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耳刻》是一本由[美]马德琳·米勒(Madeline Miller)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喀耳刻》读后感(一):书评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预见。大多数的神和凡人都有着与什么都无关的生命,他们纠缠不休,时而这里,时而那里,没有固定的计划。但也有一些人把自己的命运当作绞索穿上,他们的生活就像木板一样笔直,然而他们却试图扭曲。这些事是我们的先知可以看见的。 作为当代女性,必须活出自己的模样。
《喀耳刻》读后感(二):有点长的短评
啃了几个晚上的英文版,很好看啊!跟着主角circe(喀耳刻是不是希腊语发音?我听了几个英美人点评此书都读成瑟曦,呃,听起来和cersei同音没错。)逐渐崛起,很完整地经历了女性的种种,被忽视,被抛弃,嫉妒,爱恋,失去自由,孤独,游戏人生,发现自我(的强项),被欺侮,与家族不睦,婚外恋,生育,放弃(或者说是回归真我)。大概已经剧透太多。主角的故事很精彩,但其实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odysseus的终局,从没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这一光辉伟正的英雄(其实不是)。我很喜欢主角的结局,能放弃神之庇佑甘愿做一个普通人的人确实和厌恶神的神志同道合,感觉他们一路旅游会很开心的。唯一遗憾的一点是书中的慕强精神,如果circe没有巫术,那么她大概一辈子被周围人踩在脚下。虽然她说巫术不是基于血缘传承而是意志will,但也并不是谁都能有机缘去发现习得的吧(至少没有解释为啥她家四兄妹都可以,是都受爹妈无视了还是咋滴)
《喀耳刻》读后感(三):神话需要当代的解读
正如历史其实是解释历史的学问,神话也需要其当代的解读。
这本书的主角从奥林匹斯山转移到了旧神,泰坦神和次等神,宁芙身上。更重要的是,主角不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女巫。于是视角就变了。
众所周知,希腊神话以其残酷无常闻名——希腊神话中的神祇不是慈悲的神。这本书更加阐释了这一点,神将凡人玩弄于股掌,因为不幸的人更加会献祭;神会嫉妒会愤怒也很虚荣,唯独不会悔恨和自责。这些特质,把本书的主角喀耳刻和隐形主角普罗米修斯与众神区分开来。甚至虚伪虚荣的旧贵族泰坦神,新贵骄纵傲慢的奥林匹斯神,傻乎乎的宁芙的分野,在和主角们的对比中,也不甚重要了。其实他们都有泰坦神的血统。特别是对其童年时期对于父亲旧太阳神的那种惧怕的描写,和一个迫于父权压力,在家庭中寻求一点空间的凡人孩子没有差别。
本书另一大看点是把众多英雄拉下神坛。奥德修斯的诡诈和暴躁,以及他的和所有战士共享的秘密——战争后遗症,真是本书的神来之笔。作者把那些千百年来男性视角下,游吟诗人口中,后世口口相传的英雄主义像气球一样戳破了。把那种建功立业,征战四方的雄心贬低了,大快人心。本书最后强调了无论对于神还是人,生活的本意,真实到底是什么。也留下了不解的迷底。总的来说,是视角十分新颖的作品。我们需要对神话和历史的当代解读,而不是一味的重复着昨日的故事。
《喀耳刻》读后感(四):看完才发现一直把耳看成日
我没想到花了一天多就看完了。
我看神话故事的全部理由是,陌生的意象和奇崛的表达。
隐喻太重了,开头似乎就看见铺设到结尾的引子,但没想到它结束得这么童话。我都能想到迪士尼该怎么描述喀耳刻,幸好是HBO拍,还能有点小期待。
接上文说喀耳刻隐喻太强太明显了,一个力证是,细节描写里把任何一个“父亲/哥哥/王子”等表示权威的名词换成男的都很有体会感。当然,把很多“母亲/宁芙/姐妹”替换一下,又成了一些以卑微卑劣方式钻营的女人。
前半段的一个比喻很惊人,喀耳刻与普罗米修斯短暂交流一番后,说
这是一条恐惧的巨链,宙斯那样的神是锁链的顶端,而自己这样的宁芙在锁链的底端面面相觑,在恐怖的力量下彼此攻击过活。
多明显的权力链啊,每一句描写神性人性的话都很真实而展露虚伪。谁看了不说一声女的好惨!
但是越看越觉得无聊,一些特意设置的虚伪的关卡被放置进来以证明一个没有权力微弱的女人如何觉醒,不是没有意义,是写的太有野心目标明确而显得太烂俗了。
我愿意给他打三星半,但是细节很动人所以一边皱眉一边迅速看完了,很矛盾。
好没意思,结尾浪漫得像是童话故事。但是没有人能够拒绝一个放弃雅典娜转向耐心平静现实生活的成熟而完美的人
《喀耳刻》读后感(五):指瑕
网红书《喀耳刻》,把limbs torn off翻译成“五马分尸”,我觉得有点过于随意,这个说法是中国民间的称呼,在古代史书记载中称为“磔”或者为“车裂”且非商周时代刑罚,翻看《人类酷刑史》古希腊并没有砍掉四肢的惩罚,古罗马有这样的记载。,著作者缺乏对历史的基本了解。另外第一章有一处翻译把a proper torment翻译为恰如其分的刑罚,是否“恰如其分”?
《喀耳刻》读后感(六):读完喀耳刻的些许感悟
喀耳刻这个人物,在《奥德赛》里出现过。作为希腊神话中,重要的女巫之一,没读本书前,我已知道她的些许故事。
她住在埃阿那岛上,有将男人变成动物的癖好。凡是停留岛上的水手,几乎无一幸免,会被她变成动物。只有一个例外,便是奥德修斯。特洛伊之战后,奥德修斯在返乡途中,来到埃阿那。幸运如他,当然也是魅力使然,不仅没被喀耳刻变成猪,还在其保护下居住于此休养。
在读《喀耳刻》一书前,这绝不是个讨喜的人物。读过以后,不能说她变得讨喜,而是说当下时代看这个女性形象,必然会很受欢迎。
儿时的喀耳刻很不受宠,用现代人的常用语来说是,她有个不幸的原生家庭。父亲冷漠,母亲懦弱,兄弟姐妹极不友爱。若说这个繁荣的大家庭里,谁曾使喀耳刻最难忘,大约要属普罗米修斯。是他让喀耳刻对人类产生新的认知,了解到人不同于神,有生老病死。
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惩罚,日复一日在痛苦中煎熬。本可以求饶认错,他却不肯,宁愿忍受痛楚。有一类神被人视为英雄,他们象征勇敢、坚忍及善意。
在喀耳刻还不曾意识到时,她心底已存有这些品质。年少无知的她,被愚弄、嘲讽、欺骗过,受了伤害,而产生歹念,为满足一己私欲,选择报复,并获得成功。事后却又忏悔,主动坦白过错,想弥补过失,哪怕最严厉的惩罚终将降临,她已做好承受的准备。
看似平平无奇的喀耳刻,谁会相信她有巫术。就连她父亲都认为,你这种人,怎么可能。然而事实如此,她并不平庸。结果竟因这与众不同,而被流放埃阿那,这等于亲手“杀”了原本胆怯的小女生,让她在孤寂的陪伴下,逐渐成长,变得愈发强大,锐变成能独挡一面的大女人。
喀耳刻身边有过不同男人,她曾沦陷爱河,卑微地付出。被爱伤害后,虽仍坠入爱河,却不再为爱痴迷,或沦为爱的奴隶。后来的她,从不依附男人,而是与他们处于平等地位,互相慰藉,彼此关怀。他们离开后,她只在回忆里偶尔思念,而回忆并非她生命的全部。
她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尽力将生活过得多彩。从初来岛上时的惶恐不安,到日渐乐观从容,同岛上的万物和平相处,如朋友般相待,喀耳刻心态的变化,是其成熟的表现。她从抗拒孤独,转为享受,或者说是安于孤独,这番令人叹服的改变,既是因必然存在的环境所致,也是她精神上由弱到强的体现。
作者由喀耳刻这一人物,串联起希腊神话里多个人物,且毫不违和,读来很有意思。就像漫长的寒冬里,坐在火炉边,听这个叫喀耳刻的女巫,娓娓道来属于她的这段奇遇。
这些神虽不是人,却有和人一样的情感。然而当两者产生爱意时,必然要面对人的衰老与死亡,神却不必经历的过程。
神与人类似,分为多种。人的弱点和劣性,以及人所具有的良好品质,神亦有。对于神,不必过度解读或崇拜。
读完本书,或许会有某个神让你难忘。但无论它是否是喀耳刻,这个女巫都将在你的记忆里留下痕迹。这两天我想起她,心里便升起一股勇气。
《喀耳刻》读后感(七):直到时间有了尽头
赫利俄斯之女,女神喀耳刻。 生于无边无际的黑暗寂静,费力讨取太阳神施舍的微光。 神,高高在上,永生不死,纵情身色,爱的人永远只有自己。直至她遇到了叔叔普罗米修斯,那个不惜反抗神明为人间送去火种的神。他说:“不是所有的神都要一样。”神只享受人间的苦难,因为他们的荣誉来自于苦难,而不是幸福。如果世人都得到了永世的幸福,那神的高贵将无迹可寻。 不是所有的神都要一样,她选择了爱上一个渔夫——格劳科斯。他的真实打动了她,他的悲伤也触动了她。喀耳刻人生中第一次动用了自己的女巫天赋,她用她全部的想象赐予了他想要的生命,好让他有资格对自己说爱。只是那时的喀耳刻还不明白,爱这个字只能和人性裹挟在一起,格劳科斯不再是人,他也就不会再爱她了。为了惩罚这不公,斯库拉的传说诞生了。 不是所有的神都要一样,神坚信自己不会犯错,而不认错是神最后的底线。触碰底线就是触碰神的尊严,就活该被打在恐惧锁链的最底端,就必然要放弃属于神共享的荣耀。因为只有凡人,才会向神祈祷认错。 不是所有的神都要一样,喀耳刻像爱尘世间一样爱上奥德修斯。那个阴险狡诈又足智多谋的英雄,那个她愿意为之流血的男人。但奥德修斯不是尘世间,他是最接近神的凡人,他热爱一切伟大,一切虚无缥缈的荣誉,他为之奋斗、挣扎了一生。所以他不懂岁月迟暮,不懂得等待是有期限的,他没有看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在头也不回地流逝,在无尽地放空。 不是所有的神都要一样,当智慧女神降临,以胜券在握的姿态索要她儿子的性命,她人生中第一次对锁链顶端的人说了不。她给所有可能的危险施法,承受所有的痛苦与不安,她建造了一个属于他的乌托邦,他却选择驾船而去,在当初那个想刺杀他的女神的庇佑下。 不是所有的神都要一样,当奥德修斯的王后来到她的岛,她愤怒、戒备、不安,当得知王后把神的灾难引向她的小岛,她想撕碎她却又同情她。巫术是她唯一的筹码,是她凌驾于凡人的权力,是她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唯一的安慰,但她在离开岛的时候,把权力转交给了王后。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这么糟糕,我也许永远都不会利用这些巫术。 喀耳刻是天生的感受者,从她在父亲战车上向占星师投下怜悯的那一刻,就注定她做不了一个神。她痛恨那些以世间苦难为乐的神的伎俩,而她却像那些神一样,制造了世间的苦难,自那以后,途径斯库拉的船只都会诞生去往冥河的亡灵,而每一个亡灵都在向她讨债。就像每一个成为弥诺陶洛斯食物的人,都由代达罗斯承受灵魂的重量。代达罗斯一章,是我全书最爱的一段。因为只有在这短暂的交会里,喀耳刻爱上了自己。在人的一生中很多只此一次的相遇中,他拨动了她灵魂的涟漪。他送了她这世间最好的一台织布机,往后岁月漫漫,你都能织进布匹,不再空虚。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工匠,为了自由他造出了蜡翼,他们从悬崖一跃而下,他的儿子第一次呼吸到了自由的气息,万千事物都值得伊卡洛斯去爱,可他第一个爱上了太阳,蜡翼融化,自由葬送了近在咫尺的幸福,留下代达罗斯拖着长长的绝望,走向人类唯一的共同点。他引以为傲的工匠艺术,先是制造了怪物,后又夺走了自己唯一的慰籍,伊卡洛斯不复再生,像怪物所终结的所有凡人一般。喀耳刻最终结束了斯库拉的那场闹剧,向她从小恐惧的父亲说了第一声不,喝下了能让自己神性消失的药水,从此喀耳刻迈向时间的步伐,终于有了方向。她的身边有了另一个人的陪伴,可有那么一刻,我多么希望在这时间有了尽头的时候,她能重逢于那个星宿。
《喀耳刻》读后感(八):自我的强大,才是女性的终极归宿
说实话,当下的女性挺尴尬。
结婚前,就像热播电视剧《流金岁月》里蒋奶奶所认为,女孩子总是要嫁出去的,花再多的钱也不过是给别人养媳妇。
在传统习俗看来,婚姻是女人的最终归宿。可是,结婚后发现,女性回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结果,里外不是人。
显然,婚姻不是女性的终级归宿。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女性的最终归宿呢?
也许,2019年前美国独立奖得主玛德琳·米勒的最新作品——《喀耳刻》一书给我们提供参考答案,这本书同时入围2019年女性小说奖。
在传统的叙事中,喀耳刻——古希腊荷马创作的史诗《奥德赛》中里一个臭名昭著的女巫,一个极端父权、男权社会下卑微的配角而已。然而,在玛德琳·米勒的笔下进行了颠覆性的重塑。
在玛德琳·米勒看来,贬低女性似乎是诗人的主要消遣娱乐。
因此,她站在男权的对立面——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将古典文学中被长期忽视的喀耳刻,用现代语言重新组合,注入了二十一世纪女性主义的精神,写成了适合现代年轻人爱读的故事——《喀耳刻》。
《喀耳刻》是一个低到尘埃里、只敢蜷缩在父亲脚下的小女孩历经命运的折磨和考验成长为独立、自由、勇敢的女性故事。
但不止于此。
《喀耳刻》中的主人公喀耳刻是泰坦神的后裔,拥有不死之身,她活了几千年,最后用巫术化为凡人死去。她的一生,是女性几千年努力活出自性的缩影。
喀耳刻的原生家庭表面看起来很显赫,关系却非常糟糕。
父亲是太阳神赫利俄斯,随意与女神们交配,生下了许多的子女。赫利俄斯为人专断、冷漠、虚伪,他最在意的是权力。对于喀耳刻的期待,也就是可能嫁个王子而已。
母亲是河神的后代珀耳塞,以长相美为傲,她一生都在讨好赫利俄斯与冷嘲热讽其他神灵度过。
赫利俄斯的神殿用黑曜石修造,他在,万丈光明,喀耳刻蜷缩在他的脚下;他走了,就是黑漆漆的一片,喀耳刻就在黑暗里度过她青春期之前的岁月。
本来,喀耳刻以为自己漫长的人生就跟其他神一样,百无聊奈地度过。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了正在接受处罚的叔叔普罗米修斯——违背了宙斯意志,将火种偷偷给了凡人,为世界的黑夜带去了光明。
无知的喀耳刻偷偷拿水给普罗米修斯喝,好奇地问他,为什么神要盗火给凡人呢?普罗米修斯说了一句话,对她以后的生活播下了种子。
普罗米修斯说:“不是所有的神都要一样。”
此时,喀耳刻并不了解这句话的深意。
在她最爱的弟弟埃厄忒斯,拒绝她住在他管理的岛屿后。喀耳刻只说想逃离家庭,她将希望寄托在凡人身上。她想:我是赫利俄斯之女,那些衣衫褴褛的人总有一个会要我的,什么都比如今这局面强。(P39)
正在这时,她看到了凡人格劳科斯的船,他们说话了。她想生生世世与格劳科斯在一起,于是她在求外祖母无果后,她设法用诸神混战时流下的血与花草结合,居然真的将格劳科斯变成神了,永远不会有死去的一天。
成神的格劳科斯忘恩负义,他跟愚蠢的神一样:瞧不起喀耳刻。甚至,他迷恋上女神斯库拉,发誓娶她为妻。
这下,让喀耳刻彻底慌了。此时的她,懵懂与愚蠢交织,爱情的占有欲让她知道一件事:干掉情敌斯库拉。
她又故技重施,成功地斯库拉变成六个头十二条腿的怪物,口水横流,扔到海峡中,并以她命名“斯库拉海峡”。
打败了情敌的喀耳刻,没有如愿嫁出去,因为格劳科斯又上了其他女神的床,生下了许许多多的孩子。
情场失意已经够伤心了,人生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更糟糕的是奥林匹斯山之王宙斯,发现喀耳刻和她的兄弟姐妹居然会巫术,这点可能会破坏神界权力的平衡体系。
起初,父亲赫利俄斯不信喀耳刻有巫术,他说了四个字:“你这种人。”语气轻蔑得像他随手扔掉的垃圾一样。
随之而来的处罚:喀耳刻流放到埃阿亚岛。
只有喀耳刻一个人受到处罚,妹妹帕西法厄一语道出真相:父王之所以选择你,是因为你最没用。
至此,喀耳刻的人生陷入深深的绝望:没有一个神,没一个凡人接纳她、爱她。
被流放的喀耳刻,胆战心惊地度过在埃阿亚岛的第一天。
然后,她开始调教野兽,养花种草,捣鼓植物根茎,尝试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魔力。
巫术,是一种体力活,神对此嗤之以鼻。可是,独居在荒岛的喀耳刻,日夜颠倒地训练自己的巫术。因为,现实的残忍让她清醒地认识:神惧怕比它更厉害的神力。
喀耳刻的巫力与日俱增,她形容自己和情人赫耳墨斯是两条毒蛇。
直到有一天,埃阿亚岛来了第一个客人:代达罗斯。
代达罗斯是来执行妹妹帕西法厄的任务:叫喀耳刻去协助她分娩。
在前往克里特岛的途中,喀耳刻小试牛刀,成功地保护了代达罗斯等人免遭女妖斯库拉的吞噬。
到了克里特岛后,喀耳刻与代达罗斯配合默契,顺利地帮助妹妹生下她与白牛交配而孕的怪物。因为神喜欢怪物,想要引起关注就造怪物吧,这是妹妹帕西法厄的想法。
当然,毫无例外,帕西法厄又像以前一样,嘲笑喀耳刻的蠢笨、廉价的讨好与懦弱。
克里特岛之行,对喀耳刻最大的收获是与代达罗斯的露水情缘,两人真诚相待,让她体验到与人相处的自在感,认识到代达罗斯最美好、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忠于自己。
喀耳刻从出生呼吸的第一口空气开始,她就活在恐惧中——只要父亲一个念想,她就死去了。因此,她总是卑贱地讨好每一个神、每个凡人,没有自我,软弱无力。而代达罗斯的出现,让她醒悟:忠于自己,才有力量
喀耳刻从克里特岛回来后不久,代罗达斯就寿终正寝了。
她比以前更好了,可是力量还是很薄弱。任何一个神流放次等的宁芙,都可以随意地放在她的岛上。任何一艘凡人的船只都可以停泊在她的港口。
喀耳刻用美食美酒招待上岸饥肠辘辘的男性船员,可是这些男人酒足饭饱后,看到喀耳刻一个人住,竟然强奸了她。因为,他们不用惧怕独居的女人,有父亲和兄弟替她报仇。
愤恨之下,绝望的喀耳刻将上岸的男人变成一头又一头的猪。
直到有一天,希腊英雄奥德修斯来访——这是喀耳刻命运的转折点。
奥德修斯是为了拯救变成猪的队友而来,一翻交谈后,他成功地说服喀耳刻让他们短暂的停留,喀耳刻依旧美酒佳肴招待,让他们在岛上休养生息。在这期间,奥德修斯讲了他的历险故事,尤其是特洛伊战争。稳重、诡计多谋的奥德修斯,经常绝处逢生。喀耳刻在他身上学习到最重要的一点:他总会奋力为自己争取机会。
正是这一点,让喀耳刻对未来抱了一丝希望。她不再逃避,在奥德修斯一行人走后,她生下了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戈诺斯。
女神雅典娜看到了预言,为了可怕的事情发生,她追到埃阿亚岛上,打算杀掉喀耳刻刚出生的儿子。
强烈的母性激发了喀耳刻的保护欲,她竭尽所有的脑力和巫术的力量,终于将雅典娜赶走,并将她永远地挡在埃阿亚岛外。
此时的喀耳刻不再是柔弱的女子,保护儿子的生命使她强大,走向了独立。但是,此时她还是不自由、恐惧。
可怕的预言还是发生了,奥德修斯死了,忒勒戈诺斯带着奥德修斯的妻子佩涅洛佩和忒勒玛科斯来到了岛上。这个行为,直接招来了雅典娜,她要忒勒玛科斯作为她的战斗者。可是,忒勒玛科斯不愿意,忒勒戈诺斯却愿意接受,他说:“我选择这样的命运。”
儿子的选择对喀耳刻的触动:命运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主动的选择。因此,在儿子追随雅典娜而去后,喀耳刻做的第一件事:与父亲谈判结束对她的流放。
获得自由后,喀耳刻在忒勒玛科斯的协助下,用特里贡尾的巨毒杀掉了妖怪斯库拉,这样不会再有谁将血债记下她的名下。
自此,喀耳刻活出她的自性。
她追随自己的内心而活,独立了,自由了,由内到外的成熟。她选择跟忒勒玛科斯一起旅行,生孩子,像凡人一样衰老而死。
这就是喀耳刻的一生,从依附到独立,从软弱到强大,从卑微到自尊,从绝望到希望,从孤独到自在,从匮乏到丰盈,从渴求别人的爱到爱别人。每一步都是艰苦,每一步都是冒险,这才成就了喀耳刻的强大,她才找到了终极归宿。
这是灵林玖玖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