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蘑菇圈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2 03:01: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蘑菇圈读后感10篇

  《蘑菇圈》是一本由阿来著作,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8.00,页数:1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蘑菇圈》读后感(一):不惧富贵,不甘贫穷

  一开始以为是传统的剧情,淳朴善良村民被金钱迷惑,被制度改变,破坏环境,或者坚守自己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和恶势力作斗争,等等这样的内容。所以看了四分之一就放下了,放下了很久。但是后来慢慢看下去,找到了一些共鸣,也没有之前猜测的那种政治正确剧情。我想起去年一年去过的那些东南亚国家,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很多人群也都是看到了发财的手段就蜂拥而至,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真正有信仰的人,会在金钱以及爱情,或者名利这些事情上洒脱很多,相反的也会可能得到的更多。书中的阿妈斯迥我觉得就是有信仰的人。信仰不一定要是宗教,有时候是种信念,在她身上,也折射出了一些小人物为了家庭为了生存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作者拿捏的比较到位,没有太煽情,也没有太现实到倒吸冷气。但是有一些剧情仍旧比较戏剧性,没怎么交代清楚,比如她怎么就能和生产队长弄出娃来还能两个人相处各种和谐以及瞒得住所有人。故事最后来个反转未免有点牵强。

  anyways,第二个故事,很喜欢。结局也很喜欢。可爱的小男孩,可爱的不经事少年生活。很美好。很纯粹。

  《蘑菇圈》读后感(二):敬畏自然

  在我的心目中,蔚蓝的大海,广袤的沙漠,神秘的雪域高原,都是让我向往的自然旷境,总觉得一个人在有生之年都应该亲身临境,体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可生活着的普通人呀,很多时候都只是想想而已。不知何时,我能放下一切的犹豫,踏上我的寻心之途。读着《蘑菇圈》,阿来对机村春天的高原景色的描摹,朴实、清新、安详,让我在那文字中充满了遐想,似乎那高原上的泥土芬芳直扑你的鼻息,布谷鸟悠扬的叫声让人生机雀跃,蘑菇迅速的破土而出,顶开枯叶的沙沙声,清泉,小花,野菜,树木……那小小的机村,如原始的部落,保有着原有淳朴的生活,完全融于自然的生活,人们听从着自然的自然生息着,包括那一个个可爱的蘑菇圈,就那样不为改变地生息繁衍着。

  跟随着年轻的斯炯,我们重新通过她的生活,她的人生变故,她的感受,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那段阿妈斯炯的人生中所遭遇到的一切,曾是母亲那一代人的经历。工作组、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改革开放……这些词汇对于现在的孩子是陌生的,对于我来说是模糊的,对于斯炯那一代人却是刻骨铭心的。我不知道对于斯炯该表达些什么,但这个人物如果说是雪域高原上的雪莲,只能取其心性的纯洁,对,应该用那些她最爱的生灵来形容她,比较恰当,——蘑菇。这位“蘑菇大妈”,具有蘑菇一切的褒义品性。生于泥土腐叶,汲取着自然的滋养,蓬勃地生长着,生生不息。用她不变的坚强与信仰坚守着自己的蘑菇圈,坚守着自己的生活。

  《三只虫草》是篇小小说,桑吉的淳朴在那些浑浊的虫草交易、贿赂的世流中,显得那样纯洁无瑕。那三只寄托桑吉无数美好想法的虫草的几经周折,为我们描绘出一副副丑恶的的嘴脸。桑吉最终的心态,我不知预示着什么?是否会融于那样的世间?在老校长孙子手中的那本《百科全书》,竟一直让我耿耿于怀,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桑吉最后释怀了,难得。

  雪域高原的灵魂是什么?在阿来的作品中,让我更多的感受到的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所谓的人类“文明”,侵蚀了自然的文明,破坏了大自然所奉献给人类的质朴与纯真。总有一种失落与悲哀,让我幽幽地想。

  《蘑菇圈》读后感(三):回归

  谁可怜谁

  ——评阿来《蘑菇圈》

  回归主题从文革结束以后就成了作家们所共同书写的对象。回归的背后是痛悼和反思。痛悼美好价值的沦失,反思终极价值的所在,以及灵魂的何去何从。而原始和经典,无疑以其韧性和接近人性本真的属性,给予作家们思考的平台和节点。《狼图腾》与《棋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结语:“谁能把人变好,那才是时代真的变了。”这是阿妈斯烱回敬丹雅的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丹雅可怜阿妈不懂得电脑科技,在她看来,电脑时代就代表着新时代。而阿妈斯烱直接穿透物质的迷雾,看到丹雅的灵魂正丧失着最后一点亮光。到底是谁在可怜谁呢?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失去的早已失去。

  《蘑菇圈》读后感(四):一部藏区的心灵史 ——读阿来《蘑菇圈》有感

  一部藏区的心灵史

  ——读阿来《蘑菇圈》有感

  文/看书起舞

  还清晰的记得8月中旬一天,打开电视,刚好是新闻联播里采访阿来镜头,同时讲述他根植生活,书写有温度的作品。他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于深入生活。有时为了求证一个细节,他会往返一个小村庄四五次。其实,自从看过阿来的《尘埃落定》后,就一直对他的作品有一种特别期待。

  后来得知,阿来新作《蘑菇圈》已于7月问世。该书收录了《蘑菇圈》和《三只虫草》两部小说。《蘑菇圈》已主人公斯炯经历变迁为主线,以一种藏区纯粹的生存力量面对这个变幻的时代,体现出阿来对于藏区人民深沉的爱。《三只虫草》写的是一个藏区的小学生桑吉逃课挖虫草的故事,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桑吉的选择和行动让读者深思。

  阿来的文字隽永,充满了诗意,吸引着读者一读再读。我们也可以说,读懂藏区文化,必读阿来。

  《蘑菇圈》读后感(五):只有他们还记得

  记得第一次读阿来的书是《尘埃落定》,在那个故事里阿来对人性描写使人印象深刻。如今,读到《蘑菇圈》,却在有种淡淡的暖意的同时,感到莫名的悲哀。

  《蘑菇圈》这本书包含了阿来的两个短篇,《蘑菇圈》和《三只虫草》,无疑斯炯和桑吉是是两个短篇的主要人物。阿妈斯炯,一个纯真朴实的藏族姑娘,在还是姑娘时,在工作组工作时学会了认蘑菇,从那以后便细心照料蘑菇圈,在她还不知道那是松茸,她的蘑菇圈还没有那么大的经济价值时,她把蘑菇圈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山中的精灵,细心照料着。无论是在饥荒年代还是在如今的生活中,斯炯从姑娘变成阿妈,但她从来没有忘记照顾她的蘑菇圈,没有忘记给山间的动物留下食物,没有忘记给开会的蘑菇留下孢子。阿来在描写斯炯的生命历程的同时,也在描写着蘑菇圈的生命历程。同时融入了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社会变迁对一部分藏民的心态影响。我们发现了那些资源的价值,却不能加以保护开发,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带去毁坏。当阿妈斯炯们老了,还有谁会记得去保护那些自然馈赠给我们的蘑菇圈呢?

  《三只虫草》中,吉桑在虫草季给自己留下了三只虫草,他用这三只虫草和来村里收虫草的调研员换回自家装虫草的精致木箱,调研员在走时答应下次给他带一套百科全书。但是等到下次调研员来,他告诉吉桑去学校上学就能得到这些书。等桑吉去了学校,校长却说调研员没说是给桑吉的,把书给自家的孙子。吉桑在去县城找调研员无果后,发奋读书去了省城的中学,最后在省城的中学的图书馆里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百科全书》,而这时,他也原谅了校长。

  正如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阿来的这本书回归到了生命的本真,无论是蘑菇圈还是虫草在他的笔下都是生命的存在,而斯炯和吉桑内心的“纯真”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们没有忘记最初的初衷。所以阿妈斯炯才会说:“我老了我不伤心,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桑吉才会说:“我原谅校长了。”

  反思自问,我们是否已经在时间的打磨下,变成下一个“丹雅”,下一个“法海”,下一个“调研员”了呢?

  愿我们还记得为什么而出发!

  《蘑菇圈》读后感(六):你真的相信这是对生命的礼赞吗?(我哭着对你说,腰封上都是骗人的)

  人性的礼赞,诗性的光辉。我以为这会是一本叙事如同散文,述情如同童话的小说。当我翻开书,看到故事从1955年开始时,只觉得脑海中盘旋着三字真言——被坑了。

  五几年开始,发生在藏区的故事,你告诉我如何礼赞得起来?哪怕阿来用他写《成都物候志》时一样干净明丽的语言描述故事发生时蘑菇破土,布谷鸟悠长鸣叫的景象,也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甚至愚昧带来这片土地浓重的悲哀。

  被无端冤枉的人,逃荒的人,藏了大半只羊给儿子的人,都是那个年代悲苦的老百姓。那个年代只有虚报粮食产量,过度施肥导致颗粒无收,让独自离家求学的姑娘怀上野种的领导。光辉在哪里?

  也许在裹在纸包中的盐巴里,也许在那埋下的大半只羊羔里,也许在饥荒时每个邻居家门口放着的新鲜蘑菇里,也许在那些回赠的猎物里。。。在生命的挣扎中,它们显得太微不足道。

  后来,斯炯变成了阿妈斯炯,原本只是新鲜好吃的蘑菇变成了昂贵稀缺的松茸,肉体的饥荒已远去,人性的饥荒才刚刚来临。

  尾随阿妈斯炯找到两个蘑菇圈,却在蘑菇还没破土成形就急切地挖开土壤,摘走小蘑菇,让整个蘑菇圈从此再不存在的贪婪的人类。盼着阿妈亲手送来蘑菇,却一颗不吃,全部奉送领导的贪婪的儿子。因为侄子的官职为自己带来地位,从此只会狮子张口,狐假虎威的哥哥。阿马斯炯身边的人个个都为钱为权,嬉笑着嘴脸双眼发光,只有她自己,静静守着她的蘑菇圈,聆听泥土破开的声音,聆听小伞柄撑开的声音。只有她一个人,还停留在林间,礼赞着生命的奇迹。

  也许,她从来不是守卫那一个蘑菇圈,她是在守卫雪域高原最后的灵魂。

  这是斯炯从少女到阿婆的故事,和蘑菇相伴一生的故事。接下来是小男孩桑吉的故事,和三只虫草一起经历的故事。

  桑吉活泼聪明,带着藏区孩子特有的朴实和善良。他会计算每颗虫草值多少钱,也会把十三只虫草分六只给奶奶买药,分六只给姐姐买衣服,留三只给自己。三只可以给多布杰老师买剃须泡,给娜姆老师买洗发水,给表哥买无指的皮手套。小小的收获,他想到了好多人的笑脸,却忘了自己。也许,在他心中,大家的笑容也是他最大的笑容。

  可即便是这样微小得让人怜惜的渴望,也在喇嘛,调研员,商人,层层领导的压榨中消失殆尽。幸好,还是换来了一套让他欣喜若狂的百科全书。只是这一切,终究在垂垂老去的校长手中化为泡影。

  最后,桑吉说他原谅了校长。我却猜不到他是因为在新学校读到了百科全书因为欣喜决定原谅,还是突然领悟到成年人的自私不应当由一个少年铭记而选择原谅。我宁愿相信,这个聪慧的孩子在不经意间选择了用光明照散丑恶。

  一个女人,一个少年,两个本应备受呵护的群体却成为人性光辉最后的捍卫者。这真的值得礼赞吗?难道不是更浓重的悲哀吗?

  《蘑菇圈》读后感(七):自然的纯净荡涤人世中的浑浊 ——读《蘑菇圈》

  自然的纯净荡涤人世中的浑浊

  ——读《蘑菇圈》

  “蘑菇圈”这三个字似乎就能让人品味到大自然的味道,产生优美的遐想,进而渴望尽快阅读本书。书中开头对五、六月份的高原景色的描摹,让人顿生清新透彻之感,仿佛嗅到高原的花香、草香,听到清亮的布谷鸟的叫声,看到可爱的小蘑菇破土而出。沉浸在这纯净的自然中不愿意移开,多么希望就这么一直欣赏下去,多么希望作者带领我们去观赏更多的高原美景。可是作者慢慢把我们的目光从自然中投射到人世中。

  读《蘑菇圈》以前,听说西藏高原上的人是精神上最富足、最幸福的,印象中的高原就是纯净的代名词。但《蘑菇圈》里的人世也是浑浊的,包含形形色色的人和人心,有可怜的、有卑鄙的、有善良的、有贪婪的......

  《蘑菇圈》的主角是斯炯阿妈,斯炯阿妈是一位善良而又坚韧的高原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私生子,独自撑起整个家。某种意义上,斯炯阿妈是自己阿妈的翻版,作为私生女的她又生下了私生子,一辈子就只能一个人抗下生活的所有重担。她认命了,苦和累,她就像骡子、马一样扛起;也无恨,尽管孩子的父亲就在身边,却要装作毫无关系。后来当她听女工作组长说自己可怜,可她自己却不自知,还在可怜别人。也许是女工作组长说的蒙昧,也许是她的看开,她后来说自己之所以能活下去,就是因为没有什么仇恨。蘑菇圈是斯炯阿妈的秘密,也是她在一个个灾荒面前活下去的精神支柱。遇到灾年,有了这些可爱又可靠的蘑菇圈,阿妈才心里有底,知道如何让一家人活下去。

  斯炯阿妈是可怜的,但是最可怜和悲惨的是吴掌柜,一家子都饿死了,只剩他一人从内地逃回高原,可是他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他寻死的时候还不忘报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年的灾荒的可怕和严重。

  在商业和金钱驱使下,想保留一个蘑菇圈都难。当松茸值钱了,在金钱驱使下,人心变坏了,变贪婪了,斯炯阿妈的一个蘑菇圈被人发现并被毁坏了。斯炯阿妈的蘑菇圈最终都被发现了,她就像丢魂了似的,不断地对儿子念叨:“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重回清静纯洁的启源地

  ——读《三只虫草》

  《三只虫草》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读小学的桑吉,就像幼年时的我们,心中对未来充满憧憬,而且深爱着自己的家人,为了家人,他不惜忍受责罚,逃学去挖虫草。随着这个朝气蓬勃的少年的一蹦一跳,我们似乎到了那个冰雪融化、散发着泥土和青草芳香的高原春天里,认识那一棵棵小小的、珍贵而又神秘的虫草。

  少年单纯的目光看到的世界并不单纯,为了值钱的虫草,那么多人盯着虫草山,好不容易挖到的虫草还要供养寺院,学校校长把那套百科全书给自己的孙子当玩具等等。但是这些并没有妨碍桑吉的健康成长,在家人浓浓的爱、学校老师的殷切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的热心相助中,他一步步成长着,向着自己的梦想。

  桑吉遇到的喇嘛那段是最有人生哲理的一段,神秘的喇嘛劝说他离垢修行,说就像这河水,人最终还是会重回这清静纯洁的启源地,桑吉拒绝了高僧的劝告,说自己就是想像河流一路到大海。这其中似乎有很多禅机,少年阶段的桑吉是人生中纯洁的开始,桑吉的家乡高原更是自然和人文清静纯洁之地,憧憬梦想的桑吉长大后,经历一番繁华拼搏后,终究会像高僧所说,向往回到那个“清静纯洁的启源地”。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是饶了弯路,其实不然,人生是用来经历的,追逐过梦想之后的沉淀,是更高层次的顿悟。就像《红楼梦》中那块顽石,必须去繁华人世走一遭,才能了却心头的一番情思。相信很有慧根的桑吉,经历一番理想追逐之后依然能够回到“清静纯洁的启源地”。

  《蘑菇圈》读后感(八):山神抚育的人性

  机村人在商业化推进的时候或许忘记了蘑菇是什么,而虫草却不曾逃离人的茶杯和牙齿的咀嚼。阿来的《蘑菇圈》带我们走进藏区的生活,带我们看看高山之上,山神给予的馈赠,看看人性的光辉。这些曾经存在的事情,慢慢离我们远去,不因为蘑菇涨价了,也不因为虫草真的换来了一套《百科全书》,仅仅因为蘑菇圈没了。

  阿来的《蘑菇圈》由两篇小说组成,其一为《蘑菇圈》,一段关于机村人的蘑菇纪事,也是阿妈斯炯的蘑菇圈的故事。其二为《三只虫草》,关于一个男孩叫做桑吉以及他的三只虫草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乡土文学的表现,哪怕它发生的区域在高原。阿来用最平常的方式来打开人性的门,带我们走进人性,看看阿妈斯炯的蘑菇圈如何繁衍,看看桑吉的虫草如何被分隔散去。

  这两篇小说都无法绕开人性,也可以在常规的市场经济的入侵过程中人性被金钱所亵渎,阿妈斯炯在最困难的时候,带着巴胆到每个家门送上自己找到的蘑菇,而她的家门也会拥有别人回报的肉类。而慢慢的,大家似乎忘却了这些,蘑菇收购价格越来越高,上门的都是打着她的蘑菇圈的主意,最后丹雅用现代技术找到了她的蘑菇圈,而她也离开了山里。一无是处的法海大概还是那个山里的人,却也不曾是一个出家人,哪怕一直都有那样的法号。无论人心还是信仰,都在蘑菇有着独自的名字的时候改变,不复存在。价格高了,而人却回不到那里了,信仰也坍塌了。

  桑吉的三虫草是阿妈斯炯的同一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大家都从山神那里获得恩赐,用恩赐换来金钱或地位。作为最底层的人民,挖了虫草,却是最低的收益,连喇嘛都比他们要来得有收获。可是他们还是如此地兴奋获得自己的生活来源,桑吉想着给姐姐和奶奶以及表哥的东西,而三只虫草最后换来的是属于学校的,而不是被允诺的自己的《百科全书》。两则故事的结尾都是如此相去甚远,阿妈斯炯的蘑菇圈没有了,而桑吉已然原谅了校长。也许,在冥冥之中,我们都会原谅那些过去的,哪怕如此的伤心。

  阿妈斯炯和桑吉的善良或许是我们所希冀存在的,而他们却不小心成为了大多数所缺少的。或许,一切都如阿妈斯炯所说,科技并不是时代的改变,而人心才是……

  《蘑菇圈》读后感(九):唤醒藏区灵魂

  关于人与自然的小说,几乎少得可怜,这是不争的现实,而关于藏族自然的,更是近乎绝迹。阿来的新作《蘑菇圈》,就是填补了这个空白,将人与自然通过文字精美呈现出来,这种题材是足以带给我们震撼的,堪称一部直击当下藏区人们灵魂的小说。

  蘑菇圈,初读书名带给我们的是疑问,这究竟是怎么样的圈子?当阅读小说之后,我们才知道是单亲妈妈斯炯借助大自然恩赐的蘑菇,养活一家子人的故事。最初他们吃蘑菇,只是为了温饱,当吃到蘑菇充饥之时,藏区人民感叹的只是大自然给予他们丰厚的恩赐,他们只是懂得只要享受眼下的温饱,就是最大的幸福。却不知道对自然的侵略和掠夺,也会给自身生存带去负面效应。 斯炯守护着蘑菇圈,既代表了大自然的恩赐与博爱,也将地区社会的变迁、人性的堕落与浮躁清晰刻画了出来。你可以将其理解成是歌颂人与自然的小说,也可以看成是在社会改良途中徒留的原生态。

  《三只虫草》则更具社会现实意义,当普通的虫草向贵族迈进,人们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虫草身上,欲望贪婪、唯利是图,甚至包括人性的思考都一一显现。

  蘑菇与虫草,成为两篇小说的主角,但实际它们都是抽象的,作者正是借它们来叙事说理,唤醒藏区灵魂。

  《蘑菇圈》读后感(十):隐藏的蘑菇圈

  蘑菇成圈,可谓蔚为大观,略有成精之意,因生生不绝,年年去而复回也。阿来写《蘑菇圈》,落笔在树林中点点生长的蘑菇,意在绵延久长的藏区文化,所以那蘑菇圈,是隐藏着的,却不歇地被人寻找。寻找的目的,非为保育,仅只牟利而已,这是实际的,亦是悲哀的。

  斯炯是“蘑菇圈”的核心人物,她是此圈的发现者,亦为卫护者。小说从“那个时候”写起,因为“那个时候,阿妈斯炯还年轻,还是斯炯姑娘”,她有过命运的眷顾,但其坠落更是出其不意,这坠落只是外力,斯炯作为承受者,默默无言接受。时代在斗转,斯炯置身其中,几乎不为所动,但主观的愿望在激流中,终究不能岿然屹立,那不与尘世浮沉的斯炯是否就要被汰除了呢,或许也不必,只更寂寞罢了。蘑菇圈从发现起,陪伴了斯炯数十年,多次临近被外人窥见的边缘,好在因斯炯的智慧挡在外面,不过,这小小的桃花源,在又一个新时代的欲望之流中,其命运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斯炯的平凡和善良,在于她面对时代的每一次微小波动,他人的直面要求或“折射”,都无力抵抗。本来,她有成为干部的机缘,只因为和尚哥哥的逃亡,化为泡影,重新回家务农,人生的路途不得变动了;斯炯生下私生子,其缘由并未挑明,但依情理及性格而言,虽未必是胁迫,但主动的可能性也不大,由他人发动,多半如此,不过从她后来的表现,对这样的结果她显然是愿意“受”的,不但心甘情愿养育孩子长大,且坚不吐露“他”为何人,即使面对逼问;没用的哥哥后来和斯炯生活在一起,事实上依赖妹妹养活,她虽略有抱怨,但还是安之若素,丢不下亲情,这样就这样吧;即使斯炯精心卫护几十年的蘑菇圈被人耍弄心机“侦破”,她“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接踵而来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她不说话,也说不出话来”。

  如此看来,斯炯即使算不上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也是沉默的逆来顺受的大多数。她在时代的弯弯曲曲中无法随物赋形,也不至于被碾压得不成样子,只能处于中间状态而活,虽不能不向外力低头,但亦不会泯灭自我的心性与良知,所以,由她来发现及卫护蘑菇圈,是一个好的人选。

  蘑菇圈,是隐喻,藏区文化的隐喻。斯炯是藏人中的平凡一员,她与蘑菇圈结下如此的缘分,最恰切不过,她对其珍视、呵护,即使采摘且出售之,也要留下一部分给树林里的鸟儿享用,并保存菌种,正是对文化资源不竭泽而渔的态度。她保守蘑菇圈的秘密,不是自私,只因已看到村人采蘑菇时的粗暴做法,知道秘密若公开,什么都将会荡然无存,所以斯炯自觉地充当了守卫者。这守卫者的职责,一履行就是几十年,从黑发变为白发,时代也已换了人间,风气全然变了,由一种人欲横流演为另一种人欲横流,斯炯也全然搞不懂了,这隐藏的蘑菇圈在这样的懵懂中,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了。秘密的被攻破,拜新时代的新“机心”,这是斯炯防范不了的,即使事后解密,她也不能完全理解,旧人物遇到了新时代,没有法子可想。窥探者信誓旦旦,说不会去破坏蘑菇圈,而斯炯只是喃喃自语,“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们知道,是真的没有了。

  “我老了我不心伤,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一种文化的渐次消逝,是足以引起哀伤的。毕竟在以前的世界里,一声啼叫,“所有卵生、胎生,一切有想、非有想的生命都在谛听”,美好的过往,是值得怀念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蘑菇圈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