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的梦由圣灵小我掺杂在一起
我曾经还怀疑《奇迹课程》,我说会不会《奇迹课程》也是我梦出来的?
如果我都不知道真相,我梦出《奇迹课程》能告诉我真相吗?会不会《奇迹课程》也是我自己梦出来的自圆其说的一本书呢?
但我内心深处有个地方知道它不是,我知道它是梦外之音,带着这个感受在我第二次觉醒体验后再一次回去看《奇迹课程》就懂了。
就像你的身子贯穿三界所有境界,所有意识层次都有。《奇迹课程》是同时跟你所有境界的众生说。到了一个点:
* 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梦外之音」?
* 突然明白梦中的一切都是小我梦出来的?
你的这个梦是一杯咖啡,咖啡里面放了牛奶。圣灵就是牛奶,小我就是咖啡,它他们已经搅拌在一起了。
你喝的每一口咖啡又是咖啡又是牛奶,咖啡跟牛奶已经融合在一起了,这就是你现在的梦。
如果你喝了这一口,如果你只品到牛奶而没有品到咖啡,你得到的就是圣灵信息。如果你认为你喝的是咖啡,不知道里面有牛奶,你得的就是小我信息。所以这个梦竟然不是我梦出的。
突然发现天啊!
原来一辈子想觉醒,最后结局竟然是这样!
我还宁可不醒!
因为身外无物竟然是这种滋味!
相当于你玩了个单机版的游戏,游戏中有无数小伙伴,你跟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最后你翻版的时候发现你的电脑竟然没联网。
你发现那些游戏里面陪你玩的是NPC(游戏内置角色),就是这么一回事。
那一刻我才明白,为什么阿罗汉叫自了汉的意思,自了汉你没有那个喜悦,你是一个孤独的神,从头到尾你的梦是跟自己玩。
02.
这一生是圣灵造的梦,让我在梦中觉醒
但第二次觉醒后,回头再看《奇迹课程》,就真的明白《奇迹课程》在讲什么了:
在小我的解释中,这是一个孤独的梦;
在圣灵的解释中,这是一个圣灵的梦。
也就是在第二次觉醒中,我回头了。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大家不要把它想成有个回头的动作。也就是说,在那个地方你再放下一次,你就回头了:
只要你再臣服一次、再敞开一次、再打开一次交流,但这不是和你的念头交流,而是跟圣灵交流,那一刻那种感动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
突然发现原来真的有圣灵,圣灵不再是一个理念、一个概念、一个说法、一个文字。那时你再看你的梦,你傻眼了,你只会狂笑。
如果用表情来描绘我这两次觉醒体验,第一次的表情,就是一种惊呆的表情——这一生都是我的梦。
第二次的表情是狂笑——这一生不是我的梦,这一生是圣灵造了一个梦,让我在梦中觉醒。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为教学而来,那种感觉打个比喻:
就像有一集《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他们到了一个仙人的地方,仙人幻化了一个楼台阁宇房间,让他们在里面吃,在里面坐。
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但是为了教导他们一个东西。虽然我从小到大的所有经历都是梦,从来就什么都没发生。
但我看到了圣灵用如此地耐心慈悲和智慧,用所有梦中的玩具,用小飞虫一生的情结,来让我一步步的走到这个点。
把我的恐惧一点点地降到最低,把我求道的欲望升到最大,让我一步步看清我不需要这个梦,圣灵用梦来教我不需要这个梦!
那一刻我真的惊呆了,那个感觉叫翻牌。
而在这个翻牌的过程中,「看」的时候还有一点小技巧,因为我说一看就是展开的那个梦境,时间、空间就出来了。
出来后你不能往里面看地太入戏,你看太入戏你就进去了。
我每次看的时候,相当于圣灵在岸边抓着我的左手,我说我现在想把头伸进水里,去看看水里面原来发生的那一切到底是不是你安排的?
圣灵说你看吧!但我得抓住你的手。于是我就把头伸进里面看,头一伸进去幻海里就立刻入幻。
那个念头的展开像是网织一样,一个连一个,一片一片地立刻展开。当你解读一个念头时,时间、空间立刻就展开了。
就好比说一盘光盘在你播放之前什么都没有,你一放进去、一按power(电源开关)键、一点play(播放),整个大片就展开了。
03.
但它是从一个无限小的地方展开的,就是那一个假设点展开了。
一个假设进去以后,有一百个假设,每个假设里面又有无数个假设,是泡泡中的泡泡的泡泡,它是这么一层一层进去的。
当我进去时,有人问,我可以看到我童年吗?可以, 我只要回忆我的人生任何一个景遇,一回忆就会以播放的形式出现了,甚至身临其境,但是不能进、不能迷,一迷就断线了。
所以圣灵就会提醒我「迷」这个关键字(八字箴言:在、可、安、玩、迷、法、觉、醒)
当时在那个状态中,祂就用「迷」字来打我,变成一种心体里的一种咒语,往里面一进去叫「玩」
如果你想知道这个假设是什么,只有一种方式知道,就是你自己亲自去假设,我不可能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入幻,你要入幻,必须先同意这个幻的假设,你亲自同意你才能看到幻的下一层。
换句话说,圣灵即使化身耶稣、佛陀来到人间,他得亲自当真这个幻。对于他来说,他承担了全部的功课,他不迷他进不来。
这部分都属于接近天机的内容,因为并没有一个世界让你进来。并不是真的有个地球,然后你从天上带着清醒的头脑来到地球上,它是一层层的梦,每一层梦始于一个假设。
每一层梦境有一个入口,这个入口是你在上一层梦境中的假设。就像你在人间打了个盹,你这一个盹就生出了一个时间、空间世界。
你在听小飞虫录音时在一层梦中,如果你听着听着打了个盹,在这个盹中你又创造了时间、空间,里面又有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再打一个盹,你又能创造一个世界。
但你回去时每次都得回到这个入口,就是这个假设点。
这个假设点你记得就叫做「玩」,你忘了就叫做「迷」,玩跟迷的本质区别就是这个假设点。
那么圣灵只要想入戏来渡人,就得跟着一起迷。所以耶稣投胎以后他不是醒着投胎的,他是迷着来。这个就是传说中说的「借业投胎」。
借业投胎不是真的有个业力,你拿来借来,这都是人的说法。真实发生的情况就是你把那个假设当真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灵游戏。
举个例子:你想一个你曾经恨得刻苦铭心的人,后来你真宽恕了不恨了,你现在假设一个你没有宽恕他、又重新回忆你恨他的那个情形,你能不能短暂地把这个恨当真几分钟?可不可以?
或者你曾经有过一种很执着的东西,现在已经不执着了,你醒了,但你能不能假设回到那个状态中、去体验一下你当初执着的感受?
这个就是《奇迹课程》说得review(回顾)。你能不能这么做?诚实地回答我,肯定可以。但这时你还没入戏,你只是在玩嘛,因为真实的你已经知道,你已经出来了。
但你一旦执着后,你再走一步、你把这个点给忘了。
打个比方我是催眠师,现在对你进行一个催眠,请你回忆童年的一段经历。结果你回忆后在里面各种痛苦、愤怒,我叫你都叫不出来了,这就是你忘了你在做催眠。
所以有一种人是不能被催眠的,就是知道他在被催眠的人,他不能被催眠。我就属于这种人,几乎不可能被催眠,因为你知道你在被催眠。
04.
没觉醒是因为心被念头塞满了
什么叫入戏太深?入戏太深就是忘掉了你的初衷。
当时到那个点上,因为圣灵要传八字箴言给我,他又要让我看到翻牌的感受,中途就有这么一段很有趣的经历:
我又要看幻、但是祂又不希望我跟他断线,所以祂就用一个八字箴言的「迷」咒来打我的心。
我一进去祂“崩”就打我一下,把我打出来。意思是,看幻可以,别看长。那个幻相当于有一盆水,你把脸一闷下去,全是幻境,脸一抽出来就没了。
感觉就是,你要看吗?看可以啊,看一会儿马上出来,不要看长了,看长了你就掉进去了。我头一进去,嗡地一下整个幻境全部展开,都是我的review(回顾、重播)。
那种播放速度之快,好比说你在监牢里面关了三年,你出来后你忘了这个事情,突然有个人提了「监牢」这个词,你所有的体验全部提档出来。
一下子全部就load(加载)出来了。而一旦load(加载)后,你的心就被你的所有的念头塞得满满的。
当你被念头塞满时,怎么可能觉醒?觉醒就是一念之间,但你塞满了就缺这么一步。我进去以后,走一两步可以,但不能走太深。深了祂就用咒语打我一下我就出来了。
出来后就没相了,没相后我又可以跟祂交流一段,然后再进去看一看。
直到最后我决定要跟祂说拜拜。基本上我能记的都记住了,剩下的要在生活中实修了,我才跟祂说拜拜,才正式从那个状态中下来,下到小飞虫的思维模式。
05.
真正的答案是不用对的
整个过程很有趣的是,在别人看来你还是这个身体,那种感觉相当于你在打电子游戏,你已经离开你的桌子去外面吃饭、撒尿了。
但游戏中的人看你,你还在游戏上,你没有下过线。
所以不是说你真要出神入化才能到这个境界,我们平时闭上眼睛不能动,那个叫出体,这个跟出体完全不一样,你还在线上。
祂都在我们的心灵中,需要有事情还是可以做。我举个例子描绘“挂在线上”的意思。
中途有小伙伴来叫我去吃饭,那么我就跟圣灵打个招呼,你看,他们要叫我去吃饭了,为了让我安稳的跟你交流,我现在要去给他们打个招呼:
让他们去吃饭,不用管我了,让我自己静静的待一待,我去处理一下这件事。这个说法一完,在那个境界中,一说话你就知道你入戏了。
我跟祂说是我想让小伙伴们安心,不要担心我。但其实是我让自己安心,不是让他们安心,所以这个东西是无需如此,我做这个事情是做给自己看的。
包括在那个状态中,我想:好!现在证的很多东西,我下来后要去找梦境中我认识的大师去印证。也是做给自己看。
圣灵是毫不妥协地直接点醒你,你又想拿念头来证。祂就说,既然是梦外之音,你就不要总是想拿梦中之音去跟他印证。
因为你在这个地方你得到了已经是不被干扰的东西,你回去后又拿你梦中当真的东西再来证一遍,反而把它证得变形了。
所以说你不需要找任何人印证,因为你有没有真的知道,你的心是知道的。如果一个东西你还要去证明,就是你还不明白的。
用来对的答案都不是答案,真正的答案是不用来对的,因为答案是给你知道的,不是让你去对的。
真正的答案不是用来对的,因为答案就在你心中,每周六上午九点,小飞虫与你相约YY直播分享(频道号56263608),讲解最究竟心法《奇迹课程》,找回内心的答案。
互动奇迹
小编:看穿一切后,你只会看到爱,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让我们学会爱、活出爱,亲自认领上主的爱。
用正知正见击碎你的假修行
公众号:acim-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