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碎片心理学》
2、To be loved, and to love, need courage, the courage to judge certain values as of ultimate concern – and to take the jump and to stake everything on these values.
爱与被爱都需要勇气——将某些价值视为终极价值的勇气以及为了这些价值孤注一掷和不惜一切的勇气。 ----《爱的艺术》
3、对神的爱即不是从思想上了解神,也不是指自己爱神的思想,而是在爱的体验中体验自己同神的一致。 ----《爱的艺术》
4、——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情感。它是“分担”,而不是“坠入”。在一般意义上,爱的主动性可以理解为:爱首先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5、虽然人人都有诸如饥、渴、性等某些需求,但是,引起人性格差异的那些冲动,如爱恨、贪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惧感官享乐等,都是社会进程的产物。人的倾向,最美好亦或是最丑恶的,并非人性固定的生物部分,而是创造人的社会进程的产物。换言之,社会不但具有压抑功能,而且有创造功能。人的天性、激情和焦虑都是一种文化产物;实际上,人自身就是人类不断奋斗的最重要创造物和成就,其记录便称之为历史。 ----《逃避自由》
6、人的行为不受固定的先天本能决定,他不得不在内心里权衡可能的行为模式,他开始思考;他改变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从完全被动的消极适应变为积极的主动适应,他开始生产;他发明了工具,并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离它越来越远。他开始朦胧地意识到自我或其群类与自然不同;他渐渐明白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他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要超越自然。他还发现,哪怕竭力幻想否定死亡,但死亡仍是他的最终归宿。 ----《逃避自由》
7、Modern man lives under the illusion that he knows 'what he wants, while he actually wants what he is supposed to want.
现代人误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是别人期望他要的东西。 ----《逃避自由》
8、如果只有名利和地位才值得人们耗费精力、付出代价,而爱情只是对灵魂有用的空谈。那么在现代意义上,爱情毫无用处,只是一种奢望,一种不值得人们为其付出代价的奢望。 ----《爱的艺术》
9、当人们潜意识里将他们各自的社会里的常规信念和思想内化成他们自身的经验时,就在这个过程里,他们逃避进行真正的自由的思考,因为思考会让人产生焦虑。
10、人降生时并没有动物所具有的适应某些行为的机制,人对父母的依赖比任何动物都多,对环境的反应能力也比受自发本能行为调节的动物差得多。他忍受着因缺乏本能机制所引发的所有危险和恐惧。但人的这种无助恰恰奠定了人发展的基础。人在生物学上的弱点,恰是人类文化产生的条件。 ----《逃避自由》
11、爱是人身上的一种积极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樊篱并使人与人结合。爱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疏离感,但同时又能使人保持个性,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在爱中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形态: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又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 ----《爱的艺术》
12、爱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尊重意味着他人的成长和发展。我希望被爱的人应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目的成长、发展,而不是来迎合我。尊重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正如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所唱的那样:“爱是自由之子,永远不是统治的产物。”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
13、个体化进程是一个力量增长和个人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丧失与别人共有的原始共同性, 其中儿童与他人越来越分离的过程。这种日益加剧的分离可能导致寂寞的孤立,产生紧张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如果儿童能够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的话,也有可能与他人建立一种新的密切而又休戚相关的关系。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是与世界建立新型关系的前提。 ----《逃避自由》
14、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而已。 ----《爱的艺术》
15、人类对于上帝所产生的爱和敬畏不过是人类因为需要永恒的爱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同时,这种爱与敬畏也是人们因为在现实中无力实现这种爱所自行制造的一种精神幻影。 ----《爱的艺术》
17、反之,如果母亲性情冷淡、麻木不仁或者十分专制,孩子就会把对母爱的需要转移到父亲身上,就会变成单一的向父亲方向发展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只服从于法律、秩序、权威的原则,却没有能力希望或者得到无条件的爱。如果他的父亲很有权威,同他的关系又很密切,就更会加强他的这一发展。其他的调查也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某些神经病形式,如强迫性神经病同患者的单一父亲联系有关,而另一些病状,如歇斯底里、酗酒,不能面对现实生活和厌世则是同母亲的单一联系所致。 ----《爱的艺术》
18、讲述自己的个人生活,描绘自己的希望和焦虑,展示自己幼稚、孩童般天真的一面,以及建立面对世界的共同兴趣——所有这些方面可以算作克服人之孤独的途径。甚至表露自己的愤怒和仇恨,无所顾忌地交心也都被看作是亲密。 ----《爱的艺术》
19、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征,而且,其含义随人把自身作为一个独立和分离的存在物加以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逃避自由》
20、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让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够接纳不安全的现实 ----《逃避自由》
21、害怕损失的吝啬鬼,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也只是个贫穷和可怜的人。 ----《爱的艺术》
22、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爱的艺术》
23、我们可以在母爱中间发现自恋的因素。因为她一直把孩子视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迷可能是对自恋的一种满足。 ----《爱的艺术》
24、当我们在睡眠中听到自己良心的呼唤时,却不能马上有所行动;而当我们在醒后能采取行动时,又忘记了在梦中的觉悟。 ----《自由的恐惧》
25、母爱中值得赞美的东西还不是母亲对婴儿的爱,而是母亲对成长着的孩子的爱。 ----《爱的艺术》
27、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爱的艺术》
28、超越自己:他一定要感到自己是创造者,是能超越处于被创造者消极地位的生命。 ----《爱的艺术》
29、现代人生活在幻觉中,他自以为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实际上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要的东西。要使大家接受这一真理,就必须认识到,弄清楚一个人真正想要什么并不像多数人想的那样容易,而是人必须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 ----《逃避自由》
30、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 ----《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