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3-18 01:50: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读后感精选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是一本由早啊晨之美 / 郭2姑娘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精选点评:

  ●照片很美,页面排版看着都挺舒服。文字自然,内容丰富,确实感受到了日本生活的美。

  ●四季游历 生活美学

  ●春有樱花夏有月,秋有红叶冬有雪。 但是上海无季节。

  ● “七日”樱花、绚烂烟火、临冬秋叶,在展现尽致之美时,无不潜藏着令人惋惜哀愁的情感,这种倏然而逝的美,更加令人长久回味。 由物哀引领脚步,以四时更替之序编排本书,将日本东京及周边的美与艺术,生活与休闲,以温和的语气,幽深的意境娓娓道来。 一本书,一杯酒,一束花,一幅画,一件古着,满足的已不再是拥有,而是像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伊人,给生活增添了一份欣喜、安稳与惬意。 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日式的平和语言似耳语般和读者交流,精美的照片配细腻的文字,使我有按图索骥之意。笔者文字中的东京充满韵味,使我怀有敬畏,不敢贸然前去,恐亵渎了那份用心。待准备好,带上它,去一一体验。走进笔者的世界,找寻日式的美丽,回味旅途中的自己……

  ●算是非常不错的日式生活指南了,文字写的很真诚,不炫技,照片拍的有好有坏,看完觉得也许这就是日式生活的样子。

  ●写实 很美

  ●立意很好,四季风物抓的也准,图片基本都是精品,而文字虽有惊艳之处,但大多数段落相对乏善可陈。从单纯的生存逐渐过渡至生活,最终过渡到优质生活,但最终还是落实在生活本身上,而目前来看’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痕迹太明显了。

  ●好看,喜欢,以后买一本随时读~

  ●最最激动的是书里提到了伊坂幸太郎!真的是很温柔呢,人生这种事。以前和别人说都不知道,终于又看到书里推荐了呢,好想去见他。

  ●图片都拍的很美。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读后感(一):看日本人如何将生活过成一首诗

  简直是一本日本宝藏书,由春夏秋冬四部分组成。你想知道的日本这里都有:杂货铺、手账、秋叶原、书屋、咖啡、庭院、美术馆、古着文化、便利店文化、拉面、泡汤、推理小说~读起来趣味性十足,还可以当做一部小众旅行推荐指南,适合听着日本配乐来读~

  读的过程中不断被日本人的一些特质感动着:他们不只有发现美的眼睛,更有感受美的能力。反观我们当下却在忙忙碌碌中迷失了自己。日本人在同样承受生活压力的情况下将生活过成了一首诗。也许可以这样说,日本是个仪式感很强的国家,每个季节都有自己专属的仪式感:春有花见,夏观烟花,秋醉红叶,冬赏白雪。

  春日人手一个花见团子去赏樱,夏日里穿着浴衣喝着波子汽水去花火大会,秋日里来到高尾山来一场红叶狩,而冬日则来到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越后汤泽走一趟。

  跨年这天日本人会举家来到大山或海边看日出,祈愿一家人健康平安,这天的日出被称为“初日之出”;泡汤、登山通通都有仪式感,甚至有车站便当大赛这类新奇好玩的比赛。

  愿我们自己能不负生之给予,将生活过成一首诗~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读后感(二):属于北京的大人的周末是什么样呢?

  去岁多不顺遂,贫病交加,全靠家人师友扶持,才得苟活人间。每日饮食后,胃即隐痛,嘴却出奇得馋,又不喜动,反而出落得越发白白胖胖了,一叹!

  周末去图书馆还书,在书架里徜徉,偶遇这么一本写周末的书,刚好借来周末看看。

  作者按照四季抒写东京及近郊的业余生活景象。春天不仅赏樱,也介绍了日本的手帐文化、市集与杂货铺等;夏季花火大会里提到波子汽水,刚好前几天叫寿司外卖送了一瓶,瓶子我还留着没舍得扔;秋天的红叶,一个“狩”字,别有一番风味了;冬季不仅是川端康成,更是东野圭吾呢!

  学了这么多年日语,始终在五十音图阶段徘徊。今年年首也还在我的hobo上郑重写下学完标日上下册的年度目标,戊戌年已太半,还是没长出变法的勇气,也没生出“人间不值得”的念头,再一叹!

  终究不能人人得似陶渊明,五斗米呢,说不要就不要了。今天看新闻,说马云要退休,各种悬揣。五十岁头上深藏功与名,都是明白人。可惜呢,我也还只能望五十而兴叹。又一叹。

  世人爱敬陶渊明,爱其高洁,敬其果决。与果决上,在我身上怎么就都化成癫来倒去的费思量,九曲十八弯的自难忘?!

  读着书中别人周末的日子,反观自己过去的五年,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的过着吧。没有忙,闲也失去了它的质感。没有什么是一定要得到的,似乎一切都没什么意义了。没有意义,也就没有意思。

  哎!退也退不得,碎又碎不了。

  新岁还是要果决行事,努力加餐饭。再过二十年,也学马爸爸,退休去。。。

  退休拍一部属于北京的,大人的周末。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读后感(三):寒来暑往,来往皆人生

  本次疫情中,日本对武汉的支援,让拥有刻板印象的人对日本有了一点点改观。有个素来拒绝去日本旅行的朋友,竟然表示愿意放下执念,说“可以去走走”,哈哈,我竟有点想翻白眼。虽然都忘不了曾经的历史,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文化和人文社会确实散发着一股迷人的吸引力。

  我是看过《寿司之神》之后,喜欢上了精致的日本现代人的。关于寿司的制作,以及厨师对食材的态度,那真的是可以称作谦逊、真诚、用心,以至于制作做出来的料理很美味,所以当时就对于日本感兴趣了,一直想去看看这个国家。不过如今被关在家中的我,也只能借着手边这本书来了解日本的春、夏、秋、东,了解日本的文化,了解日本的生活美学。

  日本是个四季分明的国家,本书也是按照四季来讲述,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乐趣。

  春天必然要去赏樱,伴着樱花和春色,去探索街道中的小店,记录生活中的偶遇,拿起一本书慢慢品读,仿佛春色能够为你驻足,时间可以为你停留,邂逅似乎也能够如期而至。

  夏天,热浪伴着海风,花火大会上各种创意十足的烟花,海边阳光下冲浪的年轻人,让日本充满了生机。去探寻不为人知的艺术巡礼,在酷夏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别有一番乐趣。

  秋天深邃迷离,京都的红叶,那么艳丽,仿佛在冬季前要把自己燃烧殆尽一样。安静地走在秋景的小路上,感受着自然所散发的古老气息。

  没有雪的冬天是单调的,日本从来不是一个缺雪的国家,而越后汤泽被川端康成永远地定格在《雪国》里,让人心生向往。雪中温泉,像是一种冰与火的碰撞,想一想都充满了期待。在雪国冬日再来一碗热腾腾的拉面,内心升腾着希望,迎接春天的来临。

  寒来暑往,来往皆人生。在这样四季的循环中,我感觉生活是有希望的。人生就是这么无可奈何,又充满希望。可生活的底色大多数时候还是枯燥干涸的,有趣和不平凡总是要通过努力打造才能拥有。日本人是懂生活的,他们执着地追求的精致的生活,将周末的时光丰富了起来、有趣又不失美感。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读后感(四):纪录

  

日文中的“一期一会”,意为“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一定要好好珍惜”,樱花期如此短暂,人们大概就是带着“一期一会”的心情去邂逅它们的吧。

《心敬僧都十体和歌》中记载过这样一句话:“常常观赏飞花落叶或草叶上的露水,就会懂得人生短暂犹如梦幻,那么行为举止就会变得温和,内心世界也会更加幽深。”赏樱至此已经远不止是一场活动,似乎更像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继而引导人们珍惜平日的时光。

除了以东京国立博物馆为代表、彰显着日本悠久历史的几家国字号美术馆以外,还有许多精致讨喜的小型艺术空间,大多隐于繁华街区低调的巷口。在城市心脏“东京站”附近,坐落着让时空穿越回1894年的三菱一号馆美术馆;而不远处,与之遥相呼应的便是日本最具时代感的建筑——东京国际论坛;在赏樱名地上野附近,可以探访到昔日的贵族豪宅—旧岩崎邸庭园,也可以寻觅到代表艺术之秋的东京都美术馆;在夜生活闻名的六本木地带,在中城购物中心附近就可以遇到安藤忠雄的代表作“21_21 Desigh Sight;在多年来被评为东京人最想居住的吉祥寺地区,秘林中隐藏着宫崎骏的童话世界“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

第一次知道“下北泽”这个地方,是从日本当代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喂喂下北泽》中读到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这种没有任何人为和刻意成分的自然杂乱的街道建设,有时显得特别美。就像鸟儿啄着花蕊,猫迅速地爬上跳下一样,某些看上去显得杂乱无章的地方,我觉得却正是无意识中最美的地方。”

到达礼堂,抬头便可看到由玻璃和石头打造的圆拱屋顶,若是晴天,便可见阳光穿过屋顶洒满地板的温暖场景。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后,教堂里的氛围温馨优雅,新人之路两旁的木质长椅,独具造型的牧师讲桌,刻着字的台阶,一旁石墙上垂着的生机勃勃的绿藤,伴随着潺潺流水声,亲近自然又不失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世界上少有凝聚自然元素的教堂,而石之教堂内外都与自然融为一体,让人可在大自然中祈祷永恒的爱。若能在这充满大自然恩惠的教堂里举办一场难忘的婚礼,许下爱的誓言,这样美好的记忆值得用一生回味吧。

路走过轻井泽,走在石之教堂,想起曾经看到有人这样评价它:“如果你是单身,就来轻井泽邂逅爱情。如果你在热恋,那就来轻井泽铭记爱情。”没错,轻井泽就是浪漫的代言人。

在东京生活的这几年,最美好的记忆就是闲暇时一个人散步。随便找个街区,有时会提前做些功课,有时就是简单地乱走一气—只要带着手机里的谷歌地图就好。散步总能让我收获意外的风景,也留给很多与自己对话的时间。常与朋友说,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观光客,对一个城市最好的了解就是去散步。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读后感(五):大人的周末乱笔

  现在一说日本,大概谁都不会陌生,作为一个旅行目的地来说,它是一个有着神奇吸引力的地方,让你去过之后还念念不忘,津津乐道。要问你日本的最初印象,你的脑中会浮现出什么画面呢?是东京的樱花?京都的红叶?还是北海道的白雪?又或是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江户川乱步笔下的街道?伊坂幸太郎描绘的麻将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有不一样的日本景象。这本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本地人,或者说是像本地人一样的普通的,确又闪耀着魅力的日本。

  日本是个四季分明的国家,因此书中也是按照四季来讲述。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乐趣。春天必然要去赏樱,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日本人来说,春天是新的开始,更是恋爱的季节,像是粉红色的樱花带来的桃花运一样,每个人脸上都是温暖而又柔和的笑容。除了大量的旅客每年慕名而来,对本地人来说,赏樱也是必修课,然而如何避开大量的游客,日本本土人又怎么赏樱?樱花对于日本人来说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这些疑问与好奇,书中都告诉了你。伴着樱花,伴着春色,去探索街道中的小店,记录生活中的偶遇,拿起一本书慢慢品读,仿佛春色能够为你驻足,时间可以为你停留,邂逅能够如期而至。

  日本的夏天,给我的最初印象是潮热!热浪伴着台风,阵阵来袭。然而现在日本的夏天仿佛变了样子,花火大会上各种创意十足的烟花,海边阳光下冲浪的年轻人……夏天好像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好像夏天不仅仅是家中的风扇,冰凉的西瓜了。跟着作者上山下海,还能去探寻不为人知的艺术巡礼,在酷夏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别有一番清凉。

  秋天是我最爱的季节了,日本的秋天总是很吸引我,京都的红叶,红的那么艳丽,仿佛在冬季前要把自己延烧殆尽一样。现在秋季赏红叶也渐渐成了热门,一般一说赏红叶,会首选关西地区,然而书中带我们去的却是不太一样的地方,没有那么景点化,没有那么标签化,安安静静的带着你看着秋景,感受着城市散发的古老气息。

  没有雪的冬天简直是无聊的!记得以前冬季去北海道,作为北方人的我来说,对雪并不陌生,但是看到北海道的大雪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助跑大字躺进雪里!那种欣喜与乐趣让你感受不到寒风刺骨!日本东北的雪、北海道的雪,一点也不逊色于我们的东北。雪中温泉更是一种冰与火的碰撞。在冬日来一碗热腾腾的拉面,一切烦恼忧愁都会跑远了。

  在现在的各种社交网络上都能看到关于日本旅游的种种攻略,数不胜数,然后也正因为这样,日本大街上也随处可见国人。避开人流,走入本地人,寻找不一样的日本,也许会有不同的发现。艺术馆巡游、推理小说实景地之旅、二次元探索,不同主题,不同方向的新旅程,会给你带来新鲜的日本之行。看看书中的脚步,来启发你的下一站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