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歌手》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17-11-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歌手》经典观后感集

  《歌手》是一部由洪涛执导,林忆莲 / 谭晶 / 萧敬腾主演的一部音乐 / 真人秀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歌手》观后感(一):五星改三星,可能不会看了

因为林志炫回来就给五星,也可以看出来我多么主观。可是现在要改成三星了,就像我刚进来都怀疑是不是进错了话题,因为这个评价度相比之前下降了不少。谭晶退赛说法不一,有人骂马桶台有人说是谭晶自己的问题,不管怎么样都没有给观众一个交代,硬生生把谭晶剪辑掉,实在很气。又联想起一开始的张敬轩,真是各种迷醉。还有就是我林志炫回来名次是怎么回事,你说第一首歌略显平淡我认了(虽然我并不这样认为),第二首歌也排第四我就不理解了,听说下一期还排第六,我真是有点接受不了,排名还是重要的,决定他能不能随心所欲得唱歌,甚至决定他能不能多唱几首歌,对于我来说,听林志炫唱歌是一件超级幸福的事情,本来可以听,但是因为一些人的投票让我听不到我就很不爽了。另外张杰纯路人很不懂黑张杰是怎么回事,人家有唱功,只因为老婆是芒果台的?看看林志炫和李健回来大家的态度,再看看张杰,怪不得心疼张杰上热搜了。这一季歌手我突然觉得无聊透了,除了看林志炫的个人cut,我估计不会再看了。各种乌烟瘴气

  《歌手》观后感(二):只有迪玛希当的起“惊艳”二字

国内第一歌唱类节目,没人唱劈了,这质量还可以。参赛的所有选手,嗓音气息,都还不错。没人发出难听的声音,没人唱功低于乐坛平均水平,没人让观众皱眉,这质量,很可以。

比起刷流量的艺人随便灌张唱片,他们倒真的都是歌手。当现在的小鲜肉吴亦凡用说话声念完一首歌;当当年的小花王心凌用发嗲语气唱中音,高音全剩气声;当舞娘蔡依林整首歌下来听不到嗓音变化。比起这些,他们倒都称得上是音乐人,不是砸钱砸出来的人肉娃娃。

但如果想听听『没出错』大军更高的水平呢?我不懂情怀,只知道每一首下来,我都不悲不喜。我是全程没吐槽,但也全程没兴奋。

只有迪玛希。我不专心看电视,迪玛希的时候我从别的屋子里冲出来问:是不是谭晶唱的?

我想这种专业的唱法大概谭晶懂吧,果然,谭晶说他混合了很多种歌唱技巧。

他很专业。首先个人条件很好,高音很高。这是娘胎里带的生理条件,没什么可吹嘘的,能唱高音的多了。我同学给我听郭采洁早年录的唱片,发现嗓音确实很高,但所有音都是停在嘴里的,连嗓子都没沉下去,就是气声。但她生理条件好到气声都很高,就是没有进一步练习。迪玛希是练的很深入的那种,各种气息力量能自如掌握不说,真假音切换基本没有痕迹,他的高音是有控制的到特定的高度,不是往高了蒙,不是很费劲地唱到了一不留神就劈了那种。他要想劈还得再往上有一段。这就是个人能力了,明明所唱高度是一个人迹罕至的高度,却仍能轻松的表现。

这真的当的起“惊艳”二字了。这种级别的人物往往会在歌剧魅影这种世界级音乐剧里扎堆出现,在歌手这个凡间节目里出现,讲真我有点意外,节目组也是用心。

这么想来其他人在唱功上真是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比起其他音乐节目里的『知名歌手示范唱的差』,他们没有出错已经是难能可贵。其他人里唯一让我玩手机抬头的是光良,他音色太独特了,这就是命好了,娘胎里带的好音色。郭采洁音色也独特,还能唱的高,命更好,但唱的问题太大。光良唱的没有问题,也没有什么惊艳的,歌选的也平淡,就音色好,但这足以给他加分。

刚听了一下光良唱的那首歌的原唱,也就是他当年唱的版本,发现他唱功有进步。当年的版本唱的有问题,气息控制的不行。

本场最不惊艳的是袁娅维,歌选的糟糕,非常平淡,还赶在迪玛希后边出场,对比太强烈,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她这边。

另外有趣的是本场参赛选手里只有迪玛希和杜丽莎我是不认识的,还有被剪掉的那位歌手。认识的歌手数量比往届有大幅上升,不知是不是节目开始讨好90后观众了呢?还有传了很久的张韶涵参赛,吸引的也是90后粉丝。怎么有种90后终于要站在历史舞台上的感觉,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顺带说一下对张韶涵的看法吧。很看好她的参赛。前段时间重听了王心凌蔡依林杨丞琳张韶涵这四位儿时红火的女歌手,这四位唱功按名字顺序由差到好,王蔡两位属于唱的有问题,杨丞琳算会唱,能控制力量和气息,但就是普通的女中音。张韶涵是能控制力量和气息,高音不劈,最重要的是,她音色很独特。也就是她是郭采洁的会唱版。这还是多年前唱的,就已经达到这种水平,按照光良的成长轨迹,她现在应该比当年唱的更好,所以我实在很期待。看微博上张韶涵的呼声很高,不知道会不会以补位歌手的身份出场,希望她参加。

2017.1.23

  《歌手》观后感(三):我不是光良粉,但看到他这么淘汰感觉这节目很可笑

从小听着童话长大,可以说对于光良虽不是粉丝,但也一直很喜欢。这是一位实力歌手,毫无疑问的,无论从他那温暖的嗓音还是创作天赋来讲都是如此,小小的眼睛每次唱歌都脉脉含情,让人很舒服。 对于英文歌的态度,我一直就抱着无聊听一下还行,拿来当一场中国宴席的主菜就太矫情了。因为听不懂,一首歌我们听的不仅仅是曲子,还要有歌词,不然何必需要填词呢,哼哼不就完了么。曾经我问过一位喜欢外语歌曲的朋友为什么喜欢听不懂的歌,他说,听的是感情,听的是声音。我认为是放屁,试问一个普通人,既没有专业的鉴赏能力,又没有能够引领感情的歌词,甚至本身就是一个木耳朵,你哪来的自信能听出感情来。还有人说你不听英文歌你就是没文化。我就呵呵了,李白,杜甫,苏东坡有文化么,他们谁会英文?十几亿中国人能听说说英语的有多少人?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你有传承了多少,会多少诗,多少方言,知道多少历史,老祖宗的东西都没弄明白还玩什么洋调调。 在中国的舞台上,在一款收视率主要在国内的节目里,在一个观众99%都说话语的舞台上,你用一首英文歌想表达些什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你真的对你的观众负责了么?

一中国人面对中国观众上来就飙英文歌,你对的起你观众群体么。所谓的崇洋媚外,我不想说,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国际交流的时代。对于袁娅维英文歌水平怎么样我不想评论,因为我直接快进过去了的一句没听。但是你在一个华语地区,一个观众群体99%都是说华语的节目中,一个面向大众的舞台上,飙一首听都没听过,即使听过也转眼就忘的外国人的歌,你对关注你的观众负责任了么?是否显得华语歌坛就容不下你了?上万首华语歌就不够你唱的了?如果你要不是中国人,不会说中国话也就罢了,偏偏你在国内是土生土长的。长得胖,圆脸盘居然还是个女的也就算了,你还在那唱英文装高冷,看脸的已经把你pass了,非要让来听歌的也pass你。就这还能紧急,要有人跟我说没有黑幕,我真心糊他一脸。 《歌手》这个节目的由来本就不光彩,但这一期开场嘉宾还比较具有吸引力,但是你们这样脱离群众,关起门来乱搞,我只想说收视率下降,甚至跌倒谷底也是该着!!!

  《歌手》观后感(四):女歌手,一个都不能少

这一季的歌手阵容真心强大,每个人都是曾经登顶top的佼佼者,在某个时代或是在某个领域。在这一季的《歌手》之前,对于这一季的歌手没有什么了解,但是听了第一期之后,觉得每一首歌都让人很享受,尤其是参赛的女歌手。至于男歌手的话没有特别有感觉~(因为我并不是一个音乐的专业人士,所以以下都只是自己对于在《歌手》的听歌的感受以及对于整个节目的感受,不喜勿喷。)
     可以说每一位女歌手所演绎的曲目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或许因为之前对于他们每个人都不是很熟悉的原因?)
     第一次听袁娅维的歌是在第一季的中国好声音,是刘欢战队的一员唱将,当时刘欢队伍我也只记得她和吉克隽逸。当时她以小镇姑娘的身份亮相,一首《弯弯的月亮》。很朴实却很打动人,和那些鬼哭狼嚎完全不同,是真心地演绎,将歌曲唱给想唱的人听。在《歌手》每次内投,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与肯定,但是观众似乎不买账,好……奇怪。但是从昨天的返场演出来看,非常松弛,非常享受,想必也应该得到了许多现场观众的认可,在这个节目播出后,一定有更多的人欣赏她的声音。
     第一次认识杜丽莎是因为《宝贝计划》,她饰演的疯疯癫癫的包租婆非常的抢眼,通过《歌手》才知道原来她曾经是在那个年代那么风靡一时的top唱将。 昨天看《歌手》还挺难过的,杜丽莎被淘汰了。她是那么热爱这个舞台,这个舞台却不留情面地甩开了她。我很喜欢她,不单单是她每一次深情地演绎经典曲目,《imagine》,《Vincent》还是《卡门》,也更是因为她怀揣音乐初心。她的在镜头前的流泪让人觉得很真诚,不是那种矫揉造作让人厌恶或是反感。她就像是童心未泯的音乐顽童,因为自己想唱歌,所以特别珍惜这个舞台,将每次唱歌的机会。虽然每次唱的不是粤语歌就是英语歌,歌词基本上不大懂。所以内容我都比较陌生,但是那种声音的感染力是跨越语种,年代,技巧等等。尤其是昨日看到她彩排结束像个孩子似的掩面大哭,真是让人心疼。真不舍得离开这个舞台。
      再说林忆莲,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后知后觉,总之很少听同龄人谈及她。 在《歌手》前,只听过林忆莲的两首歌曲:《至少还有你》和《当爱已成往事》。八卦过她和李宗盛的风花雪月的爱情往事,对于其他真是一无所知。第一期那首《不必在乎我是谁》,觉得她的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她更像是在《歌手》这个舞台上诉说自己的过往,有过欢喜,有过哀伤,悲欣交集。在看第二期《歌手》的时候觉得林忆莲是一位很敬业的歌手。中途看到她一直用左手在调整耳返,但是她并没有因为这个缘故而中途停止演唱或是重来,那首《无赖》被演绎的还是很精彩。听林忆莲的歌有一种低调的奢华感。
     谭晶,真得是令我最惊喜或是最意外的一位,印象中她就是应该身穿华服,端庄优雅的站在各大晚会场合根正苗红地唱着民歌,但是这次没想到居然流行音乐也玩得那么游刃有余。怎么说呢,不知道是不是以前对于她的印象太过于刻板,以至于看到她在炫彩夺目下场流行略微有些尴尬,手势,走姿多多少少有些违和,但是神奇的是每次在《歌手》听她唱歌,一开嗓真得有种给跪的感觉,特别能够戳中你身体那些敏感点,就好比她第二期的《九儿》,因为之前读《红高粱》就有一种难以诉状的情怀,然后听到这首《九儿》我就直接掉眼泪了,莫名地一下子就有代入感……也不知道自己为谁哭,为谁流泪。说不清很奇妙。
       说实话每次在《歌手》看她的演绎觉得高音有刻意或者说特别有技巧性(反正她在《歌手》上唱过的曲目一般人都很难翻唱……)但是回头再用耳机听,反而真心特别地耐听。争议比较大的或许是第三期《欲水》,其实个人非常喜欢齐豫的版本,空灵婉转中透着一丝悲凄,不论做《神雕侠侣》的插曲,还是电影《天浴》都很适合,一下子比较难以接受谭晶的这种(探戈式?)暴雨怒吼式的演绎,说实话当时真心觉得《歌手》已经被高音洗脑,人人都在卖力地飙高音。可是后来再听觉得还是改得很好的,因为看了天浴的电影,觉得这个版本也很合适,尤其是看到一个网友的剧情向的剪辑,觉得唱出了文秀的一生呀!泪崩
欲水 剧情向
后来就听了她在《蒙面唱将》的演唱,我真心觉得那个舞台,带上面具,抛开竞技的赛制谭晶玩的更high,尤其是无修的版本真得是一场视听盛宴,太享受了。所以阿凡达妹妹的实力加上改编的惊喜,我对谭晶小姐姐期待值还挺高的。
       这一季的女歌手,我想一个都不能少,可无奈才第四期已经走了一半了。
       对于男歌手个人真得是无感。(以下为个人吐槽,不喜勿喷)
      第一期的迪玛希是惊艳,就是还蛮震撼的,虽然我也听不懂唱的内容是什么。第二期的opra2就真得无感了,虽说他身怀绝技,音域辽阔,私底下也非常暖心。但是他在飚海豚音的时候那个up 的手势让我很无语,好像在说“我可以再高,我可以再高……”真得就是赤裸裸地单纯飚技巧。还有第一个走的光良,像是来打酱油的,不像是来竞技的。觉得他好像比较适合上一个季度的歌手。至于狮子合唱团,都四期了,我能说我还是只认得出主唱萧敬腾吗?其他成员的表现好平淡,觉得萧敬腾撑起了整个乐队也是不容易的。不过作为新生乐队,成长空间还很大。挑战歌手是赵雷,民谣原创歌手。民谣歌曲很能打动人,但是个人感觉不太适合这种竞技类的舞台,因为发挥太有限了。还有逆战歌手张杰,可能张杰有首歌叫做《逆战》吧,所以感觉这个位置是给张杰留的一样(开玩笑~),觉得他有点搞笑,第三期来那段rap来自黑,第四期又来花式秀恩爱,套路太深表示看不懂,但是他唱的那些IP 的OST 还是不错的。
--------------------------------------------------------------------------------------------------------------------------------------------以上是本人观看《歌手》四期的一些杂感

  《歌手》观后感(五):迪玛希

之前完全不认识他 看完第一期 被打脸了 他一开口就让我惊讶 真的 各种高低音无缝转换 开场时酝酿情绪又有少年人的俏皮 最后给他的掌声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整期节目看下来 可能由于语言不通吧 他显得比较害羞还有一点点沮丧 但是最后他用实力说明了一切

在开场前的花絮中 他说自己从来没拿过第二名 开始我以为是吹牛 然而他是真的有实力 上天眷顾的宠儿 让我震撼的声音 期待他的下期表现 他这期的法语歌已经列为我的循环歌单了

还有我很喜欢他的外表 符合我的审美 少年人的活力和青春 才比我大一岁 真的是自愧不如啊

期待他接下来的表现!!!!

  《歌手》观后感(六):《歌手》第9期:缺少灵魂的时代,迫切呼唤灵魂歌手

节目录制开始前

编导都会对观众进行简单的培训

当大众听审入场后

会有一位专职的编导会来调动气氛

具体的“培训课程”有:

如何鼓掌?

什么时候应该起立?

歌手唱慢歌一定不要打节拍

唱快歌可以站起来嗨

歌手入场大家都要起立欢呼

歌手离场大家都要起立欢送

……

那些大众听审出神入化的演技

就是这样炼成的

  《歌手》观后感(七):吐槽专区

第六周更新

欢迎收看芒果大变活人节目。

某位上期第一名的歌手,biu一声,一个镜头都没了,好像从来不曾出现过。。。

ps:闰土,你还在啊?真心希望你也参加一下大变活人。。。

第五周更新

1、张杰

唱的什么鬼?b段的假音难听死,差点没断气。。。好想给他送氧气瓶啊摔!!最后憋了个长气高音就tm留下来了,现场的投票观众都是神经病啊?!

2、乌小伙

能先把英语练准些吗?!听听人家老萧的发音,至少跟他差不多行不?

3、谭晶

穿着地狱使者的整套黑色工作服唱欢快的异域民歌。。。这都特么都什么审美情趣啊?这人的舞台造型真的没救了!

########

啊!那人会飚高音,选他选他……

1、乌小伙

从眼神到唱腔,全方位复制Vitas,就这样也能“惊艳”“爆红”balabala。只能说,不愧是山寨大国。

听他唱了四期,不外乎是不停飚高音,什么音韵情感都没有。所以,听他唱歌就一个流程:咋还不飚高音?哦,飚了。没了。

至于咬字发音方面:法语我不懂但据懂的人说极其不准,忽略。英语,尼玛真想吼他闭嘴,屎级。中文,凑合。

还有,那些说什么他把学友的秋意浓唱出新意的家伙,一个个魔音入耳脑瓜子坏了吧?!滚粗!!!

2、谭晶

造型师和她有仇?!看看每期都什么鬼打扮??第四期下巴挂个金大勺是几个意思?口水兜?唱歌时专门接喷出来的口水?!

老实说,到她这个年纪,应该已经知道优雅二字了。就算晚熟不知道,看看人家忆莲姐啊拜托!别整天跟个中二病似的奇装异服当个性,而且还和所唱歌曲一毛钱不搭调,真是够了!

至于唱歌本身,在蒙面时还好些,在本节目动不动就瞎吼高音,生硬当大气,唱着唱着就春晚feel侧漏。。。第四期把学友的定风波给硬生生毁了。。。

3、张杰

第一期用rap怼黑粉,第二期就谈谢娜当年怎么看上他倒追他。特么人格分裂也不是这么玩吧?

真不想被人笑是谢娜的裙带,拜托你就别拿她拉好感做话题啊!认认真真简简单单唱歌就这么难?!

更何况,你确确实实是回丈母娘家混啊啊啊。。。

4、赵雷

可能我是对理想无感的老人家,实在听不出成都和理想有什么了不起的好听和感动,值得惊艳乃至排行第一。

二者比较,理想比成都好些。但两首歌都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歌词毫无韵脚,自始至终一丁点也不押韵。

有人拿这两首歌和南山南比,唉,差远了好吗。

有人拿他和朴树比,尼玛,更远了去了!你听理想感动落泪,听平凡之歌不得哭死?!滚粗!!!

  《歌手》观后感(八):《歌手》第8期,有“车祸”,有停滞,也有突破

《歌手》节目单独的每一期

水平都会显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

比如这一期

就整体来说亮点颇少

让歌手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演唱状态不太现实

而节目也只剩下最后一轮

该补位的大咖惊喜已经给过了

准备进入决赛的歌手还要留着大招

那些一路唱过来的歌手

在改编中也陷入灵感缺乏的困境

下面

按最终成绩的倒序

开始简单评价下各位歌手的表演

第七名

张碧晨《红玫瑰》

  《歌手》观后感(九):歌手真是个有心机的节目

歌手真是一档有心机的节目,在选择歌手上可谓是挖空心思,既照顾了更广的受众面,又兼顾了话题人物和新鲜感,从节目内容上来说,你可以说它就是一个炫技的舞台,谁飚的音高谁牛逼,但从娱乐营销角度来解读节目,不得不拜服芒果台。 首先,每季都会有一个外国歌手,当然不会是孙燕姿梁静茹这样都已经被内地观众熟知,如果不是特别关注娱乐圈甚至都不知道她们是外国人的歌手,一定是有异域风情的,长的帅的,辨识度高的,最关键的是,国内大部分观众没听过的,有新鲜感,再一个技巧一定要好,毕竟很可能不会唱中文歌或者唱的也蹩脚,对于一个外国歌手,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与同台竞技的华语歌手相比,以情动人等于对牛弹琴,观众最直接能听懂的被刺激到的,就是技巧,再直白一点,就是飚高音,之前的郑淳元,希拉,以及这一季的迪玛希,莫不是如此。 其次,一定要有一个年纪大的,不为观众熟知的,但歌唱功底好的歌手,典型代表是黄绮珊,这一期是杜丽莎。为什么?因为观众有代入感,有认同感。观众看到这样的歌手,就像身边的大妈大姐路人甲乙丙丁,这么大年纪,又没什么知名度,原来她跟我们一样混的很惨啊,不自觉的有认同感,然后歌手一开口,哎呦喂,这嗓音这情感,比许多专业歌手好哪里去了,她们这么牛逼,为什么一直都默默无闻星光黯淡,因为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因为这是一个看关系的世界,因为这是一个只看钱不尊敬艺术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埋没了真正有才华的人,你看,这个歌手节目多好,不看脸,不看知名度,让真正有才华的人发光发热,你看,这歌手多励志,这么大年纪还在努力,还在坚持,这就是很多观众看到这些大妈大姐歌手的内心写照。因为坐在电视机前看歌手的大多数观众都是社会地位并不高的普通人,他们都怀有过梦想,也都因为挫折或者懦弱而变的现实,但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平庸之辈,我们更希望把自己定义为怀才不遇,所有的境遇是世界的不公平,是机会的不平等造成的,给我个机会,我也可以的,而黄绮珊们,不就是证实了他们的想法吗?这些歌手,不正是代替他们与这个世界的不公平抗争,并获得了成功,而这个机会是谁给的?不正是歌手这个节目吗? 当然,这一期的杜丽莎并没有太多话题可以说,这位歌手的风格更多的是乐观,完全没什么悲情色彩,也就没有故事可挖,更多的是她的年龄,在节目中作为一个励志的代表树立起来,其实她演唱的歌曲,如果交给谭晶,交给林忆莲,恐怕会唱的更好,但观众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你们是已经成名的歌手,对于成名歌手观众会更严苛,对于这些籍籍无名的大妈们,观众会更宽容,她们一开口,还不错,观众就会有惊喜,顺便还要去网上黑一下还不算太老的王菲。 再一个,就是覆盖面,通俗点说,就是大杂烩,各种味道都来一点,地域上来说,香港的要有,台湾的要有,年龄上来说,老中青三代全覆盖,风格上来说,以流行为主,晚会歌手也不放过,知名度来说,老牌歌手有一到两个,耳熟人祥的,但性价比要高,像孙楠啊,林志炫啊,大家都认识,也有唱功,但要价也不高,像张学友这样的神级人物肯定就不用想了,物美价廉的选秀歌手也是要的,总的来说,知名度和价格,更多考虑的是性价比,湖南卫视还是相当务实的。 就这几期的效果来说,还是不错的,就像在海底捞吃火锅,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特色,但各种味道都能尝一口,也是惬意的,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镇店招牌,外国歌手,老年歌手,足够了。 节目毕竟也走过了四年,有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当我听说节目邀请了赵雷参加,我的感觉是有些意外的,看来导演也是担心观众听高音听腻歪了,首次为节目带来了一位民谣歌手,吃多了重口味,偶尔来点小清新,那感觉,相当舒爽。 对于一档以歌唱技巧为核心的节目,邀请民谣歌手,对节目组和歌手来说,都是冒险,所以湖南卫视还是很谨慎的,把赵雷安排在挑战歌手而不是正选歌手,即使节目效果不好,也输得起。 但从结果来看,这次冒险对节目和歌手来说,都是非常值得的。赵雷的出场,带来了不同以往完全迥异的风格,不仅有收视,更有话题,而赵雷本人,在快男没红,在好歌曲没红,在歌手节目终于一夜成名,走出了民谣的小圈子。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歌手这个节目无疑是成功的,虽然节目中夸张的观众表现,冗长的报名次环节令人诟病,但商业社会,永远是利益第一,逼格第二,真没什么好指责的。再说,商业跟艺术,并不对立,这次请赵雷参赛,不管是出于什么出发点,至少,这档节目让更多人认识了优秀的民谣歌手,听到了好听的原创音乐,就冲这一点,我要为歌手这个节目点赞。

  《歌手》观后感(十):【歌手】第五季第二期非语音贴

“这一季是要干嘛?”

“这一季炸了!!!”

好了,光良被淘汰了之后,剩下的这些,一!个!都!不!许!走!

妈妈问我为什么要跪着听歌(林忆莲和杜丽莎我真是跪在电视机前听完的),最初感受,第一:林忆莲杜丽莎,第二:迪玛希袁娅维谭晶狮子光良。待我一段段字码完,一首首歌再听几遍,应该就能有个清晰地排名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歌手》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