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今日的西方社会,同一组人结合仍然是克服孤独感最常用的方法。在这种结合中,参加者为了使自己属于这一组人而失去了大部分个性。如果我与他人完全一样,我的感情、思想与他人一致,我的 衣着、习惯和看法都与这一组人的楷模看齐,我就可得救,就不会再经历可怕的孤独。 ----《爱的艺术》
2、通过同一化达到人与人的结合既不是强烈的也不是激烈的过程,而是按照一个刻板的公式十分平静地进行。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所以往往不足于和缓对孤独的恐惧感。 ----《爱的艺术》
3、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一直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起来变成灵感。也就是掌握了艺术的灵魂,才能成为一名大师。要成为大师,除了学习理论和实践外还有第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这一目标必须占据他整个身心。 ----《爱的艺术》
4、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却很少用来学会爱情这门艺术。 ----《爱的艺术》
5、共生有机体结合的消极形式是服从——医学名词就是被虐癖。有被虐癖的人通过把自己变成他的引导者、启示者、保护者的一部分使自己摆脱孤独和与世隔绝感。保护者就是他的生命,没有保护者他就无法生存。不论保护者是人还是神, 总之他的威力超越一切。他主宰一切,而自己什么也不是,被虐淫者必须成为其 保护者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分享保护者的伟大、威力和安全。被虐淫 者从来不作任何决定和进行任何冒险,他从不孤独,但也决不独立。他不是一个 完整的人,可以说还没有完全诞生。 ----《爱的艺术》
6、人拥有理智;人是生命,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和发展前途的可能性。人对他的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意识到生不由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这一切都使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
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和打碎这一监狱,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 ----《爱的艺术》
7、如果生理上的结合要求不是以爱情为基础,如果性爱不具有博爱的成分,那么只会造成一种纯生理的暂时的结合。性的吸引力虽然在一刹那间会造成两者结合的幻觉,但是如果没有爱情,在这次结合后留下来的只有陌生的感觉,他们之间的距离没有缩小。他们仍是一对陌生人,他们不是觉得羞愧,就是相互憎恨,因为他们比过去更强烈地感受到在幻觉消失后留下来的这种陌生感。 ----《爱的艺术》(经典的语句 www.wenzhangba.com)
8、在爱情中,在献身中,在深入对方中,我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我们双方,发现了人 。 ----《爱的艺术》
9、现代人的幸福就是享受,就是满足消费和同一群人同化的要求。他们消费商品、图片、食品、饮料、香烟、人、杂志、书籍、电影,真是无其不有。世界只是为了填饱他们的肚子,就象一个巨大的苹果,一个巨大的酒瓶和一个巨大的乳房,而我们是婴儿,永远在期待,在希望,却永远是个失意者。我们的性格努力地适应进行交换、接受和消费的要求。所有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东西——都成为交换和消费的对象。 ----《爱的艺术》
10、利己和自爱绝不是一回事,实际上是互为矛盾的。利己的人不是太爱自己, 而是太不爱自己。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表明了这个人内心缺少生命力,并会使他感到空虚和失望。在必要时这个不幸和胆怯的人会通过各种其他的满足来弥补他失去的幸福。他看上去似乎非常关心自己,实际上只是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关心去掩盖和补充自己缺乏爱的能力。 ----《爱的艺术》
11、共生有机体结合的积极形式是控制另一个人——与被虐癖相应的医学名词是施虐癖。施虐淫者就是通过把另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一部分而摆脱孤独,他吞并他的崇拜者,从而使自己身价百倍。 ----《爱的艺术》
12、悖论逻辑对神的概念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只要神体现最终现实,只要人的神只能在矛盾中感觉现实,就不可能对神下一个肯定的定义。 ----《爱的艺术》
13、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我指的博爱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情趣。 ----《爱的艺术》
14、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 ----《爱的艺术》
15、我们只有理解了人是多么害怕与别人隔绝,才能懂得担心与众不同和同一群人疏远会产生何等的威力。有时这种担 心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人们考虑到与众不同会带来实际危险。但事实上人们多半 是自发地、而不是被迫地这样做。 ----《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