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助(微信:xinzhizhunvxing)
每晚9点,你我亲密相会
——心悦君文 | 若晗
今天,我们被川航机长刷屏了。
5月14日早上,川航一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突遇事故。驾驶舱“轰”地一声巨响,前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脱落。
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中,副驾驶当时就半个身子飞出窗外。飞机出现严重事故。
机长刘传健说,“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
如果没有这名英雄的机长,也许又一次飞机事故将被重演。但就在二十多分钟后,这位英雄机长,完全靠目视和手工操作,完成了一次史诗级降落。将飞机稳稳停在了成都机场,所有乘客安全落地。
用“英雄”两个字已经无法形容这个男人。
同样是男人,机长刘传健的专业、担当令我们敬重。而那个杀害空姐的滴滴车司机,却令我们憎恶、唾弃。
21岁的空姐遇害案已经告破,嫌疑人在事件发生后随即弃车跳河,溺死后被发现。本该被法律严惩的嫌疑人,以这种方式结束了生命。我们替被害女孩和她的父母感到痛心。
本以为这件事应该结束了,我们也在昨天刚刚写了一篇关于此事的文章。
然后就在昨天,央视披露了更多案件内情。
我们不淡定了。
5月5日深夜,李某珠在完成飞行任务后,在机场合作的酒店内进行了洗漱更衣,深夜从酒店出发,乘坐滴滴顺风车赶往火车站,参加他人的婚礼。
23:52分,嫌疑人的车辆达到李某珠所在的酒店门口。从监控可以看到,李某珠随即上了车。
在10分钟之后,就有了我们都看过的微信对话截图。李某珠对室友说,司机很变态,说自己很美想亲一口。
室友不放心,随后给她打了个电话,想要帮她壮壮胆,顺便震慑一下这个“变态司机”,李某珠告诉对方“没事”。
李某珠和室友微信聊天的时间是00:02分,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犯人就在00:03分把滴滴打车的软件卸载了!
接完室友电话后的00:06分,警方从监控中发现,犯人在路经一处拆迁过的村庄时,停留了7分钟。
从上车到被控制,一共才不到15分钟。事件流程基本上是这样的:
随后,犯人没有继续前行,而是掉头往南。在这个过程中,监控中拍到了犯人的车辆。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犯人的上半身是赤裸的!
在继续前行后,犯人停留在附近一个偏僻的山坡,并在此停留了26分钟。在这26分钟内,究竟犯人都做了些什么,我们无从得知。
凌晨1点左右,警方在监控中发现,在附近的一座桥上,有人影从桥上跳入了河中。在打捞上尸体后,确认是犯人刘某华。
虽然仍有很多疑点无法还原,但是整个案件至此已经基本上告一段落。除了对犯人、滴滴打车的谴责,我们也教了大家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女孩父亲说,因为家庭条件不错,女孩也是独生女,家人从小到大都把她保护地特别好。没有怎么接触过社会的女孩,一向都是很天真、单纯。
甚至有一次,父亲看到一个女教师被滴滴司机杀害的案子,还提醒过女孩。
女孩说:滴滴车还有什么事吗?
从父亲和女孩同事的话中,我们能够明显看出:这个过于单纯的女孩,并不相信滴滴车司机能够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来。
有人可能会准备批判,说“受害的明明是女孩,我却还要说女孩是太单纯”之类的话。
是的,女孩单纯天真本没有错,家人保护女孩也没有错。
但是过度保护呢?
关于过度保护的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犯人。
刘某,27岁。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结婚后没多久,前妻忍受不了他的性格,随即与之离婚。
在整理犯人父亲、周围邻居朋友对他的评价后,我们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他性格偏激
刘某的母亲患有精神病。刘某父亲说,曾经带过刘某看过医生,医生说他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
2. 刘某是家里的“小霸王”
刘某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即使前些年因为拆迁得了一笔补偿款,但是现在仍然过着比较拮据的日子。
(刘某所在的村庄)
已经27岁的刘某并没有正经工作,平时的开销都是由父亲打工挣来的。只要没钱,就卖家里的东西。
劣迹斑斑的刘某,曾经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扬言要杀掉自己的堂叔;后来骑摩托车出了车祸,把对方装成植物人,30多万的医药费也全都是父亲打工来偿还。
这次的案件出来后,刘某的父亲很痛苦。他给女孩和女孩父母道歉,也说自己想过自杀,但是一想到还要去还债,就觉得自己还不能死。
刘某父亲对于刘某的纵容,周围的邻居也没有不知道的。
对于刘某是否患有抑郁症,我们且不讨论。从刘某父亲和周围人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一个被过度纵容的男孩,在长大后越来越没有节制,从打骂自己的父亲、威胁自己的亲戚,到骑车撞人,最后终于犯下了这滔天的罪行。
一个被过度保护的“乖乖女”,遇到一个被过度纵容的“小霸王”,悲剧终于酿成了。
有人说,想要保护中国女性的安全,不能只要求女性学习自我保护。我们必须要教育好自己的儿子,教育好男人。
对于这一点,我深表赞同。
一个不会“自我保护”的女孩有错吗?当然没有。没有女孩子天生就是女战士。尤其是在中国社会。
作为家长,关于女孩如何自保,可以看我前两天发过的文章。今天,我们想说的是,如何教育中国男人。或者说,作为父母,如何教育好一个男孩。
3.关于如何教育男孩,让他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我会给出几个建议。
和孩子彻底“分离”
“空姐遇害案”里的父亲,在儿子已经27岁、已经结过一次婚的情况下,还在孜孜不倦地“养育”他,任由他啃老。和“妈宝男”类似,我们可以称他是“爸宝男”了。
一个男人,在从男孩过渡到男人的过程中,必定要经过和原生家庭分离的过程。在青少年时期,随着学龄的增长和个体发展,男孩们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脱离父母的影响,与他人建立友谊和亲密关系。
一个个体化分离较好的青少年,可以对“父母”、“家庭”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不会被他们“控制”,能够妥善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而一个没有脱离父母、从小到大被纵容的人会变成什么样?自私、没有责任感、遇到事情让其他人背锅。
犯人刘某曾经把人撞成植物人,可是最终,医药费还是由父亲偿还。他觉得“好像撞人也没什么,反正还有我爸给我兜底呢。”
这次闹大了,没人给兜底了,只能跳河。
当然,我不会拿原生家庭来为犯人脱罪。我只想告诉有男孩的家长,一定要以此为鉴。
在女性身边,不仅仅有像这次“空姐遇害案”中危险的陌生人,还有一些危险的前任、恋人。
有一个新闻,女生提出分手,男方无法接受,冲动之下杀死女友。但是事后发现自己深爱女友,驾着载有女友尸体的车旅游,“为了圆她的旅游梦”。
而这些危险的前任恋人,在极端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缺乏同理心,无法控制自己。
在2004年的一项研究中,英国研究者发现,在和孩子说话时,母亲对女儿更喜欢用情绪化的词语,和儿子说话时情绪化的词语就少很多;
父亲和儿子的谈话中的用词常常和成就有关,比如“赢”、“骄傲”,但却不太关注儿子的消极情绪。
家长在给孩子下指令时(比如让孩子别吃太多糖),似乎更愿意向女孩解释来龙去脉,而对男孩则会不加解释地直接下通牒。
随便在广场里走上一圈,但凡遇上男孩哭闹的问题,据我观察大部分的家长都是:“你是男孩子,不要哭”、“男孩要坚强”来安慰男孩的负面情绪。
男孩就该有男孩的样子,和女孩就该有女孩的样子一样,带给孩子的是狭隘的性别偏见观。这种不健康的情绪疏导方式会不断给与男孩一种“我要控制自己”的暗示。但是了解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在年少时期被过度压抑的情绪,终究会以其他形式爆发。
有人说,
我想告诉更多父母,
你的教育,
将会决定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心有助,不孤独 ——
-作者-
若晗,资深写手,经历过所有的无悔人生,愿意把温暖带给每一个值得的你。
▼
精选近期高能文章,点击下方不错过
妻子在ICU生命垂危却写下这张纸条:每个丈夫,都欠妻子一条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