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狗年》经典影评集
日期:2018-01-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狗年》经典影评集

  《狗年》是一部由George LaVoo执导,杰夫·布里吉斯 / 劳伦·艾波罗丝 / 罗伊丝·史密斯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狗年》影评(一):这么烂,这么烂

  怀了期待心情下了高清版,吃完饭,泡杯茶,坐在椅子上看。

  半个小时过去,没发现有任何吸引人的情节。整个剧情比白开水平淡。哭戏也莫名其妙

  因为喜欢狗,所以忍着看完。

  不得不说,浪费我1小时20分钟。整个剧情就是一位江郎才尽,而且郁燥不已的作家收养了一头受过虐待且同样郁燥的狗。后来一位老婆婆说这狗这么郁燥都是因为你是个郁燥之人。所以作家领悟了真理,写出了这个剧本。全剧终。

  Oh my god。我坐80米垂直过山车都没这么惊讶。一部电影可以简单到这种程度

  欧美的温情电影总是有些温情镜头,这电影里的温情镜头可谓是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给我的感觉就是相亲见面3天就结婚的小夫妻,不自然啊,不自然。

  别拿狗狗做噱头,欺骗我们这些爱狗的人的时间

  《狗年》影评(二):只是篇观后感

  这只是我对《a dog year》的一篇观后感而已,仅此。

  因为突然发现小花先生喜欢看电视里的狗,所以便上网百度了下关于边牧的电影,然后,我又被治愈了,当然,心灵的治愈,总是不嫌多的。

  jon是名年岁渐高的作家,对他来说,写作似乎成了一种折磨,于是他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感到厌烦,愈发孤僻。幸运的是,jon还有狗狗陪伴。狗,是jon唯一的朋友,也是唯一不会带给jon任何压力的朋友。它们不会因为jon写不出作品而催促,也不会对jon失败的社交能力发牢骚,当然,事情总不会十全十美,这点在电影上更为明显问题边牧devon的出现,使jon的生活彻底变成一团乱麻。

  devon是不合理训狗的一个缩影,而devon的前主人和刚接手devon的jon更是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问题主人。

  好吧,我沾沾自喜了,因为在与小花先生的共同生活中,我一直坚信,暴力是最差的手段。小花先生也很争气,从来不像别的边牧家庭抱怨的那样,善拆迁、喜破坏。当然,除了偶尔的咬拖鞋和撕纸,这点我承认是我惯的,毕竟得给他一点小恶作剧的权力,不然他的童年岂不是太无趣了。

  jon是个好主人,但依然是问题主人。美丽世界,来自美丽的心灵。jon的世界充满了愤怒,却将问题丢给了周围。不过结局不错,当农场女帮主jon与devon眼神沟通时,我承认我被瞬间治愈了。什么样的主人什么样的狗,这个道理在其逆命题上同样成立

  吐糟下电影名字的翻译,狗年这名字也许很文艺,但真的很二,很二的名字总会让很多不喜欢二的人打退堂鼓,我觉得跳出个大神重新起一个中文名字会更好。

  《狗年》影评(三):唯有放开了,让自我放松出来,才能找到原本的自己

  Jon一次一次的与Devon做着“呼唤”的练习时,Jon不仅是帮助Devon与自己确定了那份不仅是“条件反射”的联系,Devon开始找到了边境牧羊犬的本能,老Jon一声声的平静了自己的心,找到了自己。

  似乎养狗就是这个目的,常常人们会发现从狗的行为性格就能了解狗主人的状态,Jon在自己焦头烂额毫无思路情况下,还是接受了那种曾经受虐过的Devon,内心也是希望借由训练它来重新唤醒自己吧。

  Jon原本应该也是内心强大的人,不然也不会一直领养受伤的狗狗回来驯养,两只拉布拉多仿佛是他无声的知己老友,想必这之间的相处Jon费了相当的心思,拉布拉多跟好动不输边境牧羊犬哦。虽然有新的Devon进家门,两只拉布拉多也没有争宠,静静呆在Jon身边看着两个之间的互动。

  Jon决定去乡下租间农场,为了Devon有更合适空间,也是为了能让自我能有个缓冲的地方,Jon以为找个够大够封闭的地方,就能让失去的自我重新回来。然而就像那位老妇人说的那样,问题不是狗,而是出在你身上,你们都是失去自我。唯有放开了,让自我放松出来,才能找到原本的自己。

  那些Jon家周围那些“热心”的邻居,是另一种驯养狗的类型,他们只是让狗狗成为狗主人想要的那种狗狗,而不关心狗狗的本性或者说自我。在自我迷失或者正在寻找自我的时候,这样的“热情人士特别多,他们用你难以抵抗的温情将自己的价值观默默洗脑植入进你的自我,代替你的自我,然后让你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应当是Jon很唾弃的类型,虽然她们都很热情。

  Jon演得不错,不是很刻意,那种迷失又封闭又在不断寻求突破的状态把握的到位,自然流露。

  边境和拉布拉多的眼睛,都好像会说话,真是很想养一只。

  向往那种乡下农场的生活,那种人与人之间自然的关怀,全身心的放松,不管对狗狗,对人都很好吧。

  国外的作家仿佛很好混,养只狗,然后写写狗与自己的经历,就能成就畅销书了,上大屏幕得也不少,这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了,可惜国内出现得不多。

  《狗年》影评(四):像照镜子一样 驯养狗狗 驯养自己

  love me love my dog

  ave my dog save myself~~

  take it easy~

  trust your dog just like trust yourself~~

  注视着狗狗的眼睛 叫它的名字 然悔给一块甜蜜

  会慢慢地乖下来 如果主人带有太多的情绪 那不能够怪你身边的那只狗狗太狂躁

  世界没有错 错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世界没有对 对的只是我们自己

  所以生活只是一面镜子 让你认清了自己 明白情绪的转折反射在了我们定义的世界里 所以世界虽然是相同的 但因为不同的人都会拥有不同的定义世界 世界也因此不一样起来

  有的人眼里的世界 是玄幻而奇妙的 所以那些人成为了探险家和发明者

  有的人眼里的世界 是未知而恐惧的 所以那些人习惯了做悬疑片和恐怖片的观众

  有的人眼里的世界 是美好温暖的 所以那些人每天心怀感恩地体验和发现更多美好

  有的人眼里的世界 是现实而规矩的 所以那些人习惯理性地遵循轨道向前不越轨不超前

  有的人眼里的世界 是灰色而残酷的 所以那些人告诉自己优胜劣汰必须不断向前才不会被淘汰

  ……

  狗狗和主人 我们和世界 其实很多相通之处

  在这样的午后 缩在沙发里 趴在枕头上看这样一部 的DOG YEAR想来肯定和狗狗有关的 还是一只最初狂躁症状的狗狗 可是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改变的 只要方法对了 人对了 就可以

  .S.这只操蛋的狗狗像只保龄球一样滚向羊群 把移动的物体当作他的羊一样 绕圈圈跑着圈地运动 还有 像个冲浪冠军一样跳上飞驰而过的车 淡定而平稳地坐在车顶向前兜风

  这是一只勇敢的狂躁的狗狗

  恩 很多幸福的狗狗 都以为他们是妈妈生的

  我想说什么的 我忘记了 似乎和狗狗有关

  哦 我的梦想 下一辈子 我要做一只牧羊 被我的牧羊犬 圈养

  《狗年》影评(五):完全治愈

  电影讲述了患有轻微抑郁症的老Jon是怎样被一只需要挽救的狗狗拯救的。只推荐有养狗经历(时不时喂喂拴在农家/工厂大院的看门狗这种行为不包括在内,这真的不叫养狗),人生经历过抑郁、低谷期的人群观看。不然的话,你很可能会因为不能感同身受,又没有俊男靓女明星大腕,没有你期望看到的聪明懂事的超级狗狗,和跌宕起伏故事情节,而觉得这是个没劲的烂片,看了浪费时间。而实际上,这是一部不需要google也能确认的自传小说改编的电影,因为一切都那么真实,让人感受不到一点故意夸大的戏剧成分。同样是自传小说改编的《马利与我》,斧凿痕迹就比较明显了。

  被现实生活的压力击垮,总想逃避写作、逃避社会、甚至逃避家人的中年作家Jon,遇到了自身面临更大问题的边牧Devon。他们从一开始就相处的很不顺利,2岁的Devon在它之前的生命里没有收到应有的对待和很好的照顾,因而变得性格狂野,对人抗拒,不断的惹麻烦;Jon则越来越想切断与他人的联系,躲避工作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就连在好好训练Devon这个问题上,他也没有什么决心。送走了一条年老重病的拉布拉多之后(导演把另一条可爱的黄拉吞了),Jon带着Devon一同逃往了宁静美丽的乡村,想找寻内心的安宁

  终于远离了喧嚣城市、追着打探近况的熟人、远离了手机电话、现代通讯,平静下来的Jon很快发现,逃避与自我封闭所换来的宁静并不能改善自己的现状:他的小说仍然一个字也写不出来,Devon也仍然是陌生人眼中很明显有问题的狗,更重要的是他真正体会到了一个人在空旷房子里睡冰冷床垫的孤独滋味。当他试着与当地纯朴的村民接触,并开始为Devon做一些物质满足以外的努力,他发现一切其实没有那么难……

  电影在一个令观众意犹未尽的地方结束了,我们不知道离开小镇后Jon的书有没有完成,他与家人的关系是否恢复,甚至给了他力量与灵感的Devon有没有成为一条好狗影片都没做交代(我想看那条永远乖乖趴着的黄拉啊喂)。不过电影确实给了大家一个心灵得到治愈的可行性方案,不仅是小说作者电影主角相信很多人也有真实经历,那就是——养一条狗(其实什么狗都行,本人推荐伴侣犬No.1的金毛哈),用心培养它,它也会全心陪伴着你。然后在每天给予与收获爱的过程中,会突然有一天发觉内心已经被爱注满,周围的一切都留有阳光照耀过的温度,那时你会对生活自然而然地露出微笑

  《狗年》影评(六):究竟是谁的问题

  晚上看了一部电影《狗年》,影片讲到一个爱狗的作家Jon日渐江郎才尽,并因此自闭不愿与人交流,导致妻子女儿都离开了他。因为写了一本和狗相关的书被送了一只问题狗,Jon因为这只狗吃尽了苦头,后来他还租了一个破旧农舍,供狗狗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虽然他为这个狗付出了这么多,当地人却觉得他在虐待这个狗。当地的人杂工给Jon介绍了一个可以帮他训练狗狗的女人,虽很不情愿,但是Jon还是想试一试。

  通过训练这只狗,Jon认为到原来是自己的恶劣的情绪感染了狗,在训练狗的过程中也让这个作家对自己和家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写作的灵感,也开始和当地人沟通,片子的结尾更是以他开着车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庭作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到很多我们认为外在的问题比如家庭、友谊金钱甚至与动物相处等方面的问题都是我们内在的反映,这些人通过某种方式让我们重新找回我们潜意识储存已有的障碍,通过面对、接纳和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成长。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反复出现直到我们能解决为止。

  原文地址:http://www.xinlingchuangfu.com/home/space.php?uid=1&do=blog&id=589

  《狗年》影评(七):不剧透,取几要点而评

  一.本片重点是 jon和训狗女人的对话

  ——You've gotta see this dog for who he is. He's lost his connection to the world. He's lost his connection to himself.

  He's lost his instinct and you're not helping him find it.  

  ——I don'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It's not the dog that's messed up, you're messed up. The dog is the least of your problems.

  ——你所看到这条狗真正的样子。他已经失去了外界的联系,甚至与自己的联系。他失去了本能,你却没有帮它找回来。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捣乱的不是你的狗,而是你自己。问题根本不在于你的狗。

  不懂为什么这女人能只看狗就懂得其主人的脾气,不过有时候,很多问题的确是源于自己本身。我们总在强调心态,心态!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化这个心态,没说。真正的好心态不是压着怒怨不发作,而是自打心里就没有衍生!暴躁的不只是难训的devon。

  二.其他拾穗

  1.邻居很热情的想帮助jon调教devon(狗名),Jon很不耐烦的拒绝了。(虽然不喜欢jon这样的态度,但我很赞同他的做法,有时候傍人所认为正确的方法未必适合我们自己,把devon训成她们那类乖顺的宠物,虽然是让devon安静下来了,但宁愿不!)

  2.jon在写作途中,发现devon不见了,然后就跑出去找,不断的喊它,越喊越大声,回头一看,发现devon其实就在屋里。(当时我第一反应想到的是一寓言:彼此间说话的声音越大声,说明他们心的距离越远,需要大喊才能听得见。这就是吵架时大喊的缘故,也是情侣耳语的解释。)

  3.jon写作没灵感,跑到宁静郊区处,想在那边试探。还是没敢、不愿和陌生人来往,也试着努力,可是连喝咖啡都不自在。(方式不对,或者没打开自己的那扇窗。在片尾和杂工师傅交谈的时候,整个世界似乎都轻松了。好仰慕这位杂工师傅,很镇静,话不多,不过都明白你的需要,并帮助你。似乎这个小镇上每个人都那样豁达,一点都不烦人,太完美了。)

  4. 叫devon的名字,看着它的眼睛,然后给小食物它吃,again,and again...(其实也明白这是在训练动物的条件反射。不过在我看来更是女人在钝化jon的怒气,就像之前叫他去清除干草一样,jon和devon在一次次的again中,逐渐平静下来...至此片子已近尾声,不过我到觉得是转折点。)

  5.在观众意犹未尽的时候,片子结束了,jon的书还没写出来,devon也不懂训好了没有,jon这次回家和家人关系会怎样也不清楚。(怎么就这样结束了?是的,应该可以结束了!不必看到结果,有了这样的心态,在我看来,什么事情都好办了,Jon和Devon都平静下来了,当再次打开车窗,Devon不再暴躁的想跳车,而是迎风眺望,前方吹来惬意的凉爽的风...)

  《狗年》影评(八):《狗年》:圣诞前对你说声:“思念”

  数算下时光的流逝,差不多有十年了,我的小狗离我而去,让我孤独地承受了十年思念。你还在的话,这篇影评就是为你写,写给你看的。看到多动症的戴文,不知不觉,还是觉得你像斯坦利和朱丽斯这对狗夫妇一样安静可爱。我不知你在哪里,但我知道你永远不会被我忘掉。我也想像约翰一样,或者是马文(《尽善尽美》里的男主角),在我写作的时候,你在我身旁。怀念小时候昏暗的木棚灯光下,你就在我的桌子底下趴在我的脚边玩皮球。

  我知道即使我流过多少眼泪,都不可能将你变回到我身边。但我要说,你从来没有因我的长相或者我的清贫而看低和论断我,也没有因为没有狗粮而就是单一的食物而讨厌我。我感谢你曾经与我走过一阵人生低潮,患难没有打击我们的友谊,我更多的是对你有亏欠。

  圣诞节是温馨的节日,我们虽然分隔,不知彼此。但我依然在每一年,每一月,每时每刻都惦记你,这就是我所能尽到的最大的义务。

  回到电影上来,情感很开放,没有约束,自由自在,小雅怡人。斗胆拿电影版的《马利与我》来比较,《狗年》更快地带动我进入戏内。《马利与我》还是小说版的要优秀。

  顺便说说,“克莱尔”(《六尺之下》的费雪的女儿)长大了,虽然不是主角,可看上去,让人更亲近了。

  《狗年》影评(九):lOve mY dOg

  2006年10月29日

  上午坐在图书馆里无端的想起了笨笨,由于郑州养狗要办照相当麻烦大舅就把笨笨给到我家,初见笨笨相当兴奋,以至于忘了他还不认识我,虽然拿根火腿肠勾引他,想乘机摸上一把,而笨笨也相当不客气地给了见面礼,以至于哪年大三十那天还得去医院屁股上来一针狂犬疫苗,这就第一次跟笨笨打交道……

  随后的日子相处的就相当和睦了,笨笨是我最好的朋友,每天睡觉前都要去他的小窝哪儿把熟睡的他捣鼓醒然后看着他睁开迷糊糊的大眼睛,摸摸他的小脑袋才肯去睡觉,而每天早起自习的时候他也会准时醒来根我告别,陪我一起早起,看我出门后他才会懒洋洋的继续睡觉,如果是周末一睁眼就会大喊:大笨,大笨,把我的鞋拿过来。不一会笨笨就屁颠屁颠的把鞋给叼了过来,有时会耍赖皮只给叼一只,然后躺到地上让给他挠肚皮,把他老人家服侍舒服了才肯把另一只给你叼过来。

  记不清是那一天了,说是有狮子座流星雨,半夜爬起来站到房顶,巴巴的等着流星雨,冻的不行了,就下楼把大笨抱了过来暖身子,小家伙身上相当的暖和,等了一个多小时大笨刚开始还睁着眼看流星,后来就在我怀里睡着了,奶奶的最后死活没等到流星雨,就零星的看到了些流星,结果第二天早自习也去迟到+感冒,后来才得知流星雨推迟一天爆发—后来唯一比较清楚的就是怀里的大笨相当暖和呢^^

  每次吃饭时都会“不小心”把肉掉到地上然后把大笨喊来吃,为此没少挨批评……

  喜欢摸他凉丝丝的鼻子~还有给他洗澡时他已摇尾巴溅我一身的泡泡~~

  还有就是大笨的一件糗事,一次我们全家出去玩,把大笨留下了一天,结果一回来还没进门就听到他唧唧的叫,一开门他就一个健步冲了出来,跑到花坛边狠狠地尿了一堆,小家伙知道不能再屋子里撒尿结果憋了一大天,汗……

  偶尔笨笨也会欺负一下邻居家的小猫~~家里来客人时他只认小孩不认大人,只要是陌生人一律狂吼伺候。

  然后就是那个晚上,下自习回家,家里没人笨笨也不再,就先睡觉了,到半夜的时候突然被笨笨的叫声惊醒,爬起来去看笨笨,他痛苦的叫着,看到我来了就挣扎着爬了过来,当时实在是吓坏了,居然叫的那么凄惨,天知道他是多么的痛苦,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怕他把爸妈给吵醒还打了他一下,说:大笨,别叫了。这也是后来我最后悔举动,居然打了他一下,他咬我,冲我发脾气都没舍得打过他……永远不会忘记他委屈的眼神,我相信那一刻他流泪了,我分明看到了笨笨眼里亮晶晶的东西,原来狗也是会流眼泪的!随后爸妈也起来看怎么回事,然而那么短的一会,笨笨就停止了叫声……

  抱着笨笨去体育场时,我在想为什么那么温暖的小身体没有一点温度了呢,原来分离是件这么痛苦的事情,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笨笨就这么离去,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永远不想再体会,记得最多的感觉就是“不相信”,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多么希望毯子里的笨笨能再舔舔我的手,就把笨笨埋再了体育场,后来埋他的地方建了个篮球场,每次去打球时仿佛都能感觉到笨笨呢

  lOve mY dOg^^v

  (仅以此文纪念我的笨笨)

  -----------------------------------------------------------

  本文写于06年读书时,msn空间要迁移了,想想这篇文章还是迁到这儿比较合适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狗年》经典影评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