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是一部由大沼心执导,橘田いずみ / 中村悠一 / 花泽香菜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影评(一):真的会有这种丧女的存在么?
自闭宅明明是很温顺的生物,为什么要描绘的这么可怕呢……
就算是这种所谓的丧女,也没必要做到这种程度吧?虽然恐龙妹子们是很悲催了……
说起来,
男人的
成功只需要
努力就行了,
女人的成功果然天分还是
必不可少的啊。
另外,其实也还挺搞笑的,制作的质量也不错,可惜力气没用对地方啊!
虽然
现实中的情况是,即使恐龙妹子也是有挫男要的。但是不甘心委身于挫男的也是占不小比例的吧?
不过貌似黒木智子也不算恐龙?(才看了一话,概念还有点儿模糊)
最近拿自闭说事儿的作品真不少呢,主角一个比一个悲催,作为一名自闭男,果然还是有一点儿受伤的
感觉啊。
总觉得自闭宅里面也有我这种
怡然自得的存在,应该还不占少数。
毕竟
单纯从
生活状态来讲,只要适应了,倒也
没什么优劣之分,况且自闭本来就是
未来社会个体的发展方向,自然是有其必然和优势所在的。
另外,现在这些作品,满篇的肉欲,真是让人对这个社会
绝望啊。
24小时发情对于现代人来说,真的不是说笑。
我觉得人类真是太闲了,就算娱乐如此的多样化,色情方面的内容仍然占其中最大的比例。
我觉得
当务之急是开发一种对
身体无害的药物,来抑制人类这种持续发情的状态。
毕竟,如果是对人类有必要或无害的功能,那么无论怎样发展,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比如说饮食业,比如休闲业。
相比较之下,沉迷于
情欲,只会让人丧失本性,摧残身体,损耗精力。至于好处,一项也没有吧?
最好是在人的身体上安装一个情欲开关,只有在适合发情的时候,比如和
女友在一起的夜晚,才进行开启,平时则关闭,以减少困扰。
我突然觉得我想出来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影评(二):可恨又可憐的女主
節奏慢。只看了頭兩集跟最後一集。
1。反正是二次元。她乾脆跟
弟弟搞亂倫算吧。或者如果有第二季。可以考慮似(我的
妹妹不可能那麼可愛)安排他們原來不是親姐弟然後談戀愛算吧。但最好是弟弟先知道而智子不知道。因為她想像力太豐富了。要發展成戀愛劇有可能會妨礙劇情發展。
2。她一直有用另一種方式努力。。只是方向錯了吧。其實智子長得頗可愛。她不需要特別打扮。只要整潔點自然點就能很大改變了。
3。最後一集還是有治愈的地方。雖然我見到有人吐糟她沒變天鵝。。但還是有不少光的。例如。有人留意到她的努力。覺得她很可愛。視線移不開。還有智子最後自我解脫的一笑。知道嗎?能夠接受自已比變成所謂的天鵝更重要。這一切都是另一個
美好的開始。
4。op嚇死人。。不襯主題。。。ed還好。有種自嘲得來要好好
生活的
甜蜜。
有些醜小鴨再努力也未必能成為天鵝。最多也只能變成跟普通人一樣的物體而已。但這也已經足夠有
能力建立起自已的生活。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影评(三):其实他们也很无奈
有的人
永远成为不了画家,有的人唱歌永远是跑调,很多人一辈子也弄不懂高数。
智子可能一辈子也交不到
几个朋友,但我觉得这不能怪她,这并不是她愿意的一种结果。她十分向往一个正常的生活,并且也尽全力地在努力。只是跟她天赋的缺陷相比,她的努力实在是太渺小了。不擅长画画的可以去当运动员,唱歌不好也可以去搞管理营销,数学弄不懂可以搞文学。但不幸的是,不会
交朋友的人却依然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们无法回避
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我们不会嫌弃运动员不会画画,也不会责怪销售经理不会唱歌,更不会开除一个不懂数学的文学教授。但却经常看不起交际笨拙的人,甚至会鄙视他们,认为他们人品有问题。因为跟他们相处,感觉真的不好。
前言不搭后语,
莫名其妙的反应,冷门的兴趣爱好,总是显得
格格不入,有的人几乎总是
沉默,有的人又极其易怒,总之就是怪。
并且更重要的,我们大部分时候不会把
性格不好看成一种能力的缺失,而是觉得这是一个人主观上能够
自由调节的东西。所以当看到性格怪癖的人时,我们总觉得是其主观上不想变得正常。
也就是说,是因为他不愿意
改变他的想法,所以才表现的这么奇怪。自然这也就归结到是他的
思想品德有问题,
责任在于他自己。
但我个人觉得,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是非常
困难的。如果大家有试着去改变一下自己性格中不好的部分的
经历,就会知道想要改变性格,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难度丝毫不亚于改变一个人在作画、音乐和数学方面的能力。
相信很多人都有对自己性格中的某个细节不满意的时候,不够冷静、不够
理智、怕生、不够随和、
喜欢钻牛角尖等等。大家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这些细节,就能体会到改变性格的难度了。并不是不会有人成功,只是真的非常非常的少。甚至相对你自己的努力来说,漫长的
时间反而是更好的工具,过个十年二十年,人总会有一点点变化。不过还好,我们并不一定要去改变性格中这些微小的不足,因为总体来讲,我们的性格是正常的,能够让我们交到
朋友,并且维持正常关系。但是智子这类社交障碍的人却不得不面对这个难题,而且他们要改变的不是一两个小细节,而是其性格的全貌。他们必须做出改变才能正常的生活。
所以
真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不是喜剧般的圆满
结局,而是对无情现实的妥协。虽然大部分不会像剧中智子一样除了以前熟悉的人以外一个能正常说话的人都没有,惨得这么夸张,但是他们能维持的关系的数量和关系的亲密程度,都大大不如正常人。
世界上自然也有真的是思想有问题的人,但我觉得相当一部分不受欢迎的怪人和不会画画、不会唱歌、不懂数学的普通人一样,渴望正常、
幸福的生活,并且在一直努力。至少我觉得智子是这样的。虽然
接连不断的
挫折让他们
沮丧而愤恨,但是他们的本质并不坏,
心灵并不丑陋,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大部分时候,我们不能强迫一个普通人去勉强当这些人的朋友,因为他们确实难以相处。但是可以的话,在下次对他们嫌恶的同时,心里多一分
理解吧。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影评(四):野百合也有春天
作为一部13年的老番了,整体这部动漫的评价并不好,因为编剧实在太狠了,他把女主角黑化的已经没有边了。回顾主角小的时候,也是
美丽活泼的
女孩子,甚至在初中也有朋友,可是一上高中就变得0存在感了,感到了编剧深深的恶意。
智子就是典型的不会
人际交往的高中生,在班里不会交谈,孤立,没有存在感,跟人说话都会脸红的
女孩子。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思想,她也想有
男朋友,有美好的社团生活,有个能一起照大头贴的
好朋友。然而编剧是残酷的,她一次次的
失败,出糗,甚至连弟弟都忘了她们之间的美好
回忆了。人们评论智子时都会说她傻,活该,完全是因为自己。我只想说正因为有这些评论的人,智子才会变成现在这样。
仔细想想,我们身边多多少少存在这这么一些人,她们
沉默寡言,有着自己的世界,也不会主动交流。当我们遇到这些人时我们有主动打过招呼吗?智子跟别人说话时脸红的表情简直萌的
可爱,而她为了日常部的创立
奋斗的样子也是充满
魅力,只是这些美好都被编剧无情的摧毁了而已。但是她那时候美丽的样子绝对是这部动漫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
超越,所以当女主崩坏时,我并不是觉得搞笑,而是觉得
悲哀。
将道理这部动漫提取其中的片段来看,绝对是一部佳作;但是,当你整个看13集时,你会觉得编剧简直太
丧心病狂了,一味的以女主为笑话只能导致这部动漫的失败。总之,还是
推荐给喜欢搞笑的人观看,毕竟其中有些片段真的很
经典,也希望智子终有一天能
拥有美好的生活。推荐指数:7☆
虽然还没有决定社团的活动内容,不过今后可以花时间慢慢寻找
现在 只想
好好享受一下这
时光 因为重要的不是活动... ————黑木智子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影评(五):已弃疗
对待文艺作品我的偏好一直是悲剧高于喜剧的,虐的越厉害越能打动我,譬如米兰.昆德拉,譬如托马斯.哈代。这番由于第一集就中枪中成筛子,因此后续不管剧情发展的多恶心也没弃,还是把12集都给看完了。
丧女必须是小众作品,因为主角在社交经历中所体会到的那种绝望感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经历过。没有经历不说,而且很难理解,更不要说共鸣了。我直到本科3年级以前社交依然很
成问题,遇到不熟悉的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在外面迷路了宁可用手机查地图也不愿意找人问。EP01里智子在餐厅里碰到了同学,为了避免
尴尬的对话而设计路线躲开对方。这种情节在旁人看来或许荒谬,是夸张是杜撰。然而类似的事情
曾经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身上——故意放慢步速避免赶上不熟悉的相识,看到对方进了电梯就改走楼梯,等等。这种事情说给旁人,简直像奇闻异事一样,讲笑话罢了。然而当事人心中的那种不适感,大概也只有动画里的马赛克变身能够表现吧。
丧女每一集的套路就是主角试图用各种方法改变自己丧的
命运然后可耻的失败了。Anime不能指望他剧本有多精良,因此重复套路也还可以接受。问题在于如此的桥段反复多次之后对于主角的同理/
同情心,无论开始的时候有多强,也被削弱了,进而开始感到一切的问题都是主角自己作出来的。
不作死就不会死。然而我们说着这句话的时候有谁遵守过它呢?作死是但凡对生活还有些许希望的人的本能:渴望改变。我的社恐倾向大概处在需要
心理治疗和普通人之间,虽然有些影响生活但还不至于让人疯掉。而智子基本就是需要心理医生的节奏了。真不知道主角是如何在这样的状态下还能每一集都
热情满满要去改变自己的人参的(明明是因为不这样就无法开展剧情吧)。
主角陷入这种“不受欢迎”的死循环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信息交流机制。必须承认智子每次试图让自己受欢迎的企图都很扯淡。她没有存在感,因为她从来不和别人交谈。她不和别人交谈,因为她做不到。如此就只能从另一个方向努力,试图用各种方法引起别人注意。然而引来的至多是异样的眼光罢了。最可悲的是即使是异样的眼光,也并没有标识度,不能使她从人群中脱离出来,不论怎么作死,还是“不爱说话的奇怪同学”而已。
如果我们接受社交
恐惧症的根源乃是太过在意他人对自己看法的理论,那么就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他人对于我们的看法到底有多重要?说实在的,我觉得如果声称我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只是声称而已。你倒试试所有人都不
喜欢你包括自己的亲妈?
人生活在社群之中,如果没有来自外界的肯定,也只有叔本华那种节奏才能继续自娱自乐吧。
智子最后一话那一呵呵,我倒没觉得什么。
放弃了罢了。退回自己的壳层中,找到自己的occupation。乙女游戏也好,学术也好,为生活找个重心。真能跟叔本华似的,也不坏了。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影评(六):关于强迫式社交和自闭者的一些事
莫名的沉默、
焦虑、惶恐,与人对视时来自
内心深处的颤栗和紧张,说话细声细气,讲上两句话就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一般,感到自己被人孤立,没有存在感,几乎没有朋友,整日和漫画BL游戏在一起,偶尔骚扰一下自己高帅富般的弟弟和上了高中后
咸鱼翻身的闺蜜,茫然的试图改变自己的处境。这是关于黑木智子的高中
故事,也是一个类自闭症患者的故事。
说她是类自闭症患者是因为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自闭疾病,而是社交焦虑综合征,也和她莫名而沉重的自卑感有关,这种种压力交替在一起才造成智子当下的处境。
事实上智子很多时候她所面临的窘境都是自己亲手造成的,但智子并没有理智的去分析其中的症结,而是单纯的将问题推给别人,造成满世界都充满了恶意的错觉,以至于自己身上出现具象化的黑色空间领域,旁人不得寸进。
自卑是智子痛苦的根源,而自负是智子徘徊在痛苦之中不得寸进永世不能翻身的祸首。
这是适用于很多人,但很多人不愿承认的东西。
智子所面对的悲惨的人生境况其实很多人都碰到过,只是程度和频率不同而已。所以很多人看到这部作品总是怀着一颗悲悯的心看到智子被虐的欲仙欲死抬起鼠标想关视频的时候总是又放了下来情不自禁的还想继续看下去。智子的痛苦带给人很多欢乐,但也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影子,动画也是故事,故事总会反映到人的身上。智子所映射出的是很多人身上都曾出现过的东西,让人不愿去面对的一些东西。
比如自卑,比如自负。
说道这里,其实这个短文已经和这个动画关系不大了。其实我写这篇短文也是因为我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能够感同身受的缘故,因为我以前高中的时候曾经有那么一年的时间所体会到的跟智子很类似。唯一不同的是当时我并不知道宅是什么,也不怎么打游戏,当时只是比较中二,又单纯又傻的文学青年而已。(就是现在贬义的那个文青,天天抱着书看,闷头写东西 非常二 我开窍晚 )
当时我碰到一些事情,心理状态非常糟,在学校接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说话。
因为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上学,彼此都不认识,直接被排挤成怪人、性格扭曲之流,只不过我不在学校吃饭也不住校,个子高身板壮学习也不差,所以在学校里也没什么人过来找我麻烦。一年之后才从那种状态中走出来,人也开朗了许多,但还是因为这些事情被周围的人定下了标签,整个高中下来没交到什么朋友,直到进入大学头一年才彻底学会怎么和一群陌生人迅速交际。虽然我并不支持其他不适应群体社交的人强迫自己学习强制性社交,但我自己是这么做的,我认为这种社交方式必须迅速掌握,因为当时我被父亲拉去谈话,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可能很多人觉得我听到的那些话很做作或者老生常谈,但我认为这些理念是很有道理的,有时候人脉比知识更重要,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我一直觉得人经历的越多,成熟的越快。很多时候回首看自己初中高中的那段时间,都觉得很羞耻,二的不行,尤其是当时的自己还写下什么日记小说之类,更是巴不得直接烧掉,但真拿到手里又有些舍不得,人都有这么一个状态。我一直认为智子的这个故事其实是作者本身一方面的写照,我也相信智子总有一天会从这种尴尬无比的境态中走出来,把自己收拾干净,穿上好看的衣服挺胸抬头的走到服务员面前面带微笑的说出:“给我一个中杯拿铁,不要糖。”
那些唯唯诺诺阴暗潮湿的心理状态终究会消失,因为我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已经隐隐看到那个作者面对智子时那张满怀恶意,不虐个千百遍绝不罢手的笑容。(这个作者就是在虐以前的自己。。。这个混蛋!让智子打扮一下带个眼镜会死?(╯°口°)╯(┴—┴)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影评(七):中枪无数,感觉要被打成筛子了
被b站上看到的智子去声优见面会那段所吸引,看了整部。感觉中了太多枪。
我自己也是一个内向不善言辞的人。没有办法和陌生人对话,甚至有时候会躲着人走。没有什么朋友,在班里基本就是小透明。估计是我存在感太弱了,所以所幸也没什么人欺负我。
放假的时候我基本会呆在家里,ACG就是我的精神寄托。基本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只能和公仔对话。
会为了等唯一的朋友的电话,一直守在手机旁边。会为了唯一的邀约,一直兴奋期待不已,结果最后被放鸽子。
有喜欢的男
孩子也不敢去说话。喜欢的人看自己一眼,就马上幻想到牵手接吻恋爱结婚,也是听可悲的。
我也想要有人陪我一起看烟花、看流星雨。自己看只会越发的发觉自己的孤独。
穿裙子会浑身不自在,平时只能传一些女子力低下的衣服。看到街上穿着暴露的女性就会羡慕她们敢这样穿出去。
我有时也会暗搓搓的想某些女孩子不好好学习、不自爱等等,就像智子会叫她们bitch一样。但其实
内心是暗暗羡慕暗暗向往那样的人的。
我父母也像智子的父母那样从不过问我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也不关心我是否心理健康。
听录音耳机插错孔结果漏音被其他人听见,应该很多人中枪吧。还有类似看XX不小心被父母或周围人看见什么的。
我会觉得智子可怜,就像自己那样。有时也会觉得她不争气又爱慕虚荣。但仔细想想,自己也挺不争气的,虽然讨厌自己,却也从未努力改变过自己。
其实智子还不算太惨,至少她身边有不管她的表现多奇怪都对她不离不弃的好友小优,有在雨天陪她进行尴尬对话还专程送伞给她的陌生学长,有那个关心她给她熊抱和气球的文化部委员,还有那个愿意看她放烟花的弟弟。她周围的人不管同学还是老师都从来没有欺负过她。如果她周围的同学稍微霸凌一下她,她的高中生活会惨得多。
智子就像一面镜子,照着我自己。我发笑,是在嘲笑滑稽可笑的我自己。我流泪,是可怜那个可悲到无可救药我自己。
最戳我的一段是文化祭的结束后智子跟小优说她很开心。其实智子是打从心底想要有朋友可以陪着她一起过高中生活吧。有的时候能有人找我凑数打桌游,我都会觉得开心的跟过年一样,那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其实智子虽然不争气,但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希望啊。哪怕上一秒尴尬的无地自容,下一秒也还是会对高中生活充满期待,并且以她自认为对的方式作出努力,哪怕又一次弄巧成拙。反观我自己,虽然情况比智子还好一些,却整天悲观厌世的。
智子不受欢迎显然不是周围人的错,但我也不认为是智子的错。只是人本来就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生活对于像智子这样的人注定是困难甚至是地狱模式。希望智子永远不要放弃希望。以此自勉。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影评(八):烧
这部番刚开始时,我觉得这部番有两种走向。
一种是,破罐子破摔,制作这部番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像这样怠惰的生活才是美好的。——那么,这部片的价值观有问题,要弃。
一种是,告诉我们,消极、怠惰、懦弱、笨拙的女主是如何成长,最后华丽蜕变的。——那么,像这样的励志片太多了,审美疲劳。
可是
我错了。
我在为智子那些奇怪的言行而感到好笑的同时,也嗅到了忧愁的味道。
后来,我明白了,我的笑,是嘲笑。
事情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我感受不到重压,亦尝不到苦果,对于旁观者来说,智子是可笑的,可笑、滑稽、难以理喻,像一个笨拙的小丑。
可是,对智子来说呢。
覆在那笨拙的语言、紧绷的动作之下的,是什么呢。
是孤独,深沉的孤独。
是悲伤,因为孤独,所以悲伤。
是胆怯,无法阻止的胆怯。
是自责,因为胆怯,所以自责。
是嫉妒,对自己得不到的事物。
是恨,差距产生嫉妒,嫉妒产生仇恨。
啊,是黑色幽默呢。
人的面前,永远存在着一扇无形的门。因为没有勇气、追求一时安逸或是惰于去寻找它的,没有将它推开的人,将承受长久的煎熬。
智子就是这样的一类人。
因为懒惰与胆怯,她没能推开那扇,紧闭的门扉。
世界和她之间,隔上了一扇门。
她堕入痛苦的泥沼中。
在人格还未形成时,这扇门并不清晰。
但在经过了孩提时代的那个“混沌期”后,这扇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推开它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大。
推不开这扇门,我们会被抛弃在隆隆前进的世界机器之后。
所以,智子交不到朋友。
她孤独,所以,她让“幻想”出来陪伴她。
幻想总有枯竭的时候,所以她告诉自己,自己得不到的那些东西,并不好,并不好。
酸葡萄的故事。
玩游戏,用虚构的爱情,虚构的友谊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缺。
老师向自己打招呼后,吐出只言片语,之后夸大这个事实,并为此欣喜不已。
利用这些虚假的东西,她构建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她告诉自己:“我很可爱,我很聪明,我很完美。”然后沉浸在这虚假的幻象之中,再不想脱出身来。
但是,问题在于,智子知道这是假象,她知道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模样。
所以,她痛苦。
为什么不肯放弃幻想,走出来呢。
因为在幻想中,她似乎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而在现世中,他一无所长。
不肯走出来,因为怕痛。
因为怕痛而陷入更深的痛。
我注视着,她的那些“作战计划”,因为自己的胆怯而付诸东流。
我注视着,她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努力,一次又一次被这个冰冷的世界驳回。
我心痛。
世界扬起那冰冷的、厚重的拳头,狠狠地砸向,这个懦弱女孩那瘦弱的脊背。
女孩抱头瑟缩在角落里,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我很好,我很棒,我跟完美。”
她在前进的道路上撞得头破血流。
但她总能找到些荒诞的理由为自己的失败辩解,她对此深信不疑,并迅速地投身于下一次努力。
她从没放弃过,无论结果多么残酷,她都会把眼泪憋回去,安慰自己,以期继续前进。
阿Q。
亦或是,赴身于火焰的,小小萤虫。
她看着学长为她画的敷衍了事的画像而开心。
我心痛。
她为了让妹妹高看自己,在和小孩子的比赛中出老千。
我心痛。
她在楼梯口那被弃置的杂乱课桌间吃便当,享受着孤独带来的“欢愉”。
我·心·痛!!!
她在,流星坠落的夜晚,在长椅上吃泡面,把溢出的悲伤硬憋了回去,她独自一人!
我……我……我哭了……
我想撕碎眼前的屏幕,冲进去,紧紧地抱住她!
紧紧地抱住,这个迷途的人儿。
这个曾经的我。
我会轻声地告诉她:
哭吧,哭吧
在这深邃的长夜里,没人会听见,没人会在意。
哭吧,哭吧
可怜的人
倒出你的痛苦,你的悲伤,让它们弥散在湖里。
哭吧,哭吧
迷途的猫儿
同我述说吧,你的迷惘。
等到你哭够了,擦干泪。
去战斗吧,和你的懦弱,你的懒惰,你心里的那颗,坚固的芥蒂。
无论怎么逃避,无论怎么掩饰,问题依然在那里,只要不解决它,它就会在那里。
要么,解决这个问题。
要么,被它打败,被痛苦吞噬。
打开的门扉不会永远开启,你要一次、一次、一次不断地打开它,直到有一天,你开启这道门,不用再进行任何心理斗争,不再有任何心理压力,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时。
你便会尝到,胜利的甘甜。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影评(九):【千日谈】20131006【每周影像】《丧女》:这不是中二病!
【千日谈】20131006【每周影像】《丧女》:这不是中二病!
文/丹达
【第一印象:5星】
【增加标签:感同身受】
①看过《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的人会知道,从这部动画出发,可以了解很多看着二次元动漫作品长大的一代心中到底在想些怎样的念头。而看过《丧女》的人会知道,在成功和三次元交往的正面例子背后,还有很多被自己的中二病围困在妄想之中的反面例子。
②记不得是哪位大神说过“《海贼王》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追逐梦想,而《银魂》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在梦想破灭之后生活下去”。套用这个句式,我想说的是,如果说《中二病》等一系列动画告诉我们原来中二还可以有光明的未来,《丧女》则告诉我们,那些只是少数而已。
【文本阐释:中二病生活化】
①任何一部影视作品,其实都是中二病的产物。当然,这是把中二病无限广义化。不过,冒险系作品本质就是不可实现的影像投射而已,那些《古墓丽影》《黑客帝国》亦或是纯良的《笨蛋测试召唤兽》《魔卡小樱》,都不过是略过了中二的实现过程,直接把结果呈现出来。
②能够把过程呈现的作品确实不多。《食梦者》算一个,《潘神的迷宫》其实也算一个。但真正去过问中二病的作品,目前我看到的也就只有三部《中二病也要谈恋爱》、《欢迎来到NHK》和《我不受欢迎都是你们的错》,也就是《丧女》。其中《中二病》讲的是中二生成的心理症结(面对死亡的心理逃避),《NHK》是充满着性幻想的男性(亦或是被中二带成了性幻想?)如何面对自己和社会的生活问题,而《丧女》则是在进入社会之前,学校里的生活状况。
③不管是《NHK》还是《中二病》从作品最开始,就有着极为光明的希望,中原岬也好,富樫勇太也罢,都可以成为帮助我们故事主角走出中二病的好帮手。再不济《蔷薇少女》里面的樱田纯还有那么多关心他的人在(他姐姐真的好辛苦),但是这部《丧女》,几乎完全照搬了两个现实:正常人对这种人的态度:不是嘲笑是无视;自己对自己的态度:超级酸葡萄心理。
④中二病更多会出现在自己的中学时期,我当年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都是如此。从这些作品的线索也可以看到,如果中二病没有被顺利医治,很有可能会出现死宅家里蹲现象,《丧女》和《中二病》里的结局不外乎就是《NHK》和《新蔷薇少女》里面的状况,要么根本走不出找工作只会啃老,要么就是浑浑噩噩地过着,而且还自知。
【细节延展:自我想象与色情化】
①在《丧女》里面的黑木智子无法与常人交流,里面充斥着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她常常会把bitch这个词挂在嘴边(心里),就连自己唯一的朋友小优也是如此。昨天听《逻辑思维》,里面是这么说的:
千万不要情绪激烈地咒骂什么东西,这种咒骂往往会报应在自己身上。一个人最愿意否定的东西,往往不是外界,而是自身。比如说最愿意咒骂漂亮女人是破鞋的女人往往就有一个想做破鞋而不得的心理。
②这就是所谓的补偿心理。其实张栋梁的一首歌《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是直接明确地体现了黑木智子的内心所有想法:
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
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
你的心那么脆一碰就会碎
经不起一点风吹
你的身边总是要许多人陪
你最害怕每天的天黑
但是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
谁也不能永远陪谁
而孤单的滋味谁都要面对
不只是你我会感觉到疲惫
③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家里蹲和中二病都会更加把精神力投射到色情方面呢?不管是《丧女》里的黑木智子购买的那些DVD,还是佐藤达广身边的蓝色生物,甚至说《中二病》和《蔷薇少女》其实不过是对性的耽美化改写而已。仅仅一句“孕妇效应”恐怕不能解释清楚整个问题。我的一个思路是:男女(同性也可以)之间的亲密关系就是与爱相对应的色情元素,对于不能进行正常生活死宅来说,设定一个非常高的目标,然后告诉我们不可实现,顺便再把身边人的思考方式拉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可以极大地满足他们内在的虚荣心,这一招在《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小丑,就用过。
《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影评(十):如此现实的悲伤,只有同病相怜,才能感同身受。。。
有人说,这是对有社恐症的人的讽刺之作。我不置可否。。。
我觉得我看到的,是现实的悲伤,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无奈。。。
看吧,在现实与动漫里,都是一样的,一个沉迷了游戏封闭了自我,难以与人交流的人,满怀对这个社会的点点不满,宁可欺骗自己也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选择才造成了自己不受欢迎。她其实是个脆弱的孩子,但是为了得到渴望的来自现实的关心与爱,就算是作践自己,也要去获得关注,可是她毛病多多,又没有毅力,想改也改不了,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当她在烟火大会的晚上独自坐在长椅上时,她终于疲惫的卸下了自己的伪装,放任忧伤,放任迷茫。。。
可终究还是未能改变,她还是不敢与人交流,还是自闭,她不是选择孤独一人,她很想融入那充满玫瑰色的校园生活中,可是已经被边缘化的她,总是无法踏出那一步。她费尽心力哪怕是出丑也好只希望别人关注自己一下,可是最可怕的,最让人绝望的,不是别人的嘲讽,真的,这部动漫只是陈述事实,不是嘲讽,因为最可怕的,是别人根本就无视了她。。。这难道不是这个冷漠社会的现实么?
也许是现实太残酷了,所以作为动漫,它加入了一个场景,一位可爱的“熊”,给了她一个气球,给了她一个拥抱,给了她一刹那的她一直渴求的温暖。。。于是,身处这个并非二次元的三次元世界的我们,身为自我封闭又渴望关心的徘徊在这冰冷现实的人,被感动了,哪怕知道这只是虚幻的,也不愿清醒。
看到评论里的人说着名人的话证实着自己选择一个人清静的过多么多么合理。我真的想告诉他们,那不是自己选择,那也不是自己愿意一个人孤独,因为这个动漫诉说的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渴望被温暖的故事,不是圣人不是隐士那样的选择一个人孤独的过也挺好那种事,这是一个想要回归社会的人的故事,不是我行我素那么独立有个性的东西。
说到底呐,这个动漫,多还是有相同境况的人才能看下去的,这可怜又可恨的辛酸,现充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所以多少名人的高端言论,在这里行不通。
看完了这部动漫,希望它有第二季,我一直觉得动漫是圆梦的东西,所以在现实里挣扎的我们,很想看到丧女,得到温暖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