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敲了两下后推开财务部的门,张文京突然闻到一股子似曾相识的味道。
很快张文京分辨出来,那是酱香饼的味儿。出纳小岳的桌上,敞口的纸袋里还有小半袋没吃完的酱香饼。
张文京吸吸鼻子。
小岳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中午没出去吃饭,让同事给带了点儿午餐。
张文京说这两天事儿多,都够辛苦的,然后话题一转,这饼是哪家店的?味儿还挺正的。
小岳说哪家店的都不是,咱公司对面商场后面新开了个小吃街,都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摊位,最近大家都去那里吃,物美价廉。这家卖酱香饼的就一个流动小推车,生意特别好,都要排队呢。
张文京说是吗?
小岳说可不,我都连着吃了三顿了,今天买的有点儿多了。
小岳看张文京一直盯着那半袋酱香饼,说要么张总您尝尝?袋里还有没用的叉子。
没想到张文京脱口说,好。
然后张文京就真的用一次性的小塑料叉子叉了一小块切成菱形的酱香饼填进口中。
小岳吓了一跳,没以为张文京真会吃。然后张文京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小岳愣怔了半天。
张文京平时不苟言笑的,也很少跟其他部门同事有什么互动。更别说吃别人剩下的东西了。
愣了半天小岳才说,咋样张总,味道还可以吧?
张文京说这半袋送我了吧,刚好我也还没吃午饭呢。
说完没等小岳开口,张文京就把那半袋酱香饼拎了起来,然后把需要核准的单据放下,转身走了。
小岳真让他吓着了?嘴巴张了半天没合上。35岁的张文京,公司第一型男,业务部副总,老婆在机关要职部门工作,老丈人家背景雄厚……啥好东西没吃过?竟然看中了花五块钱就能撑死的半袋子酱香饼。
简直了。大概也就是好东西吃太多了,冷不丁换一下口味有新鲜感罢了。
但小岳不知道,张文京还真不是图新鲜,而是……用煽情的话说,那廉价的酱香饼里住着张文京的乡愁,是他从小就熟悉的家乡的味道。
当年,张文京青梅竹马的女友邓娴家中,就开了一家专做这种酱香饼的早餐店。从初中到高中,家贫的张文京,就是靠着邓娴从家里“偷”出来的酱香饼撑过来的,长足了个头也长足了智商,为张文京最后杀进大学杀进新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如果没有邓娴家的酱香饼,张文京也饿不死,但也绝不会有那么庞大的动力,因为那种味道独特的酱香饼里,还住着邓娴对张文京言胜于行的一往情深。
2
这个中午,张文京一下子就在这半袋无意撞上的酱香饼里吃出了当年的味道,一模一样。
虽然时隔多年,但他还是可以准确分辨出来——那种味道,已经牢牢捆绑住了张文京的味蕾。
慢慢把别人剩下的小半袋酱香饼一小块一小块吃完后,张文京也忍不住再一次回想了一下当年和初恋。
曾经的愧疚在时光里发酵成了惆怅,一丝丝地淹没了张文京这个原本寻常的午后。
两天后,张文京还是没忍住,在午餐高峰过后的一个时间点,光顾了那条新建成不久的小吃街。
循着两侧拥挤的各种小吃的招牌,终于在走到头的时候,才在一个窄促的位置看到了那家酱香饼的招牌。
过了饭点儿,依然有三四个顾客站在摊位前。
张文京停下了脚步,在三米之外,因为张文京看到了小摊简陋的招牌:“邓家酱香饼”。
张文京站了片刻,顾客陆续打包了酱香饼离开,有那么一小会儿,摊位前空了下来。于是张文京看到小摊的主人,一个正低着头在整理自己小摊的中年女人。
女人半天没抬头,张文京的视线里半天也只有一头秀发。但他已经确定她就是邓娴,那一头秀发,是属于邓娴的。
十几年了,秀发没有变。
在确定了这一点后,张文京没能继续朝前走,但也没能转身离开。
他的心有些酸,腿有些软。
张文京是真的没想到,邓娴,竟然沦落到了这种境地,在一条拥挤不堪的小吃街,摆一个再简陋不过的摊位,靠着家传的做饼的手艺来谋生。
张文京最后有邓娴的消息,是邓娴结婚了,嫁了老家一个开造纸厂的小老板。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文京心里多少舒缓了些。一个被自己辜负的女人,如果能过得好,张文京的负疚就会减轻些。可是现在……
小摊后的邓娴这时抬起头来。
3
短暂的愕然,邓娴的目光在空气里颤了颤,非常迅速,但张文京还是捕捉到了。
邓娴当然认出了他,尽管如今的张文京西装革履,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但男人在二十几到三十多岁的变化不太大。
当然,张文京也终于看清楚了多年不见的邓娴。
什么都有了,代表生活艰辛的清瘦,代表岁月沧桑的细小皱纹,但邓娴的眼神依然是亮的,头发也依然浓密乌黑。
依然是个好看的女人。
张文京走过去喊了邓娴一声,张文京说,好久不见。
邓娴把手上的一次性塑料手套摘下来,弯身丢到摊位车下面的垃圾桶里,回了张文京一句,是啊,好久不见。
张文京脱口说,一起坐坐吧。
说完才意识到唐突,脸一下红了。
但邓娴并没拒绝,甚至没犹豫,说可以的。不过她只有在晚上九点收摊之后才有时间。
更为矫情地想了一下,他倒宁愿邓娴对他置之不理,或者说点儿什么刻薄难听的话。
到底当初,是他为了攀附老婆的家境,抛弃了邓娴。
当时邓娴因为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在老家县城的一家超市收银,当时每个月的工资也就千把块钱,一半打给张文京当生活费。
提出分手的同时,张文京把所有花的邓娴的钱还给了邓娴,还多还了五千块。
多还的钱并不是张文京的意思,而是张文京现在的老婆、当时的女友的意思。她跟张文京说就当赔偿了吧,再说张文京还吃了邓娴家那么多酱香饼。
张文京是把钱转账给邓娴的,但他也想过了,邓娴不会要,或者她会来跟他闹。
但邓娴却收下了,没来闹,连句难听的话都没说。当时邓娴只跟张文京说了一句话,如果我收了钱能让你心安!
然后邓娴就把钱收了。
当时,张文京那个家境优越见多识广的女友跟张文京说,看样子邓娴真挺爱你的。
4
那种负疚感压了张文京好久,他是负心不假,但也做不到心安理得。
如同多年后,张文京原本可以置之不问,可以不走到这条杂乱的小吃街,不来探知真相。
但张文京没忍住。
面对半袋酱香饼没忍住回想。然后也没忍住对邓娴现状的……视而不见。
简短一顿饭,张文京也大致弄清楚了邓娴这么多年的生活。
邓娴结婚两年后,男人的厂子因为经营问题,有了衰落迹象。再后来环保问题日益被看重,造纸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厂子半死不活拖了一阵子,最后关门了事。邓娴男人不得不拿着最后一点不多的家当,带着邓娴和不满周岁的女儿来到市里。
来到之后,邓娴男人用那笔钱开了家洗车行。但也没能做起来,没两年还把本都赔了进去,后来只能干起了快递。
邓娴一边打零工一边带孩子,日子倒也过得去。几年前,也终于交了首付买了套小房子,落了城里户口,闺女也进了划片的小学。结果半年前,男人在送外卖时因为闯红灯被车撞飞了,没抢救过来……
说起这些的时候,邓娴眼神和面容都是平静的,没有描述任何细节,简短几句话带过,好像那些事情不是发生在她身上。
从头至尾,邓娴都没提起张文京当年的负心。也好像当初,他从来没有给过她承诺,从来没有承受过她深切的情意。
这让张文京在一波一波的心酸之余,简直无地自容。邓娴生活的苦难表面看起来与他无关,但张文京心知肚明,邓娴的命运是因为他改变的。他是始作俑者。
是他当初的无情,才让这个女人滚入了这种艰难的人生。
但邓娴并没给张文京忏悔的时间,她摸起手机看了看时间,说我得赶紧回去了,孩子还在邻居家呢。
邓娴出来做生意的时候,把女儿放在邻居一对老夫妻那里托管。
走的时候,邓娴把果汁打了包,说带回去给孩子喝。
张文京的眼泪都差点儿下来了。这些年,张文京的人生太过优越,家庭美满事业成功,儿子如今在昂贵的双语学校读书,张文京随便一套衣服都过万……
所有这些,在这一刻和邓娴的消瘦的背影形成了赤裸裸的对比,让张文京透不过气。
张文京觉得,如果他不为邓娴做点什么,后半辈子内心都不会安宁。
5
背着所有人,张文京盘下了附近一个几十平米的店铺,他让人重新按照小吃店的规模装修过后,一次性交了两年租金。
张文京说别拒绝我,邓娴。求你别拒绝我。
邓娴默默把合同看完,轻轻折叠起来放进了包里,然后抬起头来说,我接受你的同情。
张文京慌忙摆手,不是,不是的邓娴。我没那个意思……
邓娴便笑起来,如果你不是那个意思,就允许我给你打个欠条,租金我会按月还你。
张文京还要说什么,被邓娴抢先堵了回去。邓娴说如果你不接受,我以后就不再来了。
他不偿还些什么,老天都会不答应吧。
邓娴的饼店开了起来,因为铺面相对宽敞,酱香饼作为主打,邓娴又把小吃街一个做馄饨的摊主拉了进来一起经营。
邓娴的顾客和馄饨摊的顾客合成一个新的顾客群,小吃店不太多的座位每天爆满。本小利也不薄,邓娴每个月还完张文京的钱,再跟馄饨摊主分成,利润可观。
邓娴大致计算了一下,顶多半年,她就可以把店铺的租主变成自己。
至于张文京照顾了她多少生意,包括单位每次加班集体来吃宵夜这些细节,邓娴并不放在心里。
就像张文京,也早不在邓娴心里了。
邓娴的确倔强又坚定,但起码对张文京,她再没有以前的那份善良和深情。
张文京那次釜底抽薪的辜负,彻底把她的情丝瞬间斩断了——那么多年,张文京曾是邓娴心无旁骛的人生方向。
张文京多转过来那五千块钱的时候,邓娴跟张文京说“如果我收下可以让你心安”,但邓娴心里并不是那么想的。
因为她明白,张文京潜意识里,是期望她去哭去闹去和他反目成仇的,那样,张文京会借着她的粗暴她的讨伐她的愤怒,抹平内心的不安。
那样的话,他们之间真就没有亏欠了。
但是凭什么,她凭什么要这么轻易地放过他?她就是要让张文京亏欠,让他这辈子想起她来,都因为亏欠而不安。
6
当邓娴跟着那个能力有限的男人在生活中左右奔突,当她连那个并不靠谱的男人也彻底失去,当她被迫艰难地独自担负起母女俩的生活……张文京似乎就会跳出来,对她说,我对不起你,你变成这样都是因为我。
所以她找到了他,用这种最简单也最婉转的方式——就算没有张文京公司对面的小吃街,邓娴也会想方设法,让酱香饼的味道飘进张文京的嗅觉里。
邓娴要的就是这种结果,让他自觉自愿地去偿还,能为她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她不卑不亢地去接受,攀着他的能量,走出人生的艰难。
邓娴的目标当然不止这么一个小吃店,这不过是开始,偿还张文京的本金也只是开始,这样日后她需要更大投资的时候,可能都不需要开口。
邓娴早就不爱张文京了,她现在不爱任何人,她爱钱,爱稳妥的人生。
但曾经,她也是一个嗜爱如命的女人,是张文京改变了一切,那是他的亏欠。她不过是在把他亏欠地拿回来,用一种更合理的方式。
长按以下图片,识别,便可打赏
——完——
请长按以下二维码或指纹
识别并关注
以便阅读更多爆文
看九爷公号
做通透女人
版权声明:本公号所有标注原创的文章,允许并鼓励直接转发朋友圈,但严禁其它公众号以及今日头条等其它网络平台未经授权私自转载或洗稿,否则一律视为侵权,本公号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