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予》是一部由妮可·哈罗芬瑟执导,凯瑟琳·基纳 / 奥利弗·普莱特 / 萨拉·斯蒂尔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请给予》观后感(一):生活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和洗具
开头重口味啊;
Life is sad;
它还时不时的像出轻喜剧;
如果想掉几滴眼泪,为生活中遇到那些人或事、或者其他的什么,哦,你可以来看这部电影;
大外甥女与外婆拌嘴的那些话,总让人忍不住想笑,但如果你是其中的任何一位,都肯定要气趴下;
这个生意很赚钱,但是有意义吗?生活中很多事,甚至生活本身都是没意义的,但是你得生活,不是吗?!
《请给予》观后感(二):好电影
毫无悬念的生活,平静的氛围,看起来不会有任何戏剧化情节出现。但是表面老实的爸爸跟性格奔放的房客孙女搞在一起,算是戏剧化情节,不过仔细想想,生活中到处都是,所以就反而显生活化。两人不了了之。房客老太太也在一次有点意外的情况下死去。房东漂亮孙女遇到矮个子但是个性好的男人结婚了。
从电影的角度讲,生活又恢复了平静。但是生活从来不会平静。它会一直奔腾不息,在欢乐和烦恼中继续下去。
另外要说的是Rebecca Hall,我真是她的大粉丝。此姐是我喜欢的类型。
《请给予》观后感(三):请给予
逐渐喜欢上这种电影。真是不错。是慢慢进入状态看这部电影的。
玛丽多贱啊,一直抱怨外祖母尖酸刻薄,自私自利,自己说话不饶人,不懂得尊重礼貌对待他人,简直是她外祖母年轻时候的翻版,更可恶的是偷窥前男友的女朋友,还和其他男人搞外遇,人家虎背熊腰,光你什么事情,you’re a loser,说她的心坎上了。什么都不要太过分,不然你就是她的未来翻版。
我们不卖别人也会卖啊。深深自责的凯特,以给钱的方式来救赎自己。人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可以的还是不可以的,凯特处在这两者之间。
他们的街道,哇哦!
《请给予》观后感(四):简单给予
生活的琐碎与平淡,究竟会带来多少困惑和烦躁。一个普通中产家庭的女主人就有很多这样的烦恼。她总想帮助别人,又控制不住情感的过度宣泄,对家人反而不如对一个流浪汉宽容。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这个意思。她的租客是个91岁的老太太,两个外孙女对待老人的态度完全不同。一个温和,一个尖刻;一个善良,一个刁钻;一个付出,一个索取。生活总是很平等,幸福的模样看起来都一样,而不幸总有各种不同的理由。
轻松简单的剧情里,却有着我们共同的困扰。丈夫出轨,女儿叛逆,亲人离去,养老艰难。可心怀善意,简单给予,总不会太难。
《请给予》观后感(五):《请给予》:你不是一个人
如前篇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
凯特在工作,道德,家庭中纠结。她需要工作生活,但是道德上负罪感是她不能承受的。她觉得她应该帮助所有应该帮助的人,觉得自己赚的每一分钱都应该是干净且应当的。可是这个世界哪有这么多无所不至,哪有这么多界限分明。
邻居丽贝卡因为长期照顾外婆而将自己封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也许是一遍又一遍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希望改变希望突破。有时候那种迫切感又容易使人迷失走错路。其实这样的时候应该抬头向周遭看一下,周围的人都在成为你的支撑。
有时候的幸福就在身旁。
我承认,我喜欢这样淡淡情愫的城市小品。那些小小的情怀是渗透于我们身边的形形色色。
从这里可以照到镜子,看到一些自己,学到爱别人。
《请给予》观后感(六):怎一个情字了得
不得不先老生常谈关于欧美电影的译名问题,就像本片《Please Give》被有的人称为《房东与租客》,反而不如直译的《请给予》更具意义。直白、明了的表达方式,有时候更加有效。就像导演妮克•哈罗芬瑟自始至终赋予影片的白开水一般的平铺直叙一样,浅显明白的故事走向,在主人公们极具生活化的对白的推动下,将萦绕在两个、乃至更多的普通家庭生活中的有关爱情、亲情、人情、世故等等问题与现象表露无遗。令观者在平淡中感悟,感悟后共鸣。
凯瑟琳•基纳版的中产阶级妇女,带给人的不仅仅是亲切和真实,甚至令你偶感震撼。与偷腥丈夫的微妙关系,与“拜金女儿”的别样亲情,以及与街边乞丐的“和谐”相处,无不将这个迷茫在生活汪洋中的女人描摹地淋漓尽致。平凡人的生活本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而物质和情感上的给予则是串起人们融洽共生的最好的润滑剂。但“给予”却必须是发自内心。
《请给予》观后感(七):豆瓣的影评质量差了许多 很多人都没有好好看这部电影就在这瞎讲
看了豆瓣上这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简直是和我看的不是一部电影。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我是冲着Rebecca Hall看的这部电影,话说她在电影里的表现很从容,是她擅长的角色。电影本身也很棒,镜头技巧也没有抢了故事叙说的流畅性,揭示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许多不同的人对于那些在世界边缘的人或者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区别对待的态度,就像老人本身,玛丽和瑞贝卡对待的态度不一样,而隔壁邻居一家子对她的态度和看法也不一样,还有街头的流浪汉,福利院的老人以及智障人士,每个人都可以帮助别人,每个人也有可能被帮助。《请给与》这部电影的名字就说明了电影的主旨,生活中你不需要的东西,在别人眼中是无价之宝,就像那些旧家具,还有那些有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当生命本身不能承受生活带来的残酷,只有不断释放自己的爱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电影里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细节,比如凯特和她丈夫讨论事业的那段,还有玛丽给艾比做面部美容的那段,还有葬礼上那段,还有警察把老人的尸体从大厦后门推走凯特和她经常接济的那家人对话的那段,以及她掏20美元给流浪汉她女儿不同意那段,都是非常美的镜头和值得玩味的故事。稍微有点晦涩,但仍不失为一部佳片!
《请给予》观后感(八):无关情节的一些随想
有些人搬走了,有些人去世了,家具和摆设们就被丢弃或者二手交易。
你随时可能用几十美元淘到一头几个世纪前的昂贵壁橱,也可能很不幸地花了几千美刀买下一个刚躺过死人的廉价弹力床。生活的记忆就这样被不断地重修抛光,便于转卖。
有一种舆论认为,“这是价值的再生。”我希望把这话修饰得这么高尚的人赶紧下地狱,你把这些价值都转化成各种货币交易工具后,还装什么清高。“真希望她赶紧走。”别否认你曾经如此含蓄地诅咒过你的某位年过八十的长辈。巴不得将陪伴她走过最后岁月的黑白TV机第一个卖掉。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顺便征求下家具们愿不愿意离开。别抱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越来越污漆抹黑,这都是将所有东西都等价转换成钱带来的后果。
我尊敬那些,将家具们使用终身的房客们,即使搬家时,也会一件件包好带走。在装饰它的主人这么多年后,不会被轻易地丢弃。那些很少注意家具的人,希望你们好好坐下来,认真检查勉强塞在装满你性爱录像带的抽屉里的某只随时准备被赶出家门的破碗,我打赌你凭你再怎么努力也发现不了,这只破碗曾被用来做它上一任男主人的求爱工具。
某天,有位男孩拿着一面其貌不扬的破旧镜子以此相赠,他说这是他最珍贵的东西,因为这是他姥姥去世前最后看过的一位朋友,我想,你可以选择和他相伴终生了。
《请给予》观后感(九):《请给予》:给予是得到的另一种方式
一对中年夫妇以收买旧家具再加价出卖为生的中产家庭,与一对姐妹带着一位年事已高的祖母为邻,由于这对夫妇经常窥视邻家的房产,以期早日收买,好扩大自己的家宅面积,使得这对姐妹很敌视这对夫妇家庭。尽管中年夫妇家生活过的还算安逸富足,但加价出售家具的行为却让女主人时感不安,以每日捐助流浪汉或从事社区公益活动来来慰藉自责心理。不听话并具有叛逆心理的女儿也是女主人心中最大的伤痛,而男主人与邻家女孩的偷情事,还有邻家姐妹的各种生活遭遇,和固执老太的突然离世种种情感纠结和反省,把整个都市人的平淡故事串联到一起,在影片最后以看似小圆满的结局中得到暂时的温馨。
看惯了美式商业大片的虚荣华丽,看到此片时还以为是欧洲国家的小文艺片,英国80后的丽贝卡·豪尔更是让人难辨其中,而独立片女王凯瑟琳·基纳还是让人不得不相信这就是事发美国的平凡故事。片中不乏各种对生活琐事的讨论,让人讨厌的档门人,资助街头流浪汉的意义,没有情商的老祖母,微波炉有辐射,等等诸如此类的平凡细事。如果你是个不喜欢关注生活的人,可能根本看不出片中含义,或者很腻烦其中的喋喋不休和不可接受的平淡无奇桥段。
这种平淡无奇的关注却偏偏正是我们都市人所缺少的涵养,当我们被太多的喧哗和浮夸包围左右沉迷其中时,我们已经脱离了对真实世界的思考和反省,使自己迷失在彩灯艳影的困顿之下尝尽无数悲苦而不得其解。这样的一部平时影片会暂时的让我们停下追逐泡影的匆忙脚步,但真正的生活亮色还需要我们自己去付出与粉墨,就像片名要表达的那样---请给予!
《请给予》观后感(十):Please Give---城市人群的中年危机
不是一部小众电影,也绝非大众。
虽然片中线索很多,也引发不少思考,但故事过于生活细微,甚至一度分不清楚谁主谁配。的确需要极大的耐心或是抱着非常的期待才能看完这部片子,我就属于第二种,由于朋友的推荐,对此片抱着很大的期望。
凯特,二手家具店的老板娘,主要是做老人生意,年轻人在老人过世之后通常会随意的处理掉老人家的破铜烂铁,她以低价买来后处理一下卖给一些口味重的人,比如说收藏家或是设计师。凯特常常困惑在自己设计的烦恼之中,顾客有意无意的询问家具来源,她倍感郁闷,慢慢的觉得厌倦。越是上了年纪,越是愿意回忆,她把曾经买来的一个玻璃灯罩,莫名其妙的送还给那家人,灯罩很特别,她认为有收藏的价值,至少很有纪念意义,可怜的灯罩终归是人家不能欣赏的东西,在她离开后,那家人把灯罩摔了个粉碎。
凯特对于自己女儿颇为吝啬,却乐于施舍,一次为了给街边行乞的$5元还是$20元和女儿当街争执,女儿很生气,因为妈妈从来没给过她$20元的大钞,却愿意施舍给别人,因为女儿一直想要一条牛仔裤,却因为需要$200大洋,妈妈认为她疯了。
凯特的老公很无聊,每天穿梭在老婆的家具店、邻居妹妹上班的美容店和家里,最后和邻家妹妹在床上讨论婚外情对于夫妻感情是否有益,长年的婚姻让他觉得厌倦,和老婆就像合伙人,上班合伙赚钱,在家合伙过日子……
人到中年,就不知不觉就陷入中年危机,生活即是如此的无趣,在乏味中充斥着烦躁、争吵、嫉妒、冷感、迷失。评价中,我只给了三颗星,是担心口味轻的朋友看完会骂人,口味重的看着会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