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位网站编辑聊天,她说,都说知识付费是个伪概念,就是利用恐慌感,让大家去囤课。
不知道你身边是不是也有人这么说,提到这个论调,我不知道你怎么看?
你现在的朋友圈里,原本那些着急忙慌学习,打卡,晒什么听课进度的人还有多少?
现在的你,比起没学习之前,你是一知半解的懂了一些?还是真的有改变?或者是……更迷茫了?
什么火了,一堆人一起做,铁定就再见。
但什么东西火了,你不让别人来做,只能你自己做,你肯定要挨揍。
市场就是这样,你不论怎么害怕扎堆和模仿,也没用。
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也会走。
没有什么先机,是你只有你看得到,而别人做不了的。
门槛越低的领域,涌进来的人只会越多。
随时都做跑得最快的那个,发现这个领域搀和的人一多,红利没有了,果断跑出去,换个领域,什么火你就玩什么。
找个领域深耕,并且相信,那些投机者、奔着红利来的人,迟早会熬不出,退出。
潮水来的时候,一堆人都在嗷嗷叫的杀红眼。
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被带走了,谁留下了。
每个行业都是如此。
知识付费只是一个意识或者是行为,而且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也都在践行这件事,比如花钱买书,花钱做咨询。
虽然至今还有一些朋友的朋友,开口就是:川叔!请你帮个忙呗!你帮我看看这个合同,这个书稿,这个项目,或者是这个……
这样自来熟脸很大的人至今依旧有,他们相信请你吃一顿饭,就是给你的回报。
但已经很欣喜地能看到,普通网友如今在微信上提问,也能事前或者事后发红包表示感谢。
只有大家越来越有【付费意识】,免费蹭的半生不熟的人,才会越来越少。
我觉得这挺好的。
一部分人觉得知识付费很【伪】,他们或许指的是那些【在线教育】的课程,现在可能还衍生出了比如线上课,甚至是付费群等等。
在线教育一直都不是一个新的词儿,只是过去你去网站听课,现在你去APP,甚至微信群里听而已。
换了个地方,换了一批人罢了。
知识恐慌一直都存在,不论是对职场瓶颈期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中年危机提早到来的人来说,过去是一水儿的人憋得慌都集体去考MBA,参加各种培训,现在不论是周期还是价格更短更便宜之后,再加上自媒体的一顿捧杀,老百姓的脑中免不了会产生一种:我也要学点啥的冲动。
我曾经因此觉得痛心疾首,甚至觉得有点不公平过,那是当时草根作者出书正当红的时候,我自己出完第一本书仅仅七个月的时间,第二本书再上市的时候,市场上的励志书已经满地都是了,出去一打听,还有三十多个作者和我一样马上也要出书。
那时候我很焦虑,我怕这个市场发展太快就饱和了,我也担心是不是大家都这么搞,读者的口味会很快就被弄坏,最后整个市场都完蛋。
但,做为一个小作者,我什么都决定不了,也改变不了。
我既不能让市场扩大,也不能让别人不出。
这件事我调整了很久,最后才想明白:所谓优胜劣汰,迟早要经历过一个吸收、扩大、膨胀的过程,这点谁都逃不掉。
对作者而言,同类型题材扎堆,所以就更要比谁有作者意识,谁的文章更容易阅读和传播,谁更有切入点和不容易被代替的核心价值。
对读者来说,过去你没的选,你只有这两三个人可以看,现在你有的选,你是不是还乐意看这两三个人的作品?或者你看完那边的二三十个,你再回头对比一下,你是不是还乐意看这两三个人?
能力,都是对比出来的。
所以,不用羡慕风口来的时候,那些借力飞起的人,而要多看看,那些飞得更高的人,并不是完全只是依赖【风来了】,能飞得扎实,飞得远的人,是因为他们有很多起飞的经验,能在起飞的过程里迅速学习内化,从而一点点实践和转型。
风来了,钱来的时候,你身边或者朋友圈的人会免不了听到种种吹嘘,月入两万,月入五万,月入十万之类的。
大部分的爆炸式行为,往往都没有延续性,所以我很喜欢把突然的爆红、暴富,当做是【彩票】,得到了机会,拥有了钱,你嫉妒这些没啥用,就好像你嫉妒运气一样。
如果把你的持续收入当做做一份工作,是收工资和涨工资的方式,也许你会更踏实。能不能用长线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取决于你终于能看清做这件事的付出和收获比,当你发现做这件事其实很辛苦的时候,要不要继续,都是你的选择。
一定有很多聪明人,他们能瞅准风口和计算运气,他们或许会成为你朋友圈里的传说,但你更习惯地看他们的得到,而忽略过程。
小川叔是比较笨,且运气一直不怎么好的人,所以我明白我做不了那样的人,自然只能选择更踏踏实实的一条路走。
学习这件事也一样。
【终身学习】这听起来像一句笑话,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做不到。
囤课,不能消解你的知识焦虑。
那就索性把这次的囤课,当做一个了解的过程,从这里梳理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继续下去。
如果你自问是一个运气不太好,甚至脑子不灵光的人,就别总做投机的行为。
如果你自问是一个比较蠢笨的人,害怕坚持,那不妨给自己的坚持和输出做一个期限,比如,坚持一百期更新,坚持一百天,然后到期之后再问问自己,还要不要继续,现在的你是不是还快乐。
总是一味去做,不一定会让你思考。
反而偶尔停下来一段时间,你对比看看,看看每天打卡的日子更让你享受?还是回家什么都不想,每天刷综艺,让你来的更放松?
或者是:你在两者之间折中,找到一条:一周七天,五天坚持,两天放松的方法,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习是开心而痛苦的事,但不能因为学不完而焦虑,不能总因为来不及学,从而愧疚。
你到底需要什么?你这个阶段对什么最感兴趣?
学习,从一开始就不是做秀,如果你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随大流】就是【为了秀】,那最后潮流过去了,灯光黯淡了,你自然又会跟着下一个潮流跑。
那些领跑潮流的人,赚的就是你们的钱。
某某个行业,钱不好赚了,说这样论调的人,他们只是想赚投机型的快钱。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
如果真的好赚,哪还轮得到你。
有时候最大的恐慌不是知识恐慌,而是习惯了投机行为之后,发现这事儿不能低投入高回报了,而下一波投机的热潮还没来,眼下怎么办?
加油!愿你我共勉
小川叔 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