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7年12月29日,李小璐因为夜宿门和贾乃亮的婚姻也因此亮起来了红灯。
时隔460多天,李小璐再次上了热搜。
事情源于一位博主针对李小璐的小号内容进行评论,主要是阐述李小璐作为母亲很不容易,为了孩子,一直在忍辱负重等等。
随后就有一个网友表示不同意说,李小璐倒打一耙,吃喝拉撒都是靠贾乃亮,如果没有贾乃亮,她就要去喝西北风了。
没想到这个评论直接让李小璐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你哪只眼睛看见她吃喝拉撒都是靠贾乃亮,你又看见贾乃亮给过她什么?
网友们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李小璐出了轨还不知道错的,也有的说心疼贾乃亮,还有网友劝诫说就算为了甜馨也不要再这样了。
说实话,从李小璐夜宿门到现在贾乃亮出席场合都是独身一人的状态,我倒挺为他们觉得可惜的,毕竟两个人也算是一对金童玉女。
贾乃亮对李小璐的好,那也是众所周知的,如今闹成这个样子,未免不让人觉得惋惜。
至于李小璐到底有没有出轨又或者贾乃亮是不是在背后戳了她一刀,我不表态,也谁都不站。
02
首先是李小璐,说她是最大输家也不为过。
李小璐有没有后悔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是肯定的,李小璐真的是失去了一个这么爱自己的男人。
贾乃亮有多爱李小璐?
为了引起她的注意,他不顾一切的去打耳洞,化脓了也没有要拿下来;
不想让她一个人过圣诞节,贾乃亮拍完戏不管多累都要飞过去陪她;
下雨天了,他就亲自背着她过去……
贾乃亮说希望李小璐每天漂漂亮亮得,而不是让她当一个老妈子,因此他从来不会让她淘米煮饭,就怕她的手变粗糙了。
深思一下,我们都说婚姻里,富养妻子比富养孩子更重要,那为什么李小璐还是依旧犯错?
因为贾乃亮对李小璐,是掏心掏肺,但是李小璐对于贾乃亮的付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接受。
没有谁对谁的好是理所当然的,任何人的一种好,都期望可以得到一个回应,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谢谢。
在老公王珂有难的时候,是刘涛主动出来撑起了一片天。王珂东山再起后,对刘涛说了一句话 : 5年了,谢谢你的情比金坚。
导演李安说过这一句话:夫妻恩爱,就是先有恩后又爱。只有感恩到对方的好,才会更爱对方。
婚姻里最怕一个人倾尽所有的付出,另外一个人除了一声不响的接受,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
03
李小璐输了,贾乃亮就赢了吗?没有。贾乃亮看着像是最大赢家,但实际并没有。
不仅如此,自从经历过那件事以后,网友们就发明了一个“我去做头发”的梗。自己的家事,却要沦为众多网友的开玩笑的谈资,不免有点心酸。
有网友说,这就是贾乃亮在背后策划的一切,他真的是赚够了同情,卖人设装无辜,为自己博取好感。
试想 : 有哪个男人愿意用这种事来为自己博取关注,这种付出的成本未免太高了点。
《延禧攻略》里有一句话说 : 任何一个再宽容大度的男人,也忍受不了妻子的红杏出墙。
“我恳请大家能否给我曾经信仰过的爱情留点余地。我相信雨过总会有天晴。”
在此之前,李小璐是他的全部,是他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如今只剩自己。
至于某one更不用说了,糊的不能再糊了。不过就算没有这次的事件,他那些“慷慨激昂”的歌词,也一样会把他送到毁灭这条路上。
04
大人没有一个是赢家,小孩子更是成了他们的附属牺牲品。整个事件从被传出到现在,甜馨是最无辜的。
很多感情的破裂,看着是夫妻二人的战争,其实最受伤的还是小孩子。
《熊孩子熊爸》里,男主熊大因为误会被传出出轨第三者,孩子熊维尼的妈妈因此去了法国。
后来,熊维尼在学校上课的时候,班级上的同学都在传纸条,说他爸爸在外面找女人,他妈妈被气跑了。
熊维尼上前理论,一边哭着否认一边和同学扭打,最后一脸眼泪的跑出了教室。
看着真的挺心酸的 : 有多少个瞬间,作为父母的两个人只顾着自己情绪的发泄,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说扬州一个14岁男孩成绩很好,但是他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为此他扬言说“你们再吵架,我就跳楼!”
这场悲剧,到底该由谁来买单?
“就是因为你,我现在才过得这么累!”
“你跟你爸一样,不是个好东西!”
“我真后悔把你生出来,你看你什么样!”
这些话,就像一把刀子,戳在了小孩子的心里,做父母的,却看不见他们流血的地方。
哲学家弗洛姆曾说过:
“当一个不幸的婚姻面临解体时,父母认定他们的分离会剥夺一个完整的家庭给孩子的幸福。
然而,研究表明,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态。”
做大人的,真不该把大人的世界丢给小朋友。更不该让无辜的他们,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05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在别人的婚姻里,我们是旁观者看的清楚,但是轮到我们自己,又会犯同样的错误。
陈小春说 : 我一旦结婚后肯定不会离婚,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想法解决,让婚姻能够长久,哪怕是对方有了外遇,我也只会把事情摆在桌面上来想法解决,而不是冲动地离婚。
希望我们都能珍惜枕边人。
— END —
只需三步,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番茄
推 荐 阅 读
◆作者:番茄,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知名三甲医院部门主任,专注于女性自我成长,擅长用文字为读者解答恋爱、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的困惑。公众号:遇见番茄()微博@番茄的村庄,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