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人,不如你一人》是一本由叶子禾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读后感(一):难以预料的艰难与美好
认识阿禾,是在豆瓣,因为互相喜欢对方写的故事,又聊得来,于是渐渐有了一些交集,遂互相鼓励,一起坚持写作。
阿禾是个很温柔的女生,温和细腻、善解人意,和她聊天,总是能感受到一种很贴心的感觉,让人很舒服。我相信大家在她的文字里也能够感受到一种微风拂面的感觉,快乐和忧伤都是悄悄的、淡淡的,似乎波澜不惊,却又动人心弦。
阿禾也是个很坚韧的女生,因为经常聊天,所以约略知道她这两年生活并不平顺,工作上有一些波动,心理上也有过一段低迷,但是温柔的她终能平静理性而又积极地面对一切,慢慢守得云开见月明。现在阿禾的书出版,她也去到新的地方,开始新的工作,努力着、疲惫着,日子却也明媚着。
收到阿禾的这本书《一亿人,不如你一人》,封面是深邃的蓝,画面带着一点点梦幻色彩。里面的文字,有些我早就读过,有些是新的故事。
最初在豆瓣读阿禾的文字,很喜欢那篇《此生不能与你共》。如水流年,苏玉与韩正杨相遇、相知,却又错过,这样的感情,自然让人觉得忧伤和惋惜。但是,这世上有一种感情,就是发乎情止乎礼的,虽然遗憾,却也美好而珍贵。我想,遇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吧。
后来又读她的《像老大这样的女人》,特别喜欢文中的老大,独立坚强,在生活中遇到沟坎,却依然活得柔韧美好。生活并非不艰难,而有些人活得特别有力量,且能辐射一种能量,感染身边的人。
《亲爱的》也是一个遇见与错过的故事,那些错过与失去,终究会留在记忆深处,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
阿禾的故事,总能触及人心最柔软处,让人读之心弦波动。
阿禾说,她的许多故事都是不完美的,其实不是故事不完美,而是生活本身就不完满,一切充满未知,一切都在继续。
阿禾说,故事里的人,没有一个结局,字里字外,我们的生活不曾停下,人生还在书写,未来也有太多的难以预料。
是啊,生活有太多难以预料,会有难以预料的艰难,也会有难以预料的美好。愿阿禾,笔下的故事有更多美好,未来的生活也有更多美好。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读后感(二):相遇之前,总要走一些未知的长路
一
认识叶子,是两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聊天的时候,她突然讲,她刚写了一篇文章,可是心里很没底。后来,她发了过来让帮她看,也就是那一篇《此生不能与你共》。
后来,因为这一篇文章,很多人认识了她,她也认识了很多人。
但是那时候,我们都还不知道这些,所以,我告诉她的是,我看的时候,差点就哭了。
而她的回复是,她写的时候,已经哭过好几次了。
二
该怎么来形容叶子的文章呢?如果说她的文字是一条缓慢流动的河,那么氤氲在文字中的氛围便是河上的雾气,苍茫,温婉,而又有些哀伤,不知不觉间,它们已经扑上身来,扑进了你的心里。让你不知不觉间,就有点莫名地想要落下泪来。
那时候,还特别郁闷她为何有那么多的泪水去表达,或者应该说是为何能够将自己的泪水在文章中融合得那么好。
因为那时候也知道她的许多事情都很不顺遂,与家里时时刻刻总是爆发矛盾,感情也屡屡受挫,整个人处于一种近乎奔溃的状态下,即使是坐着坐着,也会没有理由地要落下泪来。
但是她的厉害之处却在于,并没有因为这些现实中的深刻悲伤,而将文章弄得一味哀哀切切、凄凄惨惨,消极,成为个人悲伤的发泄地,反而有一种出人意料的平静和克制,但这平静和克制中又包含着非常饱满的情绪,就像辛弃疾所说的那样,“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不动声色,却直击人心。
所以,这本书的大部分篇章也称得上她那一时期的真实写照,有挫折,有一些不肯与人言说的沉默,茫然无措,孤独,寒冷,病痛,自怜。
但好在,也都一种使人向上的渴望和力量。
三
六月份,在她犹豫了很久之后,终于辞掉了干了两年多的工作,决定来北京发展。见到她是在车站,大概正是因为换了一个环境,这以后,反而未再见到她像过去那般暴躁、泪噎,凄凄惨惨,而是开始变得开朗,平静,甚至有点毒鸡汤起来。
该怎么说呢?
在现实中我们会过一种人生,在书中我们同样也会过一种人生,无论他们的方向是否一致,是交错在一起或是相抵分离的,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努力,不停往前走,总会看到属于我们的不一样的风景的。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读后感(三):总有好梦可以做,总有好故事可以说
曾经和叶子禾共同出现在一本合集里,她写的《失爱之城》我很早就读过了,正好那段时间很喜欢听尧十三的《失之城》,歌曲和文章结合到一起,印象很是深刻。后来在一个作者群里认识了叶子,一开始交流并不多,有一次群里北京的伙伴们聚会,我跟盒饭君也约了在重庆一聚,结果盒饭君被耽搁了一会儿,我就先找了个地方闲逛打发时间,这个时候我收到了叶子发来的信息,她漫无目的地和我闲聊了好一阵子,原来她是在群里看到我在等盒饭君,怕我会很无聊,于是特地和我聊聊天,当时我心头一暖,觉得她是一个非常贴心的女生。
叶子禾的这本新书名叫《一亿人,不如你一人》,名字就叫人非常喜欢,读了几个故事之后,我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很多读者看过我的书之后,都觉得我有过非常多的恋爱经历,因为书里的爱情故事写得非常真实不说,还基本都用的是第一人称,叶子禾这本书里的故事也是这样,只不过第一人称的视角换成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少女。
敢爱敢恨这个词语或许不够恰当,因为在这些故事里,很少有爱情背叛或者失去后的恨意,更多的却是绵绵不绝的单纯爱意,有刻骨铭心的单恋,有含蓄羞涩的暗恋,有午夜梦回的念念不忘,有热情张扬的非你莫属,每一个故事都散发着青春的光芒,有一种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已经失去的情绪,就是一亿人也不如那一个人的情绪。
最喜欢的一篇是《这世上唯一的你》,最后那个梦境看得我鼻子都有点发酸,就像是自己也曾经暗恋过某个人然后傻乎乎地等着她回过头来找我一样,只希望她能够有一天出现在自己面前,说一声,我也一直在等你啊。纵然只是一场好梦,也是因为那个年纪的我们才有这样的勇气去爱去梦。
书的后面还有7篇短文,不是完整的故事,而是一些点滴的记录,一些和爱人分开后的情绪,非常真诚,真诚到几乎每一句都有机会击中人的泪点,尤其是对那些分手后的人们。比如“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从没想过分离;后来我们分开的时候,也从没想过再见”,比如“所以,只要不说起,谁会知道,我们曾相遇;所以,只要不提起,到最后,我们都会忘记。”
哎,叶子其实可以考虑写写歌词,那种失恋的人绝对不能听的情歌。
书的封面和书签里都有这样一句话:“然后,此刻,未来,请记得永远深爱自己”,若不是沉舟侧畔千帆过,我们又怎会明白这句话的意义呢,愿叶子也能有这样的运气,于一亿人中,找到那一个人。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读后感(四):爱过,就已经足够啊
这是一本久等的书。
刚认识叶子禾的时候,便知道了她已经签了出版公司,书稿也定了很久了。一直在打磨的,是书名和封面。
如今终于出来了。真替她高兴。
很多人形容自己出第一本书,都会形容说那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孩子睁着好奇的双眼,盯着这个世界看。世界有时候报它以痛,有时候报它以歌。愿我们温柔一些。
叶子禾大学时是艺术系,是在上海。她从东北去到上海,在繁闹都市里,一点点地成熟,找到自己,找到爱情,找到梦想。我想这一路的追寻,后来在她回忆时,又都进入了她的笔下,成了她笔下的故事。
叶子禾的故事很有些娓娓道来的意思。就像你和她见了面,她就在你的身边,她给你一字一句地说着,很平易,又很动人。听完后,你或者感慨,或者哀叹,或者悲愤,或者无奈。这有点像是说书人。
爱是个恒久的话题。在青春期,它让我们陶醉,又让我们心碎。当我们开始写作时,我们几乎不可能不再带着回忆的口吻,去写它。叶子禾在这本书里写了许多爱情故事。爱过,但又错过,又失去了。青春一场,多的是这样的兜兜转转,跌跌撞撞。
所以,有时候用文字疗伤。把那些故事又都写下来。仿佛它们一直都在。
《此生不能与你共》里,我与韩正扬,有些互相爱慕,却又总不敢戳破,于是,都和别的人兜兜转转地爱了,却仍旧怀念着那时的爱情。只是,只能,“幸有生之年知遇,憾此生不能与你共,惟愿幸福与你常在。”
《十里春风不如你》里,我对于赵邺的有些疼痛的单恋,让人不忍心,又让人扼腕叹息。谁在青春时不曾那样痴痴恋过一个人呢。“虽我始终自知不是你的良人,你也只愿成为我的过客。”但爱过,就已经足够啊。
还有《青春是座不忆城》、《失爱之城》等,都有这样的美好的,遗憾的感情。
爱到底是什么呢?
是清晨六点的吻吗?是两颗丰富灵魂之间的共振吗?是灵与肉的合一吗?
是不顾一切来到你的城市吗?是对于未来婚姻的共同盼望吗?是携手一生的执念吗?
但不管爱是什么,我们都曾爱过,我们都还在爱着,我们都还将爱下去。
所以,一亿人不如你一人,只要我们还在,我们就总在找寻。我们喜欢的人,我们都渴望他(她)能留下来。
我对叶子禾保持很真诚的盼望。这是我们作为有缘人的一种盼望。我希望她越写越好。也希望她过得舒适安稳。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读后感(五):写故事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大概是2015年初,我,夏苏末,沈十六,向暖,叶子禾还有惊蛰小白几个人因为都喜欢写作而聚到了一起,但其实我们文风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我和苏末大多写的是关于成长,向暖则擅长写温暖的上一代人的故事,小白是跳跃洒脱的文风,而十六和叶子,却是我们几个里,最擅长写故事的。但同样写故事,又都不同。十六因为个人采访机会较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于是在她的故事中,你能从或积极或短暂堕落的故事中,读到些作者认真思考过的东西,这些东西她不会讲出来,但又都包含在文中了。叶子的故事是最具少女心的,浪漫,不做作,都说少女情怀总是诗,果真如此,拿到叶子新书,封面就非常喜欢,鲸鱼背着一个小人儿,不知要飘向何方,像极了我们迷茫又多情的青春。
与叶子的接触,暂时止步于网络,但通过交流和文字,就能感受到,这个姑娘,是个有故事的女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吧?比如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起初会有一些不能释怀的东西,不愿意讲出来,但当真的能够轻松的讲出来的时候,这些事也就算真的在心底里过去了。有时候放过那些事,就是放过自己。曾经在叶子的公众号看过一篇长文,大概讲述了叶子一年的经历,边看边觉得心疼。她淡淡的说,像是什么都没发生,却能让你感受到,这姑娘一定是经历了些什么,好在最后她释怀了,于是读者也能跟着她的笔触,长舒一口气。
叶子的这本书,每篇故事的标题,都向你展示了半句话,若感兴趣,你要通读才能明白她要讲的是什么,这种欲说还休的笔法,实在撩人。于是每天回来,我便打开这本书,看叶子这篇又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她的文字是浪漫的,浪漫的文字就是多情的。于是你边看边品中,似乎又看到了那个青春年少,不知情深情浅却爱的刻骨铭心的自己。
叶子禾写故事,不是一口气全盘托出的,就像她的题目一样,她用序号分段的形式为读者减轻阅读压力,于是在遇到特别好的故事的时候,你会希望序号一直持续,故事不要结束。但又期待结束,原因是叶子总会在文末的时候,用几句简短的话来概述全篇,这几句话,大多看起来像诗,故事我只读一遍,文末的句子,我却会忍不住多读几遍。
比如她说:
天长地远,山高水长,幸有生之年知遇,憾此生不能与你共,唯愿幸福与你同在。
比如她说:有的人,只能在回忆里,继续爱着。
比如她说:冬天总要过去,春天总会到来。万物苏醒,山花烂漫,迟来的人会说声:抱歉,久等了。
无论是爱情还是成长,我们总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很多事年少的时候不能释怀,但却似乎在叶子的这本书中找到了出口。愿你经历种种不愉快后,能找到那个人,对ta轻声说一句:亲爱的,《一亿人,不如你一人》。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读后感(六):如果我爱你,谁能比得上你?如果我们不爱了,谁又能替代你?
写作少女小组里我和叶子认识的最早,自然大家也都认为我和叶子的关系最好。
当然,事实也是如此。
我们最初是在微博上认识的,像两个潜伏在网络上的蜘蛛,码字是我们结网的方式。某一天因为故事认识了,相互评论,加了联系方式,后来索性一起写起了#故事周一见#的微博话题。
那时候,我处在一个矛盾期,还没有得到治愈。故事是我疗伤的方式。
当时,叶子的文风很活泼,就像新书里《青春是座不忆城》的笔触,是活泼和灵动的。我跟着她笔下的夏晴,回忆青涩的初中时代,回忆那时候哥哥认妹妹是容易有其他情愫的,回忆起曾迷恋的《流星花园》和言情小说。
后来,我们陆续坚持了半年,小有成效。叶子禾那时候还是个夜猫子,经常晚上发稿子,我会半夜关上灯,盯着手机屏幕翻页。她写得很长,像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我乘船在其中游荡。
故事里的女主角都曾认真的恋爱,又都曾因不留余地而受伤。她们在爱情面前像飞蛾扑火,爱情本身就是她们的火,或许跟对方是谁有关,但关系到底有多大呢?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了《此生不能与你共》、《岁月如诗,我却独爱你这一首》里的苏玉,也认识了《那个冬天》里的叶十八。
关于叶十八这段,我印象很深。
那是我们都很困窘的一段时间,各自被琐事和工作纠缠,一切都像是剪不断、理还断的麻线。当时叶子很少讲自己的心情,只是在写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是这个样子。
那时候,我开始检讨自己。
故事里所呈现的心境以及整个冬天弥漫时,叶十八的状态,都被我错过了。
我只能透过这些文字得知一二。
我同时又很庆幸,叶子愿意写这些故事,真实发生过的,夹杂着一些些虚构,躲避一部分猜疑,却能展现内心的故事。这或者是我们最开始选择写作的原因吧。
不一定是为了传递什么,但一定是想要记录下一些不愿忘记的心情。
最初,叶子禾在我的印象里是个写青春小说的人,内核是遗憾,但读起来让人愉快。后来,我们更加熟悉,在QQ上组了一个小群,开始真正写点想写的故事,那段日子,叶子禾写了《失爱之城》、《爱如牙疼》。
她的文字越来越流畅,已经能够驾驭很多情绪,也在慢慢朝结构和铺陈上努力。
我看着她越写越好,为她高兴。
我们曾经私下里讨论过这几篇文章,我觉得写的很好。每一个故事都能找得见自己的影子,那是我曾经恋爱或失恋时的心情。我不会写爱情,一提笔就矫情,所以,我羡慕会写的人。
叶子的爱情故事像是创可贴,不一定能够治愈你的伤疤,但如果你受了伤,需要紧急处理,她可以便利的,迅速的,不易让人察觉的,帮助你。
她并不写所谓华丽的句子,很多语言平实得就像你和我在对话,但每当读完一个故事,总会让人忍不住唏嘘。
而且,我很喜欢这个书名《一亿人,不如你一人》。
是啊,如果我爱你,谁能比得上你?如果我们不爱了,谁又能替代你?
这本书前17个故事,我大多数都读过,再次去读的时候,还会像听喜欢的情歌一样,忍不住跟着旋律哼唱,这是因为共鸣。
后面7篇关于分手后的感受,我越读越想哭。
或许,叶子禾就是这样的姑娘吧,受了伤,不想打扰他人,总是躲到暗处自己养伤,可伤口不肯轻易愈合,她难过,失落,大哭,像个孩子一样。等到所有事情尘埃落定,她肯将所有心情写出来,分享给所有人。
如果你曾受伤,希望你能读一读叶子禾的这本书,相信它不会让你失望。
请记得永远深爱自己,讲给你,也讲给我自己。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读后感(七):云淡风轻却又直抵人心
期待了很久,子禾这本《一亿人,不如你一人》终于出来了,看了她自己写的书评,很能体会到那些惶恐、憧憬、紧张和喜悦,由衷替她感到高兴。
这几天我边读边思考,到底该为这本书写一篇怎样的书评,要用怎样的措辞去形容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后来我想,对于这样一本笔调沉稳、情绪饱满的故事集来说,或许我说得再多,都不如大家自己读一下,品味一下。
所以我决定把这本书里一部分我特别喜欢的段落摘出来放在这里,子禾写得好不好,是不是你喜欢的那种质感的文字,你读读便知:
“我捏了捏啤酒罐,有些后悔刚说过的话。”
“同学起哄时,他把我的沉默当作是默认,在新年到来烟花弥漫的时候,吻了我。”
“他和她表白时,我溜走了。那是我导演的表白戏码,每一个细节,我都知道。”
“我站在门边,他站在门外,我们都没说话,想到这一别,再见不知何时,唰的一下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我们唯一一次,也将是仅有的一次,靠得这样近。我甚至能感受到他的心跳,可也只有这一次了。”
“他在走廊转角处,停了下来,转头的时候,我收回了探出去的身子,关了门。”
“于是在那个晚上,昏黄的路灯穿过香樟的叶子,忽明忽暗地照在他脸上,他在有点空旷的车厢里说着理想和抱负,我好像喜欢上了他。”
“那之后,一直到今天,我都很少和他联系,我的日记本可以为此作证,网络聊天是三十一次,电话打过三次,见面是八次,而这八次的见面里面还包括了那些在教学区的擦肩而过。”
“第二天,我的步步高手机掉进了寝室的厕所里,一路滑倒了下水管内,连同它一起的,还有那张模糊不清的照片。我站了好一会儿,还是按下了冲水键。”
“而那句,我能抱抱你吗?我始终没问出口。”
“走了一会儿,我回过头,看到他正在下个路口等绿灯。绿灯亮起时,人流涌动,而我爱的那个人啊,就那样,隐匿于来往的人群里。我不知道,在我没有回头的那一会儿里,他有没有回过头。可我盼着他回过。”
“等红灯的时候,苏山问我:‘姐,你是不是很讨厌我?’”
……
这样的段落太多太多了,都是一些简单的、安静的、隐忍的句子,但却有一种奇妙的魔力,总能明白无误地击中读的人的内心。
子禾的叙事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流汹涌,给人以回味和脑补的余地。这都足以证明她是在用心写作,用自身的情感经验精心浇灌那些文字,把当初每一个心动、心酸,幸福得有些恍惚,悲伤得有些麻木的时刻都记得那样清楚,呈现得那样准确。
而在这些拨人心弦的故事背后,都指向一个集中的主题——关于爱和失去。正如子禾在自序中所说,“小时候曾以为爱只有一种,只给一个人,慢慢才明白,爱有很多种,也会给不同的人。”
我想,这就是“失去”的积极意义。正是因为世事不会尽遂人意,生命的长河中总有嶙石阻流,我们都经历过爱而不得,我们都曾得到又俶尔失去,我们才慢慢明白,爱有很多种,也该给不同的人,不应把自己影响心情的全部赌注都押宝在一个人身上。
当我们适应了等待,懂得接受生命中许多突如其来的失去时,我们的内心才真正强大了,才能把自己经营得好。
谢谢子禾,作为读者,她让我读到了爱和生活的常态,想起了当初的自己;作为写作者,她让我领略了她独具一格的叙述风格;作为朋友,她让我有机会透过这种特别的方式,观赏到她内心的丰沛和情感的细腻,并获得一种“共同进步”的开心。
如是我感,我认为每个曾经用心爱过的人,都该用心品读一下这本诚意之作。
它让你明白,文字真的是有力量的。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读后感(八):只因为你住进了我心里
你在微笑的时候我就是幸福,你在独处的时候我就是孤独,在你的世界你是否也有了我,而我的世界满满全是你,因为一亿人,不如你一人。
最开始深深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书名《一亿人,不如你一人》,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茫茫人海中,那么多人我却对你情有独钟,我的眼里只有你的身影,你的好与坏,苦与乐,都被视为最美的瞬间,深爱的记忆,纵然最后无言地离开,惨痛的结局,也没有一丝恨,只因为你住进了我的心里,我的世界全是你。
这是一本关于17个爱与失去的故事,17篇关于分开后的所思所想。叶子禾著写的《一亿人,不如你一人》记录着早已错过和失去的感情,纪念那些已经离开的人。曾经我们深爱的人,如今已经成为陌路,但是我们不能深陷其中,不能就此沉沦,我们只是因为没有在合适的时候遇见合适的彼此,未来的路那么长,身边终会出现一个合适的你,请记得一定要牢牢牵住身边人的手,陪伴他/她走一生。无论在白天,在黑夜,在旅途,在午后,在平淡的分分秒秒,在每一个你需要的时候,陪伴着你。
在“此生不能与你共”中,苏玉和郑宇之间,因为没有悸动,因为不在乎,因为没有吵架的理由,就连分手也是如此的平静。苏玉和韩正扬彼此喜欢,却从不表白,就那样错过了一生的至爱,就算毕业纷飞,你要结婚,新娘不是我,但是我一样感谢今生让我们相遇,只是遗憾此生不能与你共,但是我还是愿幸福与你同在。这是一种对爱的欠意,也是对你最深的祝福,因为你来过我的世界,没有住过一辈子,但也住了一阵子,你幸福我也快乐。在“亲爱的”故事里,因为家庭突然多出来一个弟弟,我把他视为“敌人”,哪怕他对我再好,我也不为所动,也是如此地厌恶,把父母对我的不好全部归咎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却不知他的到来也是上天送给我的礼物,因为有了陪伴一生的兄弟姐妹,多好。活着时心里只有仇恨,逝去后才觉得他的珍贵。如果在时你没有好好珍惜,那到离去后也请你好好活着,因为他希望你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在生命的轮回里,我们总是会失去一些人,做错一些事,因为人生,本身就是在这样的遇见、得到、失去和错过中,细水长流。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亲情的可贵。在“像老大这样的女人”里,我看到了她的坚强,也看到她的艰辛,她时不时地用酒来麻醉自己,我也看到了她内心的孤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纵然有了家庭,我们也不要一股脑儿全情投入,因为除了家庭和爱人,我们还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和爱好,还应该给自己留下一片自娱自乐的空间。如果注定爱人要离去,你也要勇敢坚强地活着,我相信那个伤口只是一时的,并不注定它会一辈子伤痛,只是这个伤疤会一直存在,它会不时地提醒你的过去,但你在过往的生命里,也必定会拥有与你生命相依的人,用你的真情去过更好的生活…..
走过,路过,笑过、乐过、伤过,痛过……你爱过我,我没有爱过你;我爱过你,你没有珍惜我;我拥有你,你也拥有我…..当时的心痛,当时的幸福,只有当时能感受。随着岁月的流逝,再忆时,好的和不好的,全成为温暖我们一辈子的记忆,因为你终是住进我心里的人,不管是一辈子还是一阵子,感谢你曾出现在我最好的年华里。不管何时何处何地,请记得一定要深爱自己,也为那个曾经住进你世界的人送上最真诚的祝福。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你是我的,我必定加倍珍惜,不是我的,我也不想拥有。各自安好,各自珍重,你好我也好!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读后感(九):这夜晚,很爱很爱自己
既然路过,就停一停吧。我想写一首诗,来宽慰今天的夜。
---------------------------------------------------------------------
《夜,流浪的船》
夜,孤独无边
空山谷有许多回忆的脸
悬崖上会镌刻你的姓氏
梳妆台的镜面
正好折射着
青春的碎片
街道是我的
陌生人脸颊的欢笑也是我的
夜,流浪的船
珊瑚礁在生长
天空是我的吗
鲸鱼吞下了我庞大的宇宙
花草树木也都是我自己的
鸟儿鸣叫
夜,是一个臃肿的胖子
海平面飘扬
能否将这里的一切都属于我呢
-------------------------------------------
若按往常的脾气,我不大愿意为一本书刻意写点什么。在如此盛夏当空的时节,黑夜格外的星辰,此时只有一轮弯月悬在窗外,我懒散地匍匐在写字台上,与时间的无聊相濡以沫。寂静无声的看着一页又一页的字里行间,这一桩桩一件件青春交织的回忆,多像我那些年游走的模样。说实话,我向来对此类文字没有过多的随想,是自己早已麻木不仁听之任之而已。其实,再铁石心肠的内心总该有被敞开的时候,然而这本书真的触动到了我。至少在这个夜晚,它给我带来了一丝安慰。
趁着星空荡漾,我还有偌大的理想需要好好的创景。
看着岁月一路走来,我开始尝试着去爱别人,爱自己,爱一亿人不如你一人的自己。
想起早些年,家境贫穷,于是三姐弟早学会自立。1994年父亲去南京承包田地,每到农忙时母亲也要随同照顾,而家中只剩下我们姐弟三,孩提时代对于自己做饭、洗衣、挑水担柴已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后来父亲回来就一直或病或好。
2006年那时父亲病重,每天他几乎是强忍着疼痛,也不说一句话。父母常常也会偷着流泪,那一刻才彻底感受到失去的珍贵与美好。
如今想来,成熟,确实是很痛很痛很痛的一种感觉。
有些事物你越想得偿所愿,却又迷茫最终越会消失殆尽。从我记事起,老家就年年发洪水。小时候的我经历过很多次水淹村庄的场景,也见过洪水冲毁房屋的瞬间,村民拖家带口的绝望,甚至有人淹死,也有人失踪,逃荒更是常事。等洪水退了,再搬回,当时这样反反复复的流离生活维持了好几年。
生活永远在改变着人,无论或早或晚。
当初面对父亲的逝去,我含着泪水,才明白何为悲伤。
当初面对灾难无情的破坏,我一片茫然,才明白何为恐慌。
前些年,我因为深爱着一个女孩,一起走到最后却还是平静的分手了,我这才发现爱是要付出时间去经营的。不是空口说爱了,就可以白头偕老海枯石烂的。
以前我总是对自己说:这世界发生的一切或许都只是理所当然。少年时老师告诫我:走上社会千万不要让自己麻木。可后来还是麻木了。每天埋在谎言,欺骗中蝇营狗苟地生活。
我承认以前的过往都只是逢场作戏。可现在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能毫无顾忌的去做真实的自己,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将截然不同,而当年过去的自己只当是经历,过去的终究要过去。当下我只有更加诚实的面对未来的一切。
毕竟我还很年轻,如同书中写的那样:......我们都要学会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