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放假聊天频道,来聊聊幽默感,幽默感有多重要呢?一句话总结,对女生来说,一个男生如果他很幽默的话,能礼貌而不失有趣,能让聊天意犹未尽,那他长得像李诞也是可以的。
一段感情的开始,始于颜值,但最终还是要落在两个人能不能接住彼此的梗,以及能不能一起开启更多的梗,梗梗不息……
幽默感对自己也是好的,心态更阳光和积极,面对逆境也能自嘲,面对尴尬也能自我化解。幽默感和你的性格可能是相辅相成(有些人天生就有喜剧天赋,你看着他就高兴?),也可能和你的性格完全背驰(比如我,刚认识我的人会觉得我高冷,但相处后会觉得有反差)
幽默感是与你气质浑然天成,葛优大爷就有一种焉儿坏的幽默,这就是他本人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01
英式幽默感
我感觉英式幽默是有反差感的,我们平时理解的幽默感是马上能令人捧腹大笑的,比如扮丑扮蠢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但英式幽默不是,他不是直接把笑料抖给你,而是喜欢将幽默揉碎在语言的艺术里,通过一些文字游戏,双关语,还有讽刺和荒诞也经常出现在英式幽默里。
有人觉得英式幽默就是秀优越嘛,把对方玩的一愣一愣的,是一种高冷的幽默感,但也有人觉得一本正经的搞笑,甚至笑话里还能回味,这种反差感太有趣和有魅力了。
总之英式幽默感,不是为了逗你笑的。
最有代表性的英式幽默剧就是《是,首相》和《是,大臣》,不得不服,非常有魅力?
这可是一本没有什么不敢聊的剧?
还时不时讽刺一下美国?
如果想看英式幽默的小说,推荐杰罗姆的两本,当然翻译比较重要,最好是看有中英文对照的。
《三人同舟》
杰罗姆·K.杰罗姆
这个故事写于1889年,是杰罗姆的经典作,你会情不自禁被这个话痨作者的英式幽默感给感染。真正的幽默感是不会过时的,虽然是100多年前的故事,但也会被逗乐。
讲述的是三个懒散的男人(绅士)和一条小贱狗去泰晤士河度假的经历,十分有趣,段子一个接着一个,全程对着书傻笑。
《懒人闲思录》
杰罗姆·K.杰罗姆
这本完全是因为沾着《三人同舟》的光而翻看的,并且懒人这个视角,我觉得挺有共鸣和兴趣的。毕竟过年我就准备做一条咸鱼了。
比如他就很犀利的指出:懒人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他们总是忙忙碌碌。
02
美式幽默感
美式幽默则更容易get的到,它不拐弯抹角,什么题材都能说,就像可乐和爆米花,不费脑就能捧腹大笑,又爽又上瘾,当然啦黄段子也是非常多的。美式情景喜剧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美国派》、《破产姐妹》等等都承包了我吃饭时候的笑点,简直都是下饭神剧。虽然也有文化差异,但美式幽默相对容易理解。
另外美式幽默里,会有夸张的肢体语言还有模仿,这个还蛮有意思的,很具有感染力。如果你想了解更深刻一点的美式黑色幽默,那马克吐温的书是一定要再重温一遍,虽然小学可能已经读过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
中短篇小说最适合假期的时候调剂一下,其中里面一篇短篇《火车上的嗜人事件》堪称惊人之作,诡异又荒诞。即使讽刺的是十九世纪,步入工业革命的真实美国,但在现在这个时代去看也不过时,仍然很经典。
03
中式幽默感
90后这一代对幽默感的启蒙大概就是以星爷为代表的喜剧和以《武林外传》为代表的情景喜剧。再到鲁迅、王小波、王朔等的讽刺幽默小说。总体感觉中式的幽默是含蓄,玩梗,转折(比如屌丝逆袭),自黑吐槽 ,再到人人都成名15分钟的现在,口头禅和流行语则更容易被记住(比如小岳岳的我的天呐,还有最近流行的好嗨哦)。
中式幽默还是更贴地气一点的,题材也大多是市井生活,情感八卦为主。即使开玩笑,拿人短处也都有个度,不会让对方太下不来台。这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喜欢一团和气也有关系。
《笑林广记》
一本跌破我三观,体现中式幽默比较有代表性的清代笑话书。此书讲的都是老百姓街头巷尾的生活琐事,里面有不少家长里短的荤段子。古人的开放程度也是令人咂舌啊。还有经常拿读书人调侃。从现在的角度看也是一本很大胆的中式笑话书。
《雅舍谈吃》
中国人必然是和吃分不开的,其实梁实秋写美食也是一绝,家中收藏了一本,每个地方的家乡美食都能写到馋哭了,并且文笔幽默有趣。也很适合过年这个大吃大喝的节日呀。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被王朔心心相惜的刘震云,《一地鸡毛》和《一句顶一万句》两本作品已经将他拉上很高的位置。这本依然是现实主义题材,比较吸引我的是,他描述的是现在当下中国的荒诞,用了吃瓜这个时髦的词,在前两本的积淀下,也更令人期待了,也是我这个假期准备路上看的书啦。
马上切换度假模式的我,最近暂时停更几天
除了中英美外,还有其他国家留到以后分享吧
留言区也可以聊聊
你们对各国幽默感的看法
GOOD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