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涧花》是一本由ENO.著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墨涧花》读后感(一):涉江采芙蓉
是从《华盖之月》开始认识ENO的;
那时映入眼睛的是大片大片的蓝色莲花,花叶根相连,孤独又冷清的墨兰普兰。冰凉凉的的画室里灌进了水,少年执意的握住画笔画那梦中见到的绝美景象,试图努力去触碰似曾相识的容颜。从那时就迷上了这种ENO式的美——苍白的容颜,低垂的美丽眉眼,若有所失的凄然和诗意的飘渺情景。
然后,六年过去了。好好的想一下从小舞的画里我看见了什么:瑶台月下,幽涧之花,横江白露和沉寂的四季;这一幕幕都是从古诗词里能得以印证的,都是孤寂又悲伤的美。看这些画时是格外觉得满足的,因为自己心中所想竟然被一一描绘。(笑,这就是看到自己的脑补物被具现化的人的大满足~)比如看兰陵王中两人对饮时,就会默默想“伴君今夜不需眠,未到晓钟犹是春”;看夜想花那张是“北山榆绿涨横波,直堑回塘滟滟时”的感觉;看到最为喜欢的那张一个少年倚枕在江南水亭,鬓边柳丝飘飘的画时,心里便感悟到了“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横笛在沧浪”的意思。
12月2号的时候小舞来长沙签售,作为一个老姑娘,我还是兴奋了一夜;这种你喜欢的人不在你身边,你从来没想过能见到她,但她却确确实实又出现在你面前的感觉···真是不可思议。然后,果然在喜欢的人面前脑子的工作程度都会有问题;和一群小妹妹一起排了仨小时队,终于轮到我上前时,什么都说不出,翻来覆去只有“好开心”,“终于见到你了”,然后晕晕的鞠躬,再见。作为一个对喜欢的人会极度捕风捉影的人,我真心有好多小事想问,但种种都终止于“终于见到你了”,因为自己无法也不应该再走近一步了。
迪金森诗里有:the martyr paiter---never spoke。我一直觉得《华盖之月》开篇那个少年就是绘者自己;素履涉入冰冷的江水中采起朵朵芙蓉。
《墨涧花》读后感(二):请多陪我几个十年
第一次看到小舞的画是什么时候呢?
想了很久,才想得起是新蕾里面,她给短篇小说配的插图。
但那时候更加偏爱于SHEL等那种偏甜美的日风插图,所以每次细细阅读完小说的文字后,并不会太去像后来那样,在网络上一看到伊诺的图就下意识地右键保存之。
03年我在干什么呢?
才小学四年级,浑浑噩噩地上课,临到月底的时候担心着月考题目难不难,要是成绩太糟糕我要怎么跟我妈说。
每次考试过后卷子发下来,老师总是要求我们拿回家给家长签名。要是成绩好那倒挺开心的,但要是不如意,就代表我肯定是没有好好听课做练习,免不了被教训。
不开心不如意的时候我就喜欢去看故事,起初是各种童话,热衷各种公主经历千辛万苦后会跟王子过上幸福生活结局的故事,想要逃到那个故事里头,窝在小小的角落里面种蘑菇,过着自娱自乐的生活。
后来04年韩流小说席卷而来,我不再只看那些古典的文学小说,渐渐开始看一箩筐又一箩筐的青春小说和武侠小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青春小说有帅哥,武侠小说有江湖。
不得不说,沧月这个作者对我来说挺重要的,也是后来她的《幻世》改成绘本形式由伊诺绘制。
对于一个我喜欢她文字长达我整个童年甚至延续至今的作家来说,她的文字要是转换成图像,应该是很难把握到那种感觉。
好比说很红的小说被改拍成影视作品,基本上很难原汁原味不被读者吐槽。
可《幻世》的绘本真的是画出我心里那老早就朦胧成型的画面出来,绿裙子表情淡漠的幽草,长期面对杀害自己姐姐的仇人情愫复杂,恐惧,憎恨,但又忍不住爱慕上那个让江湖谈之色变的剑妖公子。在绘本里,她抱着剑站在熊熊烈火里表情绝望地目光黯然,在结局里,她像仙子一般从高楼里面跳下来,半透明的衣角被风吹成蝉翼状态,为了不让应该骄傲无拘的剑妖公子受威胁,她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看到后来,剑妖公子谢少渊独坐高出看烟花落幕的样子。
我突然发现我爱上伊诺了。
会为了伊诺在新浪博客回复我而开心几天,会因为由伊诺绘制封面的《月小说》杂志迟迟不到货而郁闷。
有时候看伊诺的画,总觉得薄凉。
也许我自己也是那么一个薄凉的人,同性相近的缘故。
《坐着火车到我的寂静街》那是在漫友的短篇集里面看到漫画,伊诺的漫画很少,后来水彩漫画《津坂特急》也是伊诺罕有的漫画创作之一。
我想,在07年《幻世》的绘本开始喜欢上伊诺其实还不算晚,至少她的《银莲花》、《华盖之月》、《空蝉与诗》、《须臾阁楼》、《墨涧花珍藏版》,《月》一共八期由伊诺绘制封面,以及一些由伊诺绘制插图画封面的小说如《彬彬来吃》、《何以笙箫默》、《天籁纸鸢》等我都有一一购入,其实应该还有很多,但我一时之间也想不起到底都买了什么书。
我爱她画的钢琴师,在虚构的空间水面上静静覆在琴键上哀伤,也爱她坚硬的线条去勾画人物的衣角。
如此深爱她的原因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她给很多台湾的个志配图的缘故,高一开始我接触很多台版书,其中还有很多台湾的个志,然后我发现我喜欢的很多小说也是她负责插图和封面,每次看到图都有种满足感。
那种满足感好比喝饱牛奶的猫。
最让我抱憾多年,直到今年暑假的时候才终于愿望达成的事是,伊诺这么多年都没来广州办签售。
久到我都跑去武汉读大学,久到我抱着沧月的书去武汉大学蹲了一整天并拿到沧月的一堆签名。
只是,幸好的,万幸的,她今年来了,我也经由排了两次队伍后终于把一堆书全签完。
”十载春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刚刚好看一半这万里河山,刚刚好博古意留所窥一斑。“
这是官方的评语。
呵,十年,到目前为止我过了人生中的两个十年,第一个十年让我成长为懵懂的孩子伊伊学字,第二个十年,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人生的目标。
而其中,其中的四分之一是有着伊诺的陪伴。
衷心希望她下一次的十载春秋依旧在插图界里活跃于我所钟爱的文字里。
国士遇之,国士报之。
请多陪我几个十年,想在未来,依旧注视你的笔触之下。
《墨涧花》读后感(三):是以墨意解红尘,洞窗书梦窥此涧
在八月偶然看到了宣传。觉得“这名字起的真好啊”“画面有一种浮在空中的感觉真喜欢啊”这样的心情。然后列入计划,等待出版。
然后突然顿住,这样的画风!以前逛晋江的时候经常看到被当做封面(后来才发现那属于侵权哦),所以就有种很熟悉的感觉——原来是叫ENO啊。好叭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
好啦,言归正传。买的是珍藏版,很幸运的没有再双十一快递高峰期中阵亡。打开包装,第一个感觉就是“用心”。无论是细节处的设计还是排版上的精心安排都让人感到欢喜——这本书是用心安排的,买的好值!其实我并没有多好的艺术鉴赏细胞,就是真心觉得这幅画架真漂亮,我要好好收藏。最后在感叹一下细节:封面银色为底的标题,磨砂质感的扉页,背面的蝴蝶。很喜欢水彩渲染的风景,再配上诗词真是美爆了!希望能共度新的十年~
咳咳,承认我是对手绘的咩道长心动了。
《墨涧花》读后感(四):唯心而已
“我想尽力地去接近内心的色相。
出道至今十年。
挑挑拣拣,也就只凑够这一本。
其中还有诸多的不满意。
不满意的是规矩太多,放纵太少。
那些个卡在尺寸之间的,细节婉约的,色泽靓丽的条条框框,那些本着无功不过,不求惊艳只求顺眼的自我宽限太多。 ”
这是伊诺(eno)对于墨涧花的书评原文。
缘分是从哪里到我这
不过是我唯心而做,唯心而交得来的缘分罢了.由内心的感情与波动带来的志同道合的人.
以心为主题的唯心轮,心以自己为主,所做之事,得来的缘分都是靠心的主张与思考
好比钱益谦不介意柳如是的出身和过去,纯粹爱她这个人,爱她这个乌黑头发白个肉的柳如是。
毫无疑问
画面对于作者,从来都是唯心而已
无论是,春光暗度黄金柳,雪意冲开了白玉梅。沧冷的身影在雪地上拖出斑驳痕迹,想要去寻找内心所重要的存在。
抑或是,似雾蒙花,如月漏月,一点幽情动早。花台旁的女子双眼失神,人在心不在,恰似春风三月花,绽放芳华无际。
若要我形容墨涧花里的夜,我会说:波上花摇,云外香飘。无明夜,锦笙歌围醉绕。
若要我形容墨涧花里的昼,我会说:一点猩红一点金,十个春纤十个针。只因世上美人面,改尽人间君子心。
我爱封面上琼花下暗香绕,明珰玉枕思年华的少年 。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愿他在人生轻狂的岁月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也爱那张,我本生莲心,出淤泥而不染 ,唯心而已。
喜得一捧墨涧花,二指轻拂,三更犹惦,怎奈到四、五时,六弦难奏心头思。七车载,收八宝台,沉醉九重春色,更添花十里。
十年拼凑芳华逝,梅花为此冻九开。八百里幽草瀛澜,漆金钿、琉璃脆,乌星炮粲,四时风光各不同。二八年华芙蓉淡妆,翦一本唯心。
须臾一睹,便是长相守。
好比张爱玲说,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句‘噢。你也在这吗?’”
不为他,只唯心。
《墨涧花》读后感(五):画境唯美,装帧也给力
Eno.的插画唯美已经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形的描绘、色的运用和境的表现都达到一个非常高手水平。因为大家都对Eno.的画很好地分析了,所以我针对我擅长的方向点评这本画集。
至于对于这本新画集,不得不说是的其装帧设计很不错,画集收录大部分图都是横向的所以只能做成横版的书形,但大部分插画还是太长了所以跨页的也不是少数,所幸以线装精装的方式使到装订位吃图并不厉害。因为手上入手到的是普通版,所以装帧上以针对普通版为主。书名的标题字肯定花了心思,书法的题字很好地贴合书的主题,并用一层UV油的工艺突显出来,但个人觉得相对光亮的UV,用带哑光的工艺反而会更贴合其古风的韵味。里面的护封初看还以为是手工纸,但仔细一看只是只是用普通的纸印上手工纸的纹,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用上真正的手工纸,或许是因为手工纸较脆弱不适合做护封吧,但这样的方式还是有带出了古风的味道。
对于今后的画集书籍,我希望能够像《墨涧花》一样,不仅有美的画,对于书的本身也能是一本美的书。
《墨涧花》读后感(六):阎浮隐隐,空花自开
那天,影厅的灯渐渐熄灭,无边的黑暗如洪水一般覆盖上来。我靠着软和的椅背,揉揉微有点不适应而酸痛的眼睛。视线慢慢习惯着黑暗,然后目光凝聚在渐渐亮起来的电影屏幕上,而随着轻柔的音乐响起又些微有些涣散,思绪飘移。
不知为何,看着那一帧帧闪过的画面,我想起了《墨涧花》,想起了小舞的画。
《华严经》有述,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很久以来,我迷恋于画纸上的丝丝与罅隙胶着的颜色的流动。比起人物画像,更爱偏于寂静的风景与静物的描绘。执着于种种斑驳迷离的色相中不可自拔。我一直坚信,每一个绘师的下笔的瞬间都是一个缓慢的塑造灵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每一个线条的勾勒,每一个颜色的印染与化开都是一个耗尽心血的须臾。画本身是没有生命的,给予他们故事和生命的是绘师,它们忠诚于绘师画画瞬间的感觉与情感流露,存在于绘师的心中。在我的眼中,每一幅色相的诞生就是一次造物的过程。最后一笔划下,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其实收到墨涧花很久了,一直无法动笔写下对它最笼统与最公正的评价,一是不想写,二是不敢写。我无法真正公正地对它做出中肯的评价。如同看着孩子长大的父母,即使他有多般不足,也会觉得欣喜亦满意。
可以说,墨涧花的诞生伴随着我度过了2012这整整一年。越是期待与盼望,则越是忐忑。就像浮光中言采写道,我怀念着过去,近于思乡一般。越是执着,而看到在自己面前的实物之后就会越觉得不容易,近乎执拗。
“大阎浮堤隐隐,
尘世如流沙过,
来去皆空花自开。”
这是墨涧花第一张图空之境的题词,也奠定这本画集于小舞心中的基调。她说,我想尽力地去接近内心的色相。 这对于一个商插作者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原创作者不同于同人。他们只能从文字中或是自己的经历中去找寻符合的色相,然后尽诸笔端。
色相化千,万象化一。
仿佛摄影,按下快门的瞬间,捕捉一个灵魂的剪影。即使是原本平凡且容易忽略的事物,也可以绽放出耀眼非常的光芒。
墨涧花就是这几年来小舞所经历收纳的色相的集合。
也许这些色相第一眼并不会让你惊艳当场,但是他们就像一块上好的巧克力,含的越久就越能感觉到如丝绒般包裹内心的柔软触感,有薄荷的清凉冽骨,也有香芋的柔顺香暖,引出你深藏于心的感受,触摸到那些纸上色相随水流动中所蕴涵的灵魂及他们的内心感受。
也许墨涧花不如银莲花那么空灵,他有诸多色相化于笔端,繁杂,冗沉。但是却另有一番静水深流的饱满情感溢发于色彩的晕染中。
这还只是一个十年。虽然已经占去了我现今人生的一半时光。
如同浮光当年印于封底上的宣传语,当浮光散去,长存在流光溢彩之中的浮华人影,终有一天,也能尘埃落定。
我期待这下一个十年,甚至下下个十年。
小舞依然手执画笔,着墨一世界。
而我从人生的窗口中望去——阎浮隐隐,空花自开。
:
我知道墨涧花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我却知道这是几年来小舞最好的一本画集,无论是选图策划还是装帧所以希望大家喜欢。
而我知道依然会有很多人不满意,谢谢你们的指出与批评,希望下一本画集能够弥补。
每一幅图的诞生都是一个作者咯血的付出。
我一直在想,即使你不喜欢,即使你吐槽无数,也不可以否认其中所蕴含的努力。
写完这篇评论就像死了一次,耗尽了力气,写文的伴奏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Pi's Lullaby,也就是少年派的主题曲。
《墨涧花》读后感(七):是以墨意解红尘
-
十年的光阴,我们未在最初相遇,却想要看你一直画下去。
其实,已经有段时间不关注国内插画的资讯动向,在参加签售后才知道,那天正是画集《墨涧花》的首发,而《墨涧花》是ENO何何舞出道十周年古风精选画集。
无论是古风还是现代,正常向还是耽美向,她的笔下多是这红尘事,以墨解意,以水润泽。
初见时是06年,坏蓝眼睛《同学少年不言情》的封面,时光匆匆,而今的她已是成熟的女王风度,笔墨依旧带着冷清,却已不见当年的青涩。多爱她画笔下的少年,光影斑驳,映着眉目纤长,只愿时光不曾老。
技法是不必说的,构图上看那窗含西岭,宫阙层叠;配色讲究呼应,冷暖相宜,一抹飞白,几多灵动;笔法疏密,以无形衬有形,以水墨衬出工笔的细致……
见那残阳如血映他单枪匹马只身远去,见那席天暮雪纷纷扬扬落满他的纸伞,见那寒梅疏落她一身红衣偎在白衣胜雪他的膝头……风刚刚扬起发梢,历史就已翻过这一页。
她的图大多依然坚持着手绘,只有一些场景的叠加和光影的渲染要用到软件,而这一笔笔,浓破淡,水墨染,使她对古典文化,对于历史,有了更多的感悟与积累。她在新画集的后记里写,“最初并不特别喜欢古风,古风到底是什么,至今仍不能轻易地断定。我们中国人艺术思想之根源总超脱于形之本身,追求神近,发现文字也好会话也好,都讲究迂回地达到。以有形衬无形,以无形化解有形。不到一定年龄很难真的感受到其中的动人之处”。这正是她画中特有的韵,不局限于有形的古风元素,而是一种化境了。时光在其中若隐若现。
她说,出道至今十年。挑挑拣拣,也就这凑够这一本。——一路跟随的人才能明白这其中不易吧,这本画集从预告出版到如今发售已是整整十个月过去。她说,其中还有诸多的不满意。不满意的是规矩太多,放纵太少。——是以墨意解红尘,“墨”,更多的代表泼洒自由,放纵不羁的古意。临水照花,剑影婆娑,抖落时光的风尘,见你眉目依旧……愿至少在画中,不再有那么多的隐忍,愿在画中,有更广阔的意境。
-
《墨涧花》读后感(八):十年
十年,是个很美好的字眼,在那些漫长走过来的人生中,有着小舞的陪伴,很开心。拿到墨涧花的那一刻,心情如同飞上了天,小心翼翼的拆开包装,翻开首页,一页页慢慢看过去,欢喜的心情不言而喻,淡淡的水粉画,勾勒出不同的故事,一张张的古风图,让我爱不释手,尤其是最后的兰陵王和广陵散,对于喜欢漫画的我来说,简直是赚到了。画册里所配的诗词也很美,图文搭配,意境更加深远了。
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期待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你能画出更多更好的图,而我们也依旧安静的喜欢着你,喜欢你笔下的每个人物,每个故事。
《墨涧花》读后感(九):你用一支画笔,惊艳我心至深
为何惊?
为游侠的自由不羁,
为剑客出鞘的长剑和眼底的凌厉,
为谪仙的孤高清冷,
为九天神女的圣洁高贵。
为飞舞的白色衣袂与飘扬的剑穗,
为四十八骨折伞下的旖旎,
为花海中拈发相偎的温存;
为何艳?
为十里桃林中的奠曲,
为幽篁里一段绵长悠远的琴音,
为孤冢前的一缕芳魂。
为暗夜里怒放的曼珠沙华、漫山的红枫和兵荒马乱中的如火蔷薇;
为雨霁初晴的薄雾中的新荷、绵绵春雨下的杏花和清辉下净吐芳华的
宝珠茉莉。。。。。。
你用一支画笔,惊艳我心至深。
《墨涧花》读后感(十):静
先从认识何何舞说起吧。
从她为《华音流韶》的配图开始了解她,那时对她的印象是很明媚的水墨风,人物勾勒地很细致。但却一直没有买她出的画集,直到听到墨涧花的消息。
很喜欢《墨涧花》这个名字,也喜欢何何舞对这个名字的解释。之后便出了封面图,是我喜欢的何何舞的画风,大气,浓墨重彩却透出一股忧伤,便立即去订了亚马逊的预售。
书拿到后,很惊喜,一页一页的翻看。却迟迟没有写书评。实在有太多的要说了。
喜欢何何舞的时间并不长,一两年而已。也算个局外人吧。也并不是懂得怎么欣赏,只是说说我的感受。
书拿在手上很厚实,纸质很好。扉页上的磨砂纸和书背面的蝴蝶都可以看出制作者的用心。书后写的作品列表很有回忆的味道。开本很大看的很过瘾,画旁的小诗小令更是为话增添了情趣~小舞的书法作品很美,以前很少看到,以及求更多的书法作品><相比昼,更喜欢夜的部分,觉得每幅画都霸气侧漏啊!整本画集都透着一种静谧,难以言说。
总之,这是我此生到目前为止看到过的最美的画集。我知道,因为这本画集,我将会一直看下去。
是的,我想说。只要何何舞一直画下去,我们就会一直看下去,下个十年,下下个十年,下下下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