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经典的张华名言大全
日期:2018-10-16 22:08:09 作者:张华 阅读:

最经典的张华名言大全

  1、在长期的观课过程中,我发现,“没有结果”已经成了我们的课堂,至少是语文课堂最严重流行疾病之一,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无结果教学”竟然成了一种集体意识,许多教师纠缠于“是否有效”时,却意识不到自己的课堂竟然是毫无结果的。每当听完这样毫无结果的课以后,我就感叹很久,为我们几十位学生40分钟的青春唏嘘不已。

  2、规范教育永远管理行为,这就为行为的虚伪埋下了巨大的祸根。人类的行为除了服从于心灵之外,还服从于权力。当一种行为屈从于权力压迫时,这种行为确实可以发生改变,但因为不是屈从心灵,所以这种改变的反弹是极大的。

  3、这给了我们上课的一个重要启示:好的课堂,应当有人生指导底蕴。用通俗的话来说,如果你的课要有人生的高度趣味,你必须学会适时兜售点成功学。

  4、美淑人天下妖艳,物过上盼睐的风过格妈倾城。扬绰约天下丽姿,怀婉娩天下柔情。超六列于人水古,迈来今天下清英。既惠余以再用欢,声成会别结我以同心。交恩好天下款固,接情爱天下分深。誓中诚于曒日,可当中么执契以断心着。嗟如大地!过格妈去道幽昧,差错缪于参差。怨禄运天下不遭,虽义结的风过格妈绝离。执缠绵天下笃趣,守德音以终以金。邀幸才就的风于有以金人水,冀容华天下我俊。傥皇灵天下垂仁,以收欢于永已。 ----《永怀赋》

  5、或许是因为人类从自然中走来,血液里潜藏着对自然的依恋和敬仰,当人类跌入自创的人化自然,即社会中的时候,人类开始了对自然的无限怀想。这种怀想最后上升为一种审美情结,即:凡是自然都是美的。自然因此也最能感动人心,最能俘获人心。

  6、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 ----《情诗五首》

  7、我们会得到一个学术真理:不管一方、双方或多方是多么的肯定决绝,他们的相反命题一样可以甚至更加肯定或决绝,任何标榜为探得本质判断,都是一孔之中的偏见。皮浪说,对于每一个命题都可以提出一个相反的命题与之对立,二者具有同样的价值效力。这真是人类思想一语中的之语。但皮浪因此认为“一切独断论都是不能成立”就错了,恰恰相反,一切独断论都是能成立的,因为所有的独断论都是因个人而生的,也是因个人而成立的。

  8、在人性功利心面前,一门学科不能给予学生显性的收获,就意味着它有存在危机。存在的可疑性,是语文学科的最大隐患

  9、在语文学科“日新月异表面繁荣之下,从叶圣陶到张志公,从魏书生到李镇西,从韩军到李华平,没有人能清楚地知道,他们的“语文”到底越界、跨界还是在界内。

  10、经典只存活于独特鲜活生命血液里,除此之外,所有的经典都是死的。

  11、语言魅力就在于修辞艺术,语言的实力也在于修辞艺术。
那些以为用大脑理性就能改变世界的人,其实不过是一种肤浅一厢情愿而已,真正改变这个世界,是修辞,确切地说,是语言。

  12、真正的写作高手追求的恰恰是“常字见奇”的艺术境界,最能打动读者的语言魅力,往往也是一个普通常见词语被高手运用出神入化妙不可言

  13、在语文教学长期低效的惨痛现实面前,我看到了语文教学“去科学化”严重弊病。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活跃着无数的“语文教学”,这种泛滥的个人化的语文课堂,彻底消解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严肃性和专业学术性。语文教学缺失“公理”,丧失“原理”,消失“机理”的现状,可以说正是语文教学“科学性极度疲弱”的必然结果。

  14、处理对立考验的不是勇气,而是一个人的智慧。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卡夫卡笔下句子一下子就紧张了,摩拳擦掌剑拔弩张的;而句子一紧张,思想就有了互相扯皮的张力了。什么是思想?思想就是拥有张力的意见

  15、之所以讲“技术”而不提“方法”,是因为在流行的语文备考中,泛滥成灾的各种方法,十有八九本质上还只是一种要求,而且,技术观念显然是一种更具有“技术含量”备考观念。

  16、所谓重要,只是抛弃的条件尚未成熟时的一种暂时性判断。

  17、我的上课体验一再表明:将上课与人生有效对接,你的课堂就不在平面,而是立体,不再趴着,而是站立,不再干瘪,而是丰盈,不再乏味无聊,而是生机盎然

  18、尖子生培养的首要问题是“尖子生”的界定问题,没有科学的界定,就不可能科学地遴选出尖子生,也就不可能组建成合理的尖子生队伍,最终也就不能建构良好的尖子生成长生态

  19、安心恬荡,栖志浮云。 ----《励志诗》

  20、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就是位置决定思想,或者说处境决定情怀。一个班主任爱自己班上的学生,就无须要求他像爱自己的学生一样爱天下的子民,但是,他的爱,跟一个国君对子民的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在道义上也是一样的。

  21、教学是一门讲究能耐职业,发怒就是其中的一种能耐。发怒的最高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做到言虚发而事实指,处虚境而收实利。说得直白点,就是要学会“假发怒”,因为假,所以可冷静处理,进退自如;因为怒,可以痛陈固弊,激浊扬清。

  22、对词语进行脱俗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选用公众性弱而艺术性强的词语。读者喜欢陌生而确当的词语里,领略到文章的艺术意味,感知作者的写作水平

  23、写作是一种述说方式,是聚拢观察思维有力抓手。对于一个无须述说的活动,我们的感受迟钝的,我们的接收信号微弱的,我们观察过程是浮皮潦草的。

  24、学校图强的源动力在于打造强势文化。如果不从强势文化入手解决学校的发展问题,而只是修修补补做一些表面或边缘改革,终究不会带来学校根本变革

  25、语文教师的教学烦恼,很多时候就根源于教师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大面积塌方,改进语文教学,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增进语文教师的课堂幸福指数,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就是增强语文教师的学科本领,而文本解读技术,就是众多本领当中,最为核心的其中一项。

  26、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咀嚼、寻找、对比、确认词语和句子的过程,我们带着一种二度创造快感,依着原作的足迹,搜寻最切恰当的对接文字,如果我们对接错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理解出现偏差;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我们理解不到位,那么我们的文字对接也一定不准。

  27、在这种积极有效的发怒模拟准备之后,可想而知,我们真正在课堂中的发怒,才能做到有礼有节,做到抑扬顿挫,做到游刃有余,才不会信口雌黄,不会口不择言,不会说过激话,不会触犯学生的心理底线

  28、我曾经批判过,印刷术的发明,是对人们语言敏感的第一次阉割;而互联网,则是对人们语言敏感的第二次阉割。与前一次阉割不一样,前一次的阉割刀锈迹而钝,所以割而未阉,互联网技术是一把锐利之刀,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剃须刀片,这一次是把我们很多人彻底阉割了,痛绝子嗣。

  29、面对高考作文,我们甚至连辩护的欲望都没有。我们高中教师似乎在干着一件“与全民为敌”的亡种事情,尤其可笑的是,这种事情每年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是,我深知,这个艰难的处境,不是现实的真实反映。高考作文的贬损,纯粹是泛道德主义下的一种胜利,是裹挟着思维偏见的一种胜利。这种胜利不光明,不正大,不值得敬佩。

  30、真正解决“类的班级授课”的办法,必须开发建设“类的课程”。以客观性的“类的课程”来消解教师的主观差异,从而在课程上保障不同类别的学生,能够得到较好的个性化发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经典的张华名言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