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深处有人家》是一本由Twentine著作,32元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6-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寂静深处有人家》读后感(一):《寂静深处有人家》Twentine_无量渡口
整部小说都让我头脑中想着那首 《君生我未生》作者:程东武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整部小说看起来也让我心里一颤,裴芸如此,狗八如此,张平意如此,就连他们说的袁飞飞生性凉薄,我也觉得如此。毕竟她也为自己画地为牢,张平便是他的归属。可能女生生来便有母性光环,最无法看到的便是男生的示弱,这是硬伤。所以我相信袁飞飞不愿意打破张平的处事风格,只是默默的盘旋着自己的心思。 这样挺好了,至少余生他们在一起。
《寂静深处有人家》读后感(二):寂静深处的情深
大年初一,寒冷夹杂着喜悦的日子,张平买下了袁飞飞。救赎由此展开 一间不起眼的铁铺作坊,她袁飞飞不在是四处流浪的江湖人,回首饥寒交迫的日子,面对构造简单的房屋里也全是暖人的情意,而更浓郁强烈的却是人。
张平,人如其名,一名普通平凡的哑巴磨铁匠。 袁飞飞的出现对他来说与其说改变不如是拯救,一颗炽热的心拯救了幽深小巷灰黑的墙壁里的将死的灵魂。十四年前的严寒到十四年后的深秋,陌生的变化,还好,人没变, 情依旧如前。
没有风火恢宏的场景,却字字珠玑,像磨铁融入邻居生活一样,行云流水的字句仿佛让自己置身那片小巷,融入那片寂静深处的生活,体会到了最深处院落里平凡安宁的情怀。
《寂静深处有人家》读后感(三):红尘丹心何处止 情字最难知
从很多伦理观价值观是非观都不值得五分 可我还是这么爱作者 爱她笔下构建的每一个人物 爱就要深情
最喜欢这么一点 一生一世一双人 张平 一个哑巴 他的爱我没有去解读 可袁飞飞却爱的太深 不是不在意只是在意只有张平 特别欢喜中间的一个桥段 狗八问她为什么要回去 过了下个月初七 我丢掉他的日子 就要比我拥有的日子多了 看到这一句眼泪就流下来了 明明是喜剧 结果看了Twentine的书第五本 这本却流泪 明明最爱的是阿南那本书
感触良多 可能因为这种差距感又逢古代 会更加艰难 可袁飞飞却可以爱的那么勇敢 我羡慕笔下每个人都可以对一个人那般动情 或许自己欠缺也是最渴求的 凌花想当花魁因裴芸剧情发展需要也只有因为这个更打动人 为什么都可以这么勇敢 爱真的会让人有这般勇气 不畏惧前险不在意结果 就连到死只是为了看他一眼 如果是这样的爱比起狗八是不是更幸运 至少陪在爱的人身边7年 7好像是一个分水岭 千年之痒 扯远了 至少连自慰都可以这么光明正大 可谓是袁飞飞改变了他一生 古时乞丐多下贱 就像一个圈 正因为是古时 当张平买下袁飞飞 却不把她当奴婢 在生活中也一直照顾她 所以 理所当然爱 正如凌花问 你有想陪一辈子的人吗 心中所想 那个人反正会陪我一辈子
结局算欣慰 远离故土 重新生活 你不再是哑巴铁匠张平 你不再是丫鬟养女袁飞飞 你可以冠他之姓 张夫人
只要你在 就是故乡
《寂静深处有人家》读后感(四):寂静喜欢
这本书很早都到了我手里,但是每次都是当睡前读物,翻看两三页就放到枕头底下了。一直不曾认真逐字逐句去读。昨天晚上翻出来以后,觉得还是要去看一遍。 整本书很淡,没有大起大落,甚至人物都很平凡,如同张平一般,一直都是淡淡的不曾出声一般。但是整本书看完,回顾一下发现,这个故事是打动我的。可能人老了吧,经不起风浪,越来越喜欢细水长流。就想张平在院子里就那么静等着飞飞,不管她是不是回来,就是默默在那里等着。 故事虽然平凡,但是情感真的在那里不俗。张平对袁飞飞从开始的善心到情动,因为张平口不能言,但是从细节和动作反应出,对待飞飞,他从小孩看待变成了看待一个女人,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裴芸对飞飞的执著,和狗八对飞飞的执著不太一样,裴芸把张平逼得不敢去挑明心思,但是狗八就是陪着飞飞,因为他的归宿就是飞飞。他和张平不同,但是也和张平一样,也是在那里等。凌花对裴芸的感情到最后我才看懂,也是生不能守,死后也要守着他。不知裴芸能否懂得呢? 飞飞这么看倒像是玛丽苏啦,三个男人都执著爱她。不过好像她的确比较幸运吧。最后归家,张平也依旧在等着。 以前和朋友说,[希望当一个人的千帆过尽,蓦然回首]那么飞飞就遇到了也等到了。 作者还是留有问题的,张平的舌头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割掉的。作者文笔很好,就是不经意把生活感勾勒的非常强,仿佛我就住在他小院的对面看着张平打铁,看着飞飞上书院。 看完心很静。突然羡慕飞飞啦,其实这本书也算养成系啊,比较张平养飞飞的时候,飞飞才八岁啊,嗯,有一丢丢浪漫了。
《寂静深处有人家》读后感(五):大叔与萝莉的相爱相杀
一次无比简约的古言阅读体验。可以说从来没有读过词藻如此简单,叙事如此平淡,对话如此稀少,人物形象又如此鲜明的古言了,T大真的是讲故事的行家,我服。
带着之前读《忍冬》的好印象,点开了这本书。是基调淡淡忧伤的“大叔萝莉文”,古代版“这个铁匠不太冷”,是我喜欢的类型。故事里大叔温柔型,沉默木讷善良宽厚;萝莉暗黑系,心冷手辣叛逆作天又作地,极具反差,又意外互补,百转心事,好在终有归途,最后那句“你还肯回来,你还肯等我”,大叔被萝莉虐的毫无招架之力,女主的作我牙痒痒之余,终感欣慰,松了一口气。
铺垫细腻,递进深入,后期情感爆发有张力却不张扬,有T大特有的冷淡和节制,看的过程中仿佛有人轻轻捏着心肺,得呼口气才能继续读下去。其他配角的故事也很出彩,凌花,狗八……最可怜便是我的裴芸啊,我的哭包子啊,我的黏豆啊,我的“公子世无双”啊,只怪那年年少不知事,所见非良人,你生命中那簇火,终归不是属于你的光,唉,姨母式叹息。
不足之处便是笔墨太少了,很多对话都不了了之导致很多地方有些莫名其妙,比如男主是因为什么发生的事故???比如屈家的双胞胎出现是什么意思??比如袁飞飞报仇的对象不是幕后主使反而是打手刘四????不知道是T大写着写着就忘了还是如何,前期有重要作用的几个角色后来都不知踪影,比如买袁飞飞的那谁(笔墨之少让我完全不记得他的名字),比如那书院的屈老头,还有书院的公子哥们……有种一开始写嗨了,后来填不了坑,匆匆结束的烂尾之感,总体来说,比之《忍冬》还是弱了点。
《寂静深处有人家》读后感(六):默然相爱,寂静喜欢
这部小说看完之后就像张平背上凹凸不平的纹路,最平凡却也最深刻。袁飞飞,张平,裴芸,凌花,狗八,这些人各有各的命数,各有各自想守护的东西,不管变数多少,我想时间的长河会把他们送上岸。 那个木讷老实,像个老好人的张平收留了古灵精怪,像雾又像风的飞飞。从此以后老好人的心里开了一扇窗,有了一个可以对话的人。锋利的飞飞心里有了柔软的地方,有了牵挂,体会到了温暖。他们互相依靠,互相取暖。直到这份感情开始变化,两个人之间不过一场追逐和等待,尘埃落定,还是陪伴舒适一些。
飞飞像一束光,虽然瘦小干瘪,却引得飞蛾来扑。裴芸是,狗八也是。裴芸把飞飞当唯一一个朋友,飞飞于他,是生命里不可多得的光亮,可惜,飞飞的那片海岸不是他。狗八说飞飞就是光,他也的确像飞蛾,七年光阴,陪飞飞在外流浪,可是飞蛾扑火能有什么结果。相遇是一场劫,因为飞飞,他不同于一般的乞丐,可是,他也不是飞飞最终的落脚处。凌花爱着裴芸,第一眼就开始,可是这份感情却沉重又动人,裴芸爱着飞飞,所以凌花和飞飞成了朋友,既然我们不能在一起,那便看看你爱的人是什么样,因为不能生在一起,所以死就一定要死在一切开始的地方,哪怕一厢情愿,可凌花一定也是笑着离开的。
飞飞命硬,漂泊不定,可是心里却始终在那年冬天收留她的那个院子里,那个男人身旁。她要回去,即使他不愿意,她也要从自己的内心,我喜欢这个女孩,爱和恨一样干脆一样炽热,两个心里只有对方而无他的人,不在一起怎么说的过去。
生活不一定非要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生命的轮回里多少人在岁月的洗礼下有的是沉默,有的是岿然不动的洒脱,虽然张平不能“说话”,可是最动人的情感总是无言。
《寂静深处有人家》读后感(七):等----《寂静深处有人家》
没有惊艳的人物,没有绚丽的情节,唯有那润物细无声般的似水柔情将言情小说《寂静深处有人家》美一览无遗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朴素的封面,平淡的生活,小人物的故事尽情地在这样一本独特的作品中细细地分享着《寂静深处有人家》故事背后的那份深意。
不可否认,我读过的很多言情小说都也许比《寂静深处有人家》有着更多荡气回肠的感叹,但是我却依旧地将这样的一部看似寻常,却又有着与众不同的故事极其细致地认真读完。书如其名,寂静的外表之下实则有着我们寻常人家的那份情感的寄托之处----家。
整个小说的内容紧紧地围绕着一个“等”的主线展开。一个不能言语的好心人铁匠张平收留了乞丐身份的袁飞飞。看着她的调皮捣蛋,看着她的桀骜不驯,看着她的少女初张,看着她的情窦初开----爱情的萌发其实早已经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那时的她15岁的豆蔻年华,那时的他早已经是30岁的而立已过。等待袁飞飞的成长,等待着真爱之花的绽放。尽管有情,他们却又终究不捅破那层欲盖弥彰的窗户纸。且看着他们的相互回避,相互钟情,却又相互梳理。在这样的过程中,身为读者的我不难看出这其中的情感纠葛。以至于最终袁飞飞胆大妄为地下药和献身了张平,却又不告而别地远去他方。于是乎,又一轮的等又重新地开始了。有着自卑感的哑巴张平守着没有了飞飞的这个空荡荡的家。而远别他乡的袁飞飞看似过得无拘无束,却始终有如被牵着的高空中的风筝般记挂着远方的张平。那里有着属于她的真情,那里有着她的归宿。漫长地等待中,飞飞变得更加地妩媚,而张平则变得更加地饱经风霜。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心中始终有着对方的存在。也许对于某些读者而言,这样的故事情节实在是平淡得都快滴得出水来。但是我却在这样的平淡之中感悟到了真切的那份生活的感觉。又有谁人不知生活本就是有如白开水般细水长流呢!而事实上,本书值得称道的一个亮点就是在于女主袁飞飞生就的那份豪放洒脱的性格。于是乎,书中很多的情节就是看到袁飞飞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那种插科打诨,古灵精怪的搞笑劲道。虽然张平是哑巴,但是他却用心在呵护着女主的成长,等待着她的张大。寂静的背后更有着那份深层的爱意。哪怕是书中的配角人物凌花的一身,我都同样感受到了某种牵肠挂肚的伤感之情。将那份神圣的爱深埋于心直至死亡的那一刻!不得不说的是这部虚构的小说其实更多的还是对于人世间那最为珍贵的爱情的解读。
真爱不用太多的言语,真爱其实更多的是给予对方那份情真意切的“等”。心有所属,爱走天涯!
《寂静深处有人家》读后感(八):寂静深处的爱与恨
给3点5分!
冲着作者读的这个故事。开头有些平淡,而且我基本上不看古代言情,这个故事是例外。寂静深处藏着什么呢,是一个小女孩和大叔深情无言又浓烈的爱。作者笔下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主角配角都充满了生命力,尽情恣意的活在故事里,我喜欢爱憎分明的小女主,也喜欢三个爱他的人,男主不能说话,八岁收养女主,毫无保留的爱着女主,无论是作为他的“长辈”还是伴侣,男主所有的感情都真实,克制,隐忍和长久;男二号是女主的同窗,身世复杂,个性柔弱但坚定,他一心想娶女主,待女主如真心好友,可惜女主一心只爱着男主;男三是个街头乞丐,和女主从小一起长大,默默的暗恋跟随女主,后来女主离家出走7年,这小混混一路跟随,不离不弃,虽然最后女主还是回到了男主身边。
女主的身世凄惨,卖身葬父,遇到了愿意收留他的男主。男主不能说话,便送让女主女扮男装去上学,学习写字,方便两人沟通。女主聪明顽劣,改不了野性子,惹了麻烦男主暗中帮忙收拾,他的善良,包容和耐心让女主从心里感激和尊重。她慢慢成长为少女,发现对男主有别样的情感,尽管男主也起来类似的心思,被男二发现了,他提醒男主,女主早就被认定为“铁匠铺的小公子”,两人身份悬殊,如果让她背着“以身侍父”的眼光活着,对她伤害太大。男主幡然醒悟,决定要把女主许配给男二。女主心灰意冷,觉得男主不会再改变心意,她狠心决定要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之前,她给男主下药,把自己“嫁”给了男主。离开的7年时间里,男主一直默默等待女主,最终两人团聚,在寂静深处成了家。
前半段故事朴实的讲述了善良的哑巴男主和收养的小女主的亲情的互动,每幅画面充满情谊,女主慢慢被男主“驯化”,被他的温柔善良打动。虽然她也会做出不符合她年龄的偏激的事情,不过这都来源于她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在社会底层靠行骗挣扎着生存。她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不顾一切,对敌人冷酷无情,杀伐决断。这样的矛盾的个性,自然共存在这个少女身上。她不顾世俗的眼光,用她的方式“得到”男主,随后又消失,不辞而别。男主竟然也能安心的在原地等着,像收养女主一样收养了一只小猫,作为女主的替身。
故事写的温情又疏离,符合女主的矛盾个性。喜欢每一个角色,包括爱上男二的青楼头牌,她爱的盲目执着,可结局注定唏嘘。女主强烈极致爱与恨,配合男主隐藏压抑的爱与恨,完美了故事的结局。两位终于能如大家所愿,寂静的爱下去。
《寂静深处有人家》读后感(九):一眼相思,一念执着。
初读这本《寂静深处有人家》,只当背景在民国时期,却不想从始至终作者都未提及朝代背景,这反而给这个故事增添了更平实生动的地方,就像是在某一个年代的某一个小镇上发生的平凡故事。
卖身葬养父的少女袁飞飞,被心地善良却身有残疾的铁匠张平买下做丫鬟,虽然名义是丫鬟,但却反了过来,袁飞飞反倒成了张平搁在心尖尖儿上的宝贝。袁飞飞机灵古怪、活泼好动,流浪生活过久了,处事风格圆滑,善于察言观色。遭遇苦难口不能言的张平,木讷沉默,认命地将自己隐藏于命运深处,波澜不惊地想要将一眼看得到头的生命走到底。这个突兀进入他生命里的小丫头,却从此成了他的救赎。
从前,张平的日子平静,无惊无喜,他以为这样可以过一生。有了袁飞飞以后,张平沉默了许多年的生活有了生气,有了鲜活的声音,那是活生生的存在。张平从此对生活有了盼头,想着照顾好袁飞飞,赚钱给她买衣服、糕点,送她学写字,在袁飞飞被人欺负的时候出手教训。而袁飞飞,也习惯了张平对她的宠溺,两人在长久的相处间渐生情愫。
一眼之念,一念执着人去人留。缘生缘灭。一眼,魂归来兮,一语,心魔乍起。张平以为是在自己的独角戏,却原来是两心相悦,只是这中间,隔了两人整整十七年的年龄差,隔了张平身体残缺的沟壑,隔了两人心底对爱的一往而深和诚惶诚恐。因为爱,张平想要让袁飞飞嫁给更富余的裴芸;因为爱,袁飞飞牵线想让张平与街口的刘寡妇成亲。但最终,却没有成行。袁飞飞让自己成了张平的新娘,复仇之后远赴他乡,留下张平一人守着回忆过活。
当岁月的痕迹渐渐抹平了时间的伤痕,心中的牵念却不曾因岁月而消弭。袁飞飞归来,张平鬓已斑白。
作者用朴实的文字将袁飞飞的古灵精怪一一展现,也将张平爱的克制刻画得入木三分。爱是一粥一饭的日常梦想,两人的情感,源于生的渴望,也将在生里得到细水长流。
而书中的其他人,裴芸看似柔弱实则绵里藏针,凌花身坠红尘却心有执爱,狗八,则在低落尘埃的爱里掩藏卑微,便连凌花身边的娅奴小豆芽,都是一个忠奴,这些人,或因爱,或求生,最终所求不过一个人,却是不可得。最卑微的梦想,最难得的现实。
对于张平与袁飞飞,他们彼此牵念,却都不想让对方背负沉重的负担,所以选择了离开,只是他们却没有明白,爱,并不会因为离开而终结,反而,经历了时间荡迭的爱,历久弥新。
当他们在寂静深处的院落重逢,夕阳的余晖正斜斜地落着。
回眸细数,空旷院落,只余一口老井,两个痴人。静心一探,寂静深处,唯剩一户人家,半束桃花。而你我之情,犹如醉中逐月,雾里看花。一路茫然无措,跌跌撞撞,磕磕碰碰,最终只剩初心一问,淡写岁月长歌。
时挽。2017年9月30日。
《寂静深处有人家》读后感(十):温暖絮叨的恋爱养成日记
这是一本最不似言情的言情小说,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坦白的评价。
以往轻松阅读时,会相对选择大开大合的神仙侠侣,江山美人之流的场面小说来读,这时候体验的是一种闯荡江湖,快意人生的快感。阅读完这本《寂静深处有人家》方知以前是我的个人的选择偏见作怪,细读这种家长里短的情感小说,只要触笔有力和言辞准确,一样也可以写就一篇好故事。这类的细节家常,胜负不在比拼情节壮阔豪迈,而在于拿捏其中的家常意趣和满足读者对小确幸的需求。
在言情小说中,有一分类为“青梅竹马”,若是要给此书分门别类,大概这本《寂静深处有人家》也可以勉强划入“竹马青梅”类。我一贯认为,古代背景下的青梅竹马当是比较难得演绎的题材,江山美人有起承转合的曲折动人来吸引读者的注意,而小门小户这种题材就显得有些寡淡平常许多,有鉴于情感并不外放的社会背景,要写好这样的言情文自然是要费些脑筋的。
此书名日《寂静深处有人家》,重点落笔在其“人家”二字之上。故事发生在崎水城的一个张姓铁铺,在小城深处的普通而沉默的“小院”。男主不再是风流潇洒,权威厉害的翩翩公子,或是正当其胜的青年才俊,而是一个被割了大半个舌头,又有些封闭沉默的哑巴张,尽管这哑巴张看起来也就比其他男子多了些正气或阳刚。女主不再是貌美可人的落难千金,或是凤逆九天的变身灰姑娘,而是一个毒辣炎凉,顽劣不堪又有趣的小女孩,准确的说,这还是一个不满8岁的处在熊架子年龄的萝莉。这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两人,因为一个卖身葬恩人的闹剧而被命运捆绑到一起,而后在细长如流水的日子中,上演了一场等待萝莉养成的故事。
要把这一出《寂静深处有人家》的故事写得有滋有味,其中必少不见添加有趣的元素。比如安排另一个青梅竹马,又唯她倾心的挚友,在这折故事里,自然是由裴芸担当。这个人物的设定颇有出彩之处,比如在争取爱情的路上表现出的坚持和少时的爱哭包形成强烈的反差萌之感,比如在提醒男女主礼法标准的僵持,和他背后所来自青楼的斑斓背景。比如安排一个有情有义,又骚气外露的女二号凌花,让我欣喜的是,凌花并未在背后捅过飞飞的刀子,这样一个性情至真的女子,没有得到裴芸的喜欢着实让我伤心。比如安排飞飞的一出萝莉养成后,下药放倒仰慕的张平的戏码,继而又销声匿迹的意外。本以为在一场心意外露的直白之后,两人会进入表白爱慕到相互携手的甜蜜戏码,岂料两人在冗长的时光后重聚,这时的两人不知经历过一段怎样的苍凉。
在时光流水的故事中,作者的语言使用却是让我喜欢的,比如其中凌花的一句“你怎么那么好命,你想要的或不想要的,上天都给了你”,袁飞飞的“他像野鬼,更像神明,她把神明压在了身下”,张平的一笔一划的刻画。
作者其实特别擅长刻画细节,看完此书,我记住的更多是其中细节是如何有趣,比如田素坊的点心,张家铁铺的点滴生活细节,裴芸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凌花的直白大胆的话语等等。
还会想到,这出萝莉养成的故事中其实不仅仅是一场跨越年岁的爱慕,若是从心理学角度讲,这该是萝莉对安全感的原始需求在作怪。只是在这场违背常规礼教的爱慕中,每个人都为他所求和克制的,付出了自己的代价,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爱的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