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古至今都对人们影响至深!
近几年来一档综艺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带我们领略了各地的美食风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没吃过的美食竟如此之多!
今年年初时,《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总顾问,也就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出版了一本关于美食和风土人情的大作——《碗净福至》。
在书中,蔡澜先生既有对各地美食的悉心记录,也有对生活中常见食材的独特解读,更是要向大家传递一种生活态度:
所谓“碗净福至”,就是不起眼的一日三餐中, 常常埋藏着自己的福报,当你吃净碗里的食物,福报自然而然也就随之而来了。
1
不敬畏食物之人,老天爷是不会善待的
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美德被传承至今,可见它的分量举足轻重!正如饮水思源,我们在饮食时也要满怀敬畏与感恩之心。
大唐盛世,金家是京城的名门望族,金老爷更是有头有脸,响当当的大人物。他是做金器发家的,“鉴金号”作为京城中的老字号,主要是为皇家和达官显贵定制金器,家里的“金山”几代人花都花不完。
只可惜金老爷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人称“金少”。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几乎衣食住行都跟“金”有关,特别是吃饭用的金碗,更是精致到不行。
这位金少对事物极其挑剔,不好吃的东西他觉不咽下去,更别说吃第二口了。因此下人要全部倒掉重新做,直到他满意为止。
有一次金少出去游玩,荒郊野岭唯独就一家小菜馆,此时他早已饥肠辘辘,只得屈尊在这吃饭,没有美味佳肴,只有粗茶淡饭,他只好点了一碗饺子,但却只吃了饺子馅,把饺子皮丢了,还嫌弃这家的饺子不好吃。
后来在十几年后,金家遭人陷害,一夜间被抄了家,金少只能流亡他乡。从小享受奢华生活的他,哪受得了一路上颠沛流离,走到一半就饿晕了。
等他醒来之时,一位贫穷的老妇人救了他,还给他吃了面饼,金少感激涕零,他没想到在自己落魄之时还有人能够雪中送炭。
老妇人说:“你不用感激我,这一切都源于你自己。”
金少很纳闷,原来这位老妇人是当时路过餐馆的乞丐,就在她即将饿晕的时候,捡了金少丢的饺子皮吃,才活了过来。
听完之后金少很懊悔,自己的过往竟是那么的不堪,奢侈浪费对他来说是习以为常,殊不知世间的可怜人不在少数。
若他能早点顿悟,还能拯救一些难民,也不至于现在落得如此地步。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你做的恶总有一天会报应回来,猝不及防地给你重重的一击!
2
你如何对待食物,别人就如何对待你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有一位大臣严于律己,一生都在努力成为圣人,他就是曾国藩。
他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从而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抵抗太平天国运动时,有位远方的贫苦表亲前来投奔他。衣着简朴、态度诚恳的亲戚对曾国藩感激不尽,表示要追随他左右,只要温饱能解决就足矣。
然后曾国藩设宴款待这位亲戚,期间他们交谈甚欢,不管是打仗的策略还是天下的局势,亲戚似乎都很都见地,曾国藩很满意,认为自己得到了一员大将。
但是吃饭的时候,军中粮食比较简陋,里面还有一些秕糠,这位穷亲戚都一一挑出来了,这让曾国藩很不悦。
本来这位亲戚就出身贫寒,可他竟如此挑三拣四,这样的小细节让曾国藩判定此人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人,难当大任。
后来吃完饭之后,他便派人送了亲戚一些盘缠,将其打发走了。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就出卖你,身上再多的优点也掩盖不了这个缺点,而成败也就往往在此一举!
3
现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匆忙之中,美食便成为了我们心灵的抚慰剂。
常说生活要有仪式感,对待美食,有了仪式感,却丢了尊重和耐心!
随着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快餐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沉迷于厨房里的锅碗瓢盆,而是陶醉于手机上的吃货软件。
想吃什么就点什么,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手机在手,美食我有!
那些婚前承诺为你洗手做羹汤的妻子,那些婚前答应陪你做美味佳肴的丈夫,早已被这个快餐时代埋没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对夫妻在厨房这个小空间内,因为一道美味正在努力,是能够让两人的感情升温,特别是不经意的碰撞更会重新点燃两人的爱情火花!
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家或多或少已被名利蒙蔽双眼。美食对于大家来说只是生意场上的道具,没人在乎食物本身,更别说尊重食物了。
现在的出轨事件层出不穷,就是因为某一方失去了耐心,不再愿意与那个承诺一生的人长相厮守了,婚姻自然就要破灭了。
夜晚的酒怎能比得上清晨的粥呢?
也正是如此,你的碗里,才会藏埋藏你一生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