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驰骋电影世界。
从王家卫到周星驰再到刘伟强……
几乎每一部经典港片都由他题字。
这个写尽香港电影的人叫华戈。
华戈的铁杆粉丝
---
以“难搞”出名的王家卫,
在澳门拍《2046》时,
将华戈请到现场,
都交由他一人完成。
才能写足整整一条街的字,
观众却认不出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
后来拍摄《一代宗师》时,
原来是因为上次在《2046》的片场,
当华戈刚写完所有的字时,
王家卫却又要求他换到另一边,
等华戈换了方向重新写,
这次之后,
“虽然是按日计费的,
但是对我来说是一种不尊重”。
但都不能使王家卫满意,只能再次找到华戈。
最后华戈直接在纸上写下:
“一代宗师”几个字,交给对方。
这一次,王家卫一句话都没多说,
一遍通过。
除了王家卫,
周星驰也是华戈最忠实的笔迷。
从1991年的《逃学威龙》,
到2016年的《美人鱼》,
十几年来,他们的合作一直没有断过。
《逃学威龙》:
再加上这是周星驰的作品,
海报上的字要写出年轻感,
《食神》:要写出,
其实,这个凭“字”征服香港最挑剔导演的华戈,
直到三十多岁才决定以“写字”谋生,
之前一直,
机缘巧合的入行
---
入行前,
随后,便有人找他手写招牌。
开始全心全意做个“写字佬”,那一年,他31岁。
华戈什么活都敢接。
无论是高楼大厦的外墙题字,
还是货车车身广告,或是街边小店的招牌,
每一个都拼是命完成的。
独自爬上有二三十层大楼高的棚架上,
棚架的宽度只有50厘米。
开写的时候,
一只手抓紧竹棚架,一只手挥动着毛笔,
像在表演特技似的。
每次进行“高空表演”时,
下面总会有不少人围观,
华戈写完一个字,大家就拍手叫好。
为大厦写字并不是最惊险的,
为那些街边*手写招牌。
这些小店一般是二三层小楼,
没有搭好的竹棚,
当华戈站在梯上工作时,
但转眼又会咬牙坚持下去:
“认命啦,做这行,就用心做到最好吧。”
时间久了,在写招牌这件事上,
华戈摸索出一套心得:
学校就要敦厚一些,四平八正;
幼稚园就要Q一点” 。
更为难得的是,这么多年,
华戈写的字统统都是一遍过,
从来没有写错重来。
凭着“*”,
愈来愈多的人找上华戈。
香港大大小小的招牌都被写满,
在华戈写字时,
来往路过的人总会停住脚步观看一下,
这其中不乏演员或导演。
他的字慢慢被传到演艺圈内,
有人就开始邀请他为电影写字。
据说《跛豪》是他提名的第一部电影,
而海报上的“跛豪”两字,尽显大哥风格。
有华戈,冇奔波
---
华戈在为电影题写片名前,
然后揣摩其中的意境,
清楚后,即兴挥毫,当场交货。
不论多难、多复杂的字,
他都能交出让人满意的作品。
不知什么时候起,
一句“有华戈,冇奔波”慢慢传开,
愈来愈多的导演找上华戈。
《倩女幽魂》:相恋的一人一鬼,
最终还是逃不过阴阳两相隔。
华戈决意将海报上“倩女幽魂”四个字,
写出幽幽怨怨、断断续续,
藕断丝连的感觉。
他的“魔”是心魔,
“魔警”二字既要体现出这一点,
《夺帅》:最中心的一笔,
带着锐不可挡的气势径直划下。
《志明与春娇》:
《叶问》与《叶问前传》两部电影,
虽然拍的是同一人,
但因在不同时期,
两张海报的字体也有所不同。
在《叶问》中,叶问名满天下,
所以海报上的字:
《叶问前传》中的叶问,
华戈,就这样,
一人、一笔,三十年,
写下七十余部电影,写遍香港电影
华戈的学生越来越多,遍布各行各业,
当旁人问起为什么想要教写字?
他要成为锁匙,打开学生的书道美学。
· 今日互动 ·
---
说一部,
你最喜欢哪张海报上的字体?
点这里跳转
-
【*购买】
2019《传家日历》上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