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互助互爱是一项很好的传统,我们都应该发扬和保持下去,为身边的人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也收获了快乐。

这样的三好学生我
不喜欢
长发垂肩,娴静温婉如邻家小妹的胡奈丽,1991年出生于南美洲秘鲁利马,幼年时生长在西班牙,7岁那年随
父母从西班牙移居
中国。到了中国,胡奈丽进入了北京国际学校学习。北京国际学校采用的是全英语授课方式,这对仅会说西班牙语和汉语的胡奈丽来说是一个新挑战!这时胡奈丽把罗曼·罗兰的名句“
困难不会长续不断,你要
耐心忍受,或是鼓起
勇气把它驱走”写在了
日记本上,作为她攻克英语关的
精神动力。结果4个月后她由初上课时像是在听“天书”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英语通。后来,胡奈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附中。
进入外院附中学习后不久,胡奈丽良好的舞蹈、绘画潜能便体现出来了,她创作的一系列舞蹈作品和绘画作品相继在国内外获奖。这时胡奈丽迷恋上了打高尔夫球,学习之余常常在绿茵场上挥杆击球。
由于学习成绩
优秀,一年半后,胡奈丽成为了北京外国语学院附中500个学生中仅有的三个“三好学生”之一。但是对于这个荣誉,胡奈丽却不
喜欢!“I’m not very happy.”胡奈丽说,“因为在学校
老师只看你中文、英文和数学这三门功课的成绩,这三门成绩好了你就是三好生,可我那么多的爱好和特长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我这样读完初中、高中,再读
大学又有什么意思呢?”胡奈丽认为:自己有绘画和跳舞特长,且酷爱打高尔夫球,但是评三好学生的时候并没有提到这些东西,只是仅仅列举自己的学习成绩,所以
感觉到这个三好生并没有令自己感到骄傲与兴奋的地方。
于是,胡奈丽作出了她
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只身远赴美国学打高尔夫球,用这个特长来帮助自己将来申请美国一流的大学。从专业角度看,l0来岁的她才开始学习打高尔夫球,起步显然是晚了。但在美国着名高尔夫职业学院PGCC学习期间,胡奈丽却以自己特有的灵性和
坚持,在不到两年的
时间里就使自己的技术达到了专业运动员的水平。
如果我有一桶水,我会为贫困的同龄人寻找一条河
胡奈丽在中国学习期间,十分关注贫困山区儿童的读书问题,她常买些新书捐送给山里的同龄人。而让她
坚定下投身公益慈善
事业的决心则是一次哈佛之行。(
文章阅读 www.wenzhangba.com)
在美国学习期间,有一次,胡奈丽在一家医院里,看到众多哈佛学子志愿去照顾那些
奄奄一息的艾滋病病人,还有那些没有亲属的临终病人,她特别
震撼,也特别
感动。她也想马上加入志愿者行列,像哈佛学子们一样去帮助别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除了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外,究竟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胡奈丽一时没了主意。
2007年8月,由胡奈丽创作的描绘自己热爱的高尔夫球和网球运动
生活的水彩画作品,在韦弦国际中国校区展览。前来观看的着名美术评论家齐建秋先生,在看到这些水彩画的时候显得非常兴奋,连声称赞。这让胡奈丽十分兴奋,有专家肯定她的作品了!胡奈丽突然脑海一转,那么能不能把这些作品通过拍卖的方式卖出去,用卖画的钱来帮助别人?
这一大胆的想法虽然很不错,但是要实施起来却不容易。因为拍卖一个l6岁学生的作品,其所得用于公益事业,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几乎还没有过。当胡奈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
父亲时,立即得到父亲的
鼓励和肯定。在齐建秋先生的热心帮助下,2007年10月31日上午10时,一场名为“大爱无疆,水彩传情”的慈善拍卖会在北京举行。拍卖现场上响起了这位16岁华裔少女清脆而
激动的声音:“如果我有一桶水,我会为贫困的同龄人寻找一条河!我
希望将来能捐建希望书库,帮助贫困地区的同龄人找到他们的河,也让他们和我一样,
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享受快乐的生活!”那次哈佛之行在胡奈丽心中深深埋下的帮助别人的种子,终于开花了!
现在,胡奈丽的生活很充实,每天只用两个小时学习并使自己十年级的课程几乎全部为A,同时准备美国进入大学的SAT考试,还要每天进行4小时的高尔夫球训练。此外,她还要为电视台的英语节目配音,她还是北京2008奥运会的志愿者。在如此紧张的日程中,她还要安排出时间进行创作,为了贫困
孩子的
梦想。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创作的网球题材的画已经有40多幅。
“有很多事情要做,对我也是一种挑战,我觉得
我的生活很充实也
很快乐。我很
受不了待在一个地方没有事情做,我宁愿累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也不愿意
无所事事。能够帮助这么多同龄人,我觉得
很幸福。”
的确,帮助
别人的幸福是无法言表的。对l6岁的胡奈丽来说,她已经体会了这种
幸福,并且
拥有了这个世间最大的
财富——懂得爱和学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