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心理营养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4-28 03:55: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心理营养读后感100字

  《心理营养》是一本由(马来西亚)林文采;伍娜著作,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营养》读后感(一):比培养孩子技能更重要的是走进孩子的心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父母要做的就是耐心,陪伴,接纳和鼓励。瓜熟蒂落,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生长节奏,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只有父母的情绪和关系稳定才能培养出一个自信健康的孩子。非常温情,娓娓道来的书,两个小时就可以翻完。每个案例都那么细小又真实,丝丝入扣。

  《心理营养》读后感(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做

  不久前,一个朋友生日。在当天发生了非常不愉快的事情,我万不能想到人类发起脾气来竟然如此歇斯底里,如此的不可理喻。回想自己曾经对伴侣做过的一些事情,我竟从朋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几天心态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莫名其妙到难过到愤怒到可怜最后转向麻木。真真应了那句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别人的事情还是不说了。

  《心理营养》读后感(三):你应该关注小孩的心理营养大于物质营养

  父母在孩子0-7岁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

  《心理营养》读后感(四):一本任何时候读都不会晚的宝藏育儿书

  每天早班路上都会跟老婆一起听这本已被很多朋友同事推荐过的林文采博士的育儿理论书籍——《心理营养》。 作者作为教育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通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总结出5条规律方法,是有效培养健康人格、独立坚毅精品与善良品德的孩子很好的指南。 不同于很多网红育儿书籍流于复杂理论解释及操作手册式的写法,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案例集与分类问答手册,读着读着我经常有“原来如此”和“当初这么做算是歪打正着”的感悟,而且因为作者是马来籍华人的缘故,全书的价值观传统而正派。 非常庆幸自己在果果3岁的时候开始阅读这本书,很多以前模糊的、无法分辨对错的、困扰许久的想法和问题都很好系统化地解答了(比如果果喜欢抱着妈妈的衣服睡觉、为什么现在这么喜欢说“不”、为什么在3岁后越来越喜欢跟我玩),也为以后的培养明确指导方针。 真诚地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尤其是在养育方法上有困惑的年轻父母们,无论何时开始阅读都不晚。 最后,以上文字纯属个人感悟,没有恰饭。

  《心理营养》读后感(五):以案例分析提供解决方案,适合华人社会的育儿心理学

  虽然书有257页,但只有前面44页是纯理论,后面都是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案例,所以阅读起来比较快,也就是一个周末两天的时间就看完了。因为案例都很独立,所以很适合不需要那么专心的时候看。 也许是刚看完《0-3岁的正面管教》的缘故,对于书中的一些理论有很熟悉的感觉,比如林文采博士强调的心理营养以及“温和而坚持”,与简.尼尔森强调的“先建立情感连接”以及“和善而坚定的行动”就非常类似。 本书的前面理论部分包括心里营养、先天气质以及五朵金花,并没有非常特别的启发。而后面的案例做了12个方面的分类,应当说还是比较全面的,也是育儿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同时每一类案例的解释都比较浅显,没有具体的成因解释以及采取行动的原因分析,总有种简化了没到位的感觉。 本书的长处,在于其中的妈妈自我成长,父亲养育、隔代养育以及性教育四个部分,比较贴合华人社会的文化氛围,相较于欧美的育儿书更具有实操性。其中尤其是隔代养育的一些理念,我想非常适合中国的爸爸妈妈们阅读。 综上,书籍的可读性还是很强的,实践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毕竟是华人作品,阅读的舒适度也还是比较高

  《心理营养》读后感(六):滋润心理,绽放生命光彩

  学会喂给孩子“心理营养”,真正实现育儿轻松又高效。

  父母在孩子0-7岁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

  超过十年时间,一万多个个案,全部以“心理营养”为核心,解决父母育儿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为什么我们处理完孩子的第一个偏差行为,第二个很快又会出现?孩子肯定知道偏差行为只会给他们带来排斥和厌恶,为何还是乐此不疲?

  林文采博士认为,作为一个人,生命的原本状态,必然是渴望人见人爱,被人喜欢和接纳。出现上面的问题,合理的逻辑必然是:孩子需要比得到别人的喜爱更为重要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也必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东西,如果它不是食物和水——我们称为生理营养的东西,那么,它是什么呢?

  经过十多年时间,在积累了超过一万个个案后,2001年,林博士提出了“心理营养”的概念。一个人7岁前,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他的一生都会处在寻找当中,并会因缺乏和寻找而带来各种问题。令人惊奇和兴奋的是:只要父母亲开始加强对孩子的心理营养,孩子的生命就真的如同得到了滋养,生命的“五朵金花”就能粲然绽放。

  《心理营养》读后感(七):增强定力的心理营养

  原生家庭是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这本书的作者林文采博士,通过几十年的家庭咨询,发现导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类似的,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缺乏五种心理营养。只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他补足心理营养,那么孩子就会拥有一个心理富足的人生。反之,孩子就会花费大量生命精力,在之后的生命中去努力寻找。因为这个需求是眼睛看不见的,所以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点。

  五种心理营养是,一,无条件的接纳 二,生命的至重 三,安全感 四,赞赏认同肯定 五,学习认知模范

  我尝试以佛法中类似概念来解释五种营养:前三种,是慈心产生的定力(接纳,爱意),第四种是对自己的信心、情感(五力之一),第五种是亲近善知识、导师或有德之人,解答困惑,培养如理思维。这些都是压服烦恼的有利武器,使其不那么容易升起。

  我无法保证原生家庭可以提供这几种营养,也不能期待家庭成员学习过相关理论就诸事化解。不过我确实可以从内心独立培养这几种品质和力量,让它们作为我的朋友,朝我的方向前进。

  积极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提供了在日常环境里,培育慈心定力信心力量的各种善巧理念和落地技巧,是佛法实践的有益补充。这是我可以多学习的地方,加深理解,更好应用。

  《心理营养》读后感(八):当妈不能太贪心

  这本书是单位要给个人赠书,我在网上看标题随便选的。书不算薄,但是读起来很快,而内容却需要反复消化。

  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上篇是理论,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

  1、五大心理营养

  2、认识孩子先天气质(共四个气质)

  3、生命的五大天性:爱的能力、独立自主、联结、价值感、安全感。

  下篇是Q&A,列举了很多实际问题及解决办法,实际问题非常实际,以至于我觉得简直就是一本说明书、实操手册。

  上篇其实很短,我是看到讲先天气质这一章节的时候开始有认同感的。长期以来,我一直处于焦虑之中,因为我的孩子就是比较敏感、慢热、内向的孩子,书中对这种类型的孩子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优点和缺点,并在后面的实操篇提出了解决方法——认同、接纳。林老师很直接的指出:这是攀比的心态造成的。我们不能太贪心,既希望他保留沉稳的长处,又外向、爱交际。

  这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我甚至还怀疑过我的女儿有自闭症!!从后面的Q&A部分我可以看出,我的女儿不仅没有任何问题,且还是心理比较健康的那种,说明我长期以来的教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我对女儿最大的希望就是:心理健康、三观正、精神富足,林老师说描述的生命的五大天性,爱的能力、独立自主、联结、价值感、安全感让我非常有共鸣。

  《心理营养》读后感(九):心理营养的重要

  很偶然,看到了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书籍,对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以及在亲子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这不仅仅取决于父母中的任何一个角色,而是两个角色相辅相成,夫妻关系的好坏对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也是相当重要。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要阐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给孩子的心理营养,以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见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怎么样的解决办法。问题和答案相结合,将我们在育儿过程中遇见的问题都一一解决。

  我刚结婚不久,对于小孩子的成长并没有遇见太多的问题,只是从朋友和亲戚的小孩子看到了很多孩子成长遇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加上自我成长过程遇见的小问题和对小时候的联想。

  儿童的亲子教育是个至关重要的命题,不管是在生活和吃住上面,还包括学习兴趣爱好等,并不是吃饱穿暖,给他想要的就是对于孩子的关心,还包括心理的关心和爱护。

  林文爱博士的这本心理学营养。关于亲子教育的课程涵盖了还在成长时期遇到的很多心理问题,包括兴趣爱好的选择,如何去发现他的兴趣爱好,怎么去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情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课程,这对于我以后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养成都有很大的帮助。

  就如序言所说,如果你养孩子样的鸡犬不宁,那一定是比的问题,因为在这层亲子关系中,你一定是占据绝对的主动权,那也一定是你的方式方法不妥当所造成的后果。

  很多人认为那么小的孩子刚生下来怎么就知道心理营养。其实他们什么都知道,也很多人说,他们根本不记事儿,但是孩子的潜意识是知道,他知道某个时期谁一直陪着他,谁才是他最重要的人,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

  小孩的心理是从小就有的,并不是后来才形成的,所以要从小就注意。

  《心理营养》读后感(十):养育孩子就是一个自我反省和自我检视的过程

  心理营养这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第二部分是实际的案例。在我看来,这两部分都非常重要,特别是第一部分在关于孩子气质的论述非常新颖,也特别实际。第二部分是在每一个主题下面选取了不同的小孩儿的问题,并且对其问题进行回答。这一点非常的实用,像一个百科全书的字典。比如说带孩子的安全感,行为异常,隔代教育和社交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虽然我的孩子还很小,但是也会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在跟别的小朋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抢别人的玩具,但如果对方比较强势的时候,我的孩子会被吓到。在妈妈的自我成长以及情绪这两章中又揭示出,小孩有时候很多时候不良情绪,比如发火摔东西,很多时候是由于父母,家人的情绪不稳定,而这些不稳定的情绪会在小孩内心开始积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就会就会爆发出来。而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以为是小孩自己脾气差,是小孩自己特别急躁,都会来批评小孩子。而其实他是在接受整个家庭当中情绪的总和,在他的心中造成一定的积累而造成的。而且安全感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问题,不论是在职妈妈还是全职妈妈,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非常重要,如果真的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够陪伴自己的孩子的情况下,选择高质量比如说每天下班后两个小时,全心全意的陪孩子,而不是一边拍着孩子一边耍手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曾经的自己,现在的自己。以及自己的小孩,尽管可能有些问题你的孩子还没有遇到或者你的孩子还没有长到那么大,但是你总会听到周围的孩子,以及周围很多家长遇到和这本书里面完全一样的问题,所以这本书可以当做一本小小的字典,惠存在每一个孩子的家里。当你的孩子有了各种各样认为很奇怪,自己无法解决但又不愿意简单地通过暴力来解决的时候,不妨读读这本书里面的所有的案例,或许他可以帮助你,能够告诉你,你的孩子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到底应该怎样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让整个家庭变得更好。

  很多时候小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这是我们从来不愿意承认,我们是那么的坏那么的不好。很多时候我们讲养育孩子就是一个自我反省和自我检视的过程这点,这点绝对没错。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心理营养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