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回忆录》是一本由李敖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页数:4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敖回忆录》精选点评:
●牛人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高二的时候突然就直接接触了李傲,看到了什么才是开放的言辞对我究竟有着什么影响----那个敏感的时期,敏感的年龄啊
●最早的小黄文是这本书里看来的,小学。
●当时和<梵高传>一起买的
●废话累牍
●第一本回忆,开始向挂尿袋的李老头转变的标志
●锋芒毕露,直率,不过当时的作者已经和现在判若两人,依然感谢闵琳娜和周樾同谢
●四十岁的老男人饭局上是否还有一些二十岁的姑娘呢
●嬉笑怒骂,轻狂狡童;传统守旧,末代书生。
●没有一本回忆录是真实的 这里有一部分是李敖想象中的自己 那个年纪是最励志
《李敖回忆录》读后感(一):其他的说不敢说 但这本值得看
读这本书是在高二高三左右,记不清了。
印象很深。
我记得看完了很激动,推荐给同桌看,也得到认同。
不是所有人的童年和成长都是耐人寻味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将它娓娓道来。
《李敖回忆录》读后感(二):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的内容挺不错的,值得一读.
有购买需要的可以到这家二手网上书店看看,书很新,全部正版,价格非常便宜。
所有美好的东西-正版二手书店
《李敖回忆录》读后感(三):李敖回忆录
可以和李敖快意恩仇录配合着看。看看李敖是如何经营自己的。个人以为,经历这些变故,李敖的心态已经有些病态了,在感情上,在对人上,都是如此。但正是因为这种病态,他才更有趣,他的文字,才特立独行,尽管他远没有自己说的那么出色。
我们也无须说什么李敖的八卦,因为一切八卦,都被他自己说尽了。所以看起来,李敖就是一个长舌男。他连自己的丑态也要写,不过与写别人略微不同的是,他写完自己,总是要自夸一番,无论什么。
这本书,第一页被撕走了,图书馆的书。不知道有何精彩之处。
《李敖回忆录》读后感(四):李敖的爱情观
读过李敖的两本自传《李敖回忆录》《李敖快意恩仇录》,还有他的许多文章。
如果我是他的女人,被他在书中那样记得,不知是应该感到骄傲,还是尴尬或者沮丧。
会被他记得的,是我的心呢,还是我的性。
我想,如果记不得我的心,那也不要记住我的身体。
李敖奉劝大家,爱情是为了让自己高兴。如果一旦发展到痛苦,那就失去了意义,不如不要。
对于他的观点,一开始我是极其反对的。但后来就想,不管怎样,先学学他老人家吧。
可是我始终失败。最后终于决定放弃。
我觉得,像他一样的爱情,于被爱的人是不公平的。
因为他不害怕失去。只是不断丢弃,毫不留恋地开始另一场快活。
伤心,就是因为害怕失去。
我要痛并快乐着。一路溃败,也已经幸福。
我爱的人,我懂得珍惜。
《李敖回忆录》读后感(五):复读李敖回忆录
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又将此书复读了一遍。上次阅读此书大概是,高中时。具体时间也记不清了,以前也没有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这次的感受有几点,说是回忆录,但毕竟回忆中的都是一些人和事。回忆录又是一些主观感受,你说你自己就是对的也未免牵强。但李敖是一个表面上极为自傲的人。在内部世界尤甚,对自己的才学的自负。对周遭人的不屑,性格比较——独。面对朋友反目,一而再的反目,李氏本人的睚眦必报。偶尔如此也许是别人的关系,但久而久之与自己也是有关系的。李敖过于看大自己,一个的力量是有限的。国民党他是斗不倒的,国民党的倒台是自己造成的。
饮食男女,李敖也只是嘴上承认,“文星”案中对自己有了错误的估计。倘若李敖一生顺境,少时不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日本人一直控制着东北华北,是不是他还在做着自己的大少爷。
说到底,还是一种市侩气,李敖的市侩与精明,保持着他的活力。他以犹太人自诩,虽说没了什么格调,但却更生活化。但终归让人觉得有些落寞,当年何等风流人物,今昔也只能靠上电视节目赚奶粉钱。
没多少文化的格调,却很生活化。这也是他靠文字赚钱户口的一种策略吧,有一段时间他也是穷怕了的人。
他自己也制造改变不了潮流,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悲剧式的,最多也只是台湾政治、文化界的一根搅棒而已。