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身边的“特蕾莎修女”凯蒂——数千名乌干达孤儿的美国妈妈
日期:2019-01-14 07:01:22 作者:约瑟的家 来源:约瑟的家v 阅读:

我们身边的“特蕾莎修女”凯蒂——数千名乌干达孤儿的美国妈妈

   写在前面

  Rainbow Bridge

  美国女孩凯蒂,18岁只身离家前往乌干达,服事那里的孤儿和老弱病残,至今已整整十一年。期间,她创办了“亚玛齐玛传道会”,“亚玛齐玛”是乌干达语“真理”的意思,通过这个机构,她鼓励当地人自力更生建立小学发展教育。更重要的是,她带领每一个接触的人认识耶稣,使数以万计的当地人改变命运。在我所翻译的《凯蒂之爱》正式出版之际,匆匆写作此文,勉强算作译后记吧。

  最早接触到凯蒂的经历,是大约四年前的夏天。当时出于写作需要,在搜索一些素材,无意中打开了一个网页,里面简单提到凯蒂的故事,称之为现代“最年轻的特蕾莎修女”。还穿插了几张20岁左右的她在乌干达服事孤儿的照片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邂逅”,我的心再也难以平复,开始四处搜集关于这个美国女孩的资料,得知《凯蒂之爱(Kisses from Katie)》已经登顶《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那段日子,我逢人便讲这个出生于1989年的美国女孩的故事,每一次都讲得热泪盈眶。其间,也将这本书推荐给了之前翻译《撒切尔夫人》独家传记合作公司

  对于能在我立足的这片土地上出版这本书,我并没有抱任何期待。殊不知,上帝总会让人意识自己的小信。数月后,对方告诉我,版权拿到后,很快就通过审批,拿到了书号,建议我来翻译。就这样,《凯蒂之爱》今天静静躺在了我的案头。

  1

  原本生活,真是“毁”在了耶稣手上。

  凯蒂·戴维斯,生于1989年的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18岁之前,她的生活和每一个城市里的青少年无异,或者说,比许多同龄人光彩夺目前途无量

  用她自己在书中的话来描述:“从记事起,凡是大家觉得重要的东西,我一样都不缺。高中班长,是舞会人气女王成绩名列前茅;我永远穿着漂亮鞋子,开着超帅跑车,和可爱型男约会。我的父母超级棒,非常关心我的前途,还答应不管我读哪所大学,他们都会毫不犹豫为我付学费。”

  但是,这些并不是她生命重点。因为她在这段话的末尾用了一个恍若隔世的急转折:“可是我唯独爱一个人,就是耶稣。”

  因着对耶稣的爱,凯蒂对于自己规划人生方向以及别人对她的期待,渐渐有了不同想法。“我的心被这份伟大的爱占满了,这份爱激励我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出生在基督徒家庭的我,一直定期去教会,且立志一生都要以我的救主耶稣基督榜样,因为他顾惜每一个人。十二三岁时,我就开始沉潜在《圣经》的真理中。随着我读得越多,对于耶稣所说的话也理解得越多,进而越来越不喜欢自己以往青睐的生活方式。……我渴望发自内心地按照耶稣所说的去做。

  随着这样的信仰生命日臻成熟,耶稣干脆直接“毁掉了”凯蒂。“我放弃了大学,放弃了可爱的时髦时装,放弃了黄色小跑车,甚至连男朋友也甩了。如今,这个世界口中一切重要的东西,我一样也没有。在乌干达,我未来没有退休金,有时候连电都没有。”

  但是,这种生命毁灭式的改变并非坏事。因为凯蒂随后又用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急转折:“但我拥有一切我认为重要的事物喜乐、平安。这两样来自比这个世界更美好地方超越了所有人类想象。……耶稣‘毁’了我前面的人生,打碎了我原有的生活,然后把一片片碎片拼凑成为一个更美好的生命。”

  2

  只要一个人在我身上看到基督的爱,那么我付出的每一分钟就都值得了。

  如果你为自己忙碌的生活安排一个周末,安静阅读《凯蒂之爱》这本约30万字的书籍,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认同,这个女孩子真的活出了“一个更美好的生命”。

  或许,你还会在阅读时和我翻译过程中一样,一会儿哭着笑,一会儿笑着哭。我们日益精致考究的现代生活,需要多一些为世间不配有的爱而感动奔放的眼泪,和为这世界单纯美好的生命触动肆无忌惮大笑。让这眼泪弄脏你刚刚画好的妆容,让这大笑揪起你牵肠挂肚褶皱,因为有许多事情真的比这些更重要。

  2007年秋天,凯蒂刚到乌干达的前几个月,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有时候我觉得,在第三世界国家想要做些事情,就像试图用手中的一根滴管,去抽干整片大海里的水。”她说,到今天,她仍旧有这种感觉,但是她已经不再因此沮丧

  “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改变全世界,那是耶稣的事情。然而,我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小世界,比如我领养的14个小女儿,我照顾的四百个学生,以及那位病入膏肓奄奄一息老奶奶。另外,还有那些被遗弃、虐待营养不良孩子们。只要一个人在我身上看到了基督的爱,那么我所付出的每一分钟就都值得了。事实上为此我要倾尽一生都值得。”

  曾前往乌干达走访凯蒂的美国作家贝斯·克拉克,曾亲眼目睹凯蒂照顾病危女孩娜朋戈的全过程。这个两三岁的小女孩骨瘦如柴,却有个巨大的肿胀的肚子,脏兮兮皮肤上布满了疙瘩,“看起来像疣,也像水泡,又像水痘的疮”,脚上的皮肤里还钻着恙虫。最可怕的是,她的血检结果是“艾滋病毒抗体阳性”。

  经过凯蒂的精心治疗和照顾,这个女孩后来“开始去幼儿园上学,蹦蹦跳跳,大声欢笑”。

  贝斯说,娜朋戈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我待在乌干达的时间不长,却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当地居民,为了各式各样的原来来到凯蒂家门口,或是在路上拦住她,希望得到帮助。隔壁的妇人有次发高烧,在深夜来找凯蒂,凯蒂立刻戴上乳胶手套,拿了个针筒替她检测疟疾;也有人来和她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有一个邻居因为健康不良,又没钱,生活很苦,所以过来向凯蒂倾诉。”

  “看着凯蒂细心善待每一个人,竭尽所能帮助或鼓励他们,我知道在她的世界里,没有精打细算,没有算计,只有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而每个生命都同等重要。”贝斯静静地记录着这一切。

  (当地肮脏环境忍耐等候食物的孤儿们

  3

  我更害怕的是活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里,只顾自己,却忘了神。

  从《凯蒂之爱》一书中,还会读到她在乌干达的种种危险。因为她经常要开着破烂卡车发生战火的地方救回孤儿;她还会在半夜启程拉着命悬一线的病危者前往城里抢救;她会突然遇到抢劫者。

  “常常有人问我会不会觉得现在的生活太危险,问我怕不怕。其实让我害怕的反而是躲在安逸舒适的生活里一成不变。”凯蒂说。

  “我居住的地方非常危险,随时都会有受伤的威胁,我身旁的人活在致命疾病恐惧中,往往只有我一个人能帮助他们。乌干达这个国家打了很久的内战,时间之久举世罕见战事距离我们不到几个小时路程空气中永远弥漫着不安气息。就算每天生活在不安和危机之中,就算随时可能受到伤害,我仍然愿意住下来,因为在这里,我的灵魂不会因自满、安逸和无知而毁灭。比起疾病和惨剧,我更害怕的是活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里,只顾虑到自己,却忘了神。”

  但是,18岁之前的凯蒂从未想过要过这种生活。“我原先打算和我的高中情人一起读大学,结婚小孩,找个好工作,住在漂亮的房子里,离爸妈家不远,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事实是,“今天的我,住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国度,身为单亲妈妈,抚养屋子的小孩,教导她们耶稣的爱。”“我随着耶稣前往苦难之地,他便将苦难之地化作难以想象的、最奇妙的喜乐之地。”

  2007年9月29日,礼拜六,凯蒂在日记中写道:“就是那份爱,让我连续不断用滴管汲水,一滴又一滴,慢慢把海水抽干。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消灭贫穷或根除疾病,也不是阻止人们遗弃孩子。我到这里只是为了爱。”

  2010年7月20日,礼拜二,她又在日记中写道:“勇气不在于你是否知道道路在哪里,而在于你要迈出第一步……我们希望每一天都是向你说‘我愿意’的一天……主啊,在我多帮助一个人都嫌太多的日子里,求你帮助我来选择你。当撒旦向我低语:‘你救不了所有人,为什么还要尝试?’让我选择你。当我懒得陪孩子们一起读《圣经》,而只想给她们看电影,让我选择你。当恶语脱口而出,我却找不到美好的语言来代替,让我选择你。”

  (2018年夏,14名学生受洗。)

  4

  我是被拣选的,耶稣要我去宣扬救主的故事,让他照亮这个黑暗破败的世界。

  “我逢人就推荐《凯蒂之爱》。”《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史黛西·艾杰奇说。我也想这么做,所以有了这篇文章。请相信,我这么做绝非因为它是我的译著,更不是能给我带来利益。翻译本书我基本上是出于推荐的义务,几乎没有酬劳,其销售也和我的收益毫无关系。我推荐它,只是因为一份这日益荒凉的世界里不配拥有的一份爱。

  凯蒂说,她只是努力把耶稣的光活出来,照亮身边黑暗的角落。这和“约瑟的家”所领受的相仿:“让爱医治黑夜,彼此成为祝福。”让耶稣的爱透过我们这些称为基督徒的人,去医治身边的黑暗,彼此成为祝福。凯蒂是我们的榜样。

  翻译完这本书,我通过网络和凯蒂成立于乌干达的亚玛齐玛传道会取得了联系,时常了解他们的服事动态欣喜发现,凯蒂结婚了,有了一位和自己同心合意在当地服事的丈夫。也不断看到这个机构的影响力日渐扩大,越来越多地获得美国和世界许多地方的支持

  我想,可能许多人会关心金钱的事情,这很正常,没有什么问题。凯蒂也在书中多次提及这件事。“我的朋友小心翼翼地问,如果我无法支付2008年的房租和日常开支,那怎么运营传道会,如何保证孩子们在2009年继续上学?我的答案不切实际:‘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可以收支平衡。每到月底,那些钱就会跳出来。’”

  (亚玛齐玛小学师生合影。)

  就在我最新(1月4日)收到的一封来自亚玛齐玛传道会的电子邮件中,看到他们主题为“谢谢你们”的图文视频,知道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努力之后,传道会在乌干达零负债建立起了一所小学并正式开始运营。

  对于凯蒂的描述和经历,我感同身受,我们称之为“信心生活”。这是一份无比美好而自由的生活。当金钱、名望地位和健康,都俯伏在信心脚下,我们的生命就会越来越呈现天父初造的那个小孩子样式。当然,这里的信心不来自心理学,唯独来自耶稣。

  最后,作为本书译者,向你郑重推荐《凯蒂之爱》这本书。愿它在2019这个新的年度改变你的生命,使你的余生都不再一样,如同日光,越走越亮,直走到正午!

  更多阅读

  ✟ 生命如斯,轻易快乐——《撒切尔夫人传记》翻译心得

  ✟ 不是只有地震时,我们才来到现场||不布老师汶川地震灾区回访手记

  ✟ 【复活视频】死亡都无法阻挡生命翻转的毒贩Frank的见证

  ✟ “蝶变”袁幼轩——从艾滋病患同性恋和毒犯到神学教授

  提示文末广告由腾讯配送,内容与本号无关,但您的每次点击都会给平台带来几毛收益。

  阅读往期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身边的“特蕾莎修女”凯蒂——数千名乌干达孤儿的美国妈妈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