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人公必须具有移情作用;同情作用则可有可无。 ----《故事》
2、故事讲述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一个故事是一个思想的活证据,完成思想到动作的转换。故事的事件结构是一种手段,你通过它来表达你的思想,并随后将其证明……且绝不采用任何解释性的话语。 ----《故事》
3、作家如果没有哲学家的思维,并保持坚定的信念,就不可能臻于卓越之境。 ----《故事》
4、我们需要勇于发表自己观点、了无羁绊的灵魂,需要能够洞悉人生、语惊四座、让满堂生辉的艺术家。 ----《故事》
5、天才作家写不出好作品大抵有两个原因:要么是被一个他们觉得非证明不可的观念蒙住了双眼,要么是被一种他们必须表达的情感所驱策。而天才作家写出好作品一般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被一种要打动观众的欲望所感动。 ----《故事》
6、为不同而不同就像对商业法则的盲从一样空洞。你只能写自己相信的东西。 ----《故事》
7、不要成为思想的奴隶,而应让自己沉浸在生活之中。 ----《故事》
8、你创造的每一个故事都在向观众说:“我相信生活就像是这样。”每一个瞬间都必须充盈着你富于激情的信念,不然我们就能嗅出其中的虚假。 ----《故事》
10、一条受人敬仰的好莱坞格言警告说:“电影讲究的就是最后二十分钟。”换言之,一部影片要想在世上有成功的机会,最后一幕及其高潮必须是最最令人满足的体验。因为,无论前面的九十分钟成就了什么,最后一节如果失败的话,这部影片在首开周末就会死去。 ----《故事》
11、在对真理的追求中,我们必须甘愿领受最丑陋的谎言。 ----《故事》
12、摇滚乐本来得名于黑人指称做爱的俚语,它发端于一个反对战后时代迎合白人中产阶级口味音乐的先锋派运动。而现在,它已成为音乐贵族的代名词,甚至能作为教堂音乐而得到广泛使用。 ----《故事》
13、勇于创新的作家不仅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而且还具有远见卓识。他们将双耳紧贴着历史的墙壁,随着事物变化,感觉出社会趋向未来的方向。然后,便创造出打破常规的作品,并将这些类型带给下一代。 ----《故事》
14、第一个是正面反讽: 对当代价值——成功、财富、名誉、性、权力的过分追求——将会摧毁你,但你只要能及时看清这一真理并抛弃你的执着,便能使自己得到救赎。 ----《故事》
15、在故事的内核中装的是“实质”,就像在一个原子核中旋转的能,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更听不到,然而我们的确知道它并能感觉到它。故事的材料是活生生的,但也是无形而不可触摸的。 ----《故事》
16、我们认识到,理想主义和悲观主义是经验的两个极端,生活很少完全充满阳光和草莓,也并非全是厄运和惨痛,它二者兼有。 ----《故事》
17、天才不仅包含创造出具有表现力的节拍和场景的能力,还包括判断、意志和审美品位,让你足以剔除和摧毁平庸、谎言、假冒伪劣和牵强附会。 ----《故事》
18、我们之所以总是在“最好”和“最坏”之间伸展,是因为故事若要成为艺术,并不是讲述人类体验的中间地带。 ----《故事》
19、社会态度是会变化的。作家必须拥有对这些动态时刻保持警觉的文化触角,否则,他写出的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古董。 ----《故事》
20、观众想知道的是,在当下的刀锋上活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今天做一回人到底又意义何在? ----《故事》
21、经历了几千年的故事讲述之后,没有一个故事会完全与众不同,以至于与其他已写过的故事毫无相似之处。 ----《故事》
22、只有当你确实能写出像样的作品之后,你才敢说自己已经理解。作家需要不断磨练技巧,直到知识从左脑滑向右脑,直到智力感悟变成一种谋生手艺。 ----《故事》
23、一个事件打破人物生活的平衡,使之或变好或变坏,在他内心激发起一个自觉和/或不自觉的欲望,意欲恢复平衡,于是把他送上了一条追寻欲望对象的求索之路,一路上他必须与各种(内心的、个人的、个人外的)对抗力量抗衡。他也许能也许不能达成欲望。这便是亘古不变的故事要义。 ----《故事》
24、究竟何谓“娱乐”?娱乐是一种仪式:端坐在黑暗之中,凝视着银幕,全神贯注地投入一种人们希望将会是令人满足、意味深长的情感体验。任何影片只要能够召集、主持并成功完成这种故事仪式,即是娱乐。 ----《故事》
25、现在也许是有史以来,对有志于当一名作家的人要求最严苛的时代。 ----《故事》
26、故事必须构建出一个最后动作,让观众无从想象出另一个更好的可能。 ----《故事》
27、我们人生中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自我分析、试图领悟我们的人性并化解其中的一切纷争。 ----《故事》
28、你以为你知道自己是谁,却常在需要表达的时候为内心潜藏的东西感到震惊。换言之,如果一个情节完全按照你最初的计划展开,那么你的写作方法便过于拘谨,没有给你的想象和直觉留出余地。你的故事应该让你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吃惊才对。漂亮的故事设计是所发现的主题、起作用的想象以及灵活而明智地施展着手艺的头脑的一种珠联璧合的统一体。 ----《故事》
29、越是围绕一个明确的思想来巧妙地构建你的故事,观众在你的影片中所能发现的意义就会越多,因为他们会接受你的想法并将其深刻含义感悟到他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与此相反,在一个故事中强行打包的思想越多,它们就越容易互相挤压,直到影片最终崩溃成一堆互不关联的概念瓦砾,没有表达任何东西。 ----《故事》
30、若想炮制小情节和反情节作品,作家必须顺应或者反着这一预期来进行操作。只有精心而富有创见地将经典形式揉碎或弯曲,艺术家才能导引观众感知到潜藏在小情节中的内在生活或接受反情节的荒诞冷酷。但是,作家怎么能够富有创见地将连自己都不明白的东西进行缩微或逆反呢?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