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书》是一部由乔梁执导,赵顺然 / 朱颜曼滋 / 姜瑞佳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就把这句话作为标题吧!
《小情书》是想看了很久的一部影片。当时上映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去影院里观看,如今看完,发现是真的没有辜负我对它的期待。
当时知道这部影片是因为二熊的《橘生淮南》,当时得知《橘生淮南》要拍电视剧,而很巧的是男女主正是《小情书》的男女主。所以对这部影片有着莫名的好感。
故事是在一个北方的小城发生的,高考前的校园生活丰富、真实。男主班级里新转来了一位漂亮的女孩子叶虹影,在过道里被班主任带着的叶虹影因为男生王凯下意识的挡球而一眼便喜欢上了男生。
挡球后的对视~
而后,男生因恶作剧给自己的好友写情书而造成了一个与友人尴尬的局面,这时男生去找女生寻求帮助,让她和自己的好友假装恋爱(ps.里面的男主的好友老乔原来是《你好旧时光》里的蒋川大爷赵健雷,他在《小情书》里的演技也真的是很棒啊!)
女主最后竟然答应了(结局时说女主是为了帮男主分担一些?果然青春时的思想很单纯),直到最后的老乔发神经病的时候,女主也没有抛弃他,当时老乔要被带去治病,而他不肯走,也是女主赶来安慰他。
前半部分我觉得男主是老乔,赵健雷演真的很棒,最后的发病和不能上大学的绝望真的是演技大爆发。
后半段老乔下线后男主才慢慢开始让人有记住的点。
在与女主慢慢的相处中,男主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女主,最后写了一封情书告白,两人相约一起朝着未来努力,奋斗。
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女主讲述了对男主的暗恋,然后……拒绝了男主。(???当时我看的时候,我就觉得编剧要搞事情,果然……哭唧唧)
超可爱!
女主拒绝了男主
退还男生写给女生的情书~
个人觉得这里男主的侧颜是男主全剧最帅的一个瞬间!
一段青春往事终了……
然后……
然后两人再见已是很多年以后,各自嫁娶。
影片故事的展开就是多年后,从男主视角来讲述的。
成年后的男主在民政局管理离婚手续的办理,恰好遇到了来和前夫离婚的女主叶虹影。
其实看到后来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女主要拒绝自己喜欢的男孩子(难道是早恋就一定没有很好的结局吗),但是写着写着我突然有一些理解了。
成年后的叶虹影在找王凯帮忙办理离婚手续时,一时感慨,说自己的前夫又懦弱又虚伪,关键时候不是逃避就是耍小聪明,而等女主走后男主内心暗暗想着,她似乎是在说以前的自己啊。
还有火车站事件,仅仅是父亲几句责骂,便想到要离家出走,去逃避现在的生活,而不是面对。
女主去火车站找男主
这个场景很好看~
某一天女生来找男生,希望他能跟老师说让自己和她坐一桌,因为自己神经衰弱,坐后面会好一些。
(……女生喜欢男生表示已经很明显了。)
可是男生却把她推给老师
女主当时一定是很失望,再加上后来的男主送药,女主不接,然后男主就把药摔在了墙上。
低情商幼稚又懦弱的男主的行为让女主一次次失望,最后即使男生喜欢上了女生,但是女生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女生了。
高考后的拒绝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第一次剪短发就是因为男主,为了帮男主的忙。
女主想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没有男主的生活……
这是一个暗恋的故事,跟《橘生淮南》故事结构上很相像的,很期待《橘生淮南》会拍成什么样子。
女主演的很好,声音也很好听。一众配角也演的很自然,很棒。特别是陆老师,是真的演的很酷!刀子嘴豆腐心,一切为了学生,虽然很古板很不通人情,但是她的内心却是真心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男主演技有一丢丢尴尬,声音也有一丢丢尴尬,特别是他还配了旁白,有一丢丢奇怪。但是不影响整体。
所以我觉得这部影片还是挺不错的,小清新又不狗血,演技也很自然,情节也很真实。
最后期待《暗恋。橘生淮南》呀!
《小情书》观后感(二):那年情书
这部《小情书》就像我的整个高三,在忙碌中度过不平凡的每一天,兵荒马乱的节奏里,青涩的记忆。一边是班主任的“咄咄相逼”,一边是家长“操碎了心”。记得那些一对对要一起努力考同一所大学的,课间传递的小情书相互鼓励……虽然最后的结果仍然是遗憾。影片中那场冬天的雪仗,男主摆脱了试卷出去疯玩,让我想起去年一模考完,一群好友顶着大雪去聚个火锅,那天的大雪,足够我们玩了一个下午,在雪中,在街上乱跑,砸雪球,嘻嘻哈哈,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大雪。然而转眼就到夏天,毕业之前,各自开始揣摩未来的方向,最后,不同的人去了不同的地方,从此再难相遇。此后回忆起来,像电影中哪有般,忽然之间,时光早已飞逝多年,而回不去的那段相知相许的美好,都在发黄的信纸上闪耀
《小情书》观后感(三):5月21 小情书小记
本人大学狗一枚,看这个电影其实挺阴差阳错的,一开始是在朋友圈看他们在集赞换电影票,觉得集赞挺费劲(原谅我是个懒人,万一集不齐岂不是很尴尬-.-),也赶上女朋友也有时间就买了票,到最后才发现我们那一场被一个研究生学长包了场,基本上全是北京化工大学的,人家都是集赞来的,我俩自费,好伤心,不过还好电影很棒,超值。
买票的时候很诧异,一个评分还可以的电影(淘票票8.5),怎么一天才安排3场。结束后那个学长说上映3天才200万的票房,很是诧异。难道里卖没有明星就没有票房吗?无力吐槽,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仅从我个人而言,就个电影能让我笑,让我感动(虽然我很讨厌感动这个词),那这个电影就是好电影。
1.契合还没有忘记高中生涯的人的心理,高中的种种在电影基本上都得到了体现,从家长到老师到教务主任到校长,里面的两位老师,一个是我高中老师的现状,一个是我理想中老师的样子,既有所冲突,又相辅相成,没有刻意的做作。同时也将各类学生的状态充分展现,好学的,好玩的,睡觉的,写小纸条的,学习好的,学习差的,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高中生的样子。
2.紧紧围绕着电影的主题——小情书,高中生涯的结束其实已经是整个电影的结局了。电影的最后我以为是烂大街的完美结局,女主离婚,男主未婚,两个人走到一起。结局出人意料也合情合理,他在她最需要的时候选择了后退,高考期间女主也算是仁至义尽,最后把话说清楚,不拖拉很性情。
3.电影制作不易。电影全程采用实景拍摄,为追求真实,摄制组特地在拍完夏景之后停工数月,一边细致打磨剧本,一边耐心等待冬天的漫天飞雪。
4.没有大明星撑场,参演电影《小情书》,是女主朱颜曼滋和男主赵顺然首次触电大银幕。每名演员都表现得很到位,可能与他们离开校园生活时间还不长有关,里面老乔的面部表情很到位,每一个脸部的颤抖,把一个精神上出现问题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
5.我个人审美一般,个人认为编剧很强,整场电影下来笑声不断,其实不管是笑点,感动的地方也有(其实我想说泪点,但仅仅是触动,还不至于流泪)。陆更年的冒雨送准考证,触动很深。
本人第一次也影评,其实不算是,就是一个简单的观后感,不喜轻喷。
《小情书》观后感(四):我发现我不喜欢你
结局的反转可能只是导演的一种选择,拍成两个人在一起也未尝不可,但我还是愿意在既定的作品下说一些东西。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女主在火车上会说不喜欢男主,原因已经被强调三次了——逃避和懦弱。
用手挡球的瞬间、引开抓迟到老师的瞬间,都是没有期待下的惊喜,是女孩慢慢喜欢男主的原因;但当她终于怀有期待,希望男主可以为她站出来的时候,他却退缩了。把一个鼓足勇气来求你的女孩,推向凡事要靠自己争取。
很多事情女孩知道她自己有能力搞定,但就是希望有一个人可以为她做这一切。高三的男生,很难懂。
两个人对生活的期待本就不一样。
女主为了复习可以自残,最后考上清华;后来嫁给了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公司即将上市。但最后慢慢发现,除了外在的结果之外,自己仍然很在意内心情感的满足,她不能接受老公是个遇到问题只会逃避的人。
男主最后选择公务员,并且有了小孩,一家三口平平淡淡幸福一生。
这是完全的两类人,怎么会相互喜欢。
《小情书》观后感(五):剧组和导演很不讲理,拍摄期间要打一个无辜的学生
在长春拍摄时剧组以多欺少,企图殴打一个无意中挥手的学生,那个学生根本不知道有摄像机在拍摄电影。但是这个剧组竟然诬陷那个学生有错,真是太暴力太不讲理了!!俗话说不知者不怪,人家学生小弟不知道在拍电影,只是挥了一下手,难道有错吗?曹tmd,这剧组的娘娘腔导演竟然带头要打那个学生,真是和黑社会差不多呀!你们剧组干脆拍古惑仔得了,不要拍青春爱情剧了,你看小情书在豆瓣可怜的评分,害臊不害臊呀!另外,不要以为自己拍电影了就tmd很拽了,对现场不知情的群众态度好一点。群众没有义务配合你们。你们tmd算个吊啊。真的把无辜学生打了,人家所有同学和亲属都杀过来,还不把你个烂剧组踏平了才怪,你以为你们人多势众,你们是不是没有被黑社会暴殴过吧?哎!那个娘娘腔导演,说你呢!你倒是回应一下啊,怎么一点胆量没有了呢?!没有剧组一帮人护着你,你不敢吱声了吧?做人要摸摸良心。不要动不动就欺负人,欺负人多了你会遭报应的!
《小情书》观后感(六):一部没有恋爱没有堕胎的青春片
感觉虽然是一部青春片,但是没有落入俗套吧,没有轰轰烈烈的一场喜欢,没有分手没有堕胎,感觉总体挺写实的,初恋有恋人未满的遗憾,但是也有因为爱情作为动力而考上理想大学的正能量,高考的学校环境挺写实,老师和家长也演的不错,让我很能感同身受可能因为也刚刚考完高考,对高考的情景和查成绩的紧张挺写实的。两个主角不是第一眼惊艳的,但是都很耐看,最后简略地对各配角的高考出现的各种意外状况和之后工作情况的交代,让人很感慨青春与生活的不同。每一个配角虽然介绍不多,但是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总体来说,正因为请的没有什么大牌明星,所以青春得更加平凡而真实,也正因为没有像其他剧那般轰轰烈烈地恋爱再分开,而是让人看好的感情却因为女主出乎意料地拒绝戛然而止,让人遗憾却又觉得合情合理。大概这就是青春吧。作为怀念青春和消遣时间,这部片还是不错的。
《小情书》观后感(七):致我们差不多的高三
看这部电影之前,说实话没抱多大希望。现当今青春校园爱情电影烂大街,剧情无非就是谈恋爱、分手、毕业,或者多年以后要结婚了回忆起当年的狗血爱情,以此赚一把观众的眼泪。但是让人惊喜的是这部电影从头致终只是还原了我们差不多的高三时代,还有那份懵懵懂懂分不清到底是不是爱情的小心动。
一位嗓门比雷声还大的老师,一位偷偷爱慕着的女学霸,一个猪一样的同桌,一个总是拉着你打篮球的臭伙计,还有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这就是高三那年所有人都避免不了的人和事。
看完电影也没能够理解叶虹影为什么不选择和王凯在一起,我当时认为她自私,在火车上说出的话容不得人去反驳,她是真的自私吗?可是她又愿意帮助王凯答应和老乔“在一起”,帮助老乔考大学,在车站帮助王凯浪子回头,高考前不断写信鼓励王凯,那个时候她是那么善良,对于那个年龄不谙世事的女孩来说,她的做法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人。
看完之后不由得想起了那个挥洒过汗水的高三。那个年龄的我们,天天有做不完的试卷,每周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考试,每个班级都有一位唠唠叨叨比你自己还担心你的成绩的“更年”班主任,课桌上堆放着满满的试卷和各种复习资料。临近高考的那几天,班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
每天早上5点50起床,10分钟洗漱完毕整理好宿舍内务,6点20坐到教室开始背书;午休之前再做几道数学题,晚上将近十点下晚自习,然后以神之速度洗漱完毕后爬上床点起台灯继续熬夜做题……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就是合上书本躺下睡觉。纵然过去了多年,那些日子还是记忆犹新。
在这样高压忙碌的生活状态下,那份对某个人说不口的喜欢也就深深的埋在了心底。高考的一天天临近,那份懵懂的喜欢也就腐烂在了数不清的考试里。情窦初开的年代,随着最后的四张试卷的终结,也跟着结束了。当年的自己甚至还为那种枯燥的日子抱怨过,可是现在想起来那都是再也无法回去的最单纯、最充实、最美好的日子!老师说高考决定你的命运真的不是骗你的!老师说拼搏三年可以轻松一辈子也不是骗你的!老师阻止你高中早恋,真的是不是扼杀你的爱情,真的是为你好!老师讲课一定要认真听啊!那三年你真的可以拼上全力不要命一样去学习!高考结束那一刻你真的会感谢曾经这么努力的自己!班主任真的是除了你爸妈对你最好的人!高三那年真的就别玩微信,别刷微博了!
其实我们的高三都差不多,身边的人也差不多,发生过的事差不多,甚至做过的题管过我们的班主任也差不多。总而言之,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无论是人还是物。那时候的我们多幼稚啊,真的很幼稚!
高三又是“恐怖”的代名词,可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小情书》观后感(八):《小情书》:初恋是件好事
长大之后,依然对“初恋”这两个字怀有某种特殊的感动。不管年少时的那段初恋是否有过矛盾、争吵、误会等不好的成分,时隔多年回忆起来,都会化作嘴角的一丝微笑,和心底的一抹柔情。
也是后来才发现,初恋无关爱情。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说爱未免深沉了些。因为担不起责任,谈恋爱只是为了开心,而没想要承担什么后果。所以,大多数的少年口里说着爱,却没有修成正果。
这就好比“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样,少年不知爱滋味,为赋新词强说爱。
所以,很是理解为什么有些中学生会偷偷谈恋爱。
偷偷归偷偷,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学生就是坏学生,并要因此承受老师和家长的另眼相待和批评教育。初恋本来是一个中性的带着点美好的词,是老师和家长对之的行为和态度,将其变成了一件听起来很坏的事。而青春期的孩子们又普遍具有叛逆心理,不让做什么偏做什么,恋爱屡禁不止的现象也就不难想见了。
学校一直教育我们考试时要押重点,他们却在青少年恋爱这个问题上押错了重点。称之为“早”恋,乱棍打死并不能一劳永逸,也并非智慧之举。我们要做的是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对待恋爱,以及如何对待学习。
《小情书》没有强大的卡司阵容,排片率、关注率貌似也不是太高。可就是这部名不见经传的小制作电影,勾起了我对初恋的种种回忆与思考。
男女主角是年轻的新人,意外贴合着电影中少年单纯青涩的气质,清新与美好扑面而来。剧情虽然在现实的基础上拔高了一些,总体来说很有代入感,让人们相信即使这不是属于我的中学时代,也会是属于我周围的TA的中学时代。
王凯冒充“默默喜欢你的人”给同桌老乔写了几封情书,老乔信以为真得了相思病。得知事情闹大的王凯在朋友的建议下,去找女生帮忙。最终叶虹影选择了帮他,告诉老乔写情书的人是她。在叶虹影看来,他们只是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可老师认为他们是在早恋,分别对他们进行了类似早恋有害学习要保持距离的谈话。叶虹影以自己的一番见解说的老师哑口无言,而老乔在被老师谈话之后精神错乱,不得不被父亲接回家疗养。
叶虹影受到影响,有点神经衰弱,求助于王凯。王凯欺骗母亲说自己得了神经衰弱,把母亲抓的中药偷偷给叶虹影。他在化学实验室用量杯热药时被老师抓住罚站,叶虹影得知后怕耽误王凯学习所以拒绝了他的好意。王凯只好以情书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心意,叶虹影这才喝了他给的中药,并与他相互鼓励,约定一起考上好大学。
临近高考的日子里,他们并肩作战,与时间赛跑。递来递去的小情书里,写满了鼓励的话。
电影中高考那一天,大雨,堵车,所有人奔跑在考场路上的场景,高考前种种叫人心焦的小插曲,让我泪眼模糊中仿佛看到了八年前的自己。高考那一年,我也曾那样放下儿女情长拼尽全力。高考那一天,我也曾那样排除万难专注考试。
高考可能不是唯一的道路,却是最有可能发现各种小美好小确幸的道路。
故事的结局,王凯和叶虹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叶虹影对王凯说,她暗恋了他很久,不想他纠结为难所以帮了他,在此过程中,她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也慢慢发现,她并不爱他……
我并不怀疑,他们是彼此的初恋。
我也相信,初恋的目的不是修成正果,而是在此过程中成为更好的、更成熟的自己。多年以后,当我们回头时,除了微笑,还是微笑。
这也是为什么,看过这部最终没有在一起的电影之后,我们没有遗憾惋惜,有的只是各种美好的回忆与感动。
我倾向于把初恋里的种种小心情称之为“喜欢”,单纯的、纯粹的喜欢。这是初恋的专属品,也是青春的专属品。
《小情书》观后感(九):520一个人看电影也不忧桑~
第一次看文艺电影里,台词没有一句废话,电影进程也比较快。很喜欢。 如果说最触动我的可能是苦学为了高考,而对爱情的部分,我感触不多。很多年轻女孩子(刚刚读大学的)都哭了。真的很现实。包括最后的那个结局,并没有在一起。经典台词“你保护不了我,谁也保护不了我”。女主角在火车上对王凯说的。真的很对,对所有女孩子都试用。我高中有一个女孩子高二去美国留学,四年未见 ,得了抑郁症回国了。原因是他爱上了比自己小2岁的男孩,那个男孩每天早上叫她起床,还给他做早餐。最后无情的说“我和你在一起不可能有任何进步,我们分开吧!”我同学一下子受不了这样打击,得了抑郁症,学业未完成就匆匆回国,不愿待在伤心地。怎么说,也算毁了自己留学经历吧。
电影里有一个炒鸡大bug,不知道是为了有视频效果还是什么,女主角回家努力用功,可是每次书包可能只有一本书,扁扁的。比如她借男猪脚数学笔记本的时候,书包里只有数学笔记本。
最棒的是----乔广厚。稚嫩的脸庞下是成熟的演技。堪称最佳男配角。演技派。虽然丑一点,但一看就用功,是好人。尽管我经常看错人吧。。。不过乔广厚真的很棒 ,看医生血脉喷张还有雪地里狂奔的那段,大赞。
几张剧照,大家饱眼福,都是帅男生照片。
《小情书》观后感(十):除了女主演的名字,就剩下抄袭的海报和片名了
对于片名这种赤裸裸寄生别人经典的做法我一向是很鄙视的,这也为本片是一烂片打下了基调。更过分的是海报都抄袭人家《情书》,就差没跟人宣传说我这是中国版的《情书》。
剧情其实和情书没几毛钱关系,而男主唯一写出的那份情书也是生硬无味刻板之极。说到底这还是一部青春片,但电影中公然宣扬中学生恋爱是与现实中的提倡相违背的,广电的剪刀手一再地放开甚至到了纵容的地步,也是醉了。早恋堕胎打架出国这股青春片滥潮是不是该禁禁了?广电不是喜欢出条文来规范吗?那就来个正能量青春片指示,看大家还怎么拍。人家《情书》连一个吻也没有,照样成了经典。
女主朱颜曼滋的名字够特别,原来是蒙古族,好吧,我还以为是故意起个四字的名字博出位呢。想起了香港的诸葛梓岐和内地的爱新觉罗·启星。颜值也还可以,演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