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演的力量》是一部由齐杰 / 陆揆 / 钱文青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声演的力量》影评(一):慢慢看吧!毕竟声优综艺太少
最开始担心点评比较飘,第一期看下来导师方面陆揆和齐杰老师很专业,耳朵也很刁钻(这里褒义,能迅速、一针见血地指出学员的问题,听得很爽!不会说打在棉花上浮于表面。学员这方面属于水平比较参差不齐,包括也有一些没发挥好的,也有看好的新萝卜,还是会继续观望吧,毕竟配音综艺太少了,希望下期可以听取建议改善一下剪辑问题
《声演的力量》影评(二):边看边repo
原来正片真的是从第三集开始的……特优声和声演这两个节目都有毛病吧,约好了前两集槽点百出,后面再慢慢捞口碑?
开头游戏部分感觉比较好笑,但是想多看点,绕口令之类的实际内容,现在剪辑玩的部分太多了。
第二段录群杂干货满满,学了好多东西,果然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之前想不通凭景象和羊仔的资历居然敢来当老师,看之后发现他们是教群杂啊,没事了……不过之前以为景羊去北京只是镀个金,没想到说起群杂来头头是道的,看来也录了不少。
绕口令那段,看了一会儿才明白,原来是要说绕口令的词,描述从前有座山的故事。这个好抽象,理解了之后又觉得好哲学,感觉大概意思是要锻炼信念感,不被台词束缚,描述台词之下真正的内容?
最后宿舍玩游戏那段,好像跟配音没什么关系了,快进着看完了。不过上微博一看,居然讨论那段的人不少,还有嗑cp的。
总体来说,感觉这个节目适真正合想从事配音行业,或者想深入了解配音行业的人看。如果是纯娱乐,纯粉丝的心态,看起来会比较无聊。
想改四星了,可是为啥手机版长评找不到改分的地方_(:з」∠)_
——————第二集——————
看完第2集,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节目是从第3集才开始养成的???
克拉主播淘汰得差不多了,配音环节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叫那12个来陪跑,整得像选秀一样,结果2集就选完了,笑死。
吴韬和陆老师在宿舍里说小红那段给我看哭了。
“我从来不在人群面前打开自己,我只在话筒面前打开自己。”
“我负责任地讲,别人感受不到你的隐私是什么,只会觉得这段戏好用心。用角色释放你内心最隐秘的东西……你尝试一下。”
宿舍也太破了,太破了……不过宿舍之后的剪辑明显变好了,希望下期能保持吧。
———————第一集—————————
刚看完非常兴奋,上wb看到骂声一片,现在心情复杂。 可能是因为预告片实在太烂,阵容太网配,导致我看之前完全不抱希望,看完觉得很惊喜。 赛制比特优声第一期好太多了,虽然后半程剪辑太碎,但至少对选手公正,晋级的基本都是表现比较好的,克拉塞进去的主播(目前看来)大部分都淘汰了。 最重要的是陆、齐两位老师字字珠玑,每句话都想截图保存。 缺点: 1、看来这个行业已经不需要女性了。 2、配音片段太少了,其实可以把片头、选手闲聊之类的删减,多放点配音正片。 3、收音太差了,尤其是配音部分,这个录音棚以后还有人敢去吗? 4、画面调色懒得说了…… 总而言之,赛制、专业性、导师点评5星,节目摄制2.5星,平均下来勉强给个4星。 多一星送两位导师,他们担得起“导师”这个名号。 希望后续质量对得起这个便宜5星。
《声演的力量》影评(三):真配音节目,才不是什么网配圈大型团建呢!
刚开始阵容官宣的时候就被惊到了,网上做的那个声演人家谱,简直就是中抓圈大乱炖。大风、潇然、小随、紫枫儿、小苒、还有小红,居然都出镜了。特优声搞商配团建,声演你在这搞网配团建么!看完了,我不得不说一句,这是一个乍看不太正经,但确确实实在认真搞配音的节目。趁着周末,我来写个评论,给还没看的人一个参考。
首先要说的是,大家放心哈,这个节目没有打投那一套。也没有所谓的导师来指手画脚!大家欢欢乐乐地面基之后,就开始认真搞配音。两外艺海佳音的老师坐镇,非常的专业。
开头的部分,学员们初次见面,看得出来大家都很紧张。 我看的时候也有点紧张。之前一直都是听他们声音,这次看到他们出现在综艺里,我感觉还挺新鲜。以前熟悉的那些声音,突然变成真人出现在屏幕里,感觉有点不真实又有些奇妙。原来大家是这样的!顺着看,也慢慢适应了下来。他们像我们平时面基一样,有尴尬也有欢乐,总体气氛还是不错的。小红说是来“撕开”自己的,看来他以学员身份来参加这个节目,是有自己的考量的。很想看节目后面小红老师的部分。截到一张开心挥手挥出残影的小红,哈哈哈~
其他人也很有意思。大风老师紧紧张张,过于可爱了。小随老师好受大家欢迎喔。怀钦全程捧场王笑死我了,活跃气氛一把好手。云安的上海滩进场,也是有点逗。不过悄悄说一句,从场景布置来看有点简单,几排简单的椅子,显得节目组有点穷,希望后面整好点吧。
见面之后的部分就是分组考核了。这块不得不说,老师们真的很严格了,夸的时候狠夸,批评的时候也很严厉。两位老师说了很多专业知识,值得拿小本子记下的那种。这里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大家可以直接去鹅看。我最喜欢X杰和大风合作的《林海雪原》这个部分,老电影配音难度很大,准备时间也有限,配成这样,我觉得很不容易了。有一点要吐槽的是,考核配音部分有点少。配音的片段完整的没有几个,看得不太过瘾。虽然老师说的句句珠玑,但是总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可能要考虑节目时长?希望后面能看到更多的配音完整片段吧。
最后,不得不说,梅梅好美啊,虽然话不多,但是说的几句都很到位。具体的大家去看,我就不放图了。还是那句话,希望配音圈被更多人关注,配音演员被更多人喜欢。第一集有些缺点,但是也挺有看头,期待节目后面几期了!
《声演的力量》影评(四):这个《声演的力量》有点意思
《声演的力量》……我是看骂的人好多(且骂得很有才hhh)所以才看的,我就想看看这个综艺到底是个什么鬼样子。
果然一开始就是死亡滤镜、灯光、摄像、收音、后期……感觉节目组是有够穷的……
自我介绍还挺好笑的,就是太短了。小苒总结就很到位,真就《大型网友见面会》了hhh
我随手一截……这是在干啥hhh,一拜天地?(小随、x杰:你礼貌吗)
另外,我一定要说!!大风真的紧紧张张又可可爱爱!!太可爱了!!(官博还给搞了表情包hhh
(很实用,很适合看节目的时候用……
后面,看着看着发现自己还是能看进去的,这节目感觉穷归穷,看着很简陋,但是老师真的很专业,说的话都很有哲理,每一句都想拿小本本记下来的程度。
(金句太多了,偷个懒,直接放两张官博的老师点评的图给大家康康,感受一下。
齐老师:
陆老师:
钱老师、宝木老师、倒……吴韬老师也都说的很好啊,建议大家把老师们点评片段反复观看!!
反正就是老师点评真的看不够!!有时候我感觉配还不错的,老师就觉得不好,就在我疑惑的时候,老师这么一解答,立刻就能感受到老师想要学员给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神奇!!
然后……这节目真的有够抠儿的,配音片段也太短了吧!感觉是怕我有尿点,然后帮我点了加速……我真的稍不注意,一个配音片段就过去了……
就这么快的节奏,我还是发现了不错的:
云安&Cifer 《倩女幽魂:人间情》:
就像陆老师说的,感觉比原配音要好!!
整个看完了确实有一种“看了,但没完全看”的感觉,配音片段完整的话感觉更好,看老师的点评的时候也能更融合一些。这节目的节奏倒也不必这么快吧,该有的还是要有吧,第二期不知道听没听群众意见,改一改(快点连夜改吧!!片段完整点!!滤镜换一换!!一个个蜡黄的……
(这表情真的实用……
最后!!分享一对cp:家康&一航(cp名还没想好hhh)
不多说,就看这个宠溺的笑,啧啧啧~kdl!!
《声演的力量》影评(五):感谢声演的力量让我不花钱上大师课
第三期 群杂的世界与内心视象
①开头结尾都有“团综”部分,老年组“举步维艰”,什么是快乐星球?
②静香原来脸这么长么?
③这节目仿佛艺海的招生视频,吸引力太强了,我好想天天听陆齐讲课。
这一期干货集中在中间,分别是群杂的录制和潜台词练习。
*
“群杂不是做氛围,群杂也是做事。”
群杂要录的是一个片段,分为两个主要场景——麻将馆+大街。
起初让八位选手自己录,结果是“一群蛤蟆”,乱作一团。没有层次,没有人物,更没有真实感。
然后是钱文青羊仔和景向给辅导群杂,说起来景向谁依在影视剧龙套还挺多的哈哈哈哈。
总结来说,群杂要给自己规定身份,像编剧一样给自己编词,要有参与感。“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角色此时生活在这个地方。”
我自己偶尔也在网配跑跑龙套,实话说我对龙套群杂这种非常敷衍,声线合适随便录录就好了,根本无所谓戏感对象。今天我觉得自己真的好辣鸡,因为我从来没有参与进故事里。
这也是很多广播剧(包括商配)越来越“假”的原因,成品展示的是几个人互相对词,场景/时空完全被抛掷。如果角色失去了生活,那又凭借什么“真实”?当然,这里也有导演和后期的问题。
反过来说,角色无论大小,全都放回故事的时空之中,有动力有逻辑,角色之间有互动有联系,角色间的羁绊就会更强,那么整部剧的真实性就会大大提升。把每个角色都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用“主役”“协役”“龙套”“群杂”来判断他们的价值。大家都“活着”,故事就不会“死”。
除此之外羊仔也提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部分,比如群杂录两条,烘一条,透一条。这种层次感也很重要。
群杂这部分还让我想起了张颂文在《演技派》带大家观察生活。因为演绎真实的生活是很难的,需要有生活基础,有人生经历。而且我们很多人日复一日的,感觉不到生活细节不说,反而去假定各种细节,所以表现出来就是虚假的。其实说到底就是“不要演”,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然后成为那个角色。
*
“理性地准备角色剧本,感情地诠释角色塑造角色。”
讲故事+绕口令这个环节是我从来没接触过的,包括这个练习要训练的方向,也是我完全没有考虑过的。
首先有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准备一个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
然后我们为这个故事规定一种诉说情绪,悲伤地,高兴地……
再然后,我们把故事的台词与准备好的绕口令的台词交叉替换。
“从前有座山,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最后,我们用故事+绕口令所构成的“新台本”来诠释我们上面所规定的情绪。此时无论台词是什么,其后蕴藏的情绪都是统一的,亦即“潜台词统一”。
这个训练是练习潜台词与内心行为,培养演员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内心视象。
用我自己的理解来说,就是配出“言外之意”。在台词的表象下,潜藏着角色的情绪,心态,心理活动。联系第一集《倩女幽魂》部分,Cifer就配出了宁采臣恐惧外的内容——对小倩的爱。
这一部分有两个典型问题代表,风允之是精于设计,一航是总想着说词。说到底就是没有和角色合二为一。正如陆揆所说,“内心真实感受走在台词前面,先看到再说话,你才是心甘情愿的。”
其实这点对编剧来说,也要多琢磨琢磨。我见过一些剧本,上一句情绪是(气愤),下一句是(好奇)。这种真的很难配的真实:如果把情绪直接切换,那角色显得割裂;如果在气愤的前提下配第二句,那好奇的状态又很难体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说“在故事连续的情况下”,情绪切换不是突然的,是渐变的,甚至在某些时候多种情绪交织,不是在某句话里就突然变了的。
当然也存在快速切换的场合,比如我高高兴兴和朋友在路上跑步,突然一条狗冲过来,我会大叫一声跳到朋友身上。这就是瞬间从喜悦到恐惧。但是很显然,这里的故事被打断了。从散步到怕狗,潜台词已经变了。
我们要把地点环境人物事件联系起来去体会,不要将角色割裂在故事之外。情绪是角色的情绪,是角色对环境所做出的直观反应。
*
感觉听完这节课,八个人眼神都变了。连景向自己都说,“什么飞行,就是来探班,然后听课。”
其实像风允之,小苒,小随真的是坚持了很多年了,他们对配音的热爱我相信不亚于任何的专业从业者。能有这样的机会,获得更专业的指导,对他们对网配都是好事。
专业实力固然重要,可热爱是本能。
无论拿到什么本子,演绎什么角色,发布在哪个平台,以后走怎样的道路……在麦克风前那一刻,热爱是不曾虚假的。
真挚地希望他们能像齐杰老师说的那样,永久地保持一颗初心。十年,二十年,他们成了天大的腕儿,到时候再见,还能有今天这节课里眼里的希望与热爱。
————————————
更新第二期 神奇赛制与抠地气氛
①好吧没有vip版,剪辑就是这么无厘头。
②导师点评依旧非常刺激,10进8只有齐陆俩人评。
神奇赛制我确实没懂。
一开始说二十进八,一轮演完没选够人,然后又补了场五进二。选出八个了吧,又给了俩复活。十个人凑齐了都入住寝室了,第二天又踢了俩。
太绕了,看不懂真的看不懂,一开始我以为是克拉搞内定,可是纯主播那几位还真淘汰了,总不能内定淘汰席吧。
至于说抠地气氛,入住那晚提问环节,真是满屏的尴尬,大多数选手都没放开,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就这么内向。有趣的是,问来问去,选手的迷茫,钱文青和倒霉也有着呢。
最绝的是救人局演“打蚊子”。陆揆真的会玩。我也觉得言灵那个最真实,其他人都有点“表演”的成份。
照例还是说点评,风允之那段真的很有探讨性,外面选手都感动了,陆揆说“你不哭让我哭你厉害”。
其实网配很多时候,剧本写(哭腔),那cv这里就是要录哭腔的,所以很少会有cv自己去决定一个地方要不要哭。不过长期下来,会有一种“这里情绪是悲伤的,那么能带点哭腔,就是戏感不错”这种感觉。
此外,十进八里,被点出最多的问题就是“缺乏对象感”。好像只是在演讲或深夜电台。这一点让我对“戏感”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认识。我一度觉得,“情绪”“动态”“信念感”就是戏感,现在想想,有些人声线好听,情绪饱满,收放自如,也相信自己的角色,可他还是与故事割裂,说到底缺了“对象感”。他在表演给观众看,而不是和角色对话。
最后,这集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宝木说的那段,“进了棚你就是张三,出了棚你还是你,你可以把张三留在棚里。”
希望配音演员都把“自己”留在棚外。
——————
第一期repo(之前写在小组讨论里,我直接复制的)
很多片段都没放出来,估计是放在VIP版里吧。选手好多网配老人,可能还不太适应这种对口型的模式,希望后面还有机会多展示展示。 导师点评真的全是干货。感觉宝木倒霉钱文青坐里面也在上课哈哈哈哈,免费听陆揆齐杰讲座。 《倩女幽魂》那个片段点评是印象最深的。(下文是根据我自己记忆的转述,不是原话。)开始前陆揆提出原片段中宁采臣配音只有恐惧没有爱,齐杰说摆渡人容易太“皮”。选手配完,陆揆说你们比原配好。宁采臣有了爱,摆渡人也有故事。但是,宁采臣配的也有问题,比如看到摆渡人的脸然后恐惧那里,陆揆提到宁采臣因为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所以做出预判给了恐惧的反应。预判了,就不是个好事情。这就把配音从声音拉回了表演这个层面。 此外还有一些如“分寸感”“对话感”“心的力量”等等点评都很具启发性。 这些点评不仅对配音有帮助,对表演对创作都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