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切都是可以用生物学解释的
那么,遗忘是否仅是趋利避害的本能
●那些节骨眼儿上的糟心事儿,总有一天轮到你,总有一天轮到你。人生啊,就是不能想,稍微一多想了,立刻就没意思了无聊了,其实真的,日子并没有那么不堪,并没有。一个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不懂得保护自己趋利避害的,不够坚强又充满好奇然后还害怕寂寞的,一定会反复在一条泥泞道路上来来回回如忠孝东路走九遍。您真的不是搞勘探的? ----庄雅婷《那些有伤的年轻人》
●人类有着深入骨髓的趋利避害基因,不然也不可能在地球上同期存活的众多物种灭绝后,还能顺利繁衍、进化,直至统治如今的地球。 ----林夏萨摩《人生没有标配,每一步都珍贵》
●不知道她有什么魔力?
让我放着单身的轻松日子不过,反而给自己增添那些奇奇怪怪的烦恼。可能是因为从她身上可以很轻易、很清楚地获得愉悦,所以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我选择和她在一起,并想在一起很久更久。
●我们为什么活着的原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愉悦,痛苦,恐惧。没有意义。
快乐想要更多,不怕死怕疼,未知的恐惧。
快乐痛苦都是广义上的,吃快乐不快乐,下雨快乐或不快乐,受伤快乐不快乐。快乐痛苦都是感受,人本能趋利避害,感觉有利快乐,感觉有害痛苦。人综合快乐指数大于痛苦指数人会想活,痛苦指数大于快乐指数人会选择死。这就是我为什么我还选择活着的奥秘。
未知可能性是影响生死的变数。 ----未名,就是我
●“在那种时候,是战胜内心的*放弃危险的举动,还是因为贪婪而做出愚蠢的行为,他们都可以自己选择,并且承担结果,求仁得仁,我不应该阻挠或改变。你要知道,智慧生灵非常复杂,我们在几乎在所有方面强于野兽,但在明知道危险的情况下,许多人往往没有主动退让或舍弃,没能趋利避害,蠢到连野兽都不如。我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他们也应当尊重选择的结果,这是我没有帮助他们的第一个原因。” ----永恒之火《儒道至圣》
●别以为自己多高尚,彼此都是市井之人,做的多为趋利避害的事。
●生命 里,做事必须简约在坚持里,简约在忍耐中坚守忍着的毅力,集中时力,精力,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生命里为人,只有兼顾的人,才能有顺心如意的愿望实现,才能有自己的收获快乐。为别人着想,兼备契合责任,去互动别人,才能够实在希望,不顾及别人,任性的任意为自己,失去和气,失去别人协作,有限的力量得不到别人互补,当然感觉到自己能力缺失而强大不起来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选择协作,选择安慰自己的人一起合作,忌讳交往损人利己的人。人生日子是一天天过的,利益是一次次收获积累的。珍惜情义,保持合作为今天更为今后,就是兼顾各有所得各应该有的爱能继续 ----王瑞龙《兼顾别人的人易优秀人生》
●喂,那个自大的白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可是你连利害都分不清楚,就有点蠢了。
●三分人生,三个历史经验: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朝有酒今朝醉、胜者王败者寇。 三个要想到:阴沟能翻船、鸡毛能上天、黑白能循环。三个要记住:吃一堑长一智 、经一事长一能、交一友结一缘。三个正确选择: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先易后 难。三个相反后果:求之不得、熟视无睹、欲速不达。
●有时候我也会无语问苍天,既然爱情注定要在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中死去,人类何苦还要开始爱情?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人类并非完全是趋利避害的生物,不少时候,人类也是盲目的自虐患者。 ----彭湃《当我们的青春渐行渐远》
●每个人都知道,要想忠实地还原一件往事的本来面目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处在回忆中的人或事都已经在当你要记起他们时变换了面目,有时甚至因为人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意识作祟,一些曾经使我难堪的往事已经自动在我个人的记忆库中被封存,直到其他当事人提起,它们才从记忆的最底层沉渣泛起,把我带回某个不愿回去的时刻。如今回忆这些往事,无异于揭开一块块表面早已结痂的伤疤。我说过,我不是一个惯于规划自己人生的人,所以,当我退役之后开始回忆自己二十多年的生活时,才发现那些过去的事情实在颠倒凌乱,纠缠不清,这也一度让我陷入恐慌。作为一个羽毛球运动员,虽然我取得了好多选手难以企及的成就,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却自认并没有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鲍春来《人生不止一种选择》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时态里,一定都会愿意活在过去。
现在的种种痛苦,和未来不知道会经历的什么样的痛苦,都触动着我们的本能。启动趋利避害的系统,让我们不愿意活在当下,也不愿意去期待未来。 ----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
●我要说出我的结论。中国人一直生活在一种有害哲学的影响之下,孔孟程朱编出了这套东西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的上层生活。假如从整个人类来考虑问题,早就会发现,趋利避害,直截了当地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说实话中国人在这方面已经不像样了这不是什么哲学的思辨,而是我的生活经验。我们的社会里,必须有改变物质生活的原动力,这样才能把未来的命脉握在自己的手里。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一种是把道德当成人必须严格遵循、不能被其他考量所取代或贬低的绝对法则。一种是把道德当成趋利避害的手段。
●儒教的伦理规范有着天生的缺陷。它基于人性本善的虚妄假设,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压抑心中活泼的自然欲望,通过极大的自我克制,服从于僵硬的道德教条。它没有为人的自然本性中软弱的丑恶的一面留下弹性空间,不承认人的平庸和趋利避害的本能,缺乏对人的基本物质需要的尊重与关怀。 ----张宏杰《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因为人是趋利避害的生物。他太贪心了,既想抱得新人归,又不想受到眼睛雪亮的群众的道德批判,更不想丧失名誉。你们感情的事当事人只有你们俩,如果他没错,只能是你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甜甜《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问佛
为何人生要有是非之心
佛说
红尘险恶人人趋利避害
能够明辨是非实属不易
世道昏暗人人明哲保身
敢爱敢恨敢为更加不易
眼亮心明最易惹祸上身
昧着良心最易得过且过
有天良者虽是风险重重
常常得道多助得天护佑
人生不可没有是非之心
是非之心也是人兽之别
问佛
为何人生要有羞耻之心
佛说
天下熙熙而来皆为利来
不择手择则是禽兽不如
黑猫白猫不分黑白谬也
魔兽之论误尽天下苍生
假如人人无羞无耻而活
为何还要衣装蔽体遮羞
事事只问结果不要原则
为何还要道义人伦约束
大道朝天岂能不走正道
人不知羞足让禽兽蔑视
问佛
为何人生要有悲悯之心
佛说
慈生百
●既然都选择了,就别说选择多么无奈。谁也没有资格责怪谁。人生本来就难,趋利避害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也是。伤悲不过一时,遗憾也不会是一生。当意识到所做选择背后的那个角色以及角色的责任时,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便会抛到脑后。人生还好长,长到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忘记那些在我们生命中不痛不痒的人。再过不去的现在以后都会过去,再难忘记的回忆以后都会遗忘,再痛苦的纠结以后都会释怀。如歌词所唱“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
●太过偏执的人大多不会太快乐,懵懵懂懂才是幸福的最好选择。趋利避害也是人的本能,陈初将此发挥得淋漓尽致。 ----7号同学《听说我们不曾落泪3》
●任何的生物,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自然选择让自己不受伤的环境,自然选择让自己舒服的环境,自然选择让自己活下去的环境。比如水里的草虫,会迅速地从盐水里游向淡水;比如羚羊,会在枯季里飞快地从戈壁往依然有灌木生长的草原迁徙;比如被针扎到,会迅速地在感受疼痛之前就飞快地把手抽回;比如我,逼自己不要想起你。因为每次想起你的时候,就觉得痛苦的不得了。所以每一个生命都是在顽强的保护自己吧。 ----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
●人只有真正伤了心,才会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假装自己不难过。 ----容光《我的脸它总在变》
●我真的是厌倦了喝酒,每当稍微有点醉意,不开心的事都会接踵而来,蜂拥似的涌进脑海。
我不知道我是迷恋了这种疼痛感,还是喜欢自虐。
这个春节酒就没有停过,或许是我太怕过于清醒,
清醒到可以趋利避害,唯利是图。变成不一样的自己,
今后的日子我就想用这种方式,麻痹着自己成长的神经。
●既然“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那我又何必飞蛾扑火?
不执着,也不要再疯魔。
●对于人性中的一些东西,比如趋利避害,比如恐惧,你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地体会。痛有多强烈,感受就会有多深刻。痛不在自己身上,永远都不会懂,永远都只是隔靴搔痒。
●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所感受到的,制度的严苛还是第二位,首先令人郁闷的就是层层精神榜样和恰成对照的无处不在的趋利避害。 ----王朔《知道分子》
●生物的本能叫趋利避害,人们看到糟糕的东西都想要躲远,只有看到美好的东西才想要靠近 ----《悲伤逆流成河》
●沼气池的味道不好,是合情合理的。但人之天性是趋利避害,所以我不凑上前去也是合情合理的。
●“做难事必有所得”。经历了做难事,迎接各种挑战。年轻人不要有太强的趋利避害的想法,要主动做难事,敢于吃亏,敢于被埋没。这个时代充满了机会,但机会来临时,还是要看自己的积累够不够深厚。
●不管这个世界怎么改变,人的根本属性不会改变,人就是人,有血有肉的高级动物,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喜新厌旧,好吃懒做,占便宜的劣根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