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注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现在每个星期都会跑至少3次步,每次至少跑30分钟。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很多道理,包括规律运动所能给身心带来的各种好处,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我做什么事情都讲究科学和严谨,为了能够完全弄清楚运动能给我带来的具体好处,我做了很多很多工作:
购买了相关的书籍、观看了不少TED演讲、在微信上请教专业的教练等等......
给大家看看我观看TED的时候所做的笔记,你就能明白我有多用心了: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自己无论知道多少运动所能带来的好处,这个好处,也就是反馈,我实际上是没有真正享受到的,我不是在制造反馈,本质上我是在拖延。
这就好比,你很想学习PPT,想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于是你买了很多关于PPT的书籍,看了很多教授PPT的视频,但却始终没有动手去做一页PPT,甚至连这个软件都没有安装。
如果真的是这样子,那只能说明你只是嘴巴上很喜欢,很想要成为PPT的顶尖专家而已,心里面却是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
我们在网上看了很多干货文章,越看越心虚,越看越觉得这些文章是在扯淡。
本质上来说,是因为我们看了这些文章之后,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之上,这些新的知识,并没有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任何变化,我们享受不到它们带来的好处,看着看着,就不再相信它们了。
理清这个道理之后,我就停止盲目收集所谓的知识,而是做了以下的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将我的目标公布出来。
在之前文章的评论区里,我就提到了自己每个星期都会去运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因为将目标公布给大家,自己也非常「要脸」,所以即使有时候自己也想偷偷懒,去吃吃夜宵烧烤之类的,但一想到这个承诺,就忍住了。
一开始,我并没有给自己定下宏大的目标,什么一口气要跑10公里之类的,我并没有。因为我知道,刚开始主动脱离舒适区的时候,人是非常脆弱的,如果这时候一而再,再而三给自己制造挫败感的话,自己很快就会缴械投降。
所以,我前两个星期的跑步,每次都跑3公里,这样每次跑完,都不会觉得特别累,等到自己适应了之后,就逼自己跑个4公里、5公里、6公里。
很多人一上来就给自己制造不切实际的目标,结果因为用力过猛,连以后的力气都消耗殆尽了。
距离2019年1月1日只剩下75天,在2018年余下的日子里,你最想做成的事情是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里写下你最想做成的具体事情,通俗点来说,就是立Flag。
第一,大家将各自的目标公开化,顺便截图保存到手机,或者干脆设置成手机壁纸,可以起到督促自己去实现的目的。
第二,在看大家的留言过程中,我也可以知道大家最为关切的问题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今后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章创作。
简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啊。✌️
还是那个老规矩,截至2018年10月19日的9点,留言获得点赞最多的5位朋友,将可以获得以下书籍中的任意一本,附带我的亲笔签名和祝福哦。
最后,希望大家立下的Flag,到最后,都能一一实现,可不要自己打自己的脸哦?
这两篇干货,建议你也读读:
看完这篇文章,我就再也没有失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