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不在照片里》是一本由周文慧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忆不在照片里》读后感(一):那些潺潺流动的人和事
那些潺潺流动的人和事
有的时候记忆就像一条唱着乡间小曲的溪水,静谧、安逸,然后又有着世间的从容和淡然,款款地流过村前的玉米地,向着远方,逶迤而去。这些记忆在时光的凝固中被定格,成为记忆里不动的风景,可是无论再经过多少年,它们都保持着鲜亮的颜色,只要从记忆的背囊里拿出来,就永远是新的。上面闪动着曾经的灰尘颗粒,一切仿如刚刚才发生过。
我经常就迷失在这样的情境之中。我做了一个有些散乱的梦,它关于童年,关于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还有那些有些稚嫩和荒诞的行为。尤其,是我和那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人们的对话。我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梦境之后,我觉得一切的奇怪。那些事情是我曾经说过做过的吗?还是仅仅在梦里的自我模式?
时间过去得太快了,很多东西都已经朦胧不清,或者消逝不见。曾经的深刻记忆有的时候仅剩下一鳞半爪。只有一个点或者一句话,让人死死抓住,永不忘记。而这些就是事情的全部了,至于为什么牢牢记住的原因,有的时候也变得模棱两可。时间如水,它的冲刷速度和覆盖速度都是惊人的。
这些也都不重要,过去了的就过去了,不会再回来。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对未来,非常奇怪,好像这样一说事情就很沉重。我们经历过太多的道德说教和历史解说,一些东西要铭记,一些东西要痛恨。起码,不能遗忘,否则就意味着背叛。是的,我们记住了,可是却没有深刻的印记。我们记住更多的不是僵化的历史,而是我们自己的亲自经历。
于是,我们说起了童年,说起了童年经历的人和事。还有那些听来的,只是我们亲耳听见的亲人和乡邻们的讲述。这些东西都是不能含糊的,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乡村的微型历史。如果有一天,你追溯往昔,就会发现,你的所有足迹都在这些往事里。像阴雨天的泥土地,你把脚印踩进去,犹如打了一个坚硬的烙印在上面,岁月的烈火和时光的淬炼,把它凝固起来,永远不会消失,永远那样清晰。
还要把时代结合起来,融进现实的的步履里。曾经发生的是我们经历过的,现在的也是我们创造的。我们有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想起一个问题:人类记忆是为了什么呢?积累经验,积存知识,还是仅仅积攒我们自己的不同的履历?也许兼而有之,人类的生存是个复杂的现象,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剖析明白的。虽然剖析不明白,可是我们依然生机勃勃地活着。
是的,我们不要纠缠什么理论了,祛除哲学和宗教的形而上学与虔诚信仰,我们只是要快乐第地活着,任性地活着,也平凡地活着。记住我们的历史,记住我们的根,然后不管是自由还是纠结,只是向前脉动矫捷的步履,行走。
《回忆不在照片里》读后感(二):每个人都在用力撑起一个看起来刀枪不入的自己
有人会成为你全部的期待,你自然可以成为别人全部的期待,这份笃定里是对自己的清晰认知,我们能把握并且执行的,只有当下。每个人都在用力撑起一个看起来刀枪不入的自己。你真的可以很强大,你的所向无敌,会让你走得很远。
有时候的爱情,让你成长。因为你知道那些美好你再也遇不到了,所以你才能擦擦眼泪,狠下心来,整好铠甲,磨好兵刃,准备开始进入到成人世界里的厮杀。离开的时候你就知道,再也没有了联系的理由,再没有相遇的可能,只好在相处的刹那间,尽可能地真心相向。后会无期,如果我爱你,我会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如果我在乎你,怎么都不会放开你的手。我们没有明天,因为我们只有昨天和今天。就像无论你在何方,我的心与你的心只是邻居的关系而已。
对于老家的印象,止于回忆里的青瓦房。看到作者说,只是对于故乡的人,心情又格外复杂,因为年岁渐长的缘故,越来越频繁地开始与记忆中的人告别。几乎每一次回乡,记忆里的人便少几个。的确是这样子的。
她快乐,因为被记挂着。妈妈的心,就是这么容易满足。这就是一个做母亲的伟大。
以前的得失,始终陪伴在我左右。每每想起都会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忘记以往不好的记忆,可是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恨,无缘由地爱呢。有些东西,记住了,就不要忘记了好了。何苦勉强自己那么潇洒?难受就要大声地哭出来,又何妨?
人总是在踏入社会后,才发现社会的真实残酷。软弱,注定会成为被淘汰的一方。
你需要一个人无微不至的关心,细致周到的呵护,需要他月月工资卡上交,自己分文不花,需要他惟命是从,必要时又能化身英雄,需要他带你旅行,一览世间繁华,需要他当牛做马,为你却能一掷千金。我们活在现实里,又在回忆里汲取力量。记忆里无比珍贵的那个人,只可能存在一次。我不愿意跟任何人交换一生,除了你。因为自己的无知,这种装腔作势的旅行,我的眼里没有风景。每个人遇到这样时刻的时候,都不会真的开心。改变眼光,就会改变世界在眼里的样子。
写作是一件奇妙的事,你说秋天到了,于是眼前的树叶就立刻黄了,你说林子里有些静,耳边就突然起了风。你说在一起吧,于是原本陌生的两个人就可以相爱到老。
一直认为食物的意义除了满足生理需求还有精神上的慰籍,称自己是“吃货”的人也并不是因为有多嘴馋,而是有着或孤独或苦闷或痛心或烦躁或失恋或失业或其它一切需要被治愈的理由,从食物中获取温暖和力量才能打起精神面对这一切啊。
一个人生活尽量自己动手喂饱自己,不然外面吃饭归来,那种人来人往的喧哗倾刻间化为萧杀的寂静,会让心里百倍荒凉。最好的爱,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试图在对方身上寻找意义。而应该是,我们两个人,并肩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回忆不在照片里》读后感(三):回忆不在感慨里
一个本应该学习准备面试复习的晚上,因为在床上躺了一天昏昏沉沉,毫无状态。索性想起前两天买的学姐的一本书,一个晚上读完啦。书的大部分内容是学姐之前发在公众号上的,所以读起来也很快。最喜欢的部分是,当然和张先生的最后一部分,文字温暖可爱,有些偷偷记在小本本上,以后日后有机会留用。最感触的是,《山高水长莫相忘》,同样是科大毕业的共同的经历往往能引起同样的共鸣。最不喜欢的是孤独症患者,和文艺的四表叔,读起来很别扭。只是在感慨一种并不是很真实的情绪。这种情绪只是出于学姐的感叹,而不是故事精彩,所以有些空洞。
学姐的文字,和我写日记很像,在过去的日子里不断的去鼓励自己,在跌跌撞撞中找到了光和方向,调整心态,憧憬着未来。学姐在书中,把那些负面的情绪过滤掉,然后用温暖的文字拥抱给每一个敏感却不矫情的灵魂的读者。
但如果是回忆不在照片里,那真的在这些感慨里,真的在这些对于时光的谅解,真的在这些不断修正让自己变得温暖的道理中吗?读完总觉得有些不过瘾。
嗯,我感觉回忆应该在更具体的故事里,虽然我们都是普通得在普通的人不过,青春里可能没有什么成就和跌宕起伏的故事值得去拿来炫耀。但是生活中最真实的我们都在那里啊。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够用更多的故事去记录下当时的我们。那里有我们的回忆。
学姐毕业前有拍一个微电影,一直期待着,但最后好像也没能上。如果可以,希望学姐能够用更精彩的故事把那些回忆写下来。这本书对于正在读书的孩子们,或许是一个温暖的怀抱。但作为回忆,回头望去,现在的我们已经足够坚强可能不再需要这种拥抱,但回忆中当时那个少年已经渐渐模糊,我们已经不太能感受到他当时的悲喜,如果可以能因为一些文字变得清晰,我相信我们依旧会热泪盈眶。
校内网正热的时候,就是文慧的粉丝。现在终于结集成册,透过油墨书香去品评她的文字,特别是几篇关联性很强的文字单独划在一个单元,一口气看下来,又是另外一种阅读体验。这姑娘瘦小但饭量不小的姑娘,既有着文艺青年普遍的多愁善感,又自带一种逗逼属性。她眼里的世界,不是什么北上广深大都市的瞬息万变,也没有七大洲八大洋想去看世界的高大上。她带我们看到的,是乡村小镇日渐荒芜的无奈落寞,是代际之间无法逆转的思想差异,是骨肉至亲不易言说却深沉似海的爱,是异乡独自打拼的艰难与探索,是把酒言欢不醉不归的友朋之乐,是疲惫之余从不忘却的梦想,是挫折无语后继续前行的倔强……喜欢她的文字,因为她讲述的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别的人”,而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愿意记录那些美好短暂的瞬间,或是那些感慨万分的故事,用最朴实的文字,勾勒出内心最真实的感悟。不盲目励志,也不愤世嫉俗,更不矫情伤感。最喜欢“有什么用”系列和“张先生”系列。“有什么用”系列里的好多文章,当时看到好多网站都在转载,足见热度。关注的都是当时一些热点的新闻,婚恋、求学、老年人自杀、宠物等等。她以普通人的视角,亲身经历的感悟,总结出直击心灵的答案。“张先生”系列完全可以拍一部都市言情轻喜剧,一个五大三粗,不懂浪漫,一个瘦小倔强,古灵精怪。于柴米油盐之中延续你侬我侬的缱绻,于争吵怒骂之后学会成长蜕变。有时候甚至觉得“张先生”系列是本恋爱指南,讲的不是王子公主的童话,而是最平常的小两口智斗攻略,例如当天的架必须当天吵完、吃火锅比买玫瑰更实惠、一个人也要爱自己等等。反复品读她的文字,说正能量有些俗,但确实可以让人以一种逗逼自嘲的心态找到各种一往无前的理由。或许,这就是以文字渡人吧。愿有更多人看到文慧的书,听听她的故事,体验那份尘世喧嚣中不落俗套的小美好。
《回忆不在照片里》读后感(五):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情可待成追忆
“旧年的记忆涌现翻转,曾怨恨不能独享父母的爱,到后来觉得幸运,从小到大彼此陪伴,学会了担当。”——节选自周文慧《回忆不在照片里》
看到周文慧的这本《回忆不在照片里》突然间就想到了北岛的诗《生活》,网.....我们所有人都身处于这张大网之中,而每个人都是这网上的一个结,我们和周围的人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牵连。然而对于过去的人和事,我们大多数人始终无法忘却,过去的旧日时光如同电影胶片里的一帧帧的画面,已开始但不曾结束。
读着《回忆不在照片里》书里文字的时候,我脑海里的那些有关回忆的画面逐一的变得清晰起来。读她的文字有种午夜起来听寂静的感觉,一切的感受愈加的清晰真切。这种感觉就如同我们大多数人习惯在失眠的夜里,坐在月光下聆听寂静,夜色在沉默中寂静,你我在沉默中聆听。
周文慧的这部《回忆不在照片里》是以身边事为引,深刻书写记忆里的青春沉思与所感人事变迁。她笔下记录的故事都是生活里最平凡的事,可就是这些习以为常的事儿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她的经历,她周围朋友的遭遇等等一切事儿,她经历过的,我也也曾经历。可面对生活她的态度我很是欣赏:怕什么呢,一无所有的人,最能输!是啊,当我们输无可输的时候,恭喜你!你收获的季节也即将开始!
“一个人老了,越活,越单薄,越来越像一片影子了。”所以趁着我们还未老去,活着就要温柔以待,活着便要温柔相爱。看着她的故事,感觉她所经历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其实在看着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生活是什么? 生活总是会猝不及防的给人一个大嘴巴子,抽的人生疼生疼的。 而时间是什么? 时间就如同有着一双温柔的手,它帮你抚平生活给予的嘴巴子后,还不忘让你对它笑一下。 可不曾想到的是正当你咧着嘴发自内心笑着的时候,生活又猝不及防的给你来了一嘴巴。这时候默默的拍下了时间的双手,静静的说一句:大爷的,这狗日的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人呐!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可面对困境你依然会记住帮你抚平伤痛的那双手!致匆匆如流水的时间!致努力生活的我们! 生活不会是你想像的那个样子!但我们却可以努力把生活活成了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有了盔甲却怀念软肋!只有深处黑夜,才会珍惜光明!而你不应该只活在别人的眼里……
《回忆不在照片里》可以让你打败漫长的岁月和不安,因为我们都在经历平凡,都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寻求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经历春夏秋冬,看人间冷暖,我们渴望诗与远方,也在现实生活的漩涡里挣扎,可就是这最真实的生活才会让你我,真正品味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那种幸运。
陪你到时间的尽头。因为你在,路上的风景都不一样了啊。时间的脚步不曾停止,我们面对现在的自己请原谅年少时的用力,原谅时光,记住爱。而我们最精彩的人生是过去?还是将来?活在当下,当下所经历的每一天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当然对于明天我们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忆不在照片里》读后感(六):爱因何而起,缘因何而灭
书名起得很有创意,我们通常将回忆与照片联系在一起,总是睹物思人,此书从书名就开宗明义,告诉我们照片只是线索,本身不是回忆,希望读者为了今后拥有美好的回忆,就要珍惜当下,创造有意义的生活。说真的,人的一生完全是为自己写自传的一生,阅历拆开来看,阅是阅读,历是经历,对于前者,我们可以通过书、电视、广播等各种形式将自己的头脑丰富起来,而后者则是走一步看一步,不可能按照别人为你设计的路一路走下去,毕竟你不是棋子。
书内的目录也是极有创意的,比如第二辑,看我,都是以同样的构句方式形成书名的,像一串线将一粒粒珍珠串成精美的项链,一气呵成,你看“我要你有什么用”“上大学有什么用”“我养你有什么用”“人老了有什么用”“人死了有什么用”,类比式的题目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作者原来是红尘中人,并不作高深莫测的说教,也只是儿女情长的依恋,把生老病死人人都要经历的情况写成了一段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活着的时候,我们只顾往前走,向前、向前,再向前,却忽略了我们为什么向前,只是觉得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向前进,但是你是否注意到身边的风景,注意到时刻变化的祸福,我们有时候很冷静,知道自己与大众一样是必死的艺术,有时候却很狂热,总以为凭借着自己的小勇气和小聪明就要改造世界的秩序。
书原来可以这么写,书的第五辑,刺猬先生和梦游的鱼,写的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老张先生那么不懂风情,并不是其是理工男的原因,而是因为他对于中年的爱情有着别致的看法,不再相信海枯石烂,不再质疑柴火油盐,只是认识到自己如果从这儿跨出去就一定会让家庭遭受不测,所以他安身立命地做一名工人,赚钱、赚钱、再赚钱。而我作为梦游的鱼,但愿长眠不复醒,梦里的世界是飘浮的,是虚幻的,是甜蜜的,是轻松的,而现实中的我在传统的压力下要做贤妻良母,这不是一天一夜就可以成就的,这需要我们无时无刻的坚持与努力,也许做一天生活的顺民并不难,难的是在日以继夜、日复一日的平淡中寻求自己的价值,也许我们女人并不属于花瓶,更应该属于那枝凌寒独自开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