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4年前那个贫困高考生 如今找到了好工作 | 中国人的一天
日期:2017-12-31 作者:中国人的一天 阅读:

4年前那个贫困高考生 如今找到了好工作 | 中国人的一天

  第2922期

  摄影/陈中秋 视频/王振宇

  编辑/徐松

  腾讯图片出品 

  2013年高考前夕,《中国人的一天》讲述了云南高三学生刘洪强的故事。2017年,我们再次回访,发现这个大男孩生活已经改变,而且还在发生着改变。

  2013年高考前夕,《中国人的一天》讲述了云南高三学生刘洪强的故事。刘洪强背后曾是一个苦苦挣扎于贫困线上的家庭。因为身体欠佳,没有耕地,刘洪强的父母只能靠变卖回收废品供儿子上学。如今,刘洪强大学毕业了,成为一名汽车制造企业员工,走上人生新的阶段。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撕掉“贫困”这个标签。

  视频 | 四年前那个贫困高考生 如今找到了好工作 (时长:05:16)

  图为2013年高考前的刘洪强,站在教学楼六楼的窗前。他在烦恼时最喜欢来这里欣赏窗外的城市。“望着窗外的高楼,觉得这就是好生活,上班之后要把妈妈接到这里来,让她得生活过得好一些。”

  不久,刘洪强以总分579分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他的故事引起了反响。四年多来,在政府和民间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下,他顺利完成了大学四年学业。2017年7月,他成为浙江吉利汽车宁波杭州湾制造基地的一名员工。图为刘洪强拿着四年前的照片,照片上的他还是一名紧张备考的高中生,由摄影师徐晓林拍摄。

  “大学之所以选择汽车相关专业,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机械,小时候会把父母回收来的废旧电器拆了,看里面齿轮和杠杆的转动配合。另一方面,人家说这个专业好找工作,企业会抢着要你。”刘洪强说,如果高中不是读的“宏志班”,免除了学杂费,还补助了生活费,他早就辍学外出打工了。高考,确实改变了这个大男孩命运

  大学毕业后,刘洪强没有回云南,而是背着铺盖卷来入职。“当时我被很多企业录用了,但选择来这儿,是因为浙江发展好,机会更好。”经过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刘洪强和其他新员工一起,被安排到汽车制造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一线轮岗,了解造汽车是什么样的,公司是怎么运作的。“见习期”结束后,他才会通过岗位双向选择,进入正式的岗位。

  午饭后,刘洪强坐在厂区内一处长椅上休息。回想从高考到上大学,再到入职工作,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好多人都看到了你的故事,你得到某些东西应该更容易。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还是我,还是一个很单纯、很直的人。”

  从总装车间出来步行几分钟,穿过一道铁门就回到了生活区。刘洪强说,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和读书时一模一样。“上高中时,宿舍走到教室有8分钟的路程;现在从宿舍走到厂区也是8分钟。”一样的两点一线,一样的统一着装,有时候会让他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

  “在这里工作的一个好处,就是每天都穿工作服,不用新衣服。”图为刘洪强在宿舍阳台晾晒衣服。

  中午时分,刘洪强在宿舍自己的床上看书。因为照顾到宿舍里其他两位下夜班补觉的同事,他只能开一盏小台灯。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刘洪强在笔记本上写下的这句话,出自北岛的诗歌《回答》。工作之余,刘洪强除了读朦胧诗,还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什么样的环境造成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性格产生成什么样的行为。”刘洪强认为自己的性格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比较老实。

  在生活区食堂的风味餐厅,刘洪强点了一份排骨煲仔饭和一杯豆浆,一共18元。但在整个高中时代,刘洪强每天都要控制自己的花销,一天不能超过10块钱,每天最多只能吃一餐荤菜。“记得高三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跑到附近的超市,花29元买了半只烧鸡,因为太饿了,想吃肉。”而现在,他再也不用为吃饭这件事而苦恼

  刘洪强在生活区散步时,发现了不知是谁在泡沫箱里种的菜,这让他想起了家里的菜地。“我也喜欢盆栽,但是没时间养,我准备买几盆多肉,增加一些绿色,让我能感到它们是有生命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趁着仅有的一天休息,刘洪强向朋友借了一件外套,来到厂区附近的新城。这里有住宅区、商场、游乐园,是厂区周边唯一可以感受城市生活的场所。“我偶尔会来这里,吃吃饭,逛逛街,感受一下厂区外面的生活气息。”冬日的傍晚,寒风凌冽,刘洪强不得不把自己裹得紧紧的。

  圣诞节和新年来临前夕,公司举办了新员工晚会,大家在一起做游戏,考验团队协作能力。晚会上,部门领导提出即将举行的岗位“双选”面试要求,这对每一个新员工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次选择和机会。刘洪强希望到时候选到自己喜欢的岗位,留在这里好好工作。“我最想选的岗位是底盘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从事底盘方面质量管理。”

  刘洪强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工作,撕掉自己身上被加上的“贫困”标签。他认为,贫困生代表他过去的生活状态,却不能代表现在和未来。“我不喜欢自己被打上一个标签,一辈子生活在这个标签里面。”

  刘洪强还和曾帮助过他的好心人保持着联系,也想通过各种方式“报答”他们。有些人婉拒了,有些人的姓名和地址仍不愿透露。“我后来想想,做一个好人无愧于心,也是一种报答。把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图为晚上6点多,刘洪强走进厂区,准备上夜班。这样两班倒的工作,很快就要结束。明年年初,他将正式开始一个职业人的生活。(微信搜索“中国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公众号,加入我们的微社区,分享你的故事,你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人的一天主人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4年前那个贫困高考生 如今找到了好工作 | 中国人的一天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