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刑房》影评精选10篇
日期:2018-0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刑房》影评精选10篇

  《刑房》是一部由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 伊莱·罗斯 / 昆汀·塔伦蒂诺 / 埃德执导,库尔特·拉塞尔 / 罗莎里奥·道森 / 罗丝·麦高恩主演的一部动作 / 恐怖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刑房》影评(一):影片是很棒很过瘾的

  影片是很棒很过瘾的,你可以毫无顾忌的因血腥而大呼过瘾,或因所谓的“画面缺失”而嗤之以鼻,所有的“坏品味”与“低俗”被名正言顺的摆上了桌面,还原了你所有关于“错过”的美好回忆.《刑房》是一次对这个时代主流价值的回溯,对往昔叛逆的致敬。

  它是时间给予我们的最好礼物——回忆!

  《恐惧星球》真的很赞 看脓包挤爆 脓浆四射 皮肤腐烂 断肢横飞 是种很奇怪的感觉难受结果又觉得很爽 估计人人都有心理被虐倾向

  而女主角那用枪替代的左腿 真的很帅别管她子弹打得完不 重心能保持不 只要画面帅就行了还有那叫《machete》的预告片 一会说是故意拍的假预告片来营造磨房片的感觉 一会又说提上日程了管他的 出来了就看 期待

  《刑房》影评(二):昆汀vs罗德里格兹打造超越B级的X级类型片

  如果一定要给《刑房》加个标签的话,那么我要写:

  级,限制,cult,大腕,杀手,丧尸,飞车,美女,厌恶,滥情,枪战,粗口,爆破,血浆,肢解,情色,RPG,恶俗,黑色幽默异想天开

  这是我看完《刑房》后最直观和真实感受

  不难理解,《刑房》是两位导演借同年发行的两部电影剪辑后拼接在一起,混搭几款伪预告片向cult领域证明自己钟爱的一部作品

  两部影片都充满了两位导演玩世不恭态度,似乎随手拈来,几乎清一色的抛弃掉各自的剧情主线,并且疯狂的展现视觉官能刺激。而这正是我们cult迷所推崇和追求的类型片。

  ————————

  一,《恐怖星球》

  唯一能与《恐怖星球》媲美的只有彼得杰克逊的《群尸玩过界》了,两部电影都是在无下限的炫耀着各种cult元素,就算你边看边抱怨着恶俗与低级趣味,但是看完后不得不说心中产生一种久违的快感!

  就像某位已经离开世间好久的老爷子所说,人类欲望是潜伏在心底最深不可及的东西,一旦触及便会一发不可收拾。起初看到这句话我只想说what the fuck,但自从钟爱上cult片后我才越发的体会到这一点。

  影片中无时不刻的展现出罗德里格兹的随心所欲,在一大段看似滑稽和荒诞的故事线中穿插各类cult元素,用基友昆汀最擅长的非线性叙事和红蓝双色的冷色调烘托,再加上影片故意做旧的画面处理,整部影片的风格就像在看一部B级片大杂烩。

  二,《金刚不坏》

  相比昆汀的其它作品,《金刚不坏》算是知名度相对较低的一部,但是整部影片带着标准的昆汀式标签。开篇就用乏味的大段台词和对话,然后漫步精心的做着人物角色和剧情处理,在你几近崩溃“难道这片子没有高潮”的时候,来上一段暴力又出格的“汽车杀人案”。

  我想此时期待cult和B级的朋友一定是咧着嘴角,心理念叨着“oh , come on,This is real Quentin ”。随后昆汀没让人失望,《刑房》超级剪辑版的《金刚不坏》只有87分钟,昆汀就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去取悦我们充满欲望的内心!后半段近30分钟的飚车和复仇戏份实在爽到爆,片尾的赤手空拳狂殴杀手戏份让人肾上腺素都提到了嗓子眼!

  ——————————

  可以发现两位导演这部电影玩的很开心,片中穿插的四部伪预告片:弯刀》、《纳粹党卫军的狼女》、《Don't》和《感恩节》都在刺激每位影迷最赤裸的欲望,虽然目前只有《弯道》被罗德里格兹拍摄完成,其它三部也必然是影迷心中期待值最高的cult作品!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有一种半疯狂的快感;病态的、喧嚣的、张狂的、暴虐的等等诸如此类的。只是不知道我所迷恋的是在视觉上的受虐的快感,或者是潜意识上的施虐的诱发。

  《刑房》影评(三):Thoughts on Grindhouse

  enson-Allott argues that the celluloid images of Grindhouse “are not intended to fool the spectator into thinking she is watching a damaged film print; rather, they pervert the whole notion of the film print as a material substrate that bears an image. The substrate becomes part of the spectacle, a perversion of medium and content that undermines the received significance of both” (199). This argument that celluloid’s function as a “character” ultimately degrades the imagery for being inherent to the older film medium might contrast with the apparent nostalgia for celluloid that Rodriguez and Tarantino lay claim to, but it works well in conjunction with depictions of and commentary regarding gender in both films.

  In Planet Terror, extreme depictions of film damage via celluloid are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regressive depictions of gender roles, from the opening dance sequence through the attempted rape sequence. The more damaged the film becomes, the more women’s bodies are victimized, injured, objectified, segmented, and subsequently distorted as well via the celluloid. The film is also excessively damaged during Bruce Willis’ monologue, which depicts the white and macho American military member being victimized by the character Abby, who is presented as being violently amoral in conjunction with his identity as a potential sexual other. When the film appears to be older and the celluloid becomes more prominent, attitudes toward women and other minority populations become more reactionary and conservative.

  Consequently, Death Proof’s movement away from the use and prevalence of celluloid reflects its attempts at more subversive or feminist portrayals of the film’s women. The film’s “missing reel” censors the exploitative lap dance that is referenced, and unlike the “missing reel” of Planet Terror, none of the scene is shown before the cut. Tarantino frequently replaces film damage through celluloid with skipping or stuttering images and dialogue. This occurs notably at the end of the film, when the image of Kim punching Stuntman Mike while calling him “Motherfucker” repeats itself multiple times. The film’s artificial damage, unlike that of Planet Terror, functions not only to provide visual clarity to the women’s revenge, but also to allow for the repeti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their violent empowerment. The alternate manifestations of film damage and attitudes toward celluloid in both films ultimately associate celluloid itself with the misogynist values that grindhouse films presented.

  《刑房》影评(四):挨过前面的恶心僵尸 后面的太爽了

  看前面那个恶心的僵尸 是又怕又欲罢不能 还记得我一个人在寝室看那个医生感染那段,靠 太恶心了 现在想想 如果没有前面那种极度的恶心 最后那段爆僵尸的戏肯定没现在那么过瘾吧 被憋久了 需要的就是那种暴力 也是正义的名正言顺 我发现自己很喜欢那种酣畅淋漓的暴力啊 哈哈哈 爆头最爱 不过 僵尸还是太恶心了 中间的预告片什么的 也蛮吓人的

  第二段那个飙车的 哇 太爽了 几个女孩子打那个变态的时候 靠 太TM爽了 好吧 我承认其实前面的女孩子的聊天我真的是觉得蛮无聊的 但是 为了那最后的飙车戏 值了

  话说回来,那个配乐也超爽的 特别是最后那首片尾曲 哈哈 去找来听听 很有感觉

  我觉得这种的电影好像辣椒啊 爱上以后 那种无辣不欢的感觉要人命的 唉 口味一旦重了以后 想改都改不回来的

  《刑房》影评(五):《刑房》:完全合理却令人痛快和过瘾

  导演: 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 伊莱·罗斯 / 昆汀·塔伦蒂诺 / 埃德加·赖特 / 罗布·赞比

  主演: 库尔特·拉塞尔 / 罗莎里奥·道森 / 罗丝·麦高恩 / 玛丽·谢尔顿

  昆汀·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绝对是这部电影的金字招牌,两个人分别拍了一部电影然后在本片中合成了一部电影,两个不相关的故事凑到一起,只有同样的不讲理和血腥,甚至连主题没什么关系,尽管总想为二者找到些相似或相关的线索,可还是没想到什么具有说服力的关键点,与其牵强附会不如就此作罢,想来想去,或许这就是二位导演的“怪异”之处,也或许有这么一种电影,就是完全不合理却就是看着令人痛快和过瘾。

  两个部分先是罗德里格兹的《恐怖星球》,一个低成本恶了吧心的丧尸片,有些明显的套路,却并不避讳血腥的场面,那种并不逼真的爆头或断臂都颇具血腥的味道,在主流的电影中那些回避的镜头,本片都直接给出了,所以看这样的电影也难怪不爽快。之后是昆汀·塔轮迪诺的《死亡证据》,感觉这部电影是更不讲道理,在开篇一大通的叨逼叨之后,就是一个猛烈的撞车杀人,弄得几个人全都支离破碎,想必死的很难看,然后就是第二波的猎杀,却不曾想反被追杀,最后让三个姑娘给活活打死。很难说这部电影有什么意义,可在鲜明的映像风格之下,观众可以自然的忽略那些不合理,被情绪所感染,满足于影片的那种疯狂之中。

  除了这两部影片之外,电影还有三部伪预告片,也是充满了血腥的味道。将《刑房》作为一部完整的电影来看,似乎要表现的就是一种暴力美学的表达方式,似乎这些如今的大导演,在当时希望通过这样一部电影来尝试一种新的表述,尽管在这之后似乎没能发扬光大,可是至少在本片中很完整的体现出来这种表达方式。如果非要说着两部长篇和三部短片之间有什么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观的话,或许也就是对暴力的表达了,当然这种表达很可能是来自于美国更早期的B级电影,毕竟片中提到了大量听都没听过的片名,或许就是两位导演的致敬。

  的确很少观看这样的影片,尤其是近些年冷门佳片和B级片越看越少,毕竟主流的电影还看不过来呢,B级片更没有时间去看了。《刑房》也是冲着昆汀和罗德里格兹的大名,如今也算不上冷门了,只是因为有一天发现,居然还有这样一部昆汀的电影没有看过,所以,看电影有时候也是阴错阳差的机缘巧合,如果没有昆汀,这个题材可能很难让我下定决心来观影。

  《刑房》影评(六):“七十年代”的限制级

  这是我看过的最火爆、最血腥、最搞笑、最怪异、最娱乐、某种意义上讲又是最特殊的一部(两部)电影。

  首先要了解片名"Grindhouse"的含义:指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都市里一些专门放映限制级(强烈的暴力和色情)电影的电影院。在这个意义上,这部超长电影是对于那个时代限制级电影的回溯和模仿。

  其次要提示,如果你喜欢的是《泰坦尼克号》或者《阿甘正传》那种电影,请不要看这部片子。这是一部极其暴力和血腥的电影——其限制级的程度从我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检票时被要求出示身份证就可以看出。还要特别提示,心理承受力差的女生禁看。不过,不要望文生义的认为这是一部纯恐怖片。

  这部电影由上下两部完整的90分钟的电影构成,因此总时长超过3个小时。上部"Planet Terror"(恐惧星球)由指导《墨西哥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罪恶之城》(Sin City)等闻名的导演Robert Rodrigue指导;下部"Death Proof"(死亡证据)由以《低俗小说》(Pulp Fiction)、《杀死比尔》(Kill Bill)等闻名的导演Quentin Tarantino指导。其中,一部分参与上部演出的主要演员也参与了下部的表演。

  quot;Planet Terror"讲述某地被化学物质污染,人类经过变异成为僵尸,而一些未感染者开始逃生。这里边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僵尸们的血腥,还有失去一条右腿的吧女被男朋友装上了机关枪冲锋陷阵;

  quot;Death Proof"讲述一个变态杀人狂专门利用自己的跑车杀死女人,这一次他遇上了意想不到的3个对手......当然,有史以来最精彩的飚车镜头也由此诞生。

  我不想详细讲述故事情节,因为情节似乎并不是最主要的。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有几大特殊的个性:

  第一是极度模仿六、七十年代限制级电影的风格:从开头的字幕到配乐,从电影拍摄的手法和人物个性的描写,甚至后期胶片呈放效果的制作,看起来完全貌似一部六、七十年代出品的电影——诸如色情镜头等最“精彩”的地方甚至故意出现了“胶片丢失,请原谅”的字幕,让观众一片失望声。上下两部电影之间还穿插了虚构的、同样模仿Grindhouse放映厅放映手法的电影预告片,虽说只是在串场,却短小精悍,一个比一个个精彩、暴力、搞笑。换句话说,让你没有功夫在中间去洗手间。

  第二是导演的鲜明特色。上部"Planet Terror"集中体现了Robert Rodrigue一贯的、毫无保留的暴力风格。片子的情节虽然相仿于《活死人之地》(Land Of The Dead),可如果你觉得那部片子已经足够血腥,或者觉得《罪恶之城》足够暴力,或者觉得《电锯惊魂》(Saw)、《人皮客栈》(Hostel)系列算是暴力加血腥,那么,与这部片子比起来,仍算是小巫见大巫。同时,这部电影还有意想不到的丰富的笑料。下部"Death Proof"与其说是Quentin Tarantino在向Grindhouse致敬,不如说他在向他14年前的代表作《低俗小说》致敬。在这部与上部相比不算“血腥”电影里,他再次发挥了他对于人物对话描写的娴熟的技巧,故意把近乎三分之二场景设置于几个女人的闲言碎语对白中,而把最精彩的飚车镜头放在最后,吊足观众胃口,却刺激的觉不会让你失望——影片结束,我几年来第一次听到了电影院里响起的口哨声和掌声。它的感染力甚至令走出电影院、开车回家的我,也不由自主的加快油门。

  最后,是借用性感杂志"Maxim"的影评里的一句话:“A movie lovers dream come ture”。对于作为生活在暴力电影时代的人们来说,或者对于那些喜欢玩暴力型PS2、X-BOX360、PC游戏的人们来说,这也是“dream come ture”:你将看到只有游戏里才能看到的人、才能看到的暴力出现在银幕上——不是外表的扮相和游戏剧情的重复,是彻头彻尾的一部新游戏的胶片版。

  《刑房》影评(七):向磨坊电影致敬!《Grindhouse》私影评

  解释一下,致敬是因为在昆汀的笔和镜头之下,女人总是最终的胜者。尤其比起阿莫多瓦磨磨唧唧不明不白地歌颂女性,昆汀的女权表达在我这样直白的女吊死眼里有绝对优势。

  一部X片儿可以让观众不加思索地去看,然后趁其不备吓到他,最好能吓得做噩梦,那就算是成功了。

  一部X儿可以让偏要思考的轴观众去看,然后让他从主线和支线间找到各种积极或消极的讽喻,那就值得推荐了。

  我并不是想给这类标榜X级片的东西标签化,因为至少昆汀先生的东西是没法一两句就被标签了的。

  所以以下记一些触动到我的[POINT]

  1.开场字幕用舞蹈的方式真的太惊艳了,完全把我这种不容易被控制的观众的眼睛和心脏全部俘虏了。值得学习!

  2.蛋被切掉在地上弹动的时候恶心到我了,而还好紧跟着给我一个心灵的抚慰就是把被割掉蛋的大叔枪毙了。所谓生不如死生死两难什么的真的最痛苦。

  3.好吧,我真的觉得在宿舍里很难找到较佳的观影状态。

  比如说,在宿舍里看X级最惊悚的地方竟然在于被舍友瞟到,真心不敢让宿舍里的纯良妹纸看到这货,以免惊虐到她们的价值观或者搅了她们平淡的噩梦,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担心搅了这部片子和我观影的情绪。自私的说。

  有句话这么说“最奢侈的事:你把时间用来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所以我老觉得自己越来越穷,这种没有私密空间的大学衣食住行不助于我们大学生形成的独立的人格,不助于我们从普通老百姓成长为合格的公民,不助于我们产生创意,不助于我们艺术的表达与发展。

  比如说舍友A和舍友B说某某自己去香港旅游,舍友B说“一个人玩儿多没劲啊”舍友A表示赞同。这时我脑海中的米兰昆德拉站起来无声地说“独处是世间至高无上的幸福。”我冲破不了它,但还凑合可以做一些行动来保卫我没被洗干净的大脑,毕竟这个时空里特立独行远没有和谐社会重要。

  是这样的,我们在这样逐步同化的人云亦云的浮躁的大学环境里,我们无法经历从百姓到公民的成长,没有独立的公民意识,所以我们遇到不满就只会乱喷。乱喷是没用的,口水只能把电脑屏幕浇湿,而不能把污秽洗净。所以其实这样的生活模式还是对消灭大家的独立思考力很有帮助的,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4.SEXY GIRL的死亡告诉我们!真正吃人的不是基因变种的食人族,而是不去救人的正常人类。

  5.雪莉的形象大爱!等我瘦了我也那么打扮一回!一条腿也可以这么酷,机枪妹~后来看到昆汀的出演我就又开始冲动了。但是据说拍电影最重要的,没有之一,就是抓住所有冲动并保持不灭的激情。其实洒家也有一个做演员的梦!刚刚跟赵宇辰讲了我这个小期许,他向我提起《神探夏洛克》里所说,如是疯狂的人一般都不甘只在尸体的这一头,总会有时候他也想到尸体的另外一头。就像他因此而很理解疯狂的小姬姬也想当演员。

  6.垂死的JT一握那个小控制器,整个外场全爆炸。谁的一个小动作都能在天时地利人和时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不管他是否有意而为,也不管他是否有财富和权力。真的很多时候再有钱在别人眼里你都是废柴,比如生死关头的时候,比如一见钟情的时候,比如和爱人吃地摊小吃的时候。

  7.记一些台词:

  “坦诚和白痴只有一线之隔”

  “在你生命某些时刻,那些没有用处的才能,你会发现到她们的有用之处。”这句话深了,要写的话几千字就出去了,总之多做些无用的事儿吧。

  “当你陷进漩涡时,你要伸出手。”

  —————————

  虽然是X级片,但昆汀大人完全没有因为不会为大众所看而允许任何一个细节粗糙。在这里,暴烈也不仅仅是暴烈,美也不仅仅是美。

  昆汀大人不会叙述爱情,生离死别都不能催泪,但也足够震撼我了。

  所谓暴力美学,我想就一定有刚中带柔的意味。

  昆汀是玩弄配乐的好手,因为他是黑胶爱好者。莫名其妙地蹭上一个镀金的行政网络,所以我现在也有了一些听黑胶碟的现成资源。不光是黑胶碟,私藏的所有音乐我都希望可以专注地听,然后赋予每段音乐一个极具故事讲述性的描述。

  说完这句话,当前面对的问题就是延迟症了!

  《刑房》每一个音乐的入点都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大洋机器前的那些近似于偏执的自学与剪辑的通宵。

  深夜,封闭,饥寒交迫,独守地下室的剪辑室但我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人,因为有个傻帽说要给我送吃的,还

  叫我冬至一起去吃饺子,虽然邀请全部拒绝了,但好意我都心领了,真心的,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官方。

  《刑房》是一个HAPPY ENDING,warm ending。

  当印度风情的曲子穿透所有观众神经最敏感的末梢时,当红色不是鲜血和脓包而是婴儿的帽子。这里人们不驾金属,人们习惯骑动物。

  突然城市作为后景变成最失败的喜剧演员,冷酷又危险。

  我从来没穿过这么漂亮的比基尼,配着不装子弹的机枪,真的很美,这里很美。面朝大海,寒冬花还没开,但从此我做了幸福的人。历经苦难,大海最使人心宽慰,幸存的人啊,我们心中的阴霾仿佛都让这辽阔的海浪与沙滩一扫而空了,也只有大海具有如此强大力量可以抵消我们所经的腥风血雨。好使我们今天还可以笑得很纯真。

  我离开的时候劈着双腿。因为我的思想还停留在我们最亲密的时刻,纵使我肉体已经往天空的方向越升越高。当然我并不是升到天堂,我只是搭了一班不会基因突变的直升机。这架飞机是我们最后的避难所,带我飞往遥远的黄沙漫天的土地,这里可能有战乱,可能物质匮乏,语言有障,可能一个卡扎菲的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卡扎菲蓄势待发,可能朝圣的脚步远不敌政界的冲突。而在我看来,事实上我已经到达天堂。

  因为从前的我,生长在刑房。

  《刑房》影评(八):刑房 Grindhouse

  2007年的血肉片,《刑房》由两部影片组成,分别由罗德里格斯和昆汀拍的两部片子《恐怖星球》和《死亡证据》组成,这俩导演,《罪恶都市》、《杀死比尔》什么的就不多说了。为了模仿六七十年代的胶片电影,片子还特意做旧,在屏幕上不时出现划痕和噪点。

  先说《恐怖星球》,僵尸+动作+搞笑无厘头的片子,除了主角僵尸以外,还有众多身材火辣的美女,女猪的断腿接机关枪更是让人过目不忘。隔一段时间就会跳出些喜剧元素来,令人轻松愉悦。男猪和装着木头假腿女猪嘿咻的时候,“胶片丢失,敬请谅解”,模仿的太像了吧,汗……演医生(就是女医生她丈夫)的大哥是《老无所依》里面那个留小胡子的男猪。布鲁斯·威利出演反派—变异军人头头。

  再说《死亡证据》,从剧情理解,片名译为《保你不死》更为贴切,(听着像《在劫难逃》吧,呵呵)和证据没一点关系。里面同样有不少身材火辣的美女,但是等待这些美女的命运是被变态车手撞的血肉模糊、肢体横飞。当然这是在上半集里的悲惨命运,在下半集里,猎人变成了猎物。里面还有个女孩是《死神来了3》(也就是《在劫难逃3》)的女猪。这部里面也有几个《恐怖星球》中的演员出演,比如那个女医生,胸前的口袋里还插着那三个针管呢。

  《刑房》影评(九):《刑房:死亡证据+恐怖星球》——血肉模糊的CULT片

  过了这么久,才抽空把《刑房》这两部看完。老美们花一部电影的钱就能看到两部如此另类的片子,实在是爽到家了。另类、刺激、火爆,这绝对是07年必看的影片之一,如果你是一个Cult影迷或者崇拜昆汀和罗德里格兹,那么请千万不要错过本片!(感觉有点像做广告?)

  本片由老大昆汀•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共同执导,说是共同,实际上是二人各导一部独立的电影,原本打算拍摄两部短片,合体后为120分钟标准长度的作品,如今在经过了两人不断的发挥与发扬之后,成长为3个小时的“邪典大作”。他俩的目的是对七十年代的肮脏简陋、充斥着性和极度暴力的刑房电影致敬,而作为我们Cult迷,则是对二人顶礼膜拜。从这3小时的片子中,我们发现了“老化”了的影片成色,在胶片上加上刮痕、白斑和粉尘,给人一种古董的感觉,在内容上覆盖丰富:武打、僵尸、食人、飙车、血浆、赤裸裸的性、夸张的暴力、重伤的残肢和惨不忍睹的碎肉器官,而且,还有制作精良的视觉效果。这一切,都让任何一个观众从一部电影中体会到了Cult电影的精髓。

  《死亡证据》——由昆汀执导。典型的公路片,从头到尾就是发生在路上,故事讲述了变态杀手特技替身演员迈克驾驶着一辆漆着白色骷髅图案的Juggernaut改装赛车,一路碾压漂亮MM的血腥历程。一身飞车党装扮的迈克嗜血成性,专门在高速公路旁的MOTEL和酒吧中,勾搭漂亮MM,屡试不爽。可是他的爱好另类,一等MM上钩,他就显露出了一个变态才有的精神风貌——玩“碰碰车”!当然,这可不是游乐园,身处高速公路,作为特技演员,迈克的目的是玩命。只有在和MM开车对撞的一瞬间,他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因此有爱车陪伴,他乐此不疲的“玩”了好几次,和他相撞的MM不是脑浆飞溅就是缺胳膊断腿,十分不雅观。即使是警方也因为没有证据而对他无可奈何。

  可是迈克毕竟是人,当他又一次盯上四个MM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也是个玩特技的,而且还是两个(我吐血!),女人爆发了很可怕,迈克不但“碰碰车”处于下风,还被MM左一拳右一拳的蹂躏至死,恐怖!我想,昆汀是通过电影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即使总是重复做同一件事情,也会发生意外,第二:不要以为女人怎么着,一旦她们发飙,后果……看看本片就知道了。

  另外一部作品《恐怖星球》由罗德里格兹完成。属于僵尸片范畴,也是典型的暴力+美女。布鲁斯•威利斯饰演了一名军官,他带着自己的小队在执行“本•拉登”的任务中,不慎吸入了一种莫名气体,这种气体会导致人身体腐烂,不过只要一直呼吸这种气体,身体还是可以保持正常的,为了活下去,老布带领一席人寻找病毒气体的源头,谁知中途发生意外,泄露的气体迅速感染了德克萨斯的平民,整个镇子变成了“生化危机”!

  男主角雷是个身手不凡的人,但是从不展露手脚,他喜欢上了一个女人雪莉,可是因为意外雪莉不幸被感染的僵尸吃掉了条腿,只好暂时用个桌子腿代替。城市里到处是僵尸,一群人因为种种原因走到了一起,为了寻找解药和无尽的丧尸来了场英雄PK……

  两部片子都使用了老胶片的效果,看起来有种儿时坐在灯光球场看电影的感觉(老被蚊子咬),不时的还有白斑、污点和胶片上滑。总体来说,我更钟情于《恐怖星球》,无论是从情节上到视觉效果,《恐》都已经做得十分完美。而且创新十足,女主角假腿就已经以假乱真,更别提后面直接换成了M16,不但能发射榴弹,还可以以优美的舞姿来达到扫射僵尸的目的,和男主角雷的哈雷配上,简直是一辆完美的单兵战车!人脸的溃烂,中枪后的鲜血飞溅,开膛后的血块乱飞……与其说是恐怖,不如说是单纯的视觉刺激,除了恶心在没什么别的感觉了。《死》的导演大家肯定不陌生,《落水狗》、《杀死比尔》让大家早已熟知昆汀的风格,但是我总是觉得情节罗罗嗦嗦,本片也不例外了,场景单一,对话很多,演员的表现很洒脱,很另类,特技不多,但是看着比较吸引人。不过相比之下,爽快程度就不如《恐》了。虽然都是以僵尸为主题,但是相比其他僵尸片的干瘪、毫无血色,本片中的僵尸可谓恶心胜于恐怖,身体腐烂流脓,有的僵尸还喜欢用手挤一下脸上的脓包,然后是——脓水飞溅,喷人一脸,呃……写不下去了。开枪时也夸张到离谱,子弹简直是带爆炸效果的,每枪几乎都能让人30%的血液喷出,然后在四处飞溅的同时粘到镜头上一些……因此,如果先看了这部再看《死》就应该没什么感觉了。两个片血腥程度不是一个级别的,情节手法也都是拥有各自的风格,与其说是二人共同拍电影给观众看,不如说是二人为了各自对CULT电影的看法拍出来看看谁的更好,因此才诞生了这两部剑走偏锋、故事奇怪的电影,别人是否喜欢并不重要,因为他本身就是CULT风格,喜欢的人本就很少,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看看,因为只有看过一部电影,才有资格去评价它的优劣。

  《刑房》影评(十):变态杀手永远是悲情地

  在QT的地盘杀人往往意味着变态杀手生涯的结束。

  如果你喜欢割人耳朵,那么你很可能在听着收音机沉浸在虐杀快感中时突然被自己的同伙(条子卧底)把整整一个弹夹招呼到你身上。

  如果你喜欢杀人之前背段圣经,那么QT会化身上帝安排一个手持巨蟒左轮的傻X制造一个神迹,诓得你放下M1911A1吃完早餐就去归顺他。

  如果你喜欢把人活埋在自家后院,那你会在与他人交易被害人遗物时被毒蛇强吻。

  如果你毒杀自己的师父,放蛇咬死自己的同事,还想一针干掉情敌,那么建议你做好眼部防护措施再出门,或者祈祷你的对手少看点香港功夫片。

  如果你喜欢开飞车撞死一帮娘们儿取乐,那不管你之前在南极干死了怪形还是在飞机上日翻一帮恐怖分子捎带着泡了哈里·贝瑞,还是要死于一帮女人之手。

  如果你是个酷爱追捕犹太人掐死女演员的纳粹上校,那么希望你能在战后迁居美国之后能早日找到一个新纳粹组织,之前最好别出门。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刑房》影评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