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在一些早晨,是那么难过/没有余地、赎金/不要谈苦难,我不稀罕/也不找什么真理,只挑一句取悦于我的谎言
写/止水/风暴的粉末/昆虫的荒原/每一颗葡萄裹缠的浓雾/美酒、寂静/电话响了,百合的声音/听见温柔
写/许多路/一朵花到另一朵花的距离/让远方必须在远方
写/陌生的房间/镜子、蝴蝶/每个人都不相识/不需了解,只要安慰
写/奔跑/在一条与所有思想无关的大街
写/爱,并且唯有爱/唯有对所有伤害敞开着 ----《小街遗忘》
2、分析自己是困难的。我想,从根本上是性格和价值观决定的。我经常妄想自己的文字是水晶状的,坚硬、清澈。没有压迫感。没有多余的东西。 ----《博客》
3、“你为什么来蒙特利尔?”
“没有原因。我扒上的那列货车驶往魁北克。我喜欢这个城市,她的地铁。”她说,喝干了杯里的冷咖啡,“喜欢那些通向白天和黑夜的出口。”
站台空荡。台阶没有脚步。
静默。之后,街上面教堂的钟声响起。
“这种生活总要结束,不是吗?”我问。
“是的。总要结束。”她站起来,把剩下的羊角面包放入口袋。收起“饥饿”的牌子。
“留个email,我传照片给你。”我说。
“不必了。”
“什么时候可以再见?” “明天。”她笑,“或者永远不。” 我跟着她走上台阶。
“现在,我要在你面前消失。你不要跟着我。”她跑上台阶,不回头。出口是一小块深蓝的晚上 ----《博客》
4、我。母语。照相机。时间。影子。远行。不停远行。无比自由。无比孤立。 ----《豆瓣》
5、消磨是迷人的。
整个下午。
买了一本西蒙娜.薇依的《超然的知性》。伽利玛出版社,1953年版。
像带走一块砖石,一叠霉菌。
荒原书店,就此有了瓜葛。
它的缓慢。
它的疆界。
出门。
不可能再远了。这个城市。
我决定以对待回忆的方式对待荒原书店。
就在卡特勒梅卡街。
荒原书店,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
什么也不曾发生。
总是,劳特累克煮着咖啡,煮着一种黑白味道。一边,修补书中坏了的纸。
偶尔,苍蝇与猫都睡着。
或者,有人拎来一捆面目不清的书。交易,短促寂静,之后,一拍两散,双方都怅然若失。 ----《小街遗忘》
6、叶子和海的声音。黄昏穿过樱桃。荒原、空河。曾经无比的生活。所有的一去不返。某些欢喜的词、哭泣的词。某个年、月。某个疼痛的名字。每一次世界盛开的时候。一条与所有思想无关的道路。一座不适合重逢的城市。每个不想睡去也不想醒来的夜晚。那些知道真相之后却依然热爱着的谎言。一道初见的目光和它静静燃烧的寂寞。一寸一寸的荒凉。所有骄傲,所有泡影,所有无能为力,所有价值连城的痛苦。
这,你们不会知道。一个过客的愁绪。
我记得。
那天,也是。
一个足以让人活下去的好天气。 ----《博客》
7、在几条街外,风吹来的方向。
在一间咖啡馆儿赤裸的露台上。一支烟,一杯埃斯派索,一个女人。
一枝冷铅笔。
一盏暖灯。
她写。
填补空白。
一行,一行。
比如线缝、种子。
比如我手中的这一页。
比如她下一刻的注视。
这样无中生有的瓜葛。
“我以为这是一座不可重逢的城市。”她说,“无论什么”。
“总会有例外。”我说。
“我喜欢例外。”她说。 ----《博客》
8、耻辱,你说,你重新写:
“对。我承认耻辱。但是,这也许是个好的新起点,也许这就是我必须学会去接受的现实,从最低点、一无所有重新开始。什么也没有,没有对策,没有武器,没有财产,没有权力,没有尊严。”
你说,这是库切说的,也是你说的。
你说,完了。烟抽完了。
电影还没有完。我不在乎,我看着银幕两边的红色小字:“出口”。
长时间,黑色。我的堤岸。
散场。灯亮了,银幕冷了。出口空了。
正午没有走远。我打开信封,把你的信对着晴空,裹着它的黑色碎裂、崩塌、坠落。
地上的回声。
一缕光从一个小孔洞里照着,那是你用烟蒂写的句点。 ----《博客》
9、问:有人把您同三毛以及安妮宝贝做比较。如果非要您跟那两位之间做个对照的话,可否谈谈您跟他们的异同?当然男女有别算是一个不同,但还有呢?
答:我反对这种“比较”。我基本上反对所有“比较”。每个人都是彻底不同的。每件事也是。同时,“比较”的行为也是暴力性的。它带来不快乐甚至仇恨和罪恶。
如果说“非要”,我想男性与女性的区别可以是决定性的。
三毛写她的个人生活,走进自己的深处。我写我看到的生活,走进世界的深处。
安妮宝贝我不了解。无法比较。 ----《博客》
10、我想说我的一次远行,去瓦尔登湖。
在开行600英里之后我在黄昏之后抵达了康科德城,沿着公路前行,我看见树林间的水面最初的月光。我知道这就是瓦尔登湖。我并没有立刻工作。收起相机。看着湖水。象在梦里遇见初恋。在接下来的几天,我去看了梭罗出生的房子,受洗的教堂,行走的街市,关押他的牢狱,以及他映照在今天几乎无所不在的影子。
我不停地想着我这次拍摄及采访到底有什么价值。《瓦尔登湖》在今天的价值。太多的解读和分析,我宁愿从世俗的意义去看它。
这本书以与时代完全相反的缓慢与安静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奢侈的生活,不是起着“左岸”名字的豪宅,不是宝马车、lv包。是看花开、树生长的心情,是亲手埋下种子,之后收获果实的过程。是思考和想像的时间。是朴素。是寂静 ----《博客》
11、你说,你刚划着火柴,这封信只写一支烟的长度。
你说,你曾经对生活竖起的所有中指,现在你就站它们对面。
你说,生活是一场强奸,你越反抗,暴徒就越兴奋。
你说,你原谅了谎言,也原谅了自己。
你说,荒谬,责任不在世界,在于你的认知。
你说,人不能超越人。人不可以非凡。谁也不行。
这么重的话。
你说,其实,你想说:“我要结婚了”,小声,轻描淡写“可,不爱。”
2012年12月21日。所谓末日。
无论玩笑,无论认真。
痛苦已经完结,遗忘还没有开始。 ----《博客》
12、就那样。
记起,几行歌:
东去的路,车轮起处,人影恍惚,从此不再回顾……我听见婴儿在啼哭,谁能为他们说明白幸福……我看见云儿在飘浮,谁能为它们解释清痛楚……呜……呜……呜……
许多年了。
希望,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唱。 ----《博客》
13、那天,也是。
一个配得上绝望的好天气。
迷恋的正午、小街。
第一个角落。
光线是一场倾盆大雨。时间温柔极了,慢慢地。
墙上的容颜浅了。
一行涂写的问句挥发殆尽:“你遇见我来时的脚印吗?” 。
一面窗子,碎了许多年,玻璃切口裹着尘埃。
走过人家的后院。粗野的苍耳、蒲公英。大棵的艾草、生锈的玩具。连着童年,连着巨大的单纯,那个骑着梦境的孩子。
乱行、游荡、袖手旁观。
之后,有不停漂浮和不停沉没的乐声。
在下一个路口。街边,一架旧钢琴,黑色,像一棵徒然的菌类。
是城市的恩典。
演奏者都是路人,都是偶然与巧合。都是不相识。 ----《博客》
14、终于,女人拿走了男人的盘子、空无一字的报纸和充满宗教感的骨头。
他无辜地看着她的不宽容,我的无动于衷。
接着,女人开始擦成群的高脚杯。杯子上无限重复的这个房间。我也确信,她渴望着一次意外的破碎。没有。
可是,她从杯子的反光中看到我。
她一无所知的喝苦艾酒的人。
另一个,崭新的空杯子。
出门,寻找一只金甲虫。
背后,只记得一地从未捡拾起的伤感的麦穗。
那种不能描述的液体,
已流经了所有痛疼。
无疑
一定有什么在身体里毁灭了。
也,一定有什么正在建造。 ----《小街遗忘》
15、问:昂放先生的摄影以及写作世界,多是和海外有关,与本土似乎没有牵涉。这给我们的印象是,您好像对国内不太感兴趣。这又是为什么呢?《夏布埃尔的薰衣草》中的15个温柔而真诚的故事来自海外,您有没有打算书写背景在中国内地的“温柔而真诚的故事”?
答:我感兴趣的是人性。是安慰。与地域无关。背景在中国内地的故事,我之前写过,之后也会写。 ----《博客》
16、卡特琳是一只猫,是阿米娜的镜子。后者,一个哥特女孩儿。她们互为映照。她的黑色,它的黑色。她的寂静,它的寂静。
在“乱”,女孩儿总是在窗边织一团旧毛线,针脚也像她,落落,寡欢。一片、另一片,犹如布匹。
面前,咖啡总是凉的。
当天气和咖啡一样凉了。在街角有一棵树,就围着她织的衣裳。接着,在某些令人气馁的街头、荒场、与绝望缔结的地带,都可能有,被疼爱的树。
也可能看见她,像看见一枝裹紧的玫瑰。 ----《小街遗忘》
17、我。母语。照相机。时间。影子。远行。不停远行。无比自由。无比孤立。 ----《豆瓣》
18、对于宗教的认知和自我教育与修正是海外生活不能规避的内容。蒙特利尔是世界教堂最多的城市。也总有陌生的传教者敲你的门。用流利的中文对你宣讲《圣经》。也有很多国人混际在教会,谋求世俗利益。
在大西洋边的加斯佩半岛一家旧物店的仓库,我见到平生最多的《圣经》。它们都是被人们遗弃的,整整一个架子,架子底下是同样被遗弃的十字架,木头的、金属的、玻璃的、大的、小的,完整的、破碎的,堆积在一起,有上百个。特别震撼。《圣经》与远行的确有关联,在北美,无论走多远,在多小的城镇,在传统的小旅馆里,我总能在某个抽屉里找到一本《圣经》。读一段福音书、启示录、箴言、诗篇,一边迷恋它的讲述方式,一边守着今生今世的一夜。 ----《博客》
19、应许
这一天,有太阳,有雪。
有旧情的城市。
热闹的街。
路边,一座教堂要拆了。反复写:“危险”。
竖着牌子,未来的蓝图——一幢公寓。
一段围墙仆倒了。祈祷的字条从砖石缝隙撒落。一地愿望,一地爱。语词模糊或者一片空白。
多少应许。多少。没人知道。
也没人来捡拾。 ----《博客》
20、没有名姓、年月、味道、温度。
写满,没有余地。
一种无边无际的忧愁。
离开。
无论是谁,原谅我。
去喝酒,为了这只结实的瓶子,为了盛这段重新裹紧的话。
走,向岛屿的边界。
圣劳伦斯河,夹带着大量浮冰,奔行,像一群透明的冬日。
水冷,彻骨。
瓶子,也不贪恋堤岸,混入激流。刹那,就漂远了。
没有人可以拆掉一条河,拆掉她属于的大海。
应许,柔情以待。 ----《博客》
21、只有
安之若素
咖啡、燕麦、掉落的盐
剃刀、照相机、烟
另一天
地铁开了 ----《小街遗忘》
22、我找的书,从来就没有消息。
小黑板收留了他们的名字。作家和他的故事。
这样的地方就像这样的人。
不用厮守。
荒原书店、劳特累克、稀落的主顾,也不曾热络过。
可是希望他们一直,在。
如一堂布景。 ----《小街遗忘》
23、女人擦桌子,以她全部意志抹去油脂、污渍连同并不存在的回忆。
她憎恨的日常生活。
她什么也没能擦掉。
那个与饥饿无关的男人早已吃光了鸭肉。报纸也读遍了,可是我确信,他什么也没有看见。在一种骇人的僵持中,所有的字句、篇章,掉落了。盘子里的鸭骨干枯,呈现出主教袍服的紫色。
女人驱赶那只多余的甲虫,像驱赶一个吉卜赛孩子。
她听见翅膀的巨大声响,与她的厌倦一样巨大。 ----《小街遗忘》
24、猫在某面百页窗背后,注视你、你手里的衣裳。你快步走,怕它看出你的所有隐情。 ----《博客》
25、她什么也不说。
周五晚,有爵士表演。歌者是做小提琴的工匠,搭着三五个在地铁弹琴的人。
天黑就开始。
唱着:
告诉我你什么时候会属于我
告诉我,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什么时候
开场、散场;一句、下一句,远隔重洋。
百转千回着的,一直是半昏迷的感伤。
如此感伤。 ----《小街遗忘》
26、问:在全书中,经常有类似“尘土在光线之中升起”、“掉落的眼泪中的太阳在地上摔碎”等等很美的描述,请问摄影的工作对您的写作是否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答:摄影工作和照相机的使用决定了我的观看方式和想像力方式。光、颜色、影调层次、质感、几何切分、瞬间、永远。 ----《博客》
27、“完美”对于卡尔内来说是脏字。他拍的照片总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没有完结的东西。类似丧失河床的激流或者一个离永远只差一分钟的地方。这是无法取悦世界的。 ----《小街遗忘》
28、问:海外的生活和国内有什么不同最让您印象深刻?自由和地域的关系有多大?
答:在国内更多时间在面对别人,在海外更多时间在面对自己。
地域时空的自由更多作用于肉体和生理上,我们得到更多是自由的感觉,而不是自由本身。 ----《博客》
29、衣冠楚楚的人、褴褛者、商贩、学生、艺术家、朋克青年、哥特打扮的女孩儿、无所事事者……
萧邦、莫扎特、柴可夫斯基、无名者。
《雨滴》、《小步舞曲》、《如歌的行板》、无论什么。
完整的、片段的、倒错的。
安静、复杂。
一支一支,连着青春,连着辽阔的忧愁,许多天马行空的日子。
许多,专横的记忆,像烈日下的镜子。 ----《博客》
30、在“乱”,有过一个小展览,名为“背景里的人”。他把无意间出现在影像中的“闯入者”提取了,放大,作为主角,铺了一墙。失焦的脸、身体、厌倦、不认信也不持守的影子。
他说的真相。这个不曾愈合的世界。
他说:
我不爱人,可我还是得安慰他们。 ----《小街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