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而言,意义重大的一本书。但愿你我,都能自成风景。”《若无好天气,就自己成为风景》发行时,我的出版商写过的一句话。记得看到的那一刻,牵动诸多记忆,心绪万千。
我想,若下次见面,我们或许依旧只能点头微笑。表达善意与真诚。他的只言片语,让我想到,无论北京还是深圳,我的家人有意无意间,培养出善的福德因缘,延续并供给到了我的生命中,是如此的不疾不徐,恰如其分。
万千内因外缘交织,让我在历经巨烈的世事动荡与变迁后,依旧能保持心性的活力与勇气,不断向前走。让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重要的分水岭。
一如2017年,生活的徒劳与所得,是荒芜的山野中竭力摇曳与绽放的花朵;心性是大地上飘零、又生长的枝叶,它们穿越四季,被风霜与日月眷顾,被关系与情义关照。
这期间,因书写,不断出现的各种因缘,妥帖而及时、如同光照和煦。它们反射出的真实,构成了我期望看到的每一个当下。尽管其过程有过这样、那样的失意与不完美,但结局圆满、用心交付后,传递出的诚恳,丝毫不妨碍每一位,交集、停留、帮助、遇见的人,在心中存在的分量。
我们在看不见的因缘空间中,感知人情冷暖、姿态万相,最终与人生相遇。于我,是福报,也是幸运。
我所有过程的辛劳与付出,静默、辗转、反复、简单、枯燥……都只是在专注做一件事。少有反差鲜明的心理情绪,比如大的欢喜,热烈的享受、肆意的放纵;相反,时刻保持内在的孤独、外在的自律、敏感的痛楚,才使得我在书写这条路上,通过外缘的联结、供给、滋养,感知到了内在的愉悦、痛楚与裂缝。
如果说生命的实相如同河流,水源川流不息,所抵达的方向,就是我们内在能量不断追寻、探索、推动、分支,穿透的显现。这样的显示,还包括了因书写繁衍出的爱与与寂静、时间与初心。是它成全了新的自己,也遇见了美好的你们。
比如,不同的图书编辑。2017年,众缘汇聚,三本书都聚集在了这一年出版。它们由北京、上海两地不同的图书人制作、完成。因各自对图书选题的气息、要求不同,最终呈现出的书本的灵魂,也不尽相同。
形成过的文本,产生的意念,有些是难以止息的意念,比如善意与孤独、爱与生死、觉醒与成长、自性与独立、内在联结与心的回归,是我反复拿来探讨和归纳的话题。
我写书并没有太多这样、那样世俗的概念或想法,只是因为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于内心,我渴望寻找到一些答案,并试图通过内心活动的变化,寻找到一些规律与感受,在相对安全与自由的环境中,分享出来。
来自灵魂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更像是对自己的救赎。每一次完成与胜出,是较量,更像远行。
我对它们保持郑重与敬畏,是因为内容里涵盖了深层的记忆,也有新生后的创造。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沉淀与克制的挖掘,最终形成不同的文本,呈现于大众。由它们所衍生出的气息,夹杂了辛劳,也承载了运气。
辛劳是本能,运气是恩典。
跌跌撞撞的路上,碰到、知遇的每一位你,及你们,是我心里的光,给过我一念希望。是对一个普通写作者内心历史的成全。
2017年初冬,给一个自媒体的采访作答,她问读者与我的关系。我说,是一种特别的关系。我们因为文字或者书结缘,有时我写,他们看;有时他们写,我读。是观照与呼应的关系。是寂静的倾听。
克氏说,“如果你的心中有空间,那么在那个空间里必定有寂静的存在。只有在寂静中,你才能真正的倾听。”
在公号书写,我并不是一个经常与读者互动的写作者,但并不妨碍我对你们的倾听。
我需要有所距离和空间的写作。我以诚恳、真实之心,记录内心变迁,觉知生命的质感、了悟自性,认清心念,然后转化为经验、观点、感想分享出去。若读者从中有所收获,给予回应,是情分,是相信,也是因缘和合所致。
有读者偶尔会告诉我,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痛苦、愉悦、祝福、破裂与黑暗……我用心聆听,并记住了那一刻的诚恳。因毫无保留传递出的声音与情感,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感受。我从中看到了诸多陌生而熟悉的你们,生命在各自的关口存在的状态,有无助,有安慰,也有力量。
书的流动,产生联结,触动各自的内心,或欣喜、或相惜、或泪眼婆娑,只属于那一刻的感受。这样的遇见,我珍惜、并感恩。
在最为适当的时间,知遇你们,是我的运气。我把这些,当作我生命中,不经意间收获的厚礼,是我经历了漫长的黑暗后,最为殊胜的因缘回响。
我们活在世间,命运随时都可能因为无常袭击,让人心跌入冰谷,是如此的心灰意冷,无能为力……好在天意温暖。我们终究要相信,世上总有一些人,在看透风霜万象、历尽人间冷暖、感知俗世得失后,愿意以无私浇灭冷酷、以爱意温暖人心。即便彼此未曾相知、相识、相见。
是的,我们每个人带着各自的使命和业力来到世间,亲历自己的身份,经验各自的人生,所繁衍出的悲欣交集,不过是为了无限接近生命的本真状态:清明、荒芜、痛楚、孤独、质朴及纯粹。
“如果你的心能容纳无限的经验,虽然饱经世故,却又能维持单纯,这才是朴素。”我喜欢所有朴素与真实的生活,也欣赏容纳无限经验后,始终保持谦卑生活的人们。
以上是为记录,也为共勉。
—END—
赞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