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只狮子受到老鼠的挑衅,可是不管老鼠说什么,狮子都不生气,对它不理不睬。
“你是那么厉害的百兽之王,难道还害怕老鼠吗?怎么在它面前表现得那么怂?”
狮子笑了笑,回答道:
“你们不懂,正因为我是百兽之王,我才不应该生气。如果我这么容易就被激怒,和一只小老鼠斤斤计较,那不就空有王的头衔,却没有王的气度和教养了吗。”
对更厉害的人认怂
是一种教养和尊重
前段时间,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内地票房成功超越了《复仇者联盟4》的票房成绩,进入内地票房排行榜的前三。
这个消息出来后,《复仇者联盟4》的导演罗素兄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文,向《哪吒》表示祝贺。
罗素兄弟在微博中写道:
“恭喜才华横溢的饺子导演在《哪吒》电影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恭喜你们创造了新的纪录,我们一定会在8月29日当天去电影院观看《哪吒》。”
罗素兄弟是美国的知名导演,他们曾执导过多部漫威电影,每部作品的票房都极高。
而《哪吒》的背后团队只是一个曾经一度濒临倒闭的小公司,饺子导演在创作出《哪吒》这部作品之前也并不是非常出名。
尽管双方在名气上相差很大,但罗素兄弟依然大方地“认怂”,向对方表示祝贺和赞扬,这一行为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称赞。
人要懂得不服气,因为想要变得比别人更好的这份渴望,是一个人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
同时人也要学会服气,因为对他人实力的正确看待,是一个人保持清醒的前提。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弱于你,也总会有人强过你,而一个人的成就最终能有多高,不仅取决于你的才华和实力,也取决于你的品性和修养。
懂得认怂
是因为有正确的自知之明
《奇葩大会》上的嘉宾是马东、高晓松和蔡康永,在这三位说话厉害、知识面又广的导师面前,赵又廷坦白地承认自己和他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认怂,可能从字面上来看,好像有点负面,有点消极,但我觉得,认怂不是认输,也不是放弃,而是一种很积极的自我认知。
对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好地做好,但是在范围之外的,就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顺其自然一点。”
只有真正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板的人,才会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认怂。
法国作家蒙田曾说:“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彻底了解自己。”
厉害的人,都会有自知之明。这份自知之明会让人变得谦逊,当身处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时,会放低姿态向别人请教和学习。
有一种示弱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当选首相那天,她参加完就职典礼后回到家门口,兴致勃勃的敲响了家门。
撒切尔夫人得意地回答道:“我是英国首相。”
过了一会儿,她反应过来,转变自己的语气,说了一句:“亲爱的,开门吧,我是你太太。”
这件事情让撒切尔夫人明白,拥有过高的身份感,其实是在把自己区别出来,会让自己显得格格不入。
1994年,美国前任总统里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世界各国的政要都前去慰问。
因为患病,里根辨认不出对方,于是前去看望他的人都会在他面前自我介绍一番。
撒切尔夫人前去探望的时候,她自我介绍道:“罗纳德先生,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好朋友玛格丽特·撒切尔。”
里根感动地回答:“其他人自我介绍的时候,都说自己是哪国的总统、首相或者政要干部,只有你只自称是我的好朋友。其实,在我这个已经退休的人面前,提这些身份又有什么意义呢。”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一味地用身份来标榜自己,因为真正的赞扬和尊重,不只来源于你的身份,更源于你的人格。
适时认怂
有一回,我带着妻子和孩子去和亲朋好友聚餐,在我准备停车的时候,一辆汽车突然从旁边出现,打算斜着开进我后面那个停车位。
我以为对方司机不知道我打算停车,便拉下窗户,告诉对方我打算停在这个位置。
对方司机听了我的话,摆了摆手,不屑地说:“前面还有那么多空位,你停到前面去吧,我赶时间。”
看见他说话的那副样子,我无奈地笑了笑,把车往前开了开,停在了更远一些的车位上。
儿子非常不高兴地问我:“爸爸,你为什么要把车位让给他?那个人既没礼貌又没素质。”
我回答说:“既然知道他没素质,我们再怎么跟他讲道理都没用,与其花时间和精力来和他争辩,还不如就把那个车位让给他了。”
有些人,你再怎么据理力争对他们来说都毫无意义,这个时候,与其不断地计较和纠缠下去,不如适当地认个怂,不要去跟这种层次完全不同的人争对错。
因为,与“垃圾人”争来争去,最终吃亏的都会是自己。
知乎上曾有人问过一个问题:你觉得有什么重要的技能或者智慧是很多人还没有领悟到的?
在底下几百个回答当中,有个高赞回答说的是:认怂。
在生活中,竞争是一种好的成长法则,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拼命去争。有的时候,懂得示弱和认怂,其实也是一种高级的智慧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