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有书共读计划1年读完52本书,成为期待的自己。
关注
回复【早安】领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签
文 | 泉涌君 · 主播 | 杨枪枪
各位书友,早上好,今日早读我们继续共读《第五项修炼》。根据我们所拆的主题点,建议阅读本书的第八章,也就是137-172页。
在阅读的同时,也可以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
在了解完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后,我们将开始研究其它四项修炼,今日早读的主题就是“自我超越”的修炼。
我们必须意识到,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个人学习不能保证组织学习,但是没有个人学习就不会有组织学习。
日本管理大师稻盛和夫认为,作为经理人要给员工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充分挖掘人的潜力,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我们用“自我超越”一词来描述个人成长和学习的修炼。自我超越水平高的人,可以为了自己所追求的成果,而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就出自组织中的个人对不断学习的追求。
我们这里讲的“自我超越”,不局限在能力和技巧方面,尽管它要以能力和技巧为基础。它也不局限于精神的拓展或开放,尽管它也需要精神的成长。
自我超越的目的在于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件创造性的艺术作品,以主动创造的视角去生活,而不是用被动的观点去生活。
当自我超越成为一种修炼,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时,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行动。首先它不断澄清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我们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却忘了初心,忘记我们当初为什么走这条路。
另外,自我超越还包括不断学习如何更清晰地观察现实。很多企业做大后,层级变多,就会患上“大公司病”,在公司会议上,每个人都会说“计划处于掌控之中”,而真正研究后,会发现情况往往相反。
我们有必要重新强调一下“学习”,这里指的不是获取更多的信息,而是拓展实现我们目标的能力,这是终身的成长性学习。如果,没有各级员工在实践中的这种学习,就不可能会有学习型组织。
自我超越水平高的人会有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他们的愿景和目标背后都会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对他们来说,愿景是一种召唤,而不仅仅是一个好的想法。
他们渴望去达成这个目标,对吴京来说,《战狼2》就是他的愿景,为了完成电影拍摄,他甚至可以抵押自己的房产。
这样的人,他们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力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他们探究的好奇心可以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自己观察现实的准确性。
其次,有高度自我超越水平的人,总是在生活中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状态,因为修炼永无止境。
我们现在知道了“自我超越”的含义和特点,那为什么“自我超越”如此重要呢?
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企业实现卓越目标的基本要素。对于传统组织,经济效益似乎比个人的道德素养更加重要。
但实际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越成功地培育出员工的美德,就会实现越大的经济成就,因为一个伟大的企业总是由伟大的员工组成。
那么,怎么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呢?
书中提出了5个要点。
第一, 个人愿景要发自内心。
大部分成年人几乎没有真正的愿景。他们有的是目的和目标,那不是愿景。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真正的愿景不能脱离“志向目标”去孤独地理解。
志向目标类似于一种方向,而愿景是特定的目的地。比如,你的志向目标是“减肥30斤”,那么你的愿景就应该是“第一个月减掉8斤”。
愿景和志向目标相互影响,不可分离,没有目标的愿景只是漂亮的想法。反过来,没有愿景的目标,会缺乏适度规模的把握。
举个例子,你和我都喜欢玩游戏,我们会一起讨论每个英雄的特点、装备和操作,但最后发现,一个是青铜段位,一个王者段位。虽然我们都有相同的爱好,但是精通程度完全不一样。
在确认规模范围之前,我们以为自己在沟通,实际上并没有。
因此,树立自己的目标和可操作的愿景尤为重要。
第二, 保持必要的张力。
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感觉,谈论自己的愿景,哪怕是那种非常清晰的愿景,都会感觉非常困难。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愿景和现实之间有差距。比如我们会想“开一家公司吧”,但是“没有资金”。我“想换一份自己真心热爱的职业”,但是我“还得养家糊口”。
这种差距有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气馁、沮丧和不安,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愿景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是一种能量的源泉,是你前进的动力,管理学中把这种差距创造出来的动力,称作创造性张力,因此我们有必要保持必要的张力。
第三,“我无能为力”的限制
许多人面对自己内心渴望的愿景时,脑海中突然会有一个声音出现“放弃吧,你不可能做到的”。这是一个结构性矛盾,这个矛盾会限制很多人追求自己的愿景,永远不敢踏出这第一步。
有什么方法破除这种自我不信任的限制呢?
降低自己的愿景是一种手段。
第二种手段是“操纵冲突”,也就是制造人为的冲突,来操纵我们自己追求愿景。
比如,你想换一份工作,很多人就会逼自己,想“如果我得不到这份工作,我就会被迫搬离现在独居的公寓,得到更远的地方租房,每天通勤时间会更长”。
在恐惧的支配下,行动力确实会增强,但是,这种负面暗示会让你长期陷入不安之中,累心啊。
第三种是意志力策略,简单点说就是读鸡汤,打鸡血,制造精神兴奋点,让自己感觉无所畏惧,传销组织就特别善于利用这种管理工具。
以上方案都可以暂时地解决愿景和自我限制之间的矛盾,但都没有触及根本,那么我们该如何深层次改变这种矛盾呢?那就是第四点。
第四,说出真相。
说出真相,很简单却也是最深刻的策略。根除那些自我欺骗和自我恐吓的想法,让自己看到真实的情况,用系统思考的方法理性分析自己的愿景。
第五,运用潜意识。
所谓潜意识,是高度集中注意力时的状态。这样的例子我们都会有体会,如果手边有手机,估计得用一天时间磨磨蹭蹭地完成一份文案。
如果把手机锁在柜子里面,全身心投入,效率会大大提高。另外长期重复某种动作,就会把操作刻在潜意识当中,学车时,会特别在意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换挡,当开车几个月后,所有的操作都会娴熟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渴望达成的目标上,往往会有奇效。
最后,我们还需要记住,进行任何个人成长的修炼都应该是自愿选择。强迫任何人进行自我修炼,一定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
有书共读内容升级,新增精华解读版
☟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赶紧听起来吧
主播:杨枪枪,有书签约主播。媒体人。每晚9点和你说晚安,用声音治愈每一个孤独患者。公众平台:小杨说事儿。微博:杨晨太沉。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今日早读签到。走之前,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