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幸福没有固定模式,“羽坛女皇”张宁的跨国分居
日期:2022-04-20 03:05:21 作者:维 维 来源:家庭杂志 阅读:

幸福没有固定模式,“羽坛女皇”张宁的跨国分居

  张宁是雅典、北京两届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然而,辉煌的事业却未能给她的婚姻加分,2008年冬天,她的婚姻触礁解体。2012年,张宁与李宁体育用品欧洲分公司的CEO李昂重组家庭。婚后,她常年在北京工作,丈夫在德国发展,跨国分居烦恼之外,自有风景……

  离异后重新找到感情归宿

  张宁1975年出生于辽宁锦州,是雅典、北京两届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2008年冬天,张宁与羽毛球国青队教练于洋因性格差异及聚少离多,平静地办理了离婚手续。作为当时国羽队的女单主教练,张宁将眼泪和离异之痛埋在心里,带领队员们在羽坛拼杀。

  2009年,张宁带队赴德国杜塞尔多夫参加世界羽毛球系列赛。国羽队的老朋友、定居德国多年的李昂亲自开车接机、搬运行李,给球队当导游、翻译。张宁与李昂相识已10多年,但仅限于工作往来,并无过多私交。这次,李昂将张宁和队员们照顾得妥妥帖帖,张宁心生感激。

  比赛结束,张宁即将带队回国时,李昂对她说:“我知道你刚经历离异之痛,其实我几年前就单身了,前妻带着儿子在德国另一个城市生活。以后咱们多联系好吗?”张宁沉默片刻,答应了。

  李昂比张宁大11岁,祖籍天津,曾与李永波同为国羽队的主力队员,退役后担任过德国羽毛球队的主教练。2005年,李昂改行经营羽毛球器材生意,担任李宁体育用品驻欧洲分公司的CEO。张宁身材高挑,面容姣好,霸气中藏着柔情,李昂对她心生好感。如今两人都回复单身,他有资格向张宁发起爱情攻势。

  也许前生有约,外力也似乎着意促成这场姻缘。2010年12月,杜塞尔多夫开通了直飞北京的航班,整个航程只需11个小时。此后,李昂常飞赴北京看望张宁。他给心上人带精美的巧克力、指甲刀;每次见面,他领带笔挺,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脸上挂着温暖的微笑……张宁渐渐被爱融化,接受了李昂的感情。

  张宁的个人问题一直是父母的心病。2011年5月,张宁将自己与李昂的恋情告知父母。母亲常慧敏、父亲张仕财提出见李昂一面。6月中旬,张宁将男友带回锦州老家。正如女儿所言,李昂成熟稳重,一表人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张家父母基本满意。老两口的唯一顾虑来自于李昂膝下的儿子,他会成为女儿幸福之路的障碍吗?

  李昂如实向张家父母汇报:“我儿子已16岁了,一直跟妈妈生活。他在德国长大,思维非常西化,支持我寻找个人幸福。再说,以后我与张宁结了婚,儿子不与我们住一起,不会有什么矛盾。”

  常慧敏仍不放心,又委婉地在电话里向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打听李昂的人品。李永波与李昂是20多年的老朋友,他告诉常慧敏:“李昂善良、宽容、孝顺,人品没得说,我支持张宁与他在一起!”至此,常慧敏和老伴心中顾虑彻底淡去。2012年3月,张宁再入围城,与李昂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注册结婚。

  跨国分居带来烦恼

  因夫妻俩都有自己的事业,婚后,张宁与李昂分居在北京与杜塞尔多夫这两个相距万里之遥的跨国城市。除了多一纸婚约,张宁的生活与从前并没有多大改变:她依然吃大食堂,住集体宿舍,过着宿舍、食堂、训练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只有李昂来北京了,她才觉得自己是个已婚女人。

  2012年5月,张宁意外怀孕了。当时伦敦奥运会备战如火如荼,再有两个多月奥运会就开幕了,举国上下认为女单金牌胜券在握。如果因为自己怀孕拖了国羽队后腿,张宁无法原谅自己。

  当晚,张宁在电话里向丈夫吐露心中困惑:“孩子来得不是时候,怎么办?”李昂清楚大赛前夕主教练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两天后,他赶到张宁身边:“你的意志比一般女性顽强,完全能一边备战,一边孕育宝宝。咱们都不年轻了,双方老人也早盼着这一天。”丈夫已48岁了,就满足他的愿望吧。张宁答应了。

  尽管有孕在身,但张宁绝不在队里搞特殊。每天早晨6点,她就起床与队员们一道出早操。7点30分吃过营养早餐,张宁又早早去训练馆,与队员们喊杀连天地打成一片。随着胎儿一天天发育,张宁的身材开始走形。为稳定军心,她特意买了一件宽松的男式运动衫套在身上。怀孕3个月后,张宁的妊娠反应尤为严重,经常吐得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

  2012年7月28日,举世瞩目的伦敦奥运会拉开帷幕。早在一个月前,李昂就为中国羽毛球队提前租房租车,将后勤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张宁随中国体育代表团抵达伦敦后,李昂成了妻子的生活助理。

  几番鏖战,李雪芮和王仪涵包揽了奥运女单金银牌,续写了中国女单的辉煌。张宁由此成为世界羽坛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女单冠军,又成为奥运冠军教练的传奇女性。

  2012年12月4日,张宁在北京诞下一个健康的女婴。李昂给女儿取中文名为李可心,德国名为伊莎贝尔·可心·李。一个月后,李昂返回德国打理生意。临走前他赶赴辽宁锦州,将岳父母接到北京帮忙照顾妻子和女儿。当时张宁的弟弟也已结婚生子,孩子也需要人照看。岳父主动留在老家照顾孙子,让老伴独自去北京。如此一来,年逾六旬的张家父母为了女儿女婿被迫分居。

  远在德国的李昂很少回北京,他清楚了解妻子的不易,便每天三更半夜爬起来给张宁打电话。在产后的负面情绪浸染下,张宁质问丈夫:“电话再频繁,能缓解我的压力和负担吗?打100个电话也抵不上给我们母女做一顿饭实在。”李昂一句话也说不出,心里只有愧疚。跨国分居的孤寂,工作和家庭的沉重负担,使张宁心中的新婚幸福丝丝缕缕地淡去……

  幸福没有固定模式

  2014年5月1日,李昂飞赴石家庄谈业务,顺便回北京探望妻子和女儿。张宁陈述自己独自撑起一个家的压力和焦虑,然后逼问丈夫:“家和女儿是我一个人的吗?你难道就没有责任和义务?”李昂安抚妻子:“对不起,我知道你很难,但我确实没办法。那边工作一大堆,公司考核指标又很严格,我不努力行吗?”张宁要求丈夫:“我想好了,你还是回北京发展吧,长期跨国分居算怎么回事?”

  李昂在德国打拼了20多年,在那边有着深厚的根基和人脉,要是回北京发展,一切将从零开始,自己很可能一事无成。李昂一一向张宁列举自己不能回中国发展的理由,并向她提要求:“我完全有能力养家,家里不缺你挣的那点工资,你干脆带女儿来德国生活吧。”

  张宁从10岁开始接受羽毛球专业训练,20多年来,羽毛球已融入她的血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羽毛球给了她自信和魅力,离开羽坛她什么也不是。因此,张宁明确拒绝丈夫:“我不会割舍羽毛球去德国生活,如果你真的在乎我和女儿,就回北京。”夫妻俩都是运动员出身,个性比较强,都不愿为了家庭放弃事业,彼此心中有了隔阂。

  再婚前张宁对婚姻有过美好的幻想,而今生活却与她的想象大相径庭,这完全不是她想要的人生。当晚临睡前,她对妈妈说:“我越来越感觉不到幸福,想与他分开。”常慧敏告诫女儿:“谁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有烦恼,不要羡慕别人的幸福,也别只想到抱怨,以积极心态面对现实吧。你受过伤痛,不要轻言分手。”

  此后,张宁不再抱怨,而是站在丈夫的角度换位思考。她努力兼顾事业和家庭,不让家里的事影响丈夫的工作。李昂也积极改变自己,将时间和精力向家庭倾斜:每个月他铁定回北京一趟,给予妻女温暖的拥抱。有时出差回国内谈生意、参加会议,他也忙里偷闲回一趟家。北京直飞杜塞尔多夫只需11个小时,节假日张宁经常带着女儿过去与丈夫团聚。

  国际羽毛球赛事频繁,每隔两个月就会在欧洲举办比赛。球队领导体谅张宁,经常让她带队参赛。每逢这时,李昂就将岳母和女儿也接过去团聚。他亲自下厨给家人做西餐,开车载妻子和岳母做短途游,一家人在异国他乡享受家庭温情……跨国分居自有风景。小别胜新婚,张宁与李昂每次团聚都格外有激情,感情还像恋爱时一样新鲜。

  2017年11月,张宁国际羽毛球俱乐部在厦门挂牌。当天,李昂特意从杜塞尔多夫飞到厦门,为妻子捧场祝贺。张宁长发披肩,面带笑容,与丈夫手牵手,甜蜜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媒体记者问张宁:“张教练,看得出来,你的幸福是从心底流露出来的。在一般人印象里,跨国分居有很多无奈与烦恼,你们的婚姻为何却如此从容、精彩?”

  张宁坦诚表示:“过日子过的就是心态。其实幸福没有固定模式,夫妻天天厮守也好,跨国分居也罢,只要心中有爱和幸福,就是最适合的婚姻模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幸福没有固定模式,“羽坛女皇”张宁的跨国分居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