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三伏天来啦,伏天养生做好了一整年都少​生病!
日期:2018-07-17 10:00:46 来源:云智慧 阅读:

三伏天来啦,伏天养生做好了一整年都少​生病!

  点击上面    关注看更多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一年中最可怕时候到了。三伏过不好,是要留病根的!三伏到了,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养生!

  2018年三伏天时间:共40天

  7月17日-7月26日,初伏,10天

  7月27日-8月15日,中伏,20天

  8月16日-8月25日,末伏,10天

          三伏天注意这几件事

  一、饮食开胃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衣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新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荫。因此,益气养荫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新或凉新的肉制品也有滋荫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二、别太贪凉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三伏天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点之间。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三、静坐除烦

  医学研究表明,三伏天礏鲁�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而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四、“低调运动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三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3.太极拳: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三伏天运动最好安排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五、晚睡早起午补觉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三伏天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尤其是三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三伏天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三伏天”养生

   热水泡脚——祛湿邪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张世卿表示,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泡脚。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热水泡脚这个好习惯给忽略了,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来讲,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

  ② 丝瓜——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还含有人参中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买来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棱子丝瓜,去皮,切条。做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

  ③ 一碗羊肉汤,不用开药方

  很多人认为牛羊肉仅是冬天进补的佳品,在夏天吃容易上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主任王宜表示,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对牛羊肉滋补性的一个认识误区。中国养生讲究“三因原则”(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无论食物、药物使用关键是在于针对体质、气候地域受用的。

  伏天吃牛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此外,夏季吃牛羊肉对补充营养非常必要,吃点性温和的牛羊肉,不但能够补充丰富的营养,还能以热制热,将冬春之毒与湿气通过排汗,排毒驱除。

  ④ 伏天开空调,26℃合适

  北京煤炭总医院呼吸科主任王洪武提醒,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长时间呆空调房内有关。鼻塞、流涕、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都是所谓的空调病的典型症状。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从火热的室外一下子进入阴凉的室内,人体自身很难迅速调整,会产生系列不适的反应表现为头晕、易倦、全身不适、精神不振免疫功能下降等。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三款冰粥,过伏天

  荷叶绿豆粥:祛暑养生】

  这道冰粥具有祛暑清热、和中养胃的功效,老少皆宜,特别适于伏天食欲不振、发热口渴的少儿食用。荷叶绿豆粥以荷叶、绿豆、粳米、冰糖原料做法是:绿豆用水泡发后,另用水将绿豆煮开花,制成绿豆汤;粳米煮成稠粥,半熟时加入绿豆汤、冰糖,搅拌均匀,一起煮开;粥熟后,取荷叶1张,趁热盖在粥面上,待粥变凉并呈淡绿色,即可食用。

  水果冰粥:美容养颜】

  在众多食物中,水果是最具美容养颜作用的,而夏季本身就是水果生产的旺季,所以苹果冰粥、西瓜冰粥、香蕉刺梨冰粥……这些时下流行的水果冰粥不但具有凉爽祛暑的效果,更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制作香蕉刺梨冰粥的方法是:香蕉去皮,切成丁块,刺梨捣烂去渣,或刺梨煮汁去渣,加入煮开的米粥里,再加入红豆粉、冰糖,制熟晾凉食用。

  山楂冰粥:消脂开胃】

  山楂冰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山楂洗净备用,糯米洗净后冷水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分。锅里注入凉水,旺火煮开,倒入山楂,煮15分钟后,捞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后存入冰箱适时取出食用。喜欢冰粥“冻”人的年轻人,还可在晾凉的粥里加入碎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三伏天来啦,伏天养生做好了一整年都少​生病!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