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 ----《报任安书》
2、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史记》
4、管晏列传: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史记》
5、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长久处于卑贱的地位,贫穷的境地,反而讥讽富贵,厌恶禄利,以自托于无为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不过是无能而已,决非志士应有的情怀. ----《史记》
6、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史记》
7、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9、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
10、人总是要死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1、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史记》
1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84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85;仲尼厄而作《春秋》86;屈原放逐,乃赋《离骚》87;左丘失明,厥有《国语》88;孙子膑脚,《兵法》修列89;不韦迁蜀,世传《吕览》90;韩非囚秦,《说难》《孤愤》91;《诗》三百篇92,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13、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史记 楚世家》
14、高祖本纪: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
15、“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伯夷列传》
16、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1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18、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
19、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顺祀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有刑罚之辟,有攻伐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命,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有不至,则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史记》
20、商君列传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史记》
21、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销毁骨。 ----《史记·张仪列传》
2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23、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智 ----《史记 周本纪》
24、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史记》
25、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史记》
26、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司马迁评韩信) ----《史记》
27、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史记·楚世家》
28、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史记·项羽本纪》
29、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史记》
30、德者才之帅;
才者德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