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追了个挺火的剧,叫“都挺好“。
大部分人可能都在注意苏大强这个“巨婴“,太能折腾自己的三个子女。
她是家里最小的妹妹,却从小没有得到父母和哥哥们的疼爱,反而被母亲责怪、抱怨,被哥哥欺负。
但我同时也不能理解到现在这个时代还有要求女性只照顾家庭的呼声,仿佛照顾家庭就是她们的本分。
这就是新时代女性。
不得不说毛主席给的“半“这个字,分量就很重了。
我觉得不仅是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吧,应该是大半。
我看现在很多的家庭女生,家里她打理照顾,还要操心自己的事业。
可她们却活的很充实,独立,自信。
她们依旧在被默认“默默无闻“的忙碌着,她们的付出依旧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很多男人嘴上说着我养你啊,就是养着你让你在家忙家务不去上班。
等到发生争吵了,他们就会说你连工作都没有,每天在家呆着累什么了?
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要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回报她们的只有对她们的不理解。
连自己生气的权利都没有,家庭的经济来源都是自己在外工作的丈夫挣回来的。
一吵架,你除了挨骂,过分的可能还会挨打。
甚至还会被断了经济来源,除了忍受还只能忍受。
既然都会累,为何不让自己活的更加优秀呢?经济独立不是更好吗?
你在家累着,只能忍受着,没人照顾你的感受。
你见过哪个没有自己事业的女性,过得很好的?
前段时间在妇女节宣定5月10日上映的一部电影「半边天」
是我在国内看到鲜少的有为女性发声的电影。
这是一部站在女性立场上倾听女性,关注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一部电影。
去年听说在南非的国际电影节进行了首映,等了这么久,终于在中国上映了。
这部电影由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监制,邀请了他觉得能够撑起电影的“半边天“的女性导演。
由五位分别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的优秀女导演一起完成。
在面对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时候,是选择继续默默放弃还是勇敢为自己发声。
剧中第一个中国故事「饺子」讲述的是由刘蓓与王珞丹饰演的母女之间交流的故事。
「奋斗」中敢爱敢恨的米莱、「杜拉拉升职记」中温和乐观的杜拉拉、「急诊科医生」中急救医学博士的江晓琪、「我的青春谁做主」中个性叛逆张扬的钱小样等。
她曾凭借这些剧的角色以及令人信服的演技,荣获许多最佳女演员奖的提名。
想必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也同样令我记忆深刻。
影片中,中国导演刘雨霖拍摄的故事「饺子」,母亲不知道该如何和女儿沟通心里话,包饺子与女儿谈话成为了这位母亲唯一想到的办法。
如今太多的母亲日复一日的在家做全职主妇,也没有机会去充实自己的眼界。
印度女权一直很不被重视,除了不停的付出就是付出,也从没有谁问过这些女性的感受。
一位妈妈“塞玛“。每日从早到晚家务忙的不停,还要照顾一对儿女、公婆以及丈夫。
对于她的付出家里觉得理所当然,她向家人提出想休息一个月,却遭到家人的反对。
“你还需要放假吗?“
她是选择继续“理所当然“的付出,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呢?
她没有办法面对家人和邻居们对她的刻薄言语,甚至指责她不要脸,嘲笑她嫁不出去。
她会惧怕他人的言语吗?到最后会为了自己心里的爱情而勇敢吗?
这是第三段关于女性的发声。
来自南非的第四个故事「性别疑云」很吸引我,是以女性运动员为题材的。
19岁的女孩恩通比是南非赛艇选手,她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国际赛事冠军。
但是她男性化的外表让她遭受质疑,被迫停赛,要求她进行性别检测。
所有人在讨论她的性别,经纪公司要求她化浓妆,调皮的男生偷看她换衣服。
在这么屈辱的情况下,她会按照大众想要的女人方式生活吗?坚持做自己还是变成另一个人?
女性的发声又何止在性别歧视。
第五个故事是来自巴西的「归乡」
主角是一位50多岁活力充沛的女人,可是她过去的让她伤心的回忆却总在她心里挥之不去。
某天,妹妹给她打来电话告知自己的母亲病危,她鼓起勇气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她选择面对这些让她伤心的回忆,面对家庭给她带来的伤害。
这五个小故事不长,虽然是电影里的角色。可是我们身边也是真实存在这样的女性的。
不知道如何跟家人沟通,不知道要不要做自己,不知道够不够勇气去面对这一切的人。
这部影片在4月21日在山西太原举行了超前试映会,观影结束后,来到场的优秀女性代表也会此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大寨村党总支书记、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郭凤莲看完以后对此感触很深,感受到了五个不同国家的女性相同的对这个世界、这个家庭、以及对生活的爱。
也有在场的男性代表为此发声,表示之前忽略了女性对家庭的贡献,以后要更加尊重每一位女性。
我相信这部在5月10日上映的「半边天」一定会给更多的女性带来反思。
女性应该如何独立,该如何选择?
这部影片一定会给你受益颇深。
我鼓励每一位成熟女性去看,但我更鼓励那些“默默无闻“的家庭主妇们去看。
感谢每一位在为这个世界奉献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