定在内的几起案子发生时的时代背景,便发现它们猎奇的表象下,包含的是战争带来的普遍伤痛——无论是挑起战事的还是承受战事的,他们的老百姓们永远都是受害者。
大神看到了这些。所以龙卧亭的住客里有一个的身份就是当年负责调神风队的士兵。从他口中可以了解到,那些走向不归路的士兵们并不是真的义无反顾,而设置这样的组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盲目认可的。
除了战前慌张紧张的社会压力导致不太健康的社会氛围,还有闭塞的山村、自私的人性等等问题,全压在了都井睦雄一个人的身上,最终酿下惨案。在讲述这段故事时,从案发前各种铺垫的交代到案发时的许多细节,大神那种不避繁琐却冷峻严谨的笔法,透露出他对当时直至今日的日本社会的反思。也因此,看完此段,一面跟着大神的思路而觉得想通很多问题而头脑清明;另一面却又因都井睦雄这样扭曲的性格在扭曲的社会重压下崩溃的命运而觉得沉重和窒息。
最后,我不能说这本书是好看还是不好看。因为我对好看的定义是能沉浸其中,却不会感到很沉重的故事。而这本书,虽然看的时候是沉浸其中了,却因为感到太沉重而随时想跳出来喘口气。
然而,如果作为想了解大神对于战争的看法,了解他对社会问题思考的深度,了解所谓变态的小日本背后真实的样子,我还是很推荐它的。
《龙卧亭杀人事件(下)》读后感(四):刺激眼球的犯罪小说
五月风筝2011-09-05 12:43:19
在看完《龙卧亭杀人事件》的下集后,近乎失语,如果现在作者岛田大师出现在我面前,我一定把书扔到他的头上,大骂一顿:“你怎么可以这样欺骗读者!”
昭和13 (1938)年5月13日发生的津山三十人连环杀人事件,在横沟正史的《八墓村》中已经写过,在书中,凶手都井睦雄被描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村里的人一直忍受着他的欺压和凌虐,而且最终演变成惨绝人寰的血腥大案。多年前和老妈一起读过那本书后,对头上扎着两个手电筒的怪物,印象极深,至今还时常将“头扎两个手电筒”这话拿出来作为形容某人变态的代名词。
岛田大师则继在《开膛手杰克》,重读了历史迷案后,在本书《龙卧亭杀人事件》中,又一次揭开历史的面纱,将被众人以讹传讹所描述的,令人战栗的恶魔传说——津山三十人连环杀人事件以理性、客观的社会、人性角度加以剖析,重现都井睦雄这一性格最终扭曲的人物的真实面目。只是,这不仅仅是作者的目的。在书中,他还讲述了日本战前发生的(昭和7年)几大变态杀人案件,并解释了日本在那个时期中,由于各种社会压力,人性被极度压抑,以致经常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释放出来,而导致各种悲剧的发生。最后,再将这些旧案拉到现实。
《龙卧亭杀人事件》的发展,便是在这些案子的纠结扭曲中,以一种极度不自然的方式发生下去。此前所有的迷雾,在本集中烟消云散,一切都清晰明了。只是,作者所做的解释,还是极度的令人无语,如下:
一* 重叠而纠结的凶手身份。
二* 凶手身份与路人甲乙丙相似,在整个故事中面目模糊,相貌不详。
三* 复杂到了极致的死者,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死亡方式和被害动机。并不断的被多次盗尸。
四*
综上所述,这是一本吸引读者去阅读的,有点狗血八卦的社会性犯罪小说。其中设计最精细的自然是“不可能犯罪的杀人方式”,即密室杀人。其他的长篇累牍的基本是涉及旧案的犯罪心理剖析。若读者是抱着像我一样试图破解推理手段和杀人凶手的话,难免会有些郁闷和愤愤不平;但若是作为刺激眼球的犯罪小说,则不妨一读了。
《龙卧亭杀人事件(下)》读后感(五):印象最深的两个故事
女主角被车撞倒,只是为了要救一只小狗,男主角偶然经过,救了她,后来发现小狗也不是女主角养的,别人在一旁说“不过是只小狗,值得吗?”
女主角很生气,忽然大声吼道:“就因为是狗我才救它!”
然后两个人发展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男的是当刑警的,女的开了一家手工艺店。然而男人的工作很不顺利,于是对女的说:“让我到你店里帮忙吧,不然你会很忙的。”
女的说“你真的这么想”男的说“你觉得这样不行吗?”“这是你的真心话?”“真心的啊”“你出去!”女的忽然咆哮起来,“我没有想到你是这种人,我太失望了,到我店里打杂的工作,随便找个人都能干,结果你告诉我,你想做这种任何人都能干的工作!那种男人……我没有办法尊敬,也没有办法喜欢。”
《龙卧亭杀人事件(下)》读后感(六):石冈和己的觉醒
龙卧亭杀人事件,老实说更像一部悬疑小说,所谓推理只是成了其中的辅助元素。小说的上卷我们花了一周才看完,岛田大神的灌水功夫越来越了得,连石冈君起床,上厕所,刷牙等细节都无微不至的描写到了,更别提那无处不在的抒情式景色描写。虽然在上卷有很多人死去,但是由于水分太多,让人完全感觉不到紧张和刺激,上卷的节奏飘忽不定,稍显冗长。
到了下卷节奏明显加快,也更加好看,我只用了三天就看完了。其中对于“津山事件”花了三个章节的篇幅来详细说明,而揭开真相只有最后一章,再加上石冈君那含糊不已的推理,也许使这部小说有些大打折扣。但是对于不了解这个事件的我来说,也算得上很好看了,这也是我给五个星的原因。
本书除开“津山事件”的背景,还算有几个亮点能够吸引人。
石冈和己第一次独立破解了离奇事件,这位一直以来跟在御手洗屁股后面的助手君,终于独立出师了,而且也学到了御手洗的一点本领,可喜可贺。
犬坊里美的出现,岛田大神系列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终于登场了,而且和石冈君还发生了难以名状的情愫。(石冈君老牛吃嫩草,KUSO!)
加纳通子,这也许是一个意外惊喜,要知道加纳通子是吉敷竹史的前妻,两个看似平行的系列,终于出现了交集!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石冈君终于觉醒了!
《龙卧亭杀人事件(下)》读后感(七):【励志故事】“举世无双的色魔”么?干嘛打五颗星!
http://baike.baidu.com/view/4292214.htm 津山事件。都井睦雄犯案时年仅21岁。
【本作亮点】阿通小姐的真实身份
————————————————————
我特么是脑子有病嘛!一个“举世无双的色魔”的故事我干嘛打五颗星?如此扯谈的诡计,如此BT的多起“一枪毙命”巧合,以及凶手不止一人,也不止两人……我打五颗星不是欺骗后来人么!
曰哦,我这五颗星不是给岛田庄司的。谁让他花了600多页、写了七件悲惨的命案,还神神叨叨地又是业障又是昭和13年的惨案,又是亡灵复仇又是各种分尸,结果最后几页告诉我们其实睦雄也是个很【哔——】的人,而龙卧亭的连环惨案其中有很多都是【哔——】的,还有两起是【哔——】。再看看本案的凶手们……尼玛一个被众人高估成隐形的神枪手,实际上连杀人目标都没完成;一个是为了和老板娘厮守所以排除一切障碍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场面;剩下那个就是个NC小姑娘。
特么欺骗读者真是厉害啊!应该大多数人都像我一样,读到那扯谈至极的樱花树下的手腕时就怀疑NC小姑娘了吧,但是接踵而至的连环凶案和小姑娘被遣送回家,让我对她的怀疑几乎烟消云散了,以至于忘了推理小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所有的不可能事件都可以发生,唯独超自然事件。
我们不是早就知道业障啊感应啊都是骗人的嘛!我去啊,岛田老师你真狡猾,障眼法用的简直和龙卧亭的雾一样!
我是半夜的时候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客厅读龙卧亭的。读的我毛骨悚然。一个20岁的姑娘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着凄惨的尸块,情何以堪啊!与此同时还开动脑筋回忆迪克森卡尔的密室讲义啊所有人的不在场证明以及凶手的逃生路线啊,还有凶手是怎样“准确地一击毙命”的呢!!!那是多么可怕的凶手啊!!!
好厉害的凶手啊!我要吐槽这个好厉害的凶手!尼玛要杀一个人结果【哔——】了三个人,这比ABC谋杀案过分好多好伐!这种BT的巧合看得我哭笑不得。还有那个“破坏龙”……人类!你们现在知道子弹是可以拐弯的了吧。岛田老师我们真是孤陋寡闻啊岛田老师……
【【【再说一遍这5颗星不是给岛田的!】】】
其中的四颗星给石冈和己。
我一直觉得厕所同学一声不吭就离开日本跑到赫尔辛基是再残忍不过的事,但现在看来我无法苛责他。我甚至觉得他做得很对。果然,凡人是不能和厕所君比的。“石冈君,我觉得你跟我在一起智力会退化的”(《水晶金字塔》)——如果石冈一直待在他身边石冈绝对还是那个没自信的石冈,而在和厕所同居的16年里,石冈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可以独立破案,因为厕所太优秀了,他太依赖厕所了,于是越来越没自信,觉得自己就算努力了还是什么事儿都做不好(可怜的人啊啊!)。他根本意识不到其实自己同样有能力,只不过厕所的光芒太耀眼。就这样,一个大好青年陷入自卑的低谷,尽管不情愿,但他的人生就是围绕着天才御手洗,他不想接受这个命运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很弱。
而御手洗的离开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很适合石冈重新独立,重新振作起来。《龙卧亭》在我看来也是石冈的疗伤之旅。不要嘴硬了石冈!厕所离开你明明很难过!而诸如“御手洗在世界各地都有我这样的人吧”以及“他一定是嫌我无聊所以离开了”这样的想法……咳咳,分居这件事对彼此的伤害都很大,厕所是下定决心要让石冈找回自信摆脱对他的依赖,想让他活的更好,但是石冈在龙卧亭事件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良苦用心,依然是沉浸在怨妇的心情中,消沉的不能自拔,看得我等真是心疼。
御手洗一定也很心疼,不过这次他是忍痛要让爱人(啥?)独立,所以才会在来信里只字不提示案情,通篇都是鼓励的话语。
话说厕所的这封信差点让我泪奔……真是情真意切,御手洗真是太了解石冈了,他知道石冈需要的其实只有自信而已。
“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这不是美德”
“我是绝对不会帮你,而且也没人会帮你,这件事你必须自己一个人去做”
“那里的许多人还不知道你是救世主”
“你必须向命运挑战,这是你的义务,也关乎人命,所以你不要随便编些没有能力的烂理由,只挑轻松的来做”
“如果你想一辈子呆在井底,那我无话可说,但是呆在井底的滋味应该不好受吧”
“是该慢慢站起来,爬出水井的时候了”
“你只需要自信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加油!”
有没有!一针见血有没有!
结果这封信让石冈懵住了(果然还是没自信),他全身无力,怀疑厕所搞错对象了,大家身临其境地考虑一下,石冈有这样的反应太正常了,因为在他看来他总是被厕所嘲弄的对象,很多事情两三年后才能明白(好悲摧……厕所不是人,石冈你不用这么难过),他觉得两人的差距太大了,天才无法理解他的痛苦。可是——
“在我混乱的意识底层,令人意外的是,居然有着对他的思念”
看到这里,大概读者也要悲从中来了。
好在虐心的情节告一段落,下面我们就看到石冈还是像御手洗鼓励的那样承担起了保护众人的义务,他像自己的天才同居人一样思考,尽管不能迅速地找到切入点,却也通过朴实的方法找到了关键。我的心情也随着部分真相的水落石出而大好,倒不是说为破案而高兴,而是为石冈高兴。一个自卑而哀愁的家伙努力地慢慢揭开幕布。于己于他都是好事。我相信诡计演示成功的时刻也是石冈十多年来最兴奋的时刻。这样的兴奋不是旁观他人解谜可以得到的,这样的兴奋只有亲历亲为了才能体验到。
在这一刻石冈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实力,也理解了厕所的真正用意。一个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怪案被一向无能的自己解决,他甚至还被视为御手洗的原形。
“石冈先生,请你坦白告诉我吧,御手洗其实就是你本人。对吗”
——“老天爷和朋友就是用这种方法,拯救了快要不行的我”
《龙卧亭》说到底还是个悲伤的故事。
为什么呢?因为石冈先生在回去的列车上一直哭,不但全身是伤,而且悲喜交加心灵也饱受摧残,既为独立破案而高兴,又为自己没能拯救该拯救的而难过。他知道对他来说“一个时代结束了”,是指依赖御手洗的时代结束了么?
为什么呢?因为岛田老师又在挖掘日本的战争史和文化根源人性之恶了。不多说,性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根基,大概是这个作风严谨的岛国国民被压抑太久的缘故吧,所以因此而起的犯罪也是很可悲的。睦雄其实是个典型案例——家庭残破,周围又全是女性亲属,前半生都被女性亲属主导,孤僻又内向,患病又被村民排斥——太符合犯罪心理侧写了,有点D.I.Y的意思。这样的人成了杀人狂,全村都是把他推进深渊的帮凶吧【好狗血
最可悲的是如此惨案的后续却延续到了今天,造成了更多悲剧。
【【【【【【【【HOWEVER】】】】】】】】
再悲惨也不能掩饰岛田老师的狡猾!也不能弥补读者对此本的怨念!
哦,对了,剩下的一颗星是给远在天边的御手洗,感谢他把石冈从井里拉出来了。
但我依然很生气。这种人和结婚前逃走的新郎没什么区别嘛!都出国了还时常提出“快寄点钱给我”、“在我书橱的哪儿哪儿第几层从哪儿数第几本,复印其中的第几页到第几页给我”这样的过分要求。更无赖的是,石冈好不容易要和女性正常交往了,还千里迢迢告诫石冈“不可以跟那个女人打电话!”
掀桌!无赖啊御手洗洁!御手洗洁是无赖啊!!!【窃笑~
石冈好可怜,自从在《异邦骑士》里遇到厕所君之后就被月光下的骑士禁锢了一辈子……多少年没碰过女人了!!!以至于被15岁的姑娘调戏!!!
【我的怨念真是要逆流了】
《龙卧亭杀人事件(下)》读后感(八):对于津山事件的历史推理,失败后的再利用
冈山村的连续凶案,石冈首次独自应对。
1996年作品。
石冈被一个女生硬拉着来到了龙卧亭投宿,在透明玻璃的密室之中发生了一个案件。案件的过程之中,凶手对于尸体的处置,相当凶残。之后在村民口中,得知了当地的。
上册开头还算好,岛田流的华丽谜面,不可能犯罪。虽然文字之间,明显夹杂不少水分,在夜与犯罪的包围下,节奏的缓慢在案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可以接受。略略提及都井睦雄之后,津山事件在下册在全面展开。
可以看出一些岛田的选择。他整理过30年代的众多的著名案件,我想龙杀这书,最开始就是打算写关于津山事件的历史推理。因为留下来的资料甚少,在如此篇幅之中,能看到岛田真正提及的依据只有一些女性的口供,和都井睦雄年少时优异的各科成绩这几点。缺乏材料,也就成了大段大段演绎的后果,虽确实说服力,但本身逻辑是能让人接受的。
当问题在于,很多人读岛田,是为了本格推理而读,有其针对性。面对如此篇幅与演绎的津山事件,我想很多人是并无准备的。也因此,回到本格上面,变得割裂状,没有了节奏。再面对谜底的那几个诡计,自然没了好感。
也许,正是本格方面诡计的构思不如意,岛田才舍不得让御手洗参与此案的吧。
再说回去。如果真能把阅读本格的目的放一放,去看津山事件与都井睦雄的人生变化,时代环境对人的影响,故事还是能吸引我的。
3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