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品西方文人1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2-08 04:46: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品西方文人1经典读后感有感

  《品西方文人1》是一本由刘小川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2020-5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品西方文人1》读后感(一):一部好看,更耐看的作品

  著名传记作家刘小川的新作《品西方文人》第1、2卷出版,令人欣喜。十多年前其《品中国文人》系列出版后,一度广受好评,被认为“代表了目前国内把中国历史人物传记写到的最好水平”,刘小川也因此被称为“中国传记文学的革新者”。《品西方文人》会不会写的更好?刘小川能否实现自我革新呢?我们看到,《品西方文人》从文学、绘画、哲学等角度选取了海明威、毕加索、萨特和伏波娃、海德格尔等十九、二十世纪西方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进行品读,将他们经受两次世界大战洗礼的人生经历与作品创造相勾连,在废墟上进行思想重建,为全人类治愈精神创伤。

  开篇从海明威开始,西方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家,二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一生充满冒险精神,无论生活还是写作。他四次亲历西班牙内战,两次参加世界大战。写《永别了,武器》时,战争的创伤依然让他惊魂未定,对尸体、弹片、荣誉深深厌倦。海明威说:“‘荣誉’‘勇气’这样的抽象词语,与具体村庄的名字、道路编号、河流名称、部队番号和日期相形之下,全都显得可憎。”这个长期跟动物与自然打交道的作家痛恨虚伪,认为战争没有什么伟大,神圣、或光荣的东西。他咬牙切齿地写道:“肚破肠流的尸体上没有美感可言,炮弹休克的士兵身上没有尊严。”

  战争就是地狱。漂亮多情的意大利护士小姐阿格妞丝。流浪女郎玛莉雅。战争与爱情有意义吗?“一朵玫瑰花是一朵玫瑰花”,仅此而已。玫瑰花拒绝给出超越它们自身的东西。让无意义成为无意义,这真是痛苦的发现,但忠于直觉的作家别无选择。他手上有一大堆无意义。咒诅是真实的,爱情是真实的,群山、战壕是真实的,进攻、撤退以及部队番号是真实的。鲜红的血非常真实。炸飞的肢体永远真实,真实的无意义。《永别了,武器》直接、整体面对世界大战,它的书名就有着反讽的意味,永远告别武器只不过是永久的美梦,更大的世界大战已是阴云密布。

  面对战争,毕加索则用油画《格尔尼卡》表达憎恨。面对西班牙战败于美国之后的急剧衰落,第一世界大战,1929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大萧条,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即将爆发的巨大阴影……动荡的世界让才华横溢的毕加索生逢其时,1936年仲夏,西班牙爆发了内战。毕加索发表政治声明:“我将把我正在创作的一幅油画题名为《格尔尼卡》。我最近的全部作品将明确表示,我对于使西班牙陷入痛苦与死亡深渊的军人专制无比憎恨。” 他让绝望显现为绝望,他把愤怒倾泻在巨幅油画《格尔尼卡》上。

  画家将愤怒跃然纸上,而哲学家则继续在废墟中找寻真理,“萨特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找来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萨特196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奖,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萨特是哲学家、文学家和驰誉世界的社会活动家,波伏娃则是法国首屈一指的女哲学家,她是萨特的终身情侣。二人都不认同婚姻制度,认为它妨碍自由,束缚人性。波伏娃是《第二性》的作者,世界女权运动的代表之一,致力于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探险,是理性、感性、野性杂糅互生的现代典型。萨特深度介入社会生活,坚决反抗资本主义和一切不正当的权力,他被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

  相比于萨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的哲学则是生活哲学,生活哲学是反抗生存固化的哲学。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四重关系的异化与交叉异化,是生活哲学家们反抗异化的根据或理由。 异化一万年,反抗一万年。 大师 “面向思想的实事”,七十年来始终如一。

  最后,刘小川在后记中表示,《品西方文人》四十多万字,所查阅资料都是可信度高的老书。严防互联网的平均化解读,坚决摒弃温吞水式的、稀释经典的、瞬间繁殖的速成之物。他认为一切经典作品都是慢的产物,古今中外的经典拒绝一切轻佻的靠近,犹如空谷佳人。我们不可单单关注光速之快,而忽视宇宙生成之慢。须知《品西方文人》是在《品中国人文》头两卷出版后十二年才动笔,而在《品中国文人》系列作品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刘小川先生对西方文人掌故之娴熟,对西方思想理解之深刻。落笔之后依然是强行军式的写作,积蓄却有几十年。

  这位“中国传记文学的革新者”深知,写人物的重中之重,是捕捉变化中的生命张力。本书传主们的生命张力早已是举世公认,但是刘小川仍然用四十万字一口气品读了十一个人物,把能省的都省掉了。他要留住最纯粹的永恒。一如海明威把几十万字的作品删到五万字,才成就了《老人与海》。《品西方文人》写得好看还不够,更得耐看。

  《品西方文人1》读后感(二):近距离了解西方文人

  本书作者刘小川继《品中国文人》之后又创作了《品西方文人》系列丛书,分为1、2两册,本书为第一册。这是一套十分生动的文化丛书,通过朴实易读的语言向读者介绍西方著名文人。其中的知识含量相当丰富,堪称文化宝藏。

  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里群星璀璨,本书着重介绍了海明威、毕加索、萨特与波伏娃、海德格尔和普希金这几位光彩照人的明星。从他们的成长历程、创作经历,到代表作品,给读者以全方位的了解。而且其几位文人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萨特与海德格尔都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

  提起美国作家海明威,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老人与海》,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海明威本人就是一位捕鱼和打猎的爱好者甚至高手。他曾经捕到过两千多斤重的大马林鱼,曾经与千斤巨鲨搏斗,还在森林里猎到过豹子。海明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硬汉,遭遇过战争、坠机,一条腿安装着假膝盖,但是仍然硬硬朗朗。书中这样描写他的形象:“他的皮肤是古铜色,混合了岩石与丛林的颜色。胸部的黑毛一大片……”他是个喜欢打架爆粗口的大老粗,前后经历了四次婚姻。但是最终因为病痛的折磨,用一杆双筒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一生是粗糙的而又丰满的、精彩的一生,他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以及《永别了,武器》等将一直被世人传颂下去。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的绘画风格用特立独行不足以描述,特别是立体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画作,总是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他说,艺术跟理解没有关系,艺术家只需唤起欣赏者心中隐藏着的东西。他一生与诸多女性纠缠牵绊,本书中列举出的女性名字就有不下十位,而且很多时候不只有一位女性陪伴在他的身边。他无疑是一位有才华的伴侣,但是有时候他对女性过于残忍。

  萨特与波伏娃这一对可能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波伏娃,我曾经一连几天茶饭不思读完她的《第二性》。想想在这本书问世的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这样的书会带给人们怎样的一种耳目一新的颠覆感。波伏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女权运动先锋。她不受任何人的限制和拘束,与萨特之间终生保持着不同居不限制对方自由的美好关系。她也是一位运动家,即便是五六十岁时,仍然可以独自去徒步登山探险,晚上就睡在树上。曾经她步行一百四十公里从鲁昂到巴黎与萨特聚首。萨特是一位天才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巨著《存在与虚无》等都是在咖啡馆或树底下这种很随意的地方写就。在他晚年时为了保持写作状态一度还服用兴奋药物。他与波伏娃之间的关系也许正是因为没有束缚所以才走得如此长久。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比较难读懂的一位,他的《存在与时间》是许多哲学领域的学者也都不懂的。海德格尔曾经说,三百年后会有人读懂他的哲学。但是萨特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他鼓励战后的人们重视个人价值。

  最后一位是俄罗斯头号诗人普希金。普希金最后告别人世的方式可能与他的诗歌同样出名。他是死于决斗的,为了一个女人而跟另外一个男人决斗。他的诗歌与他的人一样浪漫热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品西方文人》中提到的这几位西方文人,他们所被人记住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他们对人们生活及精神方面所带来的深刻影响。非常值得一读!

  《品西方文人1》读后感(三):透过文人“生命冲动”,彰显西方人文精神

  人类社会中,生命的潜能受限于生存状态,至今没有得到全面发挥。社会进步了,人的寿命逐步延长,还能延到多长?社会还在前行,人类的视野扩张让地球从一望无边的“世界”变成人类共居的“村庄”,人类的足迹已经踏到了月亮之上,火星还会远吗?人类许多长足的进步,就发生在近300年。300年之前的3000年,相对缓慢。再久远,历史的面貌就模糊了。

  不可否认的是,繁盛了3000年的中国文明,在近300年被西方文明一举超越,并产生巨大落差。西方文化主导了“地球村”的文化基调。这让不少中国人感到遗憾,甚至如遗老般回首向往大唐盛世的豪情。其实大可不必叹惋,古老的中国浴血重生,开始认真学习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这正是成长,进步和上升的青春姿态,昂扬走在生气蓬勃的发展之路上。

  几十年悉心品读中外经典著作,冷静探索古今达人智慧的刘小川,在动笔书写西方文人的时候,敏锐地将视野锁定在近三四百年之内。这是必然的选择。

  在“品西方文人”之前,刘小川也曾细致品读中国文人。那一次品读,视野涵括两三千年的中华文化,犹如审视一条河流。而在这条历史长河中,中华文脉没有断流,因此,从屈原到鲁迅的50位中国文人,尽管姿态有别,但一脉相承,品读也一气呵成。但是面对“西方文人”,他看到的是一片大海中的点点灯塔,每一座塔身还带着各自祖国的精神底色。

1.自由

  在《品西方文人1》的封面上,可以看到“至情至性的传奇人生”这个短语。这句话点出了主旨,因为书中讲述的6位传主,“就是这么任性”。

  海明威是中产阶级家庭刻板乏味生活的“反叛者,是酒徒、浪子和负心汉”,但是这野小子钓起了一吨重的马林鱼,因此在《老人与海》中怒号出“人能够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传世狂言。他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身上被打入237片子弹后,写出《永别了,武器》;他打得狮子无处逃,还经历了两次飞机失事,写出了《太阳照常升起》……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而狂放不羁,面对的对象尚且是人与自然,而毕加索直接挑战上帝。“打倒风格!上帝有风格吗?可他造出了不存在的东西,我也一样。”这不是痴人说梦,他用37000幅上乘画作,当仁不让被推上20世纪最伟大画家的交椅。也许不止20世纪,因为他打破了一切风格,又创造了前所未有。他有资格与上帝一较高下。

  萨特更加疯狂,他反对一切:家庭,教会,党派,礼仪,民族主义,权威和盲从。他策划并参与巴黎高师晚会上的裸体行动,一丝不挂跳出来,当场引起公愤……他却宣称:“屁股是一只随身携带的坐垫。”

  这样的萨特,却是海德格尔的追随者。因为海德格尔做着更高难度更深层次又更接地气更加永恒的思考,他直面人世,直面生活,将自己的思维触角射进“大地之上” “天空之下”的每一个角落,最后他说:“三百年后,人类会读懂我的哲学。”

  说到这里,我已然觉得“至情至性”仍不足以形容大师们的特立独行,但是精神底色却极其清晰,那就是“自由”。

  最后出场的普希金,在彼得堡的文学沙龙听到这样的诗句:“自由,无价之宝,请允许奴隶把你歌唱!”他不禁为自己写下大量情诗感到惭愧,立即打碎“缠绵的竖琴”,掉转他的诗笔,“向世界歌颂自由”。

  一位游学海外归来的朋友说,西方人真的为了自由,可以抛弃生命和爱情。普希金都抛掉了,在决斗中死去,但他当着彼得堡总督的面写下的《自由颂》,却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疯传。

2.平等

  《品西方文人2》封面上写着“游走在人间的悲悯之心”,来自何处呢?

  首先登场的是莎士比亚。我从前读莎翁悲喜剧,似乎感觉到他对当时的土耳其人、犹太人、摩尔人甚至法国人都存在一些偏见。但这一次的深入了解,让我感觉到莎士比亚的平等立场。平等的基础是尊重他人,尊重的前提是爱。孔子说,仁者爱人。莎士比亚爱白女郎,爱黑女郎,爱平民,也爱贵族,爱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没有偏见。

  他在喜剧中捉弄强势的人,在悲剧中同情弱势的人。这弱势的人不仅仅是平民、商人,更有大量贵族、将军、王子,甚至国王。弱势群体无处不在,不限于穷乡僻壤之中,因了这一点,莎士比亚站在了文学之巅,站在了人类历史的高天之上。

  因此,雨果为莎士比亚作传。雨果很忙,他参加战斗,反抗暴政,为天下苍生鸣不平。他写了不少大部头,《巴黎圣母院》研究宗教,《悲惨世界》研究社会,《海上劳工》研究自然。作家的宏大视野贯穿在这三部巨著中,他的悲悯之心浸润在这三部巨著中,但更可贵的是,他从来没有忘记为女儿写诗。顾着妻子儿女的人,就终究是人,与他人平等的人。统治者流放他,他不屑一顾。他去世的时候,200万人巴黎市民主动跟在灵车后为他送葬;活着的时候,他却从来没有凌驾任何人之上。

  契诃夫也要照顾家人,一大家子,母亲哥哥弟弟妹妹,他还要照顾更多的穷人。他同时“打几份工”,他要写小说,编剧本,排戏,但他更是一名医生。医者仁心,他给穷人看病不收钱。富人也不想给,他不干。上帝让富人更富有,穷人更贫穷,契诃夫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凡·高也救苦救难,他救助一个流浪街头的妓女和她的孩子,收养她们,并为此与家族决裂。族人看不懂,说他疯了;凡·高也理解不了族人,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天经地义啊,“碰到这种情况,任何男人,只要还披着一张人皮,都会这样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不断买颜料的凡·高囊中如洗,好在有一个懂他的弟弟每月寄钱救济他。

  凡·高家族的家境原本不差,但是在他的画作里,全是穷人的生活,农民、工人、邮递员……却带着向日葵般的绚烂。高更更是有钱人,他是巴黎股票的经纪人,但偏偏爱上了印象派画,但是这个有钱人却入不了穷艺术家的眼,于是他干脆放弃工作,跑到巴拿马运河,一边干苦力一边画画……从历史的眼光看,高更的画远比股票保值增值。

  两位画家相遇了,凡·高把高更请到自己的陋室里,以弟子礼事之,但我爱我师,更爱真理,在创作上出现分歧的时候,凡·高的执拗让老师也无法说服他。高更没有吹胡子瞪眼睛打手板,他只是默默离开。其实师生的平等,父子的平等,有时候较之陌生人之间的平等更加可贵。

  这些人类之中的伟大灵魂,早已人去楼空,但哪怕是两把座椅的画像,也足以影响数百年之后观者的追溯。

  故事还很多很多,一篇文章写不完。但故事中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已经露出头角。若要更深的领会,先品一品《品西方文人》吧,这两卷书中还会给你提供更大维度的思维扩张,读过之后,自然会找到一长串对你有益的书目。

  《品西方文人1》读后感(四):群星闪耀:西方文明夜空中那些不可磨灭的恒星

  正如同斯蒂芬·茨威格所说:“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当我们尝试着延续时间的脉络尝试着去探寻一段历史、一个文明的过去与将来时,总不可避免的会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那些活跃于在各自时代,不可忽视的天才身上,而正是这样的人物才让那些属于他们的岁月有了更多的人文情怀,或者影响,或者被影响,总之,他们创造着关于他们的传奇与故事。

  《品西方文人》是著名传记作家刘小川先生继大作《品中国文人》之后的又一大文人传记系列。从第一卷所选取的西方文人代表来看,作者并没有把目光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家,这单一范围内,而是用更加广阔的泛文化视角,将文学、诗歌、哲学、美术等众多领域的代表人物一网打尽,试图通过解读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境界来探究深埋于如今西方文明表象背后的那些文化基因。过往的岁月总是能够模糊一切,而作为人类精神共同瑰宝的他们值得为后人深深铭记与传颂,不以时间之迁移,空间之隔离而渐行渐远。

海明威

  和传统的那些困于书斋,笔耕不辍,生活单调甚至乏味的作家群体们相比,海明威有着更加传奇的人生经历,实习记者,战地司机,入伍当兵,参加二战,为了救助战友身中两百多块弹片,安装假膝盖,钓鱼,打猎,拳击,斗牛,练习大提琴,遇到两次空难,然后两次幸免,经历四次婚姻,有过与自己相差十九岁的忘年恋,这大概就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生活在别处”。而正是这样一位对于生活充满激情,人生经历如此大起大落的伟大作家,最终因为无法承受病痛的折磨与内心的煎熬,在自己的书房中把一支双管猎枪塞入嘴里,用大脚趾扣动扳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曾经无比厌恶自己父亲自杀而让自己家庭蒙羞的海明威,如今却选择了用同样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想想都有点唏嘘。

  而正是这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却在文学殿堂中有着无可争议的成就,早年的记者经历让他掌握了如何简洁有力的去表述自己思想的文风,到了战后混迹于巴黎文化圈里,又让他在其他成名作家身上获得了更多的写作经验。后来,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凭借《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白象似的群山》、《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作品一举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样也把海明威式简练明快如电报文风发挥到了极致,大量留白,模糊背景,结尾的冷静与疏离。

  在他的作品《午夜之死》中,海明威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即如果作者所有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一座冰山,那么他应该只描写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其余部分应该通过文本提示让读者想象补充。正是这种简约到底的艺术,成就了海明威独有的文学风格。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后的也是最高成就的文学巅峰,出版后第二年的普利策奖,第三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最终让他和他的作品永远铭刻在世界文学名著的榜单之上。八周的写作,十七年的酝酿,“人能够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经典名言,老人不曾放弃的信念,关于勇气,关于希望,关于力量,充满象征意义的小说映衬出海明威内心的坚毅。

毕加索

  如果把梵高作为对立面,最起码在如何卖自己的画作这一点上,毕加索简直就是艺术商业圈里的奇才式人物,当然不可忽视的是他更是立体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从绘画天赋上来讲,毕加索几乎就是出道即巅峰的存在,所谓的粉红时期,蓝色时期和非洲时期,都不过是毕加索在人生不同年龄探究作画风格的各个阶段,无论是艺术风格的多变性,还是对于传统古典绘画技法的突破力上,他都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标新立异与艺术独创是属于任何一位有所追求的画家梦寐以求的理想。

  他曾说:“我十四岁就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但我毕生都在追求如何像一个孩童一样去绘画。”面对战争,毕加索将自己所有的情绪付诸于《格尔尼卡》之上,这也成为了他后来的代表作之一。画面讲述了一个遭遇德军空军轰炸名叫格尔尼卡的西班牙小镇,而当被问及画面对传递的内时,他却回答说:“如果我为了表达明确的意思,我为什么不把它写下来,而要画一幅画呢?”标准答案有时候只属于文字,真正的艺术并不需要被看懂,而需要用感受来激发情感的共鸣。

  活到九十岁,三万七千幅画作,毕加索是一位在艺术领域和商业社会能够获得同样成功的天才型画家,打破一切现实禁锢,打破一切传统风格,就是他的风格。

萨特与波伏娃

  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上,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无法绕过去的标杆。这位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把自己的人生也过成了自己的思想,特立独行,精彩异常。早年兴之所至的小说创作获得诺奖青睐,却最终以“不接受任何来自官方的荣誉”为由,成为第一位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在个人情感上,他与法国作家西蒙娜·波伏娃互为伴侣。作为七十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先驱者,现代女权主义纲领性的作品《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也有着不落俗套的人生价值观念,不受任何人和形式的限制与拘束,只会以本心来指导生活。她和萨特两人即便是陷入爱河,也依旧给予对方绝对自由,终生保持着不同居不干涉对方自由的关系,并以此签订爱情契约,彼此伴侣,永不结婚。这种相互开放又不排除第三者的亲密关系,哪怕放到如今的婚姻爱情观里都会被斥为异类,它超越了这一个世界和好几个时代。

  但正是如此不靠谱的契约,竟然整整维持了五十一年之久,直到两人的相继去世都不曾断绝,名义上的无法彼此拥有,却做到了真实的相伴一生。“存在先于本质”两位超越一切世俗束缚的哲学家和文学家用他们的身体力行颠覆一切虚无于表面的非自由的枷锁。

海德格尔

  同样被列为存在主义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却要比萨特所能关怀的范围更加宽泛,他的思想不再局限于人的生命,而是找寻人的根源,即存在本身。他说“哲学,是对存在着的存在本身的回应”简单地说,人活于世,最重要的是找寻自己的根源,比如从哪儿来,到哪里去,唯知此,人生方不会落空。

  在他的学术著作《存在与时间》中,他充分运用了形式显示的哲学方法,恰当地对人的存在进行了把握,从基础上也对人的死亡和本真的生存状态做出了生存论的把握。传统的形而上学使用的是总体化、形式化的方法论,只能抓住事物的内容和关联。而海德格尔却运用形式显示的方法抓住了更深层次的实行意义,尤其是到时意义是实行意义的突出方面。从到时意义就能看出正是死亡这一突出的到时方式给予了人的本真的生存。

  在这本书创作之后,他曾说“三百年后会有人读懂他的哲学。”生存哲学让他更加直面人生,直面生活。

普希金

  生于“自由”,死于决斗的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让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都如此的充满宛如诗歌吟诵般的悲壮。八岁用法语写诗,十五岁成为偶像派校园诗人,“轻轻呼吸的,是叶子上沉睡的微风。”这位本可以沉浸在自己诗才之上的文艺青年,却因为拿破仑的进攻,而幡然惊醒,并为自己曾经书写的肤浅的情诗感到惭愧。

  从此成为了一位以诗歌为武器的战士,将以歌颂自由,反抗暴政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穿梭在彼得堡文化沙龙中,吟诵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所有人“向世界歌颂自由”,在大庭观众之下高喊“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

  当知道自己将被沙皇幽禁时,写下了著名的《致大海》:“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这首情感丰富真诚的诗歌后来被流传到世界各地,以至于智利诗人聂鲁达说,“凡是到海边的人,都会听到普希金的诗句。”有些人并不需要丰碑和奖章,活过便是传说。

  作为刘小川先生《品西方文人》系列的开篇第一卷,出手不凡,无论是选择文人的代表性,和对人物挖掘的深度,作者都做到了超高的专业性,西方人物掌故的熟悉,西方思想理解之深入,对于人物履历的剪裁选择,删繁就简,去枝存干,力求避免流水化的书写,转而描绘笔下人物更具代表性的文化标志,当摒弃掉所有细枝末节的琐碎之后,才能够更加深刻的展现这些伟大人物存在于这个空间时间上所闪耀的人文智慧与历史痕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品西方文人1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