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死了七次的男人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4-03 20: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死了七次的男人读后感精选10篇

  《死了七次的男人》是一本由[日] 西泽保彦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2017-7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了七次的男人》读后感(一):惊天大反转的七次救赎

  文 | 海蓝蒲雨

  第一次看到书名《死了七次的男人》时,就被莫名吸引,紧张悬疑感荡漾开来。直入主题后,故事的开场不拖沓不引申,立即吸引眼球,跟主人公一样掉入了这个时空陷阱里无法自拔。

  主人公久太郎是一位高一学生长相用他人形容他的话说是老气横秋,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位哥哥。最与众不同的是,他拥有异于常人的“体质”——能够在某一突发的某一天内重复过九次——在他掉入“时空反复陷阱”后,即从夜里十二点到第二天夜里十二点,这一天会反复九次,每一次他都会定义“第一个循环”“第二个循环”直到“最终决定版”(也就是“最终循环”)。这样的日子给了他很多不便,比如需要重复吃上九次一模一样食物,或者跟着爸爸和哥哥们一起看九次同一场球局,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某一样的便利,比如刷新自己考试成绩

  拥有了这种特异功能之后,久太郎发现一个秘密,只要他做出一点儿改变,一天对应的人或事就会对应发生一些改变,但是从第一次到第八次都会被重置,直到第九次最终版本才能敲定成为最后一个版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一天。发现这个秘密之后,久太郎进行着一些“实验”来满足对此的深度认知遗憾的是这项卓越“才能”并未发挥巨大功效,直到新年的到来。

  外公女儿们带着孩子们重新回到家族里,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外公负责集团的继承人,结果发生了意外事件——外公死了,从当时凌乱糟糕现状来看就是他杀。那一天正好落入了久太郎的“时空反复陷阱”中,他决定阻止这个恶性事件的发生。事实上,从开头的第一幕开始,所有眼睁睁的读者随着久太郎的视野一起进入了西泽保彦设计的“时空反复陷阱”中了。从一开始凌乱的场景,到人群错愕的表情,遗落的一只耳环,他设计了一个圈套,让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而这个错觉一直跟到最后。不得不说,西泽保彦的手法干净利落,仿佛施了魔法令人措手不及

  久太郎这样一位身临其境不断“穿越”实验的侦探,在过程中发现了诸多蛛丝马迹。他虽然年龄小,但是他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绝对不是学生级别的,而比成人更甚。从“最初的循环”开始,他设计了一整套拯救外公的策略,同时获得了一些非常有价值并且贯穿九次场景的线索,比如掉落的那一只耳环,还有在外公尸体旁边的那一盆装满蝴蝶兰的花瓶。在每一次发现凶手的同时,在下一环节他会想出对应的策略应对,然而凶手总是能够在“契机”下“痛下杀手”,让久太郎头疼不已。

  同时,在不同的时空中,久太郎逐渐了解了在外公家里每个人对于继承人的想法,除了久太郎和友理小姐之外,每个人都在“窥视”,“觊觎”这唾手可得的金矿,争破脑袋都想要成为继承人。然而,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久太郎发现了外公的秘密,并且知道他实际内心家人渴望和探求。亲人毕竟是亲人,即使曾经吵翻天水火不容,可是真到关键时刻,亲人还是弥足珍贵足以让人渴望亲近的。所以,在选择继承人的看法和选择上,外公都选择了一个可以适合大众的折中方法,这不就是让一家人重新团聚到一起的方法吗?即使曾经对女儿们做出诸多伤害,但在关键时刻外公还是向着自己的女儿们,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救赎?

  回头一想,久太郎对外公的救赎只有六次,而外公对于全家人的救赎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一家原本分奔离析的一群人,在利益的索取下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先撇开利益关系不说,让老爷子有生之年能够再次看到亲人满堂子孙绕膝的场景,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救赎,以补偿内心多年的愧疚折磨

  很多人都觉得西泽保彦在最后的一章中有些画蛇添足,可是这才是最精彩最能够让人炸裂的一章,曾经以为完结的九次回合原来竟然有次序颠倒之说,久太郎本身就陷入了陷阱中,造成了记忆中的错觉。这个大反转结局实在是太让人过瘾,瞬间有了重新回头再看一遍的冲动

  最后,西泽保彦抛出了两个重磅炸弹。继承人的问题发生了颠覆,是否会发生反转呢?久太郎和友理小姐会不会发展恋情呢?未完结的两个奇妙疑问,让我们独自细细品味吧!

  《死了七次的男人》读后感(二):令读者会心一笑的封面

  看完后,合上书本看到了封面,不禁笑了起来。

  ——记录用,严重剧透请小心——

  我为了阻止外公被杀害,利用不断重复1月2号的体质,通过改变历史来改变结局,但始终抵不过蝴蝶效应的缠绕,外公总是会到阁楼喝酒然后无论有谁突然出现,外公都会死去,因为外公是酒精摄入过多脑溢血死亡,而当事人无论是谁都不能立马去报警,因为在遗嘱未立下的情况下,外公死了遗嘱就会采用上年抽签抽到的尤里小姐作为继承人,而尤里小姐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当事人都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伪造他杀,用尤里小姐送的蝴蝶兰花瓶(上面只有由李小姐的指纹)在外公头上砸一下,就算得知外公是脑溢血死亡也会被认为是因为外伤导致的脑溢血,无论怎样都不会让继承者落到尤里身上。这就是无论主人公Q太郎阻止“凶手”又会出现新的凶手的原因,因为大家的利益出发点一致的。而有趣的是,最后一个循环里主人公通过外公黑背景牵制外公喝酒,从根源上让外公活下去,但发现那天一整天律师却一直没有出现,因为那其实是1.3号,而时空重复讲道理必须九次,如果第一次循环即我和外公喝酒是事实的话,那么既然九次循环已经度过,那肯定有一次循环Q太郎错过了,即他把那次从楼梯上坠落当作梦的一次,Q太郎死了。说到这里,有没有觉得新星的又再次封面剧透了呢?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尤美小姐只听一遍Q太郎的话就把真相推出,前面说的能力很强在这里得到体现。初尝SF推理,感觉新鲜,虽然是老生常谈遗产争夺话题融入了穿越拯救的元素就很自然吸引人读下去呢,所以一下子就看完了,没红色折纸,商店没开门,保姆对我说的“这些话不知听了多少遍”没啥反应,尤里小姐在被垂死先生表白拒绝说已经有心上人了,第八个循环在早上的走廊没碰到尤里小姐,外公约酒很寒暄等其实都在暗示真相,但缺少一种惊人的感觉,可能一直抱有期待,结尾似乎太过平淡呢!

  《死了七次的男人》读后感(三):时间循环RPG:拯救外公

  设想一下,你拥有了超能力,同一天能循环过好几次,如果这天正好是考试日,第一次你可能不会做,可是你之后去问同学、查答案,只需在最后一次循环中,把正确答案填上去,然后过一晚,睁开眼,新的一天到来了,你考了第一名,是不是很酸爽。可一旦这一天,你遇到了杀人事件,而且被害人是自己的亲人,凶手也可能是自己的亲人,阻止事件发生的重任落在了你肩上,是不是听起来就不那么轻松了,我们的主人公Q太郎就遇到了这样的意外状况

  看过西泽保彦推理小说的读者都知道,他一向玩心大,恶趣味满满,在我接触的第一本他的书《啤酒之家的华丽冒险》中,就着实被主角四人(匠千晓系列)空手套白狼的脑洞推理震惊了一把,在本书中西泽大玩故事设定。我认为对于推理小说来讲设定很重要,有的作品或许不以之取胜,但有的作品却能靠其脱颖而出。就像暴风雪山庄刚出现的时候惊为天人,虽说现在被大家写到烂大街,但是一旦有人能够加点不一样的花样,很容易封神。本书的同一天轮回9次就是一个非常有卖点的设定,尤其是将其运用到推理当中,SF科幻推理就此诞生

  当初看经典电影恐怖游轮》的时候,就经历了一番无限轮回的恐怖,而在日本游戏《寒蝉》和《海猫鸣泣之时》中也都将其作为核心设定,不断轮回那段恐怖的时光,找出解决办法,超度困在时间迷宫中的亡灵。不同于恐怖游轮的既定轨迹,本书更类似于蝴蝶效应,每一次循环中主角行动的改变都会引发新的情节展开。

  在发现祖父被杀之后,一次次的轮回当中,Q太郎都想尽办法阻止不幸发生,不断侦查,拖住有最有可能的嫌疑人,可是祖父还是一次次被杀死,看到这里不禁让人胆寒,该不会已死之人没有办法在轮回中复生吧(小剧透:其实本作在前面早已证明已死之人是可以复活的)。好在最后一次的轮回当中,祖父活了下来,家人的嫌疑也都洗刷了,本作的杀人事件谜面谜底都很简单,但主角在一次次重来中与不同亲戚的“对决”很有意思,每次重置都不单调,还能触发各种角色间隐藏的感情线与隐藏剧情,看书的过程就像是打RPG游戏一样过瘾,最后好不容易通关了,可喜可贺!但进入到新的一天,为什么会是1月4号!?“我”明明循环的是1月2号,那3号去哪里了?!没错,最吊诡的谜团出现了,最后的“真”解答,也就是围绕着此点展开。原来前文中早已抛出了很多违和的小伏笔,就待此时的收束。所以说本书要用第一人称,所有的经历都是“我”的主观体验,不仅为了增强代入感,更因为这样才与客观现实的偏差碰撞惊喜。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个叙诡将整部小说都推倒重置了,其实读者从一开始就上了当。(以下无责任泄底,请选择观看)

  【在“我”以为轮回开始的时候(第一次循环2号),其实还未开始(进入3号了),至于明明进入了3号,为什么“我”会以为是2号的第一次循环,这就是西泽坏心眼叙述性诡计了,真的好犯规,各种偶发因素的组合!但为什么“我”感觉到的轮回的次数还是正确的?那是因为人终究不能预测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到来,“我”整整“死了”一个轮回。实际上循环的3号,与我漏掉了一个记录的感觉中循环的二号在循环次数上达成了统一。】

  是不是很费脑细胞,其实只有读过书,你才能切实体会到这种被欺骗快感啊~再回头想想,书的标题早就泄露了最后的解答,循环9次,只死了7次,绝对有猫腻,你说呢?

  《死了七次的男人》读后感(四):就喜欢你这么爱玩!

  看到《死了七次的男人》这个题目,想必大家也知道作者要玩轮回的把戏了。二刷之后觉得西泽能把这样一个用烂的设定写的这么有趣,非常喜欢。作为一个将有趣作为小说重要因素的推理作家,西泽在使用时空轮回和蝴蝶效应来构建故事的时候,用轻松搞笑的人设和语言将死亡事件塑造成在主人公Q太郎急急忙忙想办法改变事态的努力中一次次失败喜剧场面

  在故事开场的死亡初现之后,西泽在第二章介绍了主角Q太郎异于常人的能力设定——无法控制地进入一天的轮回,次数为九次。而在第一章的死亡事件中,死去的是Q太郎的外公,而且在Q太郎的叙述中可以得知第一次轮回的时候外公是没有死亡的,由此可知,“死了七次的男人”指的是外公,而且大概是首次和末次轮回均未死亡的成功的扭转结局。

  此书的SF设定非常简单,而且在讲述九次轮回的过程中西泽的语言风格使得相似的经历显得不那么冗长。奇妙的家族发展史,奇怪的外公,怪异的亲属关系,之后就是混乱的继承人战争。虽然在设置伏线的考虑下还是会有很多轮回中的重复内容,但是在这种夸张的人物设定下,每天的努力都会制造出很多令人哭笑不得的发展,尤其是Q太郎在努力将大家集中到一起以避免惨案的时候发生的扔枕头大战,读起来非常有趣。

  ————————泄底分割线————————

  书中主要的谜分两个部分,一个是进入轮回的日期和循环次数的冲突问题,另一个是祖父死亡的真相。第一个隐性的谜题是本书的核心,而显性的祖父的死亡事件则起着推动着轮回中故事的发展的作用。将命案本身做幌子,来隐藏书中更大的不合理,这种处理所得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震撼力很强。而这种主次的错置本身可能也是西泽调皮心态所致:这本书的谜题和书中的人物一样不正经,连隐藏的真相也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被揭露出来的。

  在西泽轻松幽默的语言下隐藏的啰嗦的叙述中有着所有关键的推断点:在Q太郎对进入循环的判断因为自身的醉酒和祖父疾病的巧合下发生错误的情况下,进入轮回的日期早了一天,此间有Q太郎在侦查和努力的过程中众人的反应和祖父的日记部分作为伏线。而轮回过程在Q太郎眼中显示正常则是因为一个在读者眼中更加不易察觉的盲点,即主角自身的死亡,死亡消去的一天则使得主角眼中的轮回又回到了和真实情况相同状态下。这里的伏线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却是整个设定中读者最难想到的一部分。西泽的文风把整个过程解释得很清晰,读起来非常顺畅比较可惜的是在每次轮回中Q太郎总是恰好看到与祖父死亡有关的画面,而不是通过更好设计的推理情节来在轮回中一个个否定设想,所以少了很多可以处理的更好的推理的乐趣

  在后记里西泽也写道,这种设定大概已经失去新颖度了,不过他还是着迷于将这种设定体现在小说中,“本来已经打定了主意,想写一本中规中矩的本格推理小说,但我这个人不修边幅,又把小说写成了这个样子”,西泽这种把自己喜欢的设定不顾一切地写出来,想给大家带来乐趣,这种热情大概也是这本小说很好看的重要原因吧。不过作为一个笨鸽豚还是总在想如果能把轮回过程做的更加丰满的话就更好了……不说了不说了总之必须五星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死了七次的男人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