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一个虚构的世界都创立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宇宙论并制定了自身的“规则”:其中的事情如何发生而且为何发生。无论背景多么现实或荒诞,其因果原理一经确定,就不可能更改。 ----《故事》
2、社会态度是会变化的。作家必须拥有对这些动态时刻保持警觉的文化触角,否则,他写出的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古董。 ----《故事》
3、天才不仅包含创造出具有表现力的节拍和场景的能力,还包括判断、意志和审美品位,让你足以剔除和摧毁平庸、谎言、假冒伪劣和牵强附会。 ----《故事》
4、世上绝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故事。一个诚实的故事只可能在一个地点和时间内适得其所。 ----《故事》
5、主人公有意志和能力追求其自觉和/或不自觉的欲望,一直到线索的终点,一直到背景和类型所确立的人类极限。 ----《故事》
6、故事的艺术不在于讲述中间状态,而在于讲述人类生存状况的钟摆在两极之间摆动的情形,讲述在最紧张状态下所经历的人生。 ----《故事》
7、人物欲望的价值尺度与他为达成欲望而愿意承担的风险成正比;价值越大,风险便越大。 ----《故事》
8、陈词滥调是观众不满的根源,就像一场悄然蔓延开的瘟疫一样,它已经感染了所有的故事媒介。 ----《故事》
9、第二个是负面反讽: 如果你一味地痴迷于你的执着,你无情的追求将会满足你的欲望,然后毁灭你自己。 ----《故事》
10、一切艺术都源自人类心灵对以下各方面最原始的、先于语言的需求:通过美与和谐来解决压力与不和,通过创造力的使用来复活被日常事务搞得死气沉沉的日子,通过我们对真理的本能感知来寻求与现实的联系。就像音乐和舞蹈、绘画和雕塑、诗词和歌曲一样,故事是审美情感最初的、最后的和永恒的体验——与思想和感情同时接触。 ----《故事》
11、一个人物世界中最近的对抗力量圈便是他自己的本体:情感和情绪、头脑和身体,这一切的一切从此一时到彼一时都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以他所期望的方式做出反应。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我们自己。 ----《故事》
12、一个讲好了的故事能够给你提供你在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那样东西:意味深长的情感体验。在生活中,体验需通过事后的反思变得有意义;而在艺术里,体验在其发生的那一瞬间马上就会具有意义。 ----《故事》
14、大多数人都在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死的时候都带着一种未偿宿愿的遗憾。 ----《故事》
15、这是一场弥漫世界的时疫,病因简单明了;一切陈词滥调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原因,而且也是唯一的原因:作者不了解他故事中的世界。 ----《故事》
16、作家如果没有哲学家的思维,并保持坚定的信念,就不可能臻于卓越之境。 ----《故事》
17、故事和生活之间的重大差异是:在人类的日常生存状态中,人们采取行动时总是期望得到世界的某种有效反应,而且总能或多或少地得到他们所期望的东西,而在故事中,这些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则被扬弃。 在故事中,我们将精力集中于那一瞬间,且仅仅是那一瞬间,人物在那一瞬间采取行动,期望他的世界做出一个有益的反应,但其行动的效果却是引发出了各种对抗力量。人物的世界所做出的反应要么与他的期望大相径庭,要么比他期望的反应更为强烈,要么二者兼有。 ----《故事》
18、我们之所以总是在“最好”和“最坏”之间伸展,是因为故事若要成为艺术,并不是讲述人类体验的中间地带。 ----《故事》
19、不要成为思想的奴隶,而应让自己沉浸在生活之中。 ----《故事》
20、艺术的历史即是一部复兴的历史:传统的偶像被先锋派砸碎,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锋派又变成新的传统,到头来又会有一个新的先锋派利用其祖父的武器来攻击这个新的传统。 ----《故事》
21、经验丰富的作家绝不会相信所谓的灵感。灵感往往只是从你头顶上摘取的第一个想法,而在你头顶上趴着的是你所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读过的每一部小说,它们所提供的只是可供你满把抓捞的陈词滥调。 ----《故事》
22、艺术电影对内在冲突的关注能够吸引高学历人群的兴趣,因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喜欢将自己的大块时间耗费在内心世界里。 ----《故事》
23、在对真理的追求中,我们必须甘愿领受最丑陋的谎言。 ----《故事》
24、库布里克知道,如果他能给予人类足够的弹药,那么人类必定会开枪打死自己。 ----《故事》
25、伟大的故事家都尊重这些循环,他们明白,无论其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每一个人都是自觉或本能地带着经典的预期进入故事仪式的。 ----《故事》
26、创造出真正被动的主人公是很糟糕的,然而不幸的是,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如果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没有任何需要,不能做出任何决定,且其行为也不能影响任何层面的变化,那么,这个故事也就不成其为故事。 ----《故事》
27、一个讲得好的故事既不是对论文般精密推理的表达,也不是对幼稚情感的汹涌发泄。它的胜利表现在理性与非理性的联姻。 ----《故事》
28、规则说:“你必须以这种方式做。”原理说:“这种方式有效……而且经过了时间的验证。”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你的作品没有必要临摹一部“写得好”的剧本,而是必须依循我们这门艺术赖以成形的原理去写好。急于求成、缺少经验的作家往往遵从规则;离经叛道、非科班的作家破除规则;艺术家则精通形式。 ----《故事》
29、人物性格真相在人处于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越深,其选择便越真实地体现了人物的本性。 ----《故事》
30、第一个是正面反讽: 对当代价值——成功、财富、名誉、性、权力的过分追求——将会摧毁你,但你只要能及时看清这一真理并抛弃你的执着,便能使自己得到救赎。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