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钓愚》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钓愚》的读后感10篇

  《钓愚》是一本由[美]乔治·阿克洛夫 / 罗伯特·席勒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钓愚》读后感(一):“钓愚”:为什么被骗的总是你?

  经济学里有个基本概念叫做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简单概括就是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后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是通过多种力量相互牵制所形成。不过,这样的均衡背后还有一个欺骗均衡(Phishing Equilibrium),这个概念由两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合著的《钓愚》(Phishing for Phools)中提出。由于人身上所存在的弱点,常常被欺骗者利用。其中,欺骗方式虽然是不确定的,但欺骗却普遍存在。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你的智商被钓,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地被骗?

  一、信息不对称与非理性

  人们之所以上当受骗,按照阿克洛夫和席勒的解释,一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二是因为非理性。近40年来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二,就属“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的非理性”,从而产生了诸多市场机制失灵的例证。

  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利用一般人高估自己的消费能力或自制能力而做出非理性消费,这种欺骗往往是合法的“操纵”。这样的案例俯拾皆是,小至健身房的老板卖给消费者"并不划算"的健身卡,大至华尔街的从业人员时间、大规模地欺骗投资者,又或者在健康医疗市场上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以及人在失去健康情况下的非理性,大量的资金浪费在没有效果的治疗上。

  二、你以为的划算其实并不划算

  以健身房的年卡为例,做过计算后,人们认为月卡,季卡或年卡每次平均算下来要比次卡的费用便宜些,然而这些也是商家的设计,因为他们知道你是达不到那些次数的,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付出了比此卡更高的代价。还有,书中,一对夫妇自认为低利率贷款很划算,其实他们支付了一笔不必要的手续费,实际上,他们认为的划算其实并不划算。

  现实中,国内所自创的“消费节”,比如“双11”、“618”等,其实是商家以低折扣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买回一大堆并不需要的商品。而通常人们并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欠缺消费意识和自制能力,在付出了更多的金额时,还是会觉得自己捡到了便宜,从而下次还是会被钓上钩。

  三、愿者上钩小心你的自我欺骗

  书中用大量的实例解释了人性弱点是如何被利用,从而导致你被骗。如果说用一句话总结的话,那就是,非买不可的自我欺骗。有个成语叫买椟还珠,指的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在购物时我们自以为控制了预算,但最终还是会买回一大堆不需要的东西。你以为你是带着强烈目的去购物,但是当你去买房子或者买车时,如果有好几个人跟你一起去看房或者看车,这无疑又影响到了你的决策……其实这些都出自你自己的自我欺骗,以为买到了好的,买到了喜欢的,满足了购物欲,但其实你成了冤大头也不自知,所以还是小心为上。

  结缘文字,一路书香。

  《钓愚》读后感(二):兼听则明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倾向的是《经济学通识》这类书中的经济学观点,既自由市场是有效的,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和监管。但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有力的驳斥——自由市场如果是完美的,就不仅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和监管,也不需要经济学家来研究解决经济问题了。

  自由市场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实现供需平衡的机制,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个极大的缺陷。在自由市场中,如果一个人不抓住有获利的机会,那么一定会有其他人来把握这个机会,因此如果有通过欺骗来获利的机会,就一定会存在欺骗行为,这个现象被称为欺骗均衡。

  书中对欺骗的定义是: A让B作出对A有利的决策,而这个决策并不真正对B有利 。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的非理性,使得欺骗行为在经济中是不可避免,也是市场机制失灵的两个重要原因。欺骗行为的存在是导致持续性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从根本上帮我纠正了从《货币战争》中树立的资本家“剪羊毛”的阴谋论观点。

  那为什么主流经济理论都认为自由市场是完美的呢,我还清楚地记得《经济学通识》中所说的“ 市场失灵论调是毫无经济学根据的,市场从来不会失灵,所谓的失灵肯定是存在某些未被考虑到的条件违背了市场适用的前提 ”。书中对此也分析了原因,主流的经济学家和大学教科书都只谈论标准理想情况下健康的市场,系统性排除了欺骗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他们错误地认为,欺骗行为是属于外部性的因素,而实际是自由市场运行引起的必然结果,是内生的衍生品。

  在我读大学时的微观经济学课堂上,老师也强调过经济学理论都是以理性人的假设为基础的,现在看来,这个前提设定有待商榷。当年老师强烈推荐可我一再拖延的曼昆《经济学原理》,如果将来有时间阅读的话,不该一味地教条式接受了。

  书中列举了许多自由市场中欺骗行为的例子:药品专利到期后,医药公司会研发出类似的仅是有细微差别的新药,并说服医生选择新药用于治疗,就像教师推荐使用最新版的教材一样;烟草、酒精行业会千方百计阻挠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和研究,他们会雇佣权威的专家、游说政府部门来驳斥反对的声音

  在烟草行业的例子中,面对吸烟会导致癌症的说法,烟草公司雇佣了权威专家作出相关性不意味着因果性的有利反击。这让我联想到了之前所看过的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中的一集, 克莱尔·彼得森(Clair Patterson) 孤身一人与汽油工业界斗争的故事,有人甚至为他写的文章起了这么一个标题“他不经意拯救100%全人类,但99.99%的人不知他是谁”。

  书中还指出了言论自由的缺陷。因为言论不仅只是信息的一个传递,还具有说服和影响别人思想观点的功能,由此可以产生欺骗,所以要对拥有较大话语权的人做出限制,以免拥有较小话语权的声音被掩盖。这个观点与我一贯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一直认为明星、媒体等这一类拥有较大话语权的人不应该随便发表太过私人化、感性化、政治化的言论,而应该是客观公正、理性的事实分析,将判断的权利交给普通民众,否则他们所能煽动的舆论威力实在是太大了,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权衡言论平等的因素。

  最后谈一下关于社保和医保私有化的问题,在《经济学通识》一书中作者持赞成的观点,因为在他看来只有私有才能让资金收益最大化,实现保值,如果保持现在国有的状况,那么只能提高费率或不断增加缴费基数的形式才能维持下去,有点类似庞氏骗局。而在本书里,作者不赞成社保和医保私有化,因为他不相信自由市场,宁肯相信政府,对“政府是问题所在”的言论提出批评,支持加大政府各监管部门的预算开支。

  正所谓“兼听则明”,所言甚是哉。

  《钓愚》读后感(三):为什么两个诺奖获得者写的经济学书只有七分

  先从书的大概内容说起。凯恩斯在1930年展望未来时,推测人类在100年后,2030年的生活是怎样的。其中有一点他预测的非常准确:100年后的生活标准会比当时多出8倍之多。在203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确实比当时高出了5.6倍,照这么推算,凯恩斯至少对于发达国家的预测非常接近实际值。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就完全没有猜对了。他认为他的后背不会为如何支付账单而夜不能寐,而是会为不知道如何打发过多的闲暇时光发愁,因为那个时候每星期的工作时间会减少至15小时。除此之外,凯恩斯还认为人们在未来不仅会享有足够的闲暇,还会把很大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欠债不会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人们会有更多的结余。——但是自由市场经济不仅会带来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也会带来那些迎合人性弱点的东西。

  基于信息不对称、心理弱点两大原因,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存在欺骗均衡,两者所导致的欺骗行为,是大量存在的。首先,人们往往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或者说,很多人、很多情况下无法区分以下两者:自己真正需要的、自己喜欢的。随着一些针对性的研究,人性的弱点甚至被欺骗者看得更透而加以有意识的利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在此背景下: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需要更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尤其像信用卡、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尖端的医学技术(同行有时候都不一定能理解)等等。简言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欺骗将更多的发生,政府的监管和相关干预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变得必要和重要。

  最值得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被经济学界所重视和研究。自由市场的传统知识不能够告诉我们欺骗将在何时发生,更不要说如何发生了。理性人假设只能描绘市场健康,而把经济生活中所有的异常状况归因于外部性和收入分配,这种"标准化"的视角所做的草率和无理的区分,忽略或者淡化了欺瞒和诈骗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作者认为相应的对策是加强各方面的监管(不仅仅是政府监管),监管无法根除欺骗行为,发生改变的不过是欺骗方式而已。不过,监管却可以让市场减少利用人性弱点的机会,也能均衡信息,更能控制这种欺骗所导致的后果的程度。另外,监管是政府和追求诚信的商家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对于对于有良心、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商人来说,他们有来自道德和经济的双重动机来驱逐那些到处欺骗的商人。

  虽然观点有让人称道之处,内容也很全面,而且读下来还是有些失望,首先案例不够详实,很多例子感觉不是没说完就是说的太简略,解读缺乏深度和新意,特别是笼统的把市场营销和广告都视为欺骗感觉有些牵强——因为只要是针对人性的说服必然会是有技巧性的,并不能一概而论都是欺骗,那样的话所有的表达都不可能是“真实”的了。再就是身为获得诺奖的专业经济学家,竟然全书都是在讲故事,数据,实验,都较少引用,很影响说服力。

  个人认为本书的概念和结构都有一些问题,简单的从不同领域来论述并不能使人更好的理解,反而成了一种泛泛而谈。把几种作者眼中的“欺骗”混杂在一起也削弱了文本的说服力。我大致把作者提到的几种欺骗重新分类了:

  1,以次充好:把变质的牛油果当做好的卖——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的堕落

  2,吸引眼球的广告:通过讲故事,做广告推销产品。创造一种情境,让人们为了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买本来不需要的东西,制造需求

  3,利用人性的弱点:通过信用卡刺激人消费

  4,信息不对症,隐瞒真相,比如说隐瞒或者混淆药品的副作用

  5,贩卖让人容易上瘾和产生依赖性的东西,并且隐瞒其副作用

  6,政治中的欺骗:营造虚假的形象

  7,金融领域的骗局:垃圾债,庞氏骗局,操控股票市场等等

  大概是这样,总的来说,1,4,6,7是信息不对称,2,3,5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这样来看更清晰明了一点吧。

  《钓愚》读后感(四):【书评】【钓愚】诺贝尔经济学家教你如何和商家斗智斗勇

  原著由2001和2013年的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撰写,出版商为了保证中译本的质量,特地邀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来翻译该书,可见良心满满。

  好吧,首先我承认读这本书的先天动机就不纯,因为最近2年的股灾从1.0到3.0我一个不拉的每次都被割(shen)了(du)韭(tao)菜(lao),所以我迫切的想知道在经济学家眼里的自由市场经济时代,商家(比如股市的庄家)是如何利用何种方式,来诱导大众(散户)进行投资消费(购买股票)的。

  读完本书,我才发现其实本书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此,作者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深层次的探讨和归纳商家是如何通过大众的各种心理弱点,来欺骗和愚弄消费者的(phishing for phools)。

  书里面主要有两类人: 商家和大众。如果不去读《经济学》 ,普通大众只知道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一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经济是一个自我调整的自然秩序过程。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作者开篇就指出了商家在自由市场的本质就是利益至上,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作为大众来说,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的非理性因素,因此只会不断的被商家以各种手段所诱导,进行消费买单。

  本书中分类列举了大量详实的案例,来逐一分析大众的种种消费行为:

  首先从大众的行为来分类:

  1. 个人财务:比如明明已经入不敷出了,但是在婚礼(买首饰、拍婚纱照、大办酒席、蜜月旅行等等)等重要事件上还是一掷千金,这些行为表面上大家都习以为常,但是深层次的想一下,未尝不是商家进行诱导进行的一种消费行为

  2. 金融消费:股票、债券(特别是垃圾债券)和国内P2P的投资行为

  3. 个人健康方面:肥胖相关,如美国肥胖人士对甜甜圈、可乐、薯条、炸鸡等的钟爱

  4. 政府民主投票等

  然后再从大众的类型分类:

  1. 心理型大众:一旦感性大于理性,或者由于现实认知障碍(被错觉所引导去行动),就会产生老虎机赌博游戏上瘾(国内彩票站每次开奖前人头攒动,也是一个道理)

  2. 信息型大众:被商家设计某种全套,进行信息暗示来让大众去消费。 比如国外的安然事件,我认为国内商家所谓的双11和618节其实本质也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来暗示大众当前的时间和节点,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

  在分类列举大量大众行为之后,作者将其归纳成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非理性这两大主要原因,并再次用详实的案例进行讨论,如 买房的手续费不透明、买车的价格折扣不透明就是大众和商家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而信用卡过度投资(想起了前几天那个借了2万高利贷需要还20万的某大学生)和吸烟喝酒就是典型的消费者非理性行为。

  作为一本严谨的著作,作者没有和心灵鸡汤读物那样给大众灌完鸡汤后就一走了之,而是很贴心的给了一个勺子,告诉大家钓鱼者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并且给了如何进行预防的操作。不过其实读完本书,大家都会或多或少有些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正如本书的封面所绘:伊甸园的夏娃们被知恶善树上的蛇所诱惑去吃那禁果 。读完本书,我对商家的各种行为和手段有了更多了解,对自己的日常消费行为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本书中很多地方都发人深省,比如西奥迪尼的稀缺理论:人们爱一样东西就等于说他们意识到有可能失去这样东西(这个理论完美的解释了现在户外体育用品以及健康保健品的大卖);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只有14亿美元的预算,但是却需要监管超过50万亿的资产 ,这就等于说监管一美元资产,政府的投入是1美分的1/400。

  这本书虽然是经济学家所著,但是目的就是用通熟易懂的方式让平民大众去了资本主义被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非常值得一读。

  《钓愚》读后感(五):以欺骗来解释经济、政治、文化中的各种问题

  买的是kindle版本,说是图文版,然而没有看到图,会影响对于此书的评价。

  三星半。豆瓣我打三星。

  ————————————————

  1、本书主要是以欺骗来解释经济、政治、文化中的各种问题。

  “被欺骗者可分为两种类型:心理型的与信息型的。心理型的也可以再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超越了理性,另一种是在对现实的认知上存在障碍,就像在错觉的引导下行动。

  信息型的被欺骗者纯粹是因为有人故意设圈套误导他们,所以才干了蠢事。”

  从“个人财务安全、宏观经济稳定性、个人健康以及政府治理水平”几个方面,来讲欺骗行为,以及普通人怎么被欺骗行为影响生活。

  2、比较让我震惊的地方是,西方社会的个人财务状况之糟糕,转念,想到现在国内这种吹嘘消费的风潮,它们塑造了虚假或者过度的需求,也是一种欺骗。

  “经济学教科书一直忽略了一个经济生活领域的重要事实,那就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大多数成年人在晚上睡觉前都会为能否支付月底账单而感到忧虑。经济学家认为,对个人而言,学会在财务上量入为出是很简单的事情。

  然而,他们忘记了,即便在99%的时间里我们都很谨慎,只要在1%的时间里挥金如土,之前一切也就付诸东流。而商家会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这1%的机会。它们会重点关注我们在生活中因为情感因素(主要是爱)疏忽大意而超支的可能。比如,圣诞节的宴席;婚礼,葬礼、出生庆典(玩具反斗城会为婴儿提供一位私人顾问)。”

  3、对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解释,也采用了欺骗理论。

  理论是:资产很糟糕,却欺骗为优质资产。

  这一理解很正确,然而很可能让没有阅读过相关的资料的人陷入不理解当中。这本也提到了《大空头》,感觉理解次贷危机还是看大空头比较好。

  4、媒体的欺骗,以及我们爱听故事的本质。

  “马航的故事让我们进一步吸取教训。当我们听到一个新闻节目(或者阅读报纸等),我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听到(读到)的是“新闻”,而不管它是什么。”

  “我们认为编辑们已经从他们的利益角度出发,挑选了最能代表新闻的故事,他们充当我们的“新闻受托人”。在许多方面,美国的新闻人的确是这样做的,他们有强烈的道德标准,以“这就是事实,夫人”为本。但在欺骗均衡中,只要提供新闻时的市场收益高于其成本,那些最具有竞争力的新闻媒体只会提供大众最想听的故事。”

  5、不同性别、肤色的人去买车,成交价不同,白人男性成交价最低。

  “成交价格存在差别的原因是,销售员会根据购买者种族和性别的特点来增加他们欺骗获利的机会。”

  6、欺骗行为在政治上的影响。

  “归根结底,游说行为与选战献金、国会以及利益体之间的关系正是欺骗行为滋生的温床。就像欺骗行为使得市场无视人们的正常需求一样,欺骗行为也削弱了民主制度。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所知的最好的政府管理方式,但是民主制度并不能保护我们不受这种让人感觉如芒在背的行为的侵害。相反,许多情形下,正如我们所见的,哪里的政客们需要为他们的参选筹措经费,哪里就有欺骗行为。”

  7、啊哈,谈到了社交网络对于人心理的影响。

  “脸谱网的使用者们经常缺乏足够的意志力来关掉页面,即便他们明知不上脸谱网可以让他们更开心一些。……脸谱网的首要作用并非如一开始声称的那样,仅仅是为了朋来友往,而是一个让人“获得心灵慰藉”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的受访者可以得到一种在别的地方很难得到的社会认同。

  由于受访者对“赞”的渴求,他们对脸谱网爱恨交加。

  我们在耶鲁大学采访中的发现与洪堡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是吻合的,后者的研究也是有关“脸谱网用户的情绪问题”。在我们的采访中,当被问及其他人为什么有可能会对使用脸谱网感到“沮丧和厌倦”时,大约3/5的人(86%的人)提到了社交原因,诸如“嫉妒”、“缺少赞”、“社交孤立”“,并且没有被邀请”参加活动等。在被问及他们上一次使用脸谱网是何感受时,30%的人提到嫉妒,这与洪堡大学受访者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洪堡大学受访者只有1%的人承认有这种嫉妒的感觉。”

  8、媒体&政府

  “政府正是问题所在”的新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欺骗。它显得如此有吸引力是因为:那些宣扬类似“有坏事发生”的报纸比宣扬“一切都很顺利”的报纸要好卖得多。如果一个记者整天写“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员工都非常出色、工作努力,是人民的好公仆”这类报道,那么他离失业也不远了。因此,有关政府的新闻报道通常都是曝光其失误和缺点的。进一步来说,公众其实非常依赖政府项目的良好运作,这也是为什么新闻总是聚焦于政府没有尽职。

  9、谈到美国社会保险的意义:人们不会未雨绸缪,政府需要把人们的钱一个月一个月地收集一部分,然后老了发放。

  “美国的社保体系极大地减少了老年群体陷入贫困的情况。通过社保系统,我们不必等待人们一个一个地学习沃伦和泰亚吉所建议的经验法则,自觉地把20%的收入储蓄起来。

  如果拿走美国公民的社保收入,那么65岁以上人群的贫困率会从9%骤然上升至44%。”

  ——————————

  作者观点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自由市场确实允许人们进行自由选择,但是同时也允许人们自由地欺骗别人、自由地被别人欺骗。忽略这些真相的存在只会导致一场灾难。

  《钓愚》读后感(六):愿者上钩和欺诈行为

  原来是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同时是大学教授写的普及性书籍

  从宏观到微观

  生活中的例子随手拈来

  用牛油果说明债券从好到坏的过程

  真的是鲜明生动

  核心观点作者也在结尾总结了

  就是人类只要有弱点被欺骗,在市场上就一定会有针对该弱点的欺骗存在

  肉桂卷Cinnabon

  健身俱乐部,次卡月卡年卡

  僧帽猴,不良嗜好

  以上三例都是欺骗均衡

  如果一个人不抓住获利的机会,那么一定会有其他人把握这个机会。

  最有效的欺骗办法就是把顾客引入一个新的(更有利于欺骗者的)故事情境中去。

  人们对待金钱和消费的态度是情绪化的,而非教科书里那样理想化。

  第二年收到1000万美元离开高盛。

  AIG美国国际集团Joseph Cassano

  2002~2007年薪超过2800万美元

  人们倾向于用置身故事情境的方式去思考,这种思维原则让人们很容易被操控。

  霍普金斯Claude Hopkins

  我认为商业就是游戏,我把商业当游戏来玩,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过去和现状都如此热爱它。

  大卫·奥格威 David Ogilvy

  如果不是为了销售,广告什么都不是。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Confession of an Advertising Man

  4s车店从10%的傻瓜客户获得50%的利润。

  非类固醇消炎药

  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

  它们抑制COX-1(保护胃黏膜),副作用是胃溃疡

  如果要通过抑制COX-2(纸质前列腺毒、血栓毒,血管的膜和宽度),副作用是血栓

  市场价格虚高通常是由非理性繁荣导致的,后者主要收到了种种欺骗的协助和诱惑。

  tuart Chase Frederick Schilink

  《金钱的价值》 Your money’s worth

  人类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就是我们的专注能力。

  我们可以把人们做出决定时他们告诉自己的故事称为焦点。

  自由市场中能诞生利人利己的双赢模式,也同样能诞生损人利己的单方获利模式。

  219

  人们应当把自己拿回家的工资分为三部分:50%分配给必需品,30%用于满足自己额外的消费欲望,20%储蓄起来以备养老或不时之需。

  悉达多·穆克岩 Siddhartha Mukherjee

  如果我们具有某种弱点(因而有某种方法可以使我们被欺骗)那么就会有准备如此欺骗我们的人在暗中等待时机。

  《钓愚》读后感(七):傻子存在的重要性!

  身为人资招聘狗,为了拓展招聘渠道,看有没有更多候选人,于是下载了一个叫“直脉”的app,瞬间就高潮迭起,不能自拔了……,有一种,一天时间赚不到100万都绝对对不起苍天大地的感觉。

  正好赶上最近在看《钓愚》,有一种刚学了点东西,就直接可以练手的爽快感。

  我们身上存在着某个可以被利用的,弱点,从而能给欺骗者带来超额利润,那么在欺骗均衡中,一定会有某个欺骗者利用这个弱点来获得利润。被欺骗的消费者可分为两类,心理性和信息性,心理性也可以再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超越了理性,另一种是在对现实的认知存在障碍,就像在错觉的引导下行动。信息行被骗者,纯粹是因为有人故意设圈套误导他们,所以,才干了蠢事。

  很多所谓的直销推广三级分销,赚钱方式,就充分利用了,人性贪婪这一弱点。当告诉你,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出现很高的资金收入,感性绝对超越理性,让我们无法自拔。健身卡自己也办过,直接买的年卡,自认为会坚持很久。会有多么美好的未来,实际上自己本身并没有这么优秀,也很难坚持下来。

  另一个,叫永动电动车的项目。上过初中的人也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出现永动机,如果有的话,特斯拉就不会这么贵了。我们还用汽车干什么啊?中间还有个国家某位部长采访发明人,我详细查了一下资料,这个部门在很久以前就取消了。认知如果存在障碍,很容易被引导,前期投入更多的资金,还信以为真。3M,庞氏骗局之流也是如此。

  反思:

  1.不再做容易被故事触动的小白。当一个广告有一个故事,一个意义的推入。会让我们直接性,必须缴纳智商税。毫不犹豫的去付款。所以说,在看故事也好,听故事也罢,一定要找到其后面真正的原因,看这个事情,真正的想表达的内部意思是什么。

  2.学会理性分析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消费,比方说逛淘宝时,只看自己有需求的东西。其他的,一定要收心,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3.看更多类似的书籍。甚至于才知乎看各种骗局分析(知乎也是骗子遍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成为愚人。像和蘑菇成分差不多的冬虫夏草,和济南成分晒不多的海参。

  《钓愚》读后感(八):理性的骗子和理性的消费者——《钓愚》读后感【短】

  本文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欺骗均衡。“均衡”这个词在经济学指的是“优胜劣汰”。张五常《经济解释》这本书,用傻子开加油站来证明傻子也是“理性”的:有一群傻子,他们不知道加油站是干什么的。于是有人把加油站开到大山,有人开到了海滨,有人开到了路边。结果只有开到了海滨的傻子才生存。也就是说,市场上的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不理性的人已经被淘汰。故而“存在即合理”,都是市场的选择。

  而本书的作者说的就是“攫取最高的利润的商家”也是经济行为的胜利者。与其说消费者交易是自己理性的选择,还不如说是已经进化了的卖家诱导的选择。市场经济不可能淘汰不理性的消费者,只可能淘汰不聪明的骗子。

  其实根据经济学第一公理,如果欺骗得到的利益大于道德得到的利益,其必然会与道德相悖的商业行为。此公理:“人是理性的、自私的动物”,与其说的是消费者,不如说是商家。这虽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但的确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样是从第一公理出发,使人们对无限制自由市场经济的产生了警惕。市场不再是买卖双方边际值之差从而自由交换的结果。而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成功人士,用不名誉的手段欺骗其它人。告诉他们手中的交换物的边际值很低,我的很高。通过这种手段来榨取利润。

  这么看来,绝对的自由市场经济会产生大量骗子。两位作者的证明是很有力量的。

  但可惜的是,作者为专业的经济学家,本书的行文有一点学究气,不通俗。大量例子也是美国骗子的例子。和中国关系不是很大,也就是不太接地气。一方面本书的结构是严谨的,另一方面通俗性不够,阅读起来必然反复咀嚼。

  因此我只是抽时间看了其三分之一。

  《钓愚》读后感(九):【蜡翼·书评】阅读本书前,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强烈地质疑形式主义,尤其是在司法和经济领域。   这得归因于他们引以为傲的"实用主义哲学(Pragmatism)":对于问题的思考注重事实、讲求实际效果,排斥抽象的讨论和先验式命题,重视问题能否具体妥当解决,而不强求形而上学的统一解决。   在他们看来,法律和市场其实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是政治的一环,是主流社会势力为了巩固利益,基于特定的意识形态所编织的一套制度。于是,美国在这两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视与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心理、政策取向……   因此,他们习惯于质疑传统理论,实际上在他们看来,书本中的司法和经济虽然可以逻辑严谨、理论完美,但若在事实运作中无法解决问题,甚至还造成了新的问题,那么从实用主义哲学的角度观之,根本就是失败的理论。   更不要说,书本中的法律和市场是建立在完美假设上的,即从未改变,但事实运作中的法律却随时代而大幅改变。法释义学和理性人派对形式主义的追求——"法律确定性"和"有效市场",更多的时候可能只是一种虚幻。于是乎,如果一个法律人和经济人若是不曾研读社会学,"他将非常容易成为公众的敌人"。   于是,在《钓愚》这本书里,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对于书本和传统的批评,比如"人们对待金钱和消费的态度是情绪化的,而非教科书那样理想化,如此的认知偏差会导致过度消费"。   不过,非美利坚人在阅读的"实用主义哲学"时,不得不时刻警惕一点,那就是在吃面包的时候必须要知道面包是怎么做出来的。   实际上,包括包括法律与经济学在内的美国后现代理论,使得仍然陷于"前现代"概念法学的欧亚多数国家,几乎全无抵御余地。欧亚国家,需要的是引进"现代性"论来破除其落伍保守的性格。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对本国国情的掌握和美国社会有这深厚的了解。   否则,就算对美国法学专家和经济学家的名言朗朗上口,就算对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和赞扬也是日益频繁,如果缺忽略其背后存在的思想渊源和学术理路,没有搞清楚这些人实际上基本都是"忠诚的反对派",就会导致Mattei所预言的那样——引进带有虚无色彩的美式后现代理论,只会巩固前现代的体制。   比如,在一个"司法权威"从未被大众真正接受的地区,在"有钱判生无钱判死"、"法院是XX开的"等前现代说词下的脉络,喊出美国实用主义的"法律即政治"口号,只是强化了许多人的前现代信仰而已;而在一个刚把市场从"基础性作用"转变到"决定性作用",并带着"计划经济"余温的国家,如果不加思辨、囫囵吞枣地接受超级大国的"监管胜于放任"、"政府主动干预"等宣言,极易让人们的思维倒退到大跃进时代。对"市场和民主机制是组织人类生产活动和政治生活唯一可行的制度"的理解就更遥遥无期了。   所以,关注先进国家,最重要的部分往往不是那个理论,而是那个借由实际研究、搜集事实资料来检验假设和理论的过程。不同经济思潮和学派的分水岭与其说是对于市场本质的不同理解,可以更进一步地说是对所处环境的理解,所需要的是积极实践,在实践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而非笔杆子和话筒子能争论出来的。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看到"榜样"在成才路上是"如此混乱、充满插曲、富有戏剧性",也能对于本国的发展、停滞、改变抱有宽容和信心。   举例来说,最近的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现状不是一棒子打死的理由,而是更需要小心培育。媒体总是喜欢选边站:一方面认为银行是"中间人",拿了接待交易之间太丰厚的利差;另一方面又把科技公司看成是危险的规则破坏者,不应该处于提供金融服务的位置。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在P2P领域,最大的机会和现实是:银行和平台科技公司相互联手,并利用好互补的力量。   有了以上的前奏,就可以开启享受《钓愚》这本书的主题论证:   市场机制失灵的根源——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非理性。   作者们认为,限制信息欺骗和心理欺骗,让我们产生乐一系列的错误选择,影响了我们的个人财物安全、宏观经济稳定性、个人健康和政府治理水平。这种欺骗的本质,是诱使我们做出对欺骗着有利的决策,而不选择真正对自己有利的决策。   更值得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被经济学界所重视和研究。可是,自由市场的传统知识不能够告诉我们欺骗将在何时发生,更不要说如何发生了。理性人假设只能描绘市场健康,而把经济生活中所有的异常状况归因于外部性和收入分配,这种"标准化"的视角所做的草率和无理的区分,忽略或者淡化了欺瞒和诈骗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欺骗并不是偶然出现的令人讨厌的东西,而是到处都有其踪迹;不仅影响了许多决策,在某些情形下,也对福利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换言之,欺骗不但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还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   欺骗防不胜防,即便你再小心也会出现盲区,毕竟没有人能够时刻保持警惕状态。比如我们能在媒体看到满满的"政府正是问题所在",却忽略了这些言论的源头的立场和背景,更可能会忘记了:那些宣扬类似"有坏事发生"的报纸比宣扬"一切都很顺利"的报纸要好卖得多。其实在这一切背后,不过就是媒体需要用"搞笑","刺激"来黏住键盘侠和看客——毕竟,非常吸引人的原创内容是无法量产的。   更糟糕的是,越谨慎的人反而更容易被欺骗:处处小心的人,会买更"健康"的食物,更贵的"保险",更多的"定期保养"和更长的"售后服务",更关注的"权威说法"而非事实本身。这是因为,欺骗者天天都在想着怎么钓鱼,他们善于抓住了其他人注意力分散的瞬间,创造了那个有误导性的焦点。顾客在选择付费方案的时候被他们引导,把自己幻想成了"理想之我",而非"真实之我",老板们不但会营造这一点梦境,还会组织顾客在醒悟过来后反悔。   当广告商和营销者干预了人们的思维时,他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大众的需求并没有被满足—大众已经被欺骗了。大部分客户,在进入展厅时脑海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车型——他们已经"根据商业广告"准备好了买什么。   狩猎成功。   欺骗无处不在,不仅出现在实体消费领域,还有更多的虚拟和"免费"的场合。比如上网,关注仇恨消息的人可能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喜欢它,相反,他们收听这类新闻只是受自己人性中的弱点所驱使。但无论他们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些弱点的存在使得关于仇恨的新闻出现在欺骗均衡中,并且那些艺特殊技能散布仇恨新闻的人将从中获利。   作者们在这里进一步指出:我们轻微上瘾的直接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有人对坏消息的沉迷没有付出高昂的代价:因为数百万计的其他本来可以被报道的故事,或者其他覆盖面更广的故事,很可能对公众的观点有相当大的有益影响。编辑们从他们的利益角度出发,挑选了最能代表新闻的故事,充当我们的"新闻受托人"。   ………………………………   在放任自由的市场的均衡中,只要人性有弱点,只要信息不均衡,市场就会利用它们。就算人均GDP增长的再多,我们依然会面对同样的困境。最终,"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选择了没有人希望得到的结果"。   监管无法根除欺骗行为,发生改变的不过是欺骗方式而已。不过,监管却可以让市场减少利用人性弱点的机会,也能均衡信息,更能控制这种欺骗所导致的后果的程度。另外,监管是政府和追求诚信的商家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对于对于有良心、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商人来说,他们有来自道德和经济的双重动机来驱逐那些到处欺骗的商人。而作为监管的理论贡献,经济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和更普遍的社会学家应该更具包容性:我们要把所有人们想到的,包括意识到的和潜意识里的,都看作人们决策的基础。   实用主义哲学通常问:如果这个思想或信念为真,究竟它之真对谁的真实生活造成具体不同?如果这个信念为伪,则什么样的经验会因此不同?简言之,真理若兑换成经验的描述是什么?   —— William James

  《钓愚》读后感(十):《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的核心信条就是自由市场制度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但现在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变成了随时准备绊倒消费者的‘看不见的脚’”。因此,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适时联合编纂出版了经济学普及读本《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Phishing

  for phools - the economics of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张军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2月第1版),提出了市场在带来福利的同时,由于人性弱点、信息不对称等也给消费者来的“灾难”也接踵而至。

  书名“phish”,本为网络用语,概指“互联网上一种专门套取个人信息的欺骗手段”,本书中,作者将其定义扩出计算机领域非法活动的特定用词,看成“一种设局使他人达成自己而非他人意愿的行为”,而其受害者就是所谓的“phool”。当然这其中既有感性超越理性,对现实存在的认知存在障碍的心理型,也包括因他人故设圈套误导的信息型的受害者。

  如果此前读过席勒教授所著的《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的话,两书的脉络梳理有相似之处。从现象“what”出发,究其原因“why”,并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how”。本书包括,导论“做好被骗的准备”及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二部分“未付的账单与金融崩溃”与“形形色色的欺骗”。为什么经济学家难以发现金融危机?大众为何会被欺骗?《钓愚》罗列了不少有趣生活常见的情景,从一般原理到具体案例,汽车、房地产和信用卡中的欺骗,政治欺骗,食品欺诈、制药与舌尖上的欺骗,烟草与酒精,以垃圾债为饵米尔肯骗局等等,这些之中既有我们所了解,也包括习以为常却没有深究其背后所设经济学的欺骗原因,进一步介绍了欺骗行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

  第三部分“结论和后记”,为本书的浓缩与升华,展示了与现行经济学相比的新观点、新视角。譬如,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思想是自由交换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将其他经济生活的异常问题归为外部因素或收入分配问题,作者提出,用亚当斯密描述一般均衡框架的方式来展示欺骗现象并凸显其普遍性。只要人们在信息心理存在可以被用来获取利润的弱点,或者可以制造出这样一种弱点,那么经济学家就会不断寻找并发现那些能在短期内导致经济崩溃的欺骗问题。其次,无可置疑的显示性偏好前提导致行为经济学无法成功描述欺骗的普遍性,基于欺骗的必然性,作者提出将欺骗代入诱惑性偏好的一般均衡中。另外,欺骗通过故事嫁接转移关注点,人们就可能改变自己做出的决定。

  时下,网上对主流经济学家有段有趣的批评,有些经济学家在选择探讨问题时,很像是一位在夜晚回家的路上丢了一串钥匙,但却只在路灯下寻找的人。他们似乎忘记了或者干脆不知道,还有距离更长且灯光照射不到的路面。意思是主流经济学家往往处理或正在处理的问题是些手工工具容易或者能够处理的,而其他问题往往被冷落或不知,但有时恰恰是这些问题导致日后的危机或事件。《钓愚》一书许也正是这种考虑出发,如时间有限,可以在第二部分选择感兴趣的几则小故事,推荐阅读文末思考内容引而不发,如有兴趣可以深入研究分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钓愚》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