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母爱的姿势
日期:2019-06-02 22:30:32 作者:乔兆军 来源:乔兆军 投稿 阅读:

母爱的姿势

  母爱姿势

  乔兆军

  喜欢王祥夫的散文《母爱》,文中有一段喝酒的描写让人感动:“我才喝了三盅,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盅子,母亲笑了,又说,挺长时间没回来了,就再喝点。我又喝。才喝了两盅,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粥就不香了。我停盅了。母亲又笑了,说,喝了五盅?那就再喝一盅,凑个双数吉庆……”

  母亲一再让儿子喝酒,又一再阻止兒子喝酒,这种想让儿子尽兴又担心儿子健康矛盾心理感人至深

  小时候爸妈说没钱了,现在却总骗他们还有钱

  陈毛毛

  --- 01 ---

  报喜不报忧,是我们的漂泊病。

  小时候,我们总爱撒谎,跟爸妈说自己没钱了,甚至有时候偷偷从爸妈口袋顺几张一块两块,去买一瓶饮料,买几样好看文具,或者几张偶像海报

  长大了,爱撒谎的毛病,还是一点都没有改掉,在电话里骗爸妈工作不累、工资不低……

  独自在打拼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曲折过程,面对父母牵挂担忧,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只汇成简单一句话:“没事,我有钱呢。”

  --- 02 ---

  有个学霸同学,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孩子”,是爸妈挂在嘴边的骄傲大学读医读了七年,毕业那会儿在一线城市拿5000块的工资,面对父母殷切眼神,愣是掰成8000块,还说一年后转正能拿到1万元。自然,每年过年回家,感觉压力山大。

  他苦笑说:“自己吹的牛,哭着也要演下去啊!”

  大家跟着他一起笑,其实彼此心照不宣。面对父母,我们更多的是想要他们放心,不愿他们担忧。

  阿铭前几天体检出一点问题医生建议动个小手术康复得彻底一些。他考虑了一整天,去医院拿了药就回家了。

  “怎么?大男生还怕痛啊?”我开玩笑问他。

  他不理我的揶揄,叹口气:“虽然是小手术,但是之后要在家卧床三四天,只有爸妈有空来照顾,这不是不想让他们知道吗?还是不要让他们担心的好。”

  经常碰见加班到深夜,拎着打包的晚饭的小白领,在电话里跟家里人说:“早就吃过饭了,要洗洗准备睡了呢。”强撑着最后一点兴奋讲完电话,长吁一口气,拖着满身疲惫往回赶。

  明明很累,却不会跟爸妈透露只言片语

  “除了徒增他们的担忧,还能怎么样呢?”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过得不好,会让他们烦恼;对于自己来说,父母的焦虑,甚至会成为压倒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报忧,真是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很多人会把父母设置在单独的分组,只有某些正能量朋友圈可见,或者干脆将父母屏蔽在朋友圈之外。我们是真的不爱他们吗?并不是。

  越长大,我们越习惯了只对爸妈讲他们爱听的话,只提供他们需要情绪价值,其他的通通划清界限,关上门自己处理

  --- 03 ---

  报喜不报忧,对于独在异乡打拼的我们,成了无奈的不二选择,宁愿“越长大越孤单”,也不愿意成为父母面前长不大的“麻烦鬼”。

  “這才是体贴,这才是孝顺,这才是长大。”我们深信不疑

  可是,“长大了却总骗爸妈自己还有钱”这句话却不偏不倚地戳进我们的软肋,让我们湿了眼眶。这一份大无畏理智和打不败的坚强,有多少强撑的味道呢?

  人们常说,父母和儿女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爸妈的缺席,也许是这个时代步伐太快,也许是我们不愿长大了还让父母操心,也许是我们都习惯了报喜不报忧。

  其实爸妈仍然希望能多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能多看到一个会哭会笑、真实的我们,能感觉他们仍旧被需要。

  而自从染上这“报喜不报忧”的漂泊病,偶尔我也格外想念小时心安理得接受那一份热汤热水温暖

  报喜,也报忧,才是最好的孝顺吧。因为无论是我们的“喜”,还是我们的“忧”,真正爱你的他们,一定都渴望了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母爱的姿势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